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1
作者 朱亚伟 何军 +1 位作者 陈彤 王建玲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15年第5期67-70,共4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量,分析了甲醛迁移量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量化且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根据JJF1059规范要求给出不确定度表达式。
关键词 甲醛迁移量 密胺餐具 不确定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甲醛迁移量与生产工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商贵芹 魏洪兵 +1 位作者 寇海娟 汤礼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0-22,共3页
阐述了三聚氰胺-甲醛制品的生产加工工艺。分析并试验研究了成型时间、排气次数、表面罩光和产品器型对甲醛迁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原料加工的仿陶瓷餐具,在允许的成型时间和温度范围内,甲醛迁移量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阐述了三聚氰胺-甲醛制品的生产加工工艺。分析并试验研究了成型时间、排气次数、表面罩光和产品器型对甲醛迁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原料加工的仿陶瓷餐具,在允许的成型时间和温度范围内,甲醛迁移量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罩光后甲醛迁移量降低;不同器型的甲醛迁移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 甲醛迁移量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密胺餐具中甲醛单体迁移量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永萍 李慧勇 +5 位作者 席绍峰 王继才 谢文缄 赖红娟 邝雅怡 陈佳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0-813,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密胺餐具中的甲醛迁移量。样品经乙酸(4+96)溶液浸泡提取后,加入2,4-二硝基苯肼,与浸泡液中的甲醛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腙,以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7+3)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密胺餐具中的甲醛迁移量。样品经乙酸(4+96)溶液浸泡提取后,加入2,4-二硝基苯肼,与浸泡液中的甲醛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腙,以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水(7+3)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nm。甲醛的质量浓度在0.01~40.0mg·L叫范围内呈线性,测定下限(10S/N)为0.01mg·L-1。对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9.8%~1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10)均不大于0.6%。方法适用于密胺餐具中甲醛迁移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醛单体迁移 密胺餐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接触材料4,4'-异亚丙基苯酚与甲醛的聚合物中甲醛的迁移量
4
作者 刘宪军 王晓明 +3 位作者 刘本发 王晓琦 李利元 王猛 《宁夏农林科技》 2021年第12期68-71,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4,4’-异亚丙基苯酚与甲醛的聚合物中的甲醛迁移量的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甲醛的迁移规律。该聚合物在食品模拟物中处理后,进行衍生化,用C_(18)液相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为355 nm...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4,4’-异亚丙基苯酚与甲醛的聚合物中的甲醛迁移量的分析方法,并研究了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甲醛的迁移规律。该聚合物在食品模拟物中处理后,进行衍生化,用C_(18)液相色谱柱分离,检测波长为355 nm,外标法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接触时间下,在酸性食品模拟物中甲醛迁移量最大,在精炼大豆油中甲醛迁移量最小;在相同的接触时间和食品模拟物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醛迁移量呈递增趋势,但到达高温后甲醛迁移量变化不大;在相同的温度和食品模拟物下,接触时间越长甲醛迁移量越大。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率良好,在0~10.0 mg/kg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3,加标回收率96.3%~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0.6%~1.5%。该方法可用于4,4’-异亚丙基苯酚与甲醛的聚合物中甲醛迁移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醛迁移 4 4’-异亚丙基苯酚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砧板中甲醛(释放-迁移)变化规律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方崇荣 唐荣强 +3 位作者 徐漫平 于海霞 郭飞燕 马轩 《竹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74,共6页
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竹砧板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不同接触温度、不同接触时间下甲醛迁移量;通过模拟竹砧板使用过程,测定、评估了不同使用周期下甲醛迁移量和甲醛释放量水平。结果表明:在相同接触温度和时间下,酸性模拟物中的甲... 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竹砧板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不同接触温度、不同接触时间下甲醛迁移量;通过模拟竹砧板使用过程,测定、评估了不同使用周期下甲醛迁移量和甲醛释放量水平。结果表明:在相同接触温度和时间下,酸性模拟物中的甲醛迁移量最大;在同种食品模拟物中,甲醛迁移量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接触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经模拟使用后,甲醛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不同产品下降的量有所差异,甲醛释放量总体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竹砧板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高温使用,不宜与食物接触时间过长,以降低甲醛迁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砧板 甲醛迁移量 甲醛释放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及其在氨基模塑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福兴 杨小燕 +2 位作者 曲广淼 王军平 刘孝恒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8,23,共5页
以OP-10为分散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为改性剂,对凹凸棒土(ATP)进行处理,得到改性ATP(OATP),将改性ATP与氨基模塑料高速混合、压制成型得到氨基模复合材料。采用TEM、XRD、沉降试验等对ATP及改性ATP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ATP添加... 以OP-10为分散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为改性剂,对凹凸棒土(ATP)进行处理,得到改性ATP(OATP),将改性ATP与氨基模塑料高速混合、压制成型得到氨基模复合材料。采用TEM、XRD、沉降试验等对ATP及改性ATP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ATP添加量对氨基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甲醛迁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TAC无法扩大ATP的层间距,而是以吸附的方式存在于ATP表面,并且改性ATP的棒晶束与ATP相比,能较好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当改性ATP添加量为6%时,氨基模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与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87.8 MPa、99.4 MPa、2.38 kJ/m^(2),甲醛迁移量降低至6.4 mg/dm^(2);随改性ATP添加量的增加,氨基模复合材料的成型时间、热变形温度明显增大,但是,流动性的变化趋势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氨基模塑料 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复合材料 甲醛迁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