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响应病原菌及外源激素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刘茹燕 魏炳峥 +3 位作者 占昭宏 吴可建 李春霞 陶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72,共9页
为了解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在水稻逆境响应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水稻中SAMS的家族成员SAM2(ZBS2)、SAM1、METK3、ZBS2L和SAM5的同源性及理化性质,其次分析了它们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定位,最后分析了这些基因响应病原菌和植物... 为了解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在水稻逆境响应过程中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水稻中SAMS的家族成员SAM2(ZBS2)、SAM1、METK3、ZBS2L和SAM5的同源性及理化性质,其次分析了它们在水稻原生质体中的定位,最后分析了这些基因响应病原菌和植物激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SAMS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在水稻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水稻白叶枯病菌侵染下调ZBS2、SAM5表达,增强METK3、SAM1、ZBS2L表达。外源激素处理也影响SAMS表达:其中乙烯下调所有SAMS表达;赤霉素增强METK3表达,但减弱SAM1、SAM5表达;水杨酸诱导METK3表达,但抑制ZBS2、SAM1、ZBS2L和SAM5表达;脱落酸抑制ZBS2、METK3表达。因此,SAMS家族成员可能调控水稻的抗性反应,但功能和机制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基因家族 水稻 抗病响应 白叶枯病菌 外源激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汉族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的基因多态性分布 被引量:65
2
作者 高利洁 鲁衍强 +1 位作者 芮欣忆 林小兵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研究广东省惠州市汉族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TRR)A66G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以惠州市359例汉族女性为对象,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提取基因组D... 【目的】研究广东省惠州市汉族女性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及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TRR)A66G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 ,以惠州市359例汉族女性为对象,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MGB技术,进行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检测。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并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惠州市汉族女性的MTHFR 677TT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为10.9%,高于四川德阳的8.6%,低于山东潍坊的41.8%和河南郑州的34.5%(P<0.05);MTHFR 1298CC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为7.2%,高于潍坊的1.2%和郑州的2.7%(P<0.05);MTRR 66GG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为5.6%,低于海南地区的9.1%(P<0.05)。【结论】惠州市汉族女性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及贲门癌变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胸腺嘧啶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常炜 范宗民 +14 位作者 高珊珊 何欣 郭花芹 殷丽明 刘宾 张延瑞 王俊宽 刘卫娜 刘小莉 郭涛 王苒 江亚南 孙哲 侯晓华 王立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与胸腺嘧啶合成酶(TS)基因多态性与食管及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安阳地区病理证实的275例食管鳞癌(SCC)及129例贲门腺癌(GCA)患者和315例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与胸腺嘧啶合成酶(TS)基因多态性与食管及贲门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安阳地区病理证实的275例食管鳞癌(SCC)及129例贲门腺癌(GCA)患者和315例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正常对照人群,采用PCR基础上的限制性片段多态检测法(PCR—RFLP)对其NTHFR和TS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①对照组MTHFR677CC、CT及T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4%、45%和31%;SCC组分别为19%、38%和43%;GCA组分别为19%、35%和46%。对照组TSER3R/3R(4R)、2R/3R及2R/2R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4%、34%和2%;SCC组分别为62%、35%和4%;在GCA组,分别为63%、30%以及7%。②与MTHFR677CC及MTHFR677CT两基因型相比,TT携带者患SCC的危险度升高1.62倍(OR=1.62,95%可信区间(CI)为1.15~2.30,P=0.006),而GCAOR=1.8l(95%CI为1.17—2.81,P=0.008)。③与其他基因型相比,纯合突变型(TSER2R/2R)患SCC的危险度升高2.44倍(OR=2.44,95%CI为0.89~6.73,P=0.084),患GCA的危险度升高3.94倍(OR=3.94,95%CI为1.29~12.0,P=0.016)。④相对于无基因突变者,仅有MTHFR677TT者患SCC的危险度升高1.60倍(95%CI为1.13—2.28),患GCA的危险度升高1.84倍(95%CI为1.17~2.88),仅有TSER2R/2R者患SCC的危险度升高1.89倍(95%CI为0.62—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GCA的危险度升高3.56倍(95%CI为1.03~12.3),双突变型组合(MTHFR677TT和TSER2R/2R)携带者在SCC组中占1.5%,在GCA组中占3.1%,在对照组中未检测到。结论:突变型MTHFR677TT及TSER2R/2R增加安阳地区人群SCC与GCA的易感性,当二者共同存在时,肿瘤的易感性更高。