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牟微 常明 +1 位作者 于宏伟 刘会茹 《河北化工》 2011年第7期22-24,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水-乙腈-三乙胺(150∶50∶5)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测定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含量。在240.336~961.34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满足要求,平均回收率为100.16%、99.31%、99.00%、100.0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水-乙腈-三乙胺(150∶50∶5)为流动相,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测定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含量。在240.336~961.34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满足要求,平均回收率为100.16%、99.31%、99.00%、100.02%,RSD为0.91%、1.14%、1.37%、1.38%。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定量测定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建议 被引量:3
2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7-700,共4页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喜得镇)于1949年正式用于临床。多年来,基础与临床的研究表明,此药可增加脑血流量和氧供给量,改善脑微循环;通过抑制红细胞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起到调节凝血功能...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喜得镇)于1949年正式用于临床。多年来,基础与临床的研究表明,此药可增加脑血流量和氧供给量,改善脑微循环;通过抑制红细胞聚集,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降低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起到调节凝血功能、降纤和抗小板的作用,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治疗;还具有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的作用,可拮抗肾上腺素能亢进、具有类多巴胺激动、5-羟色胺激动作用,增加脑内乙酰胆碱递质含量;还可影响脑代谢、促进脑细胞对葡萄糖和氧的利用,可用于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临床及药理学的发展,对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应该有新的解读及评价,以利临床医师对此类药物形成完整而正确的认识。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在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担当不同角色。对全身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引起的脑缺血性改变,应该以控制血压为主,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治疗为辅,利用其α_1受体阻滞作用,扩张脑血管,达到增加脑血流量的效果。对于偏头痛间歇期,该药和此类其他药物相似,具有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收缩功能,起到预防头痛发作的效果。关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神经内科专家首先明确指出,痴呆是一个不可逆的疾病过程,凡经临床大样本对照研究证明能延缓痴呆发展的药物,都应视为临床有效。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的基础研究提示,该药具有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兴奋作用,并可提高海马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表达水平。临床多项研究也提示,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能改善认知功能,尤其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有延缓痴呆发生、发展的效果。神经内科临床药物多种多样,选择针对疾病的治疗药物并不难,难的是准确选择对全身状况改善的同时,对疾病治疗也能获益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 神经系统疾病 治疗药物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5-羟色胺受体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性痴呆 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