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钱柳种皮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 被引量:28
1
作者 杨万霞 方升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1-14,共4页
通过对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种皮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探讨青钱柳种子休眠与种皮内源抑制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钱柳种皮不同浓度的甲醇浸提液(10%、20%、25%、30%和40%)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ssp... 通过对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种皮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探讨青钱柳种子休眠与种皮内源抑制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钱柳种皮不同浓度的甲醇浸提液(10%、20%、25%、30%和40%)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ssp.chinensis)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以及幼苗的高生长、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用30%和40%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不能萌发;用10%、20%和25%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98.6%、75.0%和9.0%;苗高和根长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1.6%、48.1%、79.7%和21.3%、70.8%、90.2%。表明青钱柳种子的种皮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抑制物质 甲醇浸提液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种子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方芳 彭祚登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91-94,共4页
为探讨刺槐种子活力丧失与种子内部有毒物质积累的关系,利用1963、1979和2010年的刺槐种子的不同浓度甲醇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研究其对白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的刺槐种子甲醇浸提液(10%、20%、30%和40%)... 为探讨刺槐种子活力丧失与种子内部有毒物质积累的关系,利用1963、1979和2010年的刺槐种子的不同浓度甲醇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研究其对白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时间的刺槐种子甲醇浸提液(10%、20%、30%和40%)对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苗高和根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贮藏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用40%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不能萌发,1963年采集的刺槐种子30%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也不能萌发;随着刺槐种子贮藏时间的延长和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白菜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的生长抑制性也在增加,且根长受到的抑制性更明显。说明刺槐种子在贮藏过程中有毒物质在逐渐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种子活力 有毒物质 甲醇浸提液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蒿浸提液对几种饲用植物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玉芝 张汝民 高岩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47-53,共7页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和50%甲醇浸提液对苏丹草、黄花草木樨、阿尔刚金苜蓿、准格尔苜蓿和沙打旺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蒿茎叶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受试植物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5 mg/mL水浸提...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冷蒿茎叶水浸提液和50%甲醇浸提液对苏丹草、黄花草木樨、阿尔刚金苜蓿、准格尔苜蓿和沙打旺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蒿茎叶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受试植物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5 mg/mL水浸提液使苏丹草、黄花草木樨、阿尔刚金苜蓿、准格尔苜蓿和沙打旺种子发芽率分别降低了3.9%、7.1%、3.6%、5.9%和1.8%;冷蒿茎叶水浸提液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期间幼苗对营养物质的分配与积累,进而抑制幼芽与幼根的生长,使五种饲用植物幼芽生长量分别降低了1.5%、8.3%、14.2%、13.0%和3.6%,幼根生长量分别降低了1.0%、4.8%、18.5%、30.7%和4.7%;在相同浓度下,甲醇浸提液对受试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蒿 化感作用 浸提 甲醇浸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栎属7种植物种子的发芽抑制物质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庆梅 刘艳 +3 位作者 刘广全 刘勇 侯龙鱼 胡金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04-2112,共9页