MTHFR与TS基因多态的存在可能是SCC与GCA地理分布一致性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癌 贲门肿瘤 腺癌 基因多态 遗传易感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胸腺嘧啶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培美曲塞化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白丽艳 韩军 +1 位作者 王冬梅 祁玉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TS)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入组晚期肺腺癌患者58例,25例检测TS和MTHFR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5...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胸苷酸合成酶(TS)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及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入组晚期肺腺癌患者58例,25例检测TS和MTHFR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58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3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8.1个月。TS基因多态性2R/2R型16%、2R/3R型32%、3R/3R型52%;3R/3R型、2R/2R+2R/3R型DCR分别为53.8%和91.7%(P=0.046);PFS分别为9.3和10.4个月(P>0.05)。MTHFR基因多态性C/T型52%,C/C型40%,TT型8%;MTHFR基因C/C型、C/T+T/T型DCR分别为70.0%和73.3%;PFS分别为10.0和9.7个月(P> 0.05)。结论 TS基因多态性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腺癌DCR可能相关,而与PFS无相关性;MTHFR基因多态性与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腺癌DCR、PFS未发现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腺癌 基因多态性 培美曲塞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胸苷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下条斑紫菜光合特性和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周向红 易乐飞 +2 位作者 徐军田 李信书 阎斌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6730-6735,共6页
为了研究条斑紫菜耐盐机理,对条斑紫菜叶状体进行了高盐胁迫处理,继而采用氧电极法测量了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耗氧速率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量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命名为PySAMS)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藻体的光合与呼... 为了研究条斑紫菜耐盐机理,对条斑紫菜叶状体进行了高盐胁迫处理,继而采用氧电极法测量了光合放氧速率和呼吸耗氧速率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量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命名为PySAMS)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藻体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均受到高盐度海水的显著影响,随着盐度的增加,光合放氧率逐渐降低,呼吸耗氧率也逐渐降低。高盐度海水对PySAMS基因表达量也产生了显著影响,40和50盐度的海水诱导了PySAMS表达,但60至80盐度的海水却不同程度地抑制了PySAMS表达。据此推测,在面对较高盐度胁迫时条斑紫菜叶状体将逐步降低体内新陈代谢以度过不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盐胁迫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 基因表达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中一个新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采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彩红 林水玉 +3 位作者 张建斌 刘菊华 金志强 徐碧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3,共5页
利用抑制消减文库从香蕉中分离到一个cDNA片断,结合RACE技术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全长cDNA共含1 285个碱基,通过Blastx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它与香蕉的一个S-adenosyl-L-methionine synthase(SAMS)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AF004317)具有... 利用抑制消减文库从香蕉中分离到一个cDNA片断,结合RACE技术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全长cDNA共含1 285个碱基,通过Blastx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它与香蕉的一个S-adenosyl-L-methionine synthase(SAMS)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AF004317)具有82%的碱基同源性,编码的氨基酸顺序有93%同源性,但在cDNA的5’和3’非编码区同源性较低。设计特异引物对此基因进行RT-PCR分析表明,正常成熟的香蕉果实,采后当天表达量较高,随后略有降低,至采后12 d又达到一个相对较高值后迅速下降;高锰酸钾处理的果实,整个成熟期该基因均表现一个比较高的表达量;乙烯利处理的果实,采后表达量明显下降且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蕚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HvSAM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7
作者 胡海涛 朱晓仙 +2 位作者 郭卫东 陈建华 杨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0-975,共6页
利用RACE结合RT-PCR技术从紫蕚花中克隆出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命名为Hv SAMS。该c DNA全长1 704 bp,ORF为1 191 bp,不含内含子,编码396个氨基酸的多肽。多种植物SAMS的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分析表明,Hv SAMS与牛奶子、木石斛... 利用RACE结合RT-PCR技术从紫蕚花中克隆出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命名为Hv SAMS。该c DNA全长1 704 bp,ORF为1 191 bp,不含内含子,编码396个氨基酸的多肽。多种植物SAMS的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分析表明,Hv SAMS与牛奶子、木石斛和石蒜的同源性高达95%,具有SAMS蛋白典型的保守域,且与唐菖蒲的亲缘关系最近。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Hv SAMS在花和叶中的表达高于根,茎中表达弱;Hv SAMS表达水平在衰花期呈极显著下降,在机械伤害的叶片中迅速显著上升。因其表达变化与乙烯的释放量相关性不大,表明Hv SAMS没有参与乙烯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蕚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珍菇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PpSAM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8
