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链含吡啶聚三噻吩/rGO/Pd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
1
作者 阿布都克尤木·阿布都热西提 王景阳 +7 位作者 艾合买提·沙塔尔 姚雪 如仙古丽·加玛力 宁可 张翰林 胡立坤 牛朝阳 周学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以D-A结构的3-吡啶基-2,5-二噻基噻吩为单体,调节单体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配比,通过原位溶液聚合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催化剂载体polymer/rGO_(80%)和polymer/rGO_(50%)复合物。然后将Pd纳米粒子负载到rGO,polymer/rGO_(80%)和... 以D-A结构的3-吡啶基-2,5-二噻基噻吩为单体,调节单体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配比,通过原位溶液聚合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催化剂载体polymer/rGO_(80%)和polymer/rGO_(50%)复合物。然后将Pd纳米粒子负载到rGO,polymer/rGO_(80%)和polymer/rGO_(50%)上,制备了rGO/Pd,polymer/rGO_(80%)/Pd和polymer/rGO_(50%)/Pd电催化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电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对电催化剂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GO/Pd,polymer/rGO_(80%)/Pd和polymer/rGO_(50%)/Pd在0.5 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分别为195.2 cm^(2)/mg,280.1 cm^(2)/mg和428.1 cm^(2)/mg;rGO/Pd,polymer/rGO_(80%)/Pd和polymer/rGO_(50%)/Pd在0.5 mol/L KOH+1 mol/L CH3OH体系中甲醇电催化氧化峰电流密度分别为235.31 mA/mg,783.83 mA/mg和1146.36 mA/mg,与rGO/Pd相比,polymer/rGO_(80%)/Pd和polymer/rGO_(50%)/Pd的电催化活性分别为rGO/Pd的3.3倍和4.9倍,表明聚合物在复合物中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0%。侧链含吡啶聚三噻吩修饰rGO,可以增强rGO/Pd电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和电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三噻吩衍生物 D-A结构 甲醇电催化氧化 Pd基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布负载的高分散CoP_(x)纳米粒子及其甲醇电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张见远 邢双凤 +5 位作者 赵世超 熊咪 张变琴 童希立 覃勇 高哲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70-1277,共8页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有潜力的商用燃料电池技术,目前贵金属阳极材料昂贵的价格阻碍其发展。开发分散均匀粒径分布窄的金属磷化物催化剂仍然是一个挑战。本研究通过原子层沉积法(ALD)在碳布上沉积CoO_(x),然后经过磷化处理获得C...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有潜力的商用燃料电池技术,目前贵金属阳极材料昂贵的价格阻碍其发展。开发分散均匀粒径分布窄的金属磷化物催化剂仍然是一个挑战。本研究通过原子层沉积法(ALD)在碳布上沉积CoO_(x),然后经过磷化处理获得CoP_(x)。通过改变ALD臭氧脉冲(ALD-O_(3))的循环数,调控CoO_(x)(ALD-CoO_(x))在碳布上的成核生长方式,获得粒径小、分布均匀的CoP_(x)纳米粒子。经过优化后的CoP_(x)纳米催化剂(CoP_(x)/40-CC)在碱性溶液中对甲醇电催化氧化反应表现出优异的活性(153 mA/cm^(2)),高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Imp-CoP_(x)/CC),尽管CoP_(x)/40-CC的CoP_(x)负载量低于Imp-CoP_(x)/CC。结果表明,甲醇电催化氧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传质动力学得到了提高,这得益于CoP_(x)较小的粒径和均匀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磷化钴纳米粒子 甲醇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中等离子法制备Pt纳米颗粒负载TiO_2增强甲醇电催化性能
3
作者 张剑波 袁乐凡 +1 位作者 杨晖 胡秀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溶液中等离子法快速制备Pt纳米颗粒,选用TiO_2(P25)提升Pt纳米颗粒的电催化性能,并以石墨烯纳米片(GNs)为载体材料,通过简单的超声混合制备Pt/GNs/TiO_2催化剂。采用X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 通过溶液中等离子法快速制备Pt纳米颗粒,选用TiO_2(P25)提升Pt纳米颗粒的电催化性能,并以石墨烯纳米片(GNs)为载体材料,通过简单的超声混合制备Pt/GNs/TiO_2催化剂。采用X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循环伏安曲线(CV)测试等表征手段分析样品的组成、形貌、表面电子特性及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得到了在GNs表面分布均匀、结晶性良好并且直径为2~5 nm的Pt纳米颗粒,同时TiO_2也成功分散在GNs表面。加入TiO_2极大地提高了Pt纳米颗粒对甲醇的电催化活性,Pt/GNs/TiO_2的电流密度约为2 480 m A/mg,是未加入TiO_2的Pt/GNs(747 m A/mg)的3.3倍,同时其循环性能和抗中毒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中等离子法 Pt纳米颗粒 TIO2纳米颗粒 甲醇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t-金属氧化物协同效应的碳负载Pt基催化剂构建及其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建廷 陈康成 黎汉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5-82,共8页