运用系统溶剂法和生物测定法,以栎属7种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其种皮、胚(胚及周围部分子叶)和子叶(远离胚端2/3子叶)1.0 g/mL和0.5 g/mL浓度甲醇等浸提液以及各有机相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栓皮栎、锐齿栎、蒙古栎、沼生栎... 运用系统溶剂法和生物测定法,以栎属7种植物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其种皮、胚(胚及周围部分子叶)和子叶(远离胚端2/3子叶)1.0 g/mL和0.5 g/mL浓度甲醇等浸提液以及各有机相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栓皮栎、锐齿栎、蒙古栎、沼生栎和麻栎甲醇浸提液均能显著降低白菜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苗高,且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逐渐降低;夏栎和房山栎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根长和苗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种子不同部位甲醇浸提液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胚>子叶>种皮,且甲醇高浓度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大于低浓度的抑制作用;甲醇相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苗高或根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乙酸乙酯相,其它溶剂相萃取液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栎属种子甲醇浸提液及各有机相对白菜种子苗高和根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发芽率的影响,说明栎属种子中所含抑制物质主要是限制自身根和芽的生长,可能是造成延迟萌发和出苗不整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属植物种子 内源抑制物质 甲醇浸提液 系统溶剂法 白菜种子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重楼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燕 魏玉兰 +1 位作者 毛美琴 马明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25-2032,共8页
以滇重楼种皮和胚乳为材料,用甲醇浸提得到种皮浸提液和胚乳浸提液,配制成浓度梯度为0.02、0.04、0.06、0.08g/mL的处理液,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白菜(油脂类)、小麦(淀粉类)、绿豆(蛋白类)种子发芽率... 以滇重楼种皮和胚乳为材料,用甲醇浸提得到种皮浸提液和胚乳浸提液,配制成浓度梯度为0.02、0.04、0.06、0.08g/mL的处理液,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白菜(油脂类)、小麦(淀粉类)、绿豆(蛋白类)种子发芽率、幼苗苗高和根长、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滇重楼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特性,以揭示滇重楼种子休眠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滇重楼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物质,且抑制作用大小表现为胚乳大于种皮。(2)3种受体植物幼苗对滇重楼种皮、胚乳甲醇浸提液的敏感性大小为白菜(油脂类)显著高于绿豆(蛋白类)和小麦(淀粉类)。(3)滇重楼种皮、胚乳甲醇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的抑制作用强度依次为:发芽率>幼苗根长>幼苗苗高>鲜重。(4)滇重楼种皮、胚乳中的抑制物质均能够使3种受体植物幼苗产生生理响应,启动抗氧化酶体系,其中:随着滇重楼种皮甲醇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受体幼苗SOD与POD活性先升后降,CAT活性持续下降;胚乳甲醇浸提液处理后,受体幼苗SOD和POD活性较对照均显著增强,而CAT活性显著下降。研究认为,滇重楼种皮及胚乳甲醇浸提液均能够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幼苗抗氧化酶活性,但滇重楼种皮与胚乳中所含抑制物在活性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甲醇浸提液 受体植物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梭枝条生根抑制物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芳 谢健 +5 位作者 王泽 谢文磊 张生翾 张桦 麻浩 马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以梭梭嫩枝和硬枝为试验材料,采用蒸馏水和甲醇浸提,并将其浸提液置于发芽纸上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研究梭梭生根抑制物的活性效应。结果表明,梭梭嫩枝蒸馏水浸提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浸提48h时活力指数最低,抑制物的活性最大。根长对... 以梭梭嫩枝和硬枝为试验材料,采用蒸馏水和甲醇浸提,并将其浸提液置于发芽纸上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研究梭梭生根抑制物的活性效应。结果表明,梭梭嫩枝蒸馏水浸提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浸提48h时活力指数最低,抑制物的活性最大。根长对浸提液及浸提时间较敏感。1a生嫩枝下部浸提液中生根抑制物活性较中上部弱,木质部中生根抑制物活性较韧皮部弱。3a生硬枝浸提液中抑制物活性较1a生和2a生弱。乙醚相中抑制物活性最高,其余依次为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甲醇相、水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甲醇浸提液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叶菊地块中瓜列当生长特性及影响2种列当种子发芽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波 赵军 +1 位作者 李玮 马永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133,共6页
以焉耆县甜叶菊田间调查结果为依据,将该地区危害严重的寄生杂草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作为对象,通过盆栽和培养皿发芽试验,采集甜叶菊不同生长时期(S1和S2)的根、地上部以及根际土,测定其甲醇浸提液诱导2种列当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甜... 以焉耆县甜叶菊田间调查结果为依据,将该地区危害严重的寄生杂草向日葵列当和瓜列当作为对象,通过盆栽和培养皿发芽试验,采集甜叶菊不同生长时期(S1和S2)的根、地上部以及根际土,测定其甲醇浸提液诱导2种列当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甜叶菊根际土的甲醇浸提液能够刺激瓜列当和向日葵列当种子发芽,且发芽率随稀释倍数增加逐渐降低,S2时期甲醇浸提液原液对列当种子萌发的刺激作用最强,发芽率分别为59.9%和35%。甜叶菊不同生育期的根部甲醇浸提液刺激2种列当种子的发芽率高于地上部,发芽率随植株根和地上部甲醇提取液稀释倍数增加而降低;甜叶菊植株甲醇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萌发的发芽率整体高于向日葵列当。本研究探明瓜列当寄生于甜叶菊的内在原因,从而为治理甜叶菊田间瓜列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瓜列当 向日葵列当 甲醇浸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秤锤树种子中发芽抑制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姚青菊 汪琼 +2 位作者 王贞 杨军 熊豫宁 《江苏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24-26,共3页