作者 王伟科 陆娜 +3 位作者 闫静 宋吉玲 袁卫东 周祖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8,共7页
在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秀珍菇样品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经分析筛选获得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全长基因(PpSAMS)。为了探究PpSAMS在低温刺激后秀珍菇原基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与表达差异,从秀珍菇中克隆得到了PpSAMS基因,对其进行了系... 在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秀珍菇样品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经分析筛选获得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全长基因(PpSAMS)。为了探究PpSAMS在低温刺激后秀珍菇原基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与表达差异,从秀珍菇中克隆得到了PpSAMS基因,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该基因在低温刺激后原基形成过程中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pSAMS基因全长由1152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84个氨基酸,具有蛋氨酸腺苷转移酶活性,并具有结合ATP、金属离子的功能。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PpSAMS基因编码蛋白与糙皮侧耳亲缘关系最近。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菌丝体经低温诱导后恢复至室温时期(原基形成前期)表达量最高,推测其有可能在诱导真菌DNA甲基化并促使原基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小麦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半定量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陈锐 陈亮 +1 位作者 王士强 胡银岗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4-958,共5页
为了解小麦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SAMS)基因(SAMS)在抗旱节水中的功能,以小麦品种陕229为材料,以本实验室克隆的普通小麦SAMS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小麦叶片中SAMS基因在正常供水... 为了解小麦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methionine synthetase,SAMS)基因(SAMS)在抗旱节水中的功能,以小麦品种陕229为材料,以本实验室克隆的普通小麦SAMS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小麦叶片中SAMS基因在正常供水及PEG 6000模拟水分胁迫12、24、48、60、78 h以及复水3、6、12 h时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SAMS基因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有一定量的表达,在水分胁迫早期(PEG6000胁迫12、24、48 h)诱导上调表达,水分胁迫程度严重时(PEG 6000胁迫607、8 h)表达受到抑制,表达量低于对照,复水后(3、6 h)上调表达,复水18 h后表达量下调至对照水平。说明小麦SAMS基因的表达受水分胁迫及水分胁迫后复水诱导,是小麦抗旱节水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 水分胁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成攀 孟娟 +4 位作者 夏松波 王孝刚 张教海 张友昌 别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3期6261-6266,共6页
利用i TRAQ技术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HM-40中筛选并克隆到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Gh SAMS基因。Gh SAM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182 bp,编码393个氨基酸,预测Gh SAMS蛋白质含有15个磷酸化位点,推测其功能的行使可能与激酶磷... 利用i TRAQ技术从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HM-40中筛选并克隆到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Gh SAMS基因。Gh SAMS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182 bp,编码393个氨基酸,预测Gh SAMS蛋白质含有15个磷酸化位点,推测其功能的行使可能与激酶磷酸化相关,进化分析表明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与茶树(Camellia sinensis)的SAMS蛋白质相似性最高。q RT-PCR分析表明,在接种黄萎病菌VD07菌系后,Gh SAMS表达量逐渐增加,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其相对表达量随之增加,推测其在陆地棉抗黄萎病防卫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在嫁接棉株中,利用VIGS技术成功地沉默Gh SAMS基因,然后对沉默棉株接种黄萎病菌VD07,鉴定其病情指数为62.5,抗性级别为感病;而转化空载体和未接种载体处理的嫁接棉株病情指数分别为30.0和31.2,抗性级别为耐病,表明Gh SAMS基因沉默后嫁接棉对黄萎病的抗性丧失。推测Gh SAMS基因在陆地棉抗黄萎病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嫁接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 黄萎病 VI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基因A66G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瑞苹 方玉莲 +3 位作者 Nirja Lakhey Mohamed Nasar Chemban 吴波 蔡春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47-354,共8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探讨母亲及子代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NTD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 Med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 目的利用Meta分析探讨母亲及子代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NTDs)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 Med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15年11月。