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甲酸的储制氢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
作者 党志东 李洪旭 +4 位作者 吕新春 庞书阳 蔡嘉斌 蔡哲超 孙毅飞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6,共9页
甲酸具有高达53 g/L的体积储氢量,毒性和可燃性相对较低,便于储存及运输,是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氢能载体。以甲酸作为储氢介质,可有效避免氢气液化和压缩等繁琐过程,从而实现氢能的高效利用。阐述了甲酸制氢原理,综述了该领域催化剂研究... 甲酸具有高达53 g/L的体积储氢量,毒性和可燃性相对较低,便于储存及运输,是一种颇具应用前景的氢能载体。以甲酸作为储氢介质,可有效避免氢气液化和压缩等繁琐过程,从而实现氢能的高效利用。阐述了甲酸制氢原理,综述了该领域催化剂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负载型异相催化剂体系,以及贵金属、非贵金属均相催化剂体系。总结了撬装式甲酸制氢系统、撬装式甲酸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其潜在的应用方向,并对基于绿色甲酸制氢的零碳循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制氢 催化剂 撬装式制氢 撬装式发电 绿色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氮化碳负载Pd纳米催化剂甲酸分解制氢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镜予 于淼 +4 位作者 辛建娇 崔凤娟 左春玲 马尚坤 邓庆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41-1548,共8页
本文分别以尿素、双氰胺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加水煅烧制备超薄氮化碳,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Pd基催化剂,用于甲酸分解制氢反应。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 本文分别以尿素、双氰胺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加水煅烧制备超薄氮化碳,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Pd基催化剂,用于甲酸分解制氢反应。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材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催化剂的产氢性能。结果表明,Pd/CN-U_(1)W_(5)催化剂对甲酸制氢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在348 K时初始TOF为1058 h^(-1)。经分析发现,水分子剥离的尿素分子所构建的薄层CN产生了更多的结构缺陷,提高了活性组分Pd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制氢 氮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碳负载AuPd纳米催化剂甲酸分解制氢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尚坤 刘艳 +2 位作者 王少君 崔凤娟 邓庆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8-1093,共6页
以氮化碳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不同AuPd比例的AuxPd1-x/CN催化剂,并将催化剂用于甲酸分解反应中,研究其催化制氢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氮化碳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不同AuPd比例的AuxPd1-x/CN催化剂,并将催化剂用于甲酸分解反应中,研究其催化制氢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呈片状结构,Au、Pd纳米粒子形成了AuPd合金,并均匀地分散在氮化碳载体上,粒径大小约为2.4nm。在348K,FA∶SF=1∶5的反应条件下,Au0.25Pd0.75/CN表现了最佳的催化性能,初始转化频率达397h^-1。AuPd纳米粒子与氮化碳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AuPd的比例、载体的性质和高分散的AuPd纳米粒子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制氢 氮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Mo_(2)N/C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甲酸脱氢性能研究
4
作者 路军 王美君 +3 位作者 王志青 董立波 余钟亮 常丽萍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甲酸(FA)因其H含量较高(4.4%)、易产H_(2)、可经小平台化合物合成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而γ-Mo_(2)N/C对FA沿H_(2)和CO_(2)路径分解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产生CO极少,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对苯二胺和钼酸铵水溶液经前... 甲酸(FA)因其H含量较高(4.4%)、易产H_(2)、可经小平台化合物合成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而γ-Mo_(2)N/C对FA沿H_(2)和CO_(2)路径分解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产生CO极少,显示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对苯二胺和钼酸铵水溶液经前驱体制备γ-Mo_(2)N/C催化剂,并对其FA分解性能进行了原位评价,采用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官能团进行了分析,利用DFT对FA在γ-Mo_(2)N (200)晶面的吸附构型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催化剂性能及FA在其表面的分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γ-Mo_(2)N/C在较低温度下即可表现出极高的催化活性,提高γ-Mo_(2)N在C载体上的分散性能有效改善FA转化率。对苯二胺与钼酸铵的物质的量比为4∶1时,催化性能最佳,在160℃、100 h的FA分解实验中,催化剂性能稳定、H_(2)选择性高(N_(2)40 mL/min, CO<5.0×10^(-5))。而DFT计算表明,FA中O-H键的H原子与γ-Mo_(2)N/C (200)晶面上N原子结合的可能性更大,而C=O键的O原子更有可能与γ-Mo_(2)N/C (200)晶面上Mo原子结合。上述结果有助于明确FA在γ-Mo_(2)N/C作用下的分解机理,也显示出非贵金属催化剂γ-Mo_(2)N/C在FA分解制H_(2)方面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衍生物利用 甲酸制氢 γ-Mo_(2)N 负载型催化剂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氮化碳对Pd基甲酸分解制氢催化剂性能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志聪 孟庆磊 +3 位作者 马荣鹏 葛君杰 刘长鹏 邢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87-1194,共8页
负载型Pd基催化剂是最有效的甲酸分解(FAD)制氢催化剂之一,其中氮化碳载体的N含量较高,但是通常一步热解法制备的氮化碳为块状,难以有效分散表面金属纳米粒子(NPs)。本文通过将尿素前驱体在溶剂化作用后热解得到功能化氮化碳,以此为载体... 负载型Pd基催化剂是最有效的甲酸分解(FAD)制氢催化剂之一,其中氮化碳载体的N含量较高,但是通常一步热解法制备的氮化碳为块状,难以有效分散表面金属纳米粒子(NPs)。本文通过将尿素前驱体在溶剂化作用后热解得到功能化氮化碳,以此为载体,利用阴离子交换和硼氢化钠直接还原法制备了功能化氮化碳负载的Pd基催化剂(Pd/C 3 N 4-F)。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气体质量流量计测试了催化剂的性能。Pd/C 3 N 4-F具有优异的催化FAD制氢性能,30℃下的初始TOF(总转换频率)值和质量比活性分别为1824 h-1和17.14 mol H 2/(g Pd·h)。对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也表明没有副产物CO生成,表明催化剂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30~40℃),催化剂性能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氮化碳 甲酸分解制氢 异相催化 钯纳米粒子 低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液相分解制氢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思凡 徐娟 +1 位作者 黄易旋 张燕辉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77,共8页
甲酸因具有毒性低、易于在室温下运输和储存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化学储氢载体,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调控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调整载体与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优化金属纳米粒子的结构,可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 甲酸因具有毒性低、易于在室温下运输和储存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化学储氢载体,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调控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调整载体与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优化金属纳米粒子的结构,可提高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甲酸液相分解制氢的性能。介绍了甲酸液相分解制氢的机理,以及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甲酸液相分解制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可为开发高性能甲酸液相分解制氢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液相分解制氢 催化机理 金属催化剂 负载型催化剂 多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