直接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DMFCs)具有能量密度高、结构紧凑、污染小等优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在该系统中,阳极催化剂是商业化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纳米金属氧化物在甲醇氧化反应(MOR)中能与Pt形成电子效应和双功能... 直接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DMFCs)具有能量密度高、结构紧凑、污染小等优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在该系统中,阳极催化剂是商业化应用面临的主要挑战。纳米金属氧化物在甲醇氧化反应(MOR)中能与Pt形成电子效应和双功能效应,有利于改善催化剂的抗CO中毒能力。此外,Pt、纳米金属氧化物和碳基材料的协同效应使其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在MOR催化剂中极具应用潜力。对近年来Pt-金属氧化物-碳基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制备和在MOR中的性能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开发性能优良的DMFCs阳极催化剂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 金属氧化物 双功能效应 甲醇电催化氧化 抗CO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方法研究PtAu甲醇电催化氧化机理
5
作者 李广 姜艳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7-88,共2页
研究电化学反应过程的中间物种和反应机理对于构建催化剂表界面组成,结构和性能的构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方法由于隐失波的红外吸收特性,对于表面吸附态物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广泛应用于表界面反应机理研究。基于这... 研究电化学反应过程的中间物种和反应机理对于构建催化剂表界面组成,结构和性能的构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方法由于隐失波的红外吸收特性,对于表面吸附态物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广泛应用于表界面反应机理研究。基于这一方法,本工作对PtAu的甲醇电催化氧化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反应中主要中间物种(HCOOad和COad)的浓度变化,我们发现甲醇氧化的主要途径是非CO途径;通过分峰拟合的方法对反应中CO的种类和浓度进行分峰和统计,发现反应中存在多种吸附态CO,且随着反应的进行存在CO迁移现象。利用CO作为探针分子进行毒化实验,证明反应过程中OH主要的吸附位点是Pt。结合分峰拟合方法对反应过程中多种水进行结构区分和浓度分析,确认弱氢键水参与甲醇电催化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原位红外光谱 衰减全反射 甲醇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制备高合金化Pt-Ru/CMK-3催化剂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吴伟 曹洁明 +7 位作者 陈煜 刘劲松 曹喻霖 房宝青 何建平 唐亚文 杨春 陆天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94-2397,共4页
通过低温络合反应制备了高分散高合金化的Pt-Ru固溶体,并将其均匀地担载在有序介孔碳CMK-3上,以形成二元复合金属催化剂.XRD谱图表明,fcc结构的Pt原子部分被hcp结构的Ru原子取代形成置换固溶体,而且几乎没有未形成合金的Ru存在.TEM和XR... 通过低温络合反应制备了高分散高合金化的Pt-Ru固溶体,并将其均匀地担载在有序介孔碳CMK-3上,以形成二元复合金属催化剂.XRD谱图表明,fcc结构的Pt原子部分被hcp结构的Ru原子取代形成置换固溶体,而且几乎没有未形成合金的Ru存在.TEM和XRD研究结果表明,Pt-Ru/CMK-3催化剂中Pt-Ru合金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7nm,且具有良好的均一度.还研究了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并与E-TEK公司同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t-Ru/CMK-3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和抗CO中毒能力明显优于其它同类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FC Pt-Ru/CMK-3 络合反应 介孔材料 甲醇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合成PtMo_x/C催化剂及其甲醇电氧化催化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杜娟 原鲜霞 +1 位作者 余江虹 马紫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3-876,共4页
寻找既具有高的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又具有强的抗CO中毒能力的阳极催化剂是当前DMFC研究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在比较研究传统的液相浸渍还原法和微波合成技术对催化剂PtMo1/2/C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影响的基础上,系统... 寻找既具有高的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又具有强的抗CO中毒能力的阳极催化剂是当前DMFC研究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在比较研究传统的液相浸渍还原法和微波合成技术对催化剂PtMo1/2/C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和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Pt和Mo的原子配比对PtMox/C催化剂晶体结构、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和抗CO中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法更有利于制得高结晶度、均匀分散、甲醇氧化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微波法制得的催化剂PtMox/C中,Mo的加入虽然使催化剂的晶格参数有所改变,但PtMox/C仍表现为Pt的(fcc)晶型,其中PtMo1/2/C具有最好的甲醇氧化催化性能和抗CO中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法 PtMox/C催化 甲醇电催化氧化 CO消除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PMo_(12)O_(40)]/Pt/PAMAM}复合膜的制备及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8