按照纳入标准选取有关母亲和(或)子代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NTDs发生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的学术期刊文献及其参考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应用RevMan 5.0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有关母亲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NTDs发生相关的文献11篇,包括病例组1 284例,对照组2 1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共显性(GG基因型 vs A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合并OR(95%CI)分别为1.55(1.06~2.27)、1.22(1.01~1.47),故母亲GG基因型相对AA基因型、G等位基因相对A等位基因对于子代NTDs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2)有关子代MTRR基因A66G多态性与NTDs发生相关的文献11篇,包括病例组1 567例,对照组2 6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共显性(AG基因型 vs AA基因型)遗传模型下合并OR(95%CI)为1.47(1.05~2.05),故子代AG基因型相对AA基因型对于NTDs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亲和子代MTRR基因A66G多态性均为NTDs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损 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MTRR)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野生大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GsSAMS提高水稻耐盐碱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才晓溪 沈阳 +5 位作者 胡冰霜 王研 陈悦 孙明哲 贾博为 孙晓丽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6,共7页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是生化反应中合成甲基供体的关键酶,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鉴定野生大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GsSAMS基因对水稻盐碱胁迫耐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USER克隆技术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以农杆菌介导...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是生化反应中合成甲基供体的关键酶,在植物逆境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鉴定野生大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GsSAMS基因对水稻盐碱胁迫耐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USER克隆技术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以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水稻愈伤组织,经过PCR、半定量PCR(RT-PCR)等分子检测获得GsSAMS转基因水稻株系;通过对比野生型和转基因水稻盐碱胁迫处理后的表型、存活率及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发现GsSAMS转基因株系耐盐碱性显著优于野生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发现盐碱胁迫处理后,OsM6PR1、OsNAC5、OsPOX1基因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野生型,说明GsSAMS可通过提高抗氧化物酶POD和CAT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转基因水稻盐碱胁迫耐受性。本研究获得的耐盐碱水稻新株系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 GsSAMS 盐碱胁迫 基因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13
作者 王晶 刘恩科 王永勤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575-578,共4页
根据洋葱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Ac SAMS)引物,利用RT-PCR技术和RACE技术克隆了洋葱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c DNA全长,命名为Ac SAMS。该c DNA全长1 475 bp,ORF为1 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 根据洋葱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Ac SAMS)引物,利用RT-PCR技术和RACE技术克隆了洋葱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c DNA全长,命名为Ac SAMS。该c DNA全长1 475 bp,ORF为1 191 bp,编码396个氨基酸的多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c SAMS氨基酸序列与紫萼同源性为95%,与短花药野生稻为94%,与桔梗和粳稻为93%。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Ac SAMS与唐菖莆SAMS的亲缘关系最近。该基因的克隆可为进一步研究Ac SAMS在抗旱、抗冻、耐盐等抗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展抗逆基因工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 克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新型胱硫醚-γ-合成酶的检测与分析
14
作者 罗岸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2651-2654,共4页
