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降低增压中冷发动机排放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春德 徐元利 +3 位作者 杨建军 陈绪平 张志辉 黄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7-492,共6页
在增压中冷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进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MCC方式,增压中冷发动机的NOx和碳烟及微粒排放同时较大幅度下降,但HC和CO排放增加较多。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后,HC和CO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微... 在增压中冷发动机上采用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进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MCC方式,增压中冷发动机的NOx和碳烟及微粒排放同时较大幅度下降,但HC和CO排放增加较多。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后,HC和CO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微粒(PM)也进一步减少。按照国Ⅲ规定的检测方法,该机的NOx由6.49 g/(kW.h)降到4.33 g/(kW.h),微粒由0.11 g/(kW.h)降到0.05 g/(kW.h),HC由0.49 g/(kW.h)降到0.04 g/(kW.h),CO基本保持不变,使发动机仍在采用原有的泵管嘴燃油喷射系统的情况下,排放品质由国Ⅱ提升至国Ⅲ水平,测试结果显示了该方法具有进一步减少有害排放的潜力,而其燃料经济性与原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中冷柴油 甲醇/柴油组合燃烧 排放 氧化催化转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增压中冷发动机的甲醛及常规排放特性 被引量:8
2
作者 姚春德 夏琦 +1 位作者 阳向兰 陈绪平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为了研究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对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在增压中冷发动机上采用DMCC方式,对甲醛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另外在DMCC模式下对加装氧化催化转换器前后常规排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各负荷下,甲醛排放均随着甲醇喷射量的... 为了研究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方式对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影响,在增压中冷发动机上采用DMCC方式,对甲醛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另外在DMCC模式下对加装氧化催化转换器前后常规排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各负荷下,甲醛排放均随着甲醇喷射量的增加而升高;在甲醇喷射量不变的情况下,甲醛排放随着负荷的增加明显降低.增压中冷发动机的NOx和碳烟及微粒排放同时大幅度下降,但HC和CO排放增加较多.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后,HC和CO排放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微粒排放也进一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中冷发动机 甲醇/柴油组合燃烧 甲醛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各缸燃烧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志方 姚春德 +6 位作者 王全刚 韩国鹏 窦站成 危红媛 王斌 刘美娟 吴涛阳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一台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上,进行了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各缸差异性和峰值压力循环变动的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替代率的升高使发动机不均匀度增加.小负荷时,各缸峰值压力循环变动趋势不一致;大负荷时,各缸峰值压力循环变动升高.以甲醇替... 在一台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上,进行了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各缸差异性和峰值压力循环变动的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替代率的升高使发动机不均匀度增加.小负荷时,各缸峰值压力循环变动趋势不一致;大负荷时,各缸峰值压力循环变动升高.以甲醇替代率控制在40%,以内为宜;进气温度的升高造成发动机峰值压力增大,同时各缸甲醇的分配差异增加,发动机各缸燃烧不均匀度增大,考虑各项因素的影响,进气温度控制在35~80,℃为宜;增大转速有助于减小发动机不均匀度,且各缸峰值压力循环变动基本保持不变,可以在高转速下适当提高甲醇的替代率,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柴油组合燃烧 发动机各缸燃烧不均匀度 循环变动 甲醇替代率 进气温度 发动机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