-
题名中国档案、中国高校档案源流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宫庆新
-
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档案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4期113-116,共4页
-
文摘
档案的起源,是指档案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最早出现的时间以及出现于哪种社会背景和条件下。我国档案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的档案和档案工作从夏代就已开始。“档案”一词却是在清代才出现的。在我国,交通大学的档案事业是高等学校档案事业的起源。我国高等学校档案事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才真正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
关键词
档案
中国档案
兰台
甲骨档案
交通大学
-
分类号
G279.29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档案的文化作用浅析
- 2
-
-
作者
赵虹
-
机构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机械设备中心
-
出处
《兰台内外》
2016年第6期38-38,共1页
-
文摘
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具有独特、广泛的社会作用,其中,文化作用是档案重要作用之一。档案对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传播、发展与进步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如何理解并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作用,为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尽自己的一份贡献,是每一位档案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
关键词
文化作用
档案管理制度
社会作用
人类社会文化
太史令
人类历史文化
物产资源
生命之树
甲骨档案
风俗民情
-
分类号
G270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话说档案缩微
- 3
-
-
作者
白玉翠
任明
-
出处
《兰台内外》
2002年第3期40-40,共1页
-
文摘
档案,众所周知是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记忆的成果。它依托于载体而存在,它的内容涵盖人类的发展、进步。从甲骨档案、石刻档案到纸张档案再到缩微档案,是人类的发明创造和创新。它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档案缩微源于缩微技术,早在1870年普法战争时军队就用它传送文件。据书上记载:当时是普法战争期间,普鲁士军队包围了巴黎市区,为了同外界联系,采用了当时最高水平的缩小摄影技术(缩小到1/40-1/50)。
-
关键词
档案部门
缩微技术
缩微档案
石刻档案
人类文化遗产
甲骨档案
普法战争
摄影技术
发明创造
传送文件
-
分类号
G270.7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诠釋常見的檔案名稱
- 4
-
-
作者
彭龙珠
-
机构
核工业华东地质局档案馆
-
出处
《机电兵船档案》
2001年第4期46-48,共3页
-
文摘
1、甲骨档案我国迄今发现的较有系统的古代档案,因这些文书档案是用铜刀或石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形成的,遂以其载体形式称之为甲骨档案(这是我国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历史档案)。甲骨档案从发现至今,已经出土了十几万片,计有单字三千左右。一片甲骨档案少则几个字或几十个字,多则达百八十字。每片甲骨文字虽然不多,但涉及的内容却极为广泛。甲骨档案主要集中在商代,现在发现、保存的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期间的,距今已三千多年。这些甲骨档案大多是王室的占卜文字,或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所以又叫“卜辞”。
-
关键词
档案
概念辨析
甲骨档案
金文档案
石刻档案
竹简档案
木牍档案
-
分类号
G270
[文化科学—档案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