利用少量细胞分离技术和RT-PCR技术,在烟草合子中克隆到一种新型胱硫醚-γ-合成酶基因,命名为Nt CGS-4。序列分析显示新基因开放性阅读框长度为1 611 bp,编码53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57.931 2 ku,等电点为6.15。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 利用少量细胞分离技术和RT-PCR技术,在烟草合子中克隆到一种新型胱硫醚-γ-合成酶基因,命名为Nt CGS-4。序列分析显示新基因开放性阅读框长度为1 611 bp,编码537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为57.931 2 ku,等电点为6.15。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获得该基因5′上游2 696 bp的侧翼序列(启动子和5′UTR)。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多种农作物的胱硫醚-γ-合成酶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烟草新型胱硫醚-γ-合成酶Nt CGS-4可能在烟草早期胚胎发生中参与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胱硫醚-γ-合成酶 基因克隆 甲硫氨酸 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MTRR基因突变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联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婷婷 梁秀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7,共6页
目的 分析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 MTRR)基因突变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2... 目的 分析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 MTRR)基因突变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2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1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得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分)、观察组(≥30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MTHFR677、MTHFR1298、MTRR66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受试者基因突变情况。探讨MTHFR677、MTHFR1298、MTRR66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Gensini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THFR基因677位点存在CC、CT、TT基因型,MTHFR基因1298位点存在AA、AC、CC基因型,MTRR基因66位点存在AA、AG、GG基因型。观察组MTHFR677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67.81%vs.54.03%)以及TT基因型频率(46.58%vs.25.81%)均高于对照组,MTHFR1298位点的C等位基因频率(11.64%vs.22.58%)以及CC基因型频率(0.00%vs.9.68%)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MTRR基因66位点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THFR677、MTHFR1298各基因型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THFR677基因中TT基因型明显高于CC、CT基因型,而MTHFR1298基因中,AC+CC基因型明显明显低于AA基因型(均P<0.05),MTRR66基因各基因型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THFR677与Gensini得分呈正相关,MTHFR1298与Gensini得分呈负相关(均P<0.05);MTRR66与Gensini得分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MTHFR基因C677 T、A1298 C位点突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冠心病的潜在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基因突变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R、MTRR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宫婷 李芬 +3 位作者 Huang Hui Dong Xiaoyu 冯竣 唐小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母子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etas,MTR)、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MTRR)基因突变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发生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CHD的发生机制。方法通过母子配... 目的分析母子甲硫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etas,MTR)、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ethionine synthase reductase,MTRR)基因突变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发生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CHD的发生机制。方法通过母子配对,采取病例对照方式,选择CHD患儿及其母亲60对,正常儿童及其母亲60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MTR 2 756位点以及MTRR 66位点的基因型,分析基因变异与CH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①子代及母亲CHD病例组与对照组MTR基因2 756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HD患儿与对照儿童的MTRR 66基因型分布比较以及患儿母亲与对照组母亲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子代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母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儿童与母亲MTR 2756和MTRR 66位点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MTRR和MTR位点均发生基因变异时,病例组患儿母亲与对照组患儿母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MTRR基因66位点的变异会增加其发生CHD的风险,母亲MTRR基因66位点的变异会显著增加其子代发生CHD的风险;母亲具有MTRR和MTR联合变异者,其子代发生CHD的风险会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危险因素 甲硫氨酸合成酶 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母亲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与唐氏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23
17
作者 廖亚平 鲍明升 +2 位作者 刘长青 刘辉 张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1-466,共6页