作者 郭春美 林深 +2 位作者 张晓凤 罗明洪 李忠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94,共4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H3[PMo12O40]/Pt/PAMAM}复合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技术(ED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膜的组成、形貌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 采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H3[PMo12O40]/Pt/PAMAM}复合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技术(ED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膜的组成、形貌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Pt纳米粒子在PAMAM基底上分散均匀;最外层沉积H3[PMo12O40]后,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Pt/PAMAM膜相比,{H3[PMo12O40]/Pt/PAMAM}复合膜修饰电极对甲醇的氧化有更强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聚酰胺胺 磷钼酸 甲醇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MO_(x)/N-CNTs(M=Ce、Ti、Sn)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醇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建廷 陈康成 黎汉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7-183,共7页
以聚吡咯碳化得到的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s)为载体,采用一步法原位生长Pt和金属氧化物(MO_(x),M为Ce、Ti、Sn)纳米颗粒,制备了Pt/MO_(x)/N-CNTs电催化剂。通过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Pt/MO_(x)/N-CNTs中不同MO_(x)结构特性对其甲醇电催化... 以聚吡咯碳化得到的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s)为载体,采用一步法原位生长Pt和金属氧化物(MO_(x),M为Ce、Ti、Sn)纳米颗粒,制备了Pt/MO_(x)/N-CNTs电催化剂。通过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Pt/MO_(x)/N-CNTs中不同MO_(x)结构特性对其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t/CeO_(2)/N-CNTs具有优异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活性[722 A/g(Pt)],分别是Pt/TiO_(2)/N-CNTs和Pt/SnO_(2)/N-CNTs的1.36和1.59倍。此外,CO溶出伏安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抗CO中毒性能由强到弱依次是Pt/CeO_(2)/N-CNTs、Pt/TiO_(2)/N-CNTs和Pt/SnO_(2)/N-CNTs。通过对比不同Pt/MO_(x)/N-CNTs的结构特性和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 金属氧化物 双功能效应 甲醇电催化氧化 抗CO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环境中甲醇电氧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素云 梁乐程 崔志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62-4974,共13页
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核心反应,高效、长寿命的阳极催化剂的开发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酸性环境中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甲醇电催化反应机理、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核心反应,高效、长寿命的阳极催化剂的开发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酸性环境中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甲醇电催化反应机理、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铂基催化剂纳米材料活性和稳定性的增强策略,如组分调控、形貌调控、非金属掺杂以及氧化物的协同催化、载体材料的选用等。最后,对阳极催化剂目前仍存在的制备成本高、催化剂耐久性不足、表征技术有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阳极催化剂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 甲醇电催化反应 催化 酸性环境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Ru合金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甲醇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媛媛 原沁波 +6 位作者 卫国强 段东红 张忠林 王恩志 李瑜 郝晓刚 刘世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79,共9页
