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孕期母血清甲胎蛋白和游离β-hCG筛查胎儿腹裂和脐膨出的效率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益明 张闻 +6 位作者 卢莎 梅瑾 王昊 王姗 顾琳媛 张丽丹 褚雪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评估中孕期母血清甲胎蛋白(MSAFP)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在产前筛查胎儿腹裂和脐膨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杭州市五家产前筛查中心自愿接受产前筛查的622 639名孕妇的出生缺陷监测... 目的:评估中孕期母血清甲胎蛋白(MSAFP)和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在产前筛查胎儿腹裂和脐膨出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杭州市五家产前筛查中心自愿接受产前筛查的622 639名孕妇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及产前筛查随访结果。根据有无胎儿先天性腹壁缺损(腹裂、脐膨出)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病例组是指经超声诊断并通过终止妊娠确诊为腹裂和脐膨出胎儿的孕妇共60例,包括腹裂组30例、脐膨出组30例;健康对照组为随机抽取同时期胎儿发育正常的孕妇116名。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两病例和健康对照组MSAFP、游离β-hCG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MSAFP和游离β-hCG的筛查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腹裂组孕妇MSAFP水平为4.41(0.88~11.69)MOM,脐膨出组为2.31(0.72~23.20)MOM,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98(0.41~2.26)MO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腹裂组血清游离β-hCG水平为1.25(0.35~19.94)MOM,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86(0.17~6.11)M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膨出组游离β-hCG水平为1.03(0.21~8.95)MOM,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AFP筛查腹裂和脐膨出胎儿的AUC分别为0.897(95%CI:0.822~0.972)和0.852(95%CI:0.762~0.942)(均P<0.01)。MSAFP筛查先天腹壁缺损(腹裂、脐膨出)的最佳临界值为1.655 MOM,此时的敏感度为68.30%,特异度为99.60%,约登指数为0.649。结论:中孕期MSAFP筛查先天腹壁缺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筛查先天腹壁缺损的一个较好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血液 甲胎蛋白类/血液 腹裂/病 因学疝 脐/病因学 腹壁/畸形 孕妇 妊娠中期 产前诊断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卵泡液中胎球蛋白B水平对体外受精结局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骁睿 莫凤逸 +3 位作者 马青 崔龙 吕萍萍 叶英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和卵泡液中胎球蛋白B水平与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6-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体外受精的女性患者(受精低下组28个周期,受精正常组44个周期)。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卵泡液中胎球蛋白B的水平... 目的:探究血清和卵泡液中胎球蛋白B水平与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6-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体外受精的女性患者(受精低下组28个周期,受精正常组44个周期)。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卵泡液中胎球蛋白B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等方法分析血清和卵泡液中胎球蛋白B水平与受精结局的关系。结果:血清中胎球蛋白B水平与卵泡液中胎球蛋白B的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1)。受精低下组与受精正常组血清中胎球蛋白B的水平分别为(6.09±1.31)μg/mL和(7.13±1.4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0,P<0.05);两组卵泡液中胎球蛋白B的水平分别为(5.13±0.96)μg/mL和(6.22±1.3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5,P<0.01)。当血清中胎球蛋白B的水平低于6.08μg/mL时,受精率下降(AUC=0.832,95%CI:0.729~0.934,P<0.01)。结论:血清中胎球蛋白B的水平可以反映卵泡液中胎球蛋白B的水平,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受精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女(雌)性/病因学 受精 体外 甲胎蛋白类/血液 血清 卵泡液 受精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AFP、F-βhCG联合筛查胎儿出生缺陷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晓红 方庆云 马树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对孕中期(14~20周)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的作用.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指标,经过软件计算风险,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如...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对孕中期(14~20周)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的作用.方法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指标,经过软件计算风险,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如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加以分析校正,对高风险孕妇进行羊水染色体检查及B超检查,每个孕妇随访追踪到胎儿出生. 结果 1 543例孕妇中筛查出高风险孕妇79例,确诊神经管畸形2例,21-三体综合征1例,死胎2例;在 1 464例低风险孕妇中,出生缺陷4例. 结论孕中期二联筛查法作为产前筛查染色体异常及神经管缺陷有效,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中位数值,提高筛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神经管缺损 甲胎蛋白类/血液 绒毛 膜促性腺激素/血液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