对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 Hu)种子的种皮和种仁(含胚和胚乳)进行水浸提和甲醇浸提,分别测定了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探讨了秤锤树种子中萌发抑制物质存在类型和存在部位。结果表明:秤锤树种子种皮和种仁的水浸提液对白... 对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 Hu)种子的种皮和种仁(含胚和胚乳)进行水浸提和甲醇浸提,分别测定了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探讨了秤锤树种子中萌发抑制物质存在类型和存在部位。结果表明:秤锤树种子种皮和种仁的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高生长、根生长均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而其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高生长、根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且随浸提液质量分数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且种仁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和生长的抑制效应极显著(P<0.01)大于种皮甲醇浸提液。表明秤锤树种子的种皮和种仁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酯溶性物质,且该类物质主要贮藏在种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秤锤树 种子 甲醇浸提液 抑制物 种皮 种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氏针茅根际土提取物对本氏针茅及其优势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亚利 谢永生 +1 位作者 揣峻峰 王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1-786,共6页
以本氏针茅及其优势种大针茅和百里香种子为受体,采用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了0(对照)、0.1、0.2和0.5g/mL本氏针茅根际土甲醇浸提液和水浸提液对3种受体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究草地演替过程中物种间的生态关系和化感作用的表现形式。结果显... 以本氏针茅及其优势种大针茅和百里香种子为受体,采用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了0(对照)、0.1、0.2和0.5g/mL本氏针茅根际土甲醇浸提液和水浸提液对3种受体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探究草地演替过程中物种间的生态关系和化感作用的表现形式。结果显示:(1)甲醇浸提液对3种受体种子的发芽均有抑制作用;水浸提液对本氏针茅发芽有促进作用,对百里香有部分促进作用,而对大针茅有抑制作用。(2)甲醇浸提液对本氏针茅和大针茅胚根和胚芽生长无显著影响,而抑制百里香胚根和胚芽的生长;水浸提液对本氏针茅胚根生长无显著影响,对本氏针茅胚芽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其它两种受体胚根和胚芽均无显著影响。(3)各种浓度甲醇浸提液对大针茅和百里香生长表现出了化感综合抑制效应,对本氏针茅生长于0.2g/mL时表现出化感综合抑制效应,其它2种浓度(0.1、0.5g/mL)表现为化感综合促进效应;水浸提液对本氏针茅和百里香表现为化感综合促进效应,而对大针茅表现为化感综合抑制效应。研究表明,本氏针茅根际土甲醇浸提液和水浸提液的化感物质存在差异;不同受体对同一浸提液反应不同,同一受体对不同浸提液的反应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氏针茅 根际土 甲醇浸提液 浸提 种子萌发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鸦椿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初探 被引量:19
10
作者 廖源林 蔡仕珍 +1 位作者 李西 林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0-606,538,共8页
以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种壳和胚为材料,甲醇浸提得到种壳浸提液和胚浸提液,配制浸提液浓度梯度为原浸提液浓度的10%、20%、30%、40%,研究不同浓度的种壳和胚浸提液对白菜、小麦、绿豆种子底物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 以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种壳和胚为材料,甲醇浸提得到种壳浸提液和胚浸提液,配制浸提液浓度梯度为原浸提液浓度的10%、20%、30%、40%,研究不同浓度的种壳和胚浸提液对白菜、小麦、绿豆种子底物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萃取和分离种壳和胚甲醇浸提液中的内源抑制物质,探讨野鸦椿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与成分。结果表明:随着种壳和胚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白菜种子酸性磷酸酶活性和发芽率均显著降低(P<0.05),表现为抑制作用递增,种壳的抑制作用小于胚,而幼苗的根长和苗高则表现为低促高抑,在10%浸提液处理下根长和苗高达最大值,种壳的促进效果弱于胚;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及幼苗的根长和苗高递减(P<0.05),表现为抑制作用递增,而发芽率则在浓度≤20%时差异不明显(P>0.05),浓度为30%时显著降低(P<0.05),40%时发芽率为0,种壳的抑制作用大于胚;绿豆种子蛋白酶活性、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在浸提液浓度≥20%时显著下降(P<0.05),且种壳的作用效果小于胚。种子内源抑制物萃取及分离表明,外壳中含酚酸类较胚多,含碱类较胚少。综上认为,野鸦椿种壳和胚中均含有较高活性的内源抑制物,但性质、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外壳内源抑制物主要作用对象为淀粉类物质,胚乳内源抑制物主要作用于油脂类和蛋白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甲醇浸提液 内源抑制物质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