利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4种不同Pt/Ru原子比例的合金型PtRu/C、核壳型Ru@Pt/C及Pt/C直径相近的纳米金属催化剂。结果表明:Ru@Pt/C、PtRu/C催化剂纳米金属粒子的直径平均约为9~11nm,Ru@Pt/C呈核壳型结构;Ru@Pt/C电催化氧化甲醇机理较为符... 利用化学还原法合成了4种不同Pt/Ru原子比例的合金型PtRu/C、核壳型Ru@Pt/C及Pt/C直径相近的纳米金属催化剂。结果表明:Ru@Pt/C、PtRu/C催化剂纳米金属粒子的直径平均约为9~11nm,Ru@Pt/C呈核壳型结构;Ru@Pt/C电催化氧化甲醇机理较为符合电子效应机理,PtRu/C电催化氧化甲醇机理较为符合电子效应与双功能机理共同作用机理,催化机理的明确为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和改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RU/C Ru@Pt/C 催化氧化甲醇 子效应 双功能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聚邻甲基苯胺/碳材料掺杂碳糊电极对甲醇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园园 李芬培 +5 位作者 刘香晴 陈海燕 骆荧 井利红 陆嘉星 张贵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20-2327,共8页
以石墨和液体石蜡油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了掺杂不同量多壁碳纳米管(MWCNT)、石墨烯(GRA)、电容活性炭(YEC)和电池活性炭(YBC)的多种碳糊底电极Y-CPE(Y代表各种掺杂碳材料,CPE代表纯碳糊电极).采用恒电位法在-0.10 V(vs.Ag/Ag Cl)电位下... 以石墨和液体石蜡油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了掺杂不同量多壁碳纳米管(MWCNT)、石墨烯(GRA)、电容活性炭(YEC)和电池活性炭(YBC)的多种碳糊底电极Y-CPE(Y代表各种掺杂碳材料,CPE代表纯碳糊电极).采用恒电位法在-0.10 V(vs.Ag/Ag Cl)电位下将铂电沉积到这些电极上.结果表明,当电池碳的含量为14%时,Pt/YBC-CPE(14%)复合电极对甲醇具有最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采用恒电位方法在0.85 V(vs.Ag/Ag Cl)电位下将聚邻甲基苯胺(POT)电聚合沉积到纯碳糊电极CPE和含有电池碳的YBC-CPE(14%)电极上,得到复合电极POT/CPE和POT/YBC-CPE(14%),再通过恒电位方法将铂电沉积到这2个复合电极上.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在Pt/CPE,Pt/YBC-CPE(14%),Pt/POT(6.5 mC)/CPE和Pt/POT(6.5 mC)/YBC-CPE(14%)4个复合电极中,在Pt/POT/YBC-CPE(14%)复合电极上的铂粒子的尺寸最小,并且Pt/POT(6.5 mC)/YBC-CPE(14%)复合电极电催化氧化甲醇活性最高.在POT(6.5 mC)/CPE和POT(6.5 mC)/YBC-CPE(14%)上Pt纳米颗粒的电沉积过程是一个近似的3D成核过程.研究还发现,复合电极Pt/POT/CPE和Pt/POT/YBC-CPE电催化氧化甲醇的活性随POT膜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少,存在一个最佳的膜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糊 活性炭 聚邻甲基苯胺 铂纳米颗粒 催化氧化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methanol reforming for fuel cell applications: A review 被引量:23
13
作者 SUN Zhao SUN Zhi-q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074-1103,共30页
Methanol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liquid fuel for hydrogen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in-situ generation due to its convenient conveyance,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low conversion temperature. In this work, an ove... Methanol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liquid fuel for hydrogen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in-situ generation due to its convenient conveyance,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low conversion temperature. In this work, an overview of state-of-the-art investigations on methanol reforming is critically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methanol conversion pathway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el cell applications, various advanced materials design for catalytic methanol convers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steam methanol reformers. For the section of utilization pathways, reactions such as 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ol,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ol, oxidative steam reforming of methanol, and sorption-enhanced steam methanol reforming were elaborated;For the catalyst section, the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s were summarized;For the reactor section, the newly designed steam methanol reformers were thoroughly described. This review will benefit researchers from both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fuel cel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catalyzing methanol to hydrog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ol reforming hydrogen generation fuel cell CATALYST RE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