为探讨年轻母亲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677C>T、MTRR66A>G、RFC-180G>A和MTR2756A>G多态性与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发生的关系,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60例DS患儿的母亲与68例正常生育女性... 为探讨年轻母亲叶酸代谢相关基因MTHFR677C>T、MTRR66A>G、RFC-180G>A和MTR2756A>G多态性与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发生的关系,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60例DS患儿的母亲与68例正常生育女性的基因型。经χ2检验,MTHFR基因T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TRR、MTR和RFC-1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MTHFRTT基因型的母亲孕育DS患儿的风险显著增加(OR=3.51,95%CI=1.30~9.46,P<0.05),而杂合子CT以及CT合并TT基因型与DS发生风险无显著关联;携带MTRRGG基因型的母亲孕育DS患儿的风险增加3.16倍(OR=3.16,95%CI=1.20~8.35,P<0.05),而RFC-1和MTR突变基因型与DS发生风险无显著关联;MTHFR(CT+TT)/MTRR GG、MTHFR(CT+TT)/RFC-1 AA、MTHFR CC/MTR(AG+GG)、MTHFR(CT+TT)/MTR AA、MTRRGG/MTR AA和RFC-1 AA/MTR AA联合基因型与DS发生风险显著相关。结果表明,年轻女性MTHFR 677C>T、MTRR 66A>G位点变异是孕育DS患儿的独立风险因子,尚不能认为RFC-1 80G>A、MTR 2756A>G多态性与DS发生相关,而基因与基因多态位点之间存在交互和修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 还原叶酸载体基因 蛋氨酸合酶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汉族女性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分布 被引量:26
18
作者 崔会玲 鲁衍强 +4 位作者 马少杰 薛琰 王婷 段歌红 杨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0-714,共5页
目的:探讨郑州市汉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方法:以郑州市1 253例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检测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的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并... 目的:探讨郑州市汉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方法:以郑州市1 253例汉族女性为研究对象,检测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的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多态性的频率特征,并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汉族女性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郑州市汉族女性的MTHFR 1298CC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1.3%)低于湘潭(4.8%)、延边(3.8%)、镇江(3.5%)、荆州(3.2%)、昆明(2.7%)、德阳(6.3%)、惠州(7.2%)和乌鲁木齐(3.4%)等地(均P<0.05),等位基因与烟台、延边、乌鲁木齐、镇江、荆州、昆明、德州、湘潭、惠州等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TRR 66GG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5.4%)低于德阳(8.2%)(P<0.01),等位基因与德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市汉族女性MTHFR A1298C和MTRR A66G基因多态性频率不同于其他地区,具有地域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 被引量:29
19
作者 袁春雷 王冬娥 +4 位作者 叶贵诚 程立子 彭建明 陈健锋 陆林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60-1863,共4页
目的:分析中山市孕妇中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个体化补充叶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34名在本院进行孕检的孕妇,于第1次孕检时检测孕妇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 目的:分析中山市孕妇中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讨不同基因型及个体化补充叶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34名在本院进行孕检的孕妇,于第1次孕检时检测孕妇MTHFR C677T、A1298C及MTRR A66G位点情况及血清Hcy水平,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为研究组(382例)及对照组(352例),分别给予800和400μg/d叶酸至孕3个月,观察Hcy变化情况,追踪新生儿出生情况,分析两组出生缺陷有无差异。结果:734名孕妇中,C677 TT、A1298 CC和A66GG三种纯合突变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04%、4.36和7.36%。补充叶酸前对照组与研究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补充叶酸后两组间Hcy水平及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叶酸前Hcy水平≥8.55μmol/L时,预示叶酸利用能力为中度或高度风险的敏感度为80.9%,特异性为71.4%。结论:孕妇进行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及Hcy检测,并根据叶酸利用能力个体化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同型半胱氨酸 出生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C677T和MSA2756G基因多态性与精液质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玲 蔡志明 +1 位作者 冷慧敏 钱卫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4-1059,共6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S)A2756G基因多态性与我国男性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特发性少、弱、畸精症患者75例为实验组,有正常孕育史和精液质量正常的男性72例为对照组,分析MTHFR C677T及MS A...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S)A2756G基因多态性与我国男性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特发性少、弱、畸精症患者75例为实验组,有正常孕育史和精液质量正常的男性72例为对照组,分析MTHFR C677T及MS A2756G基因多态性在两组中分布的差异,检测两组中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结果:精液异常组中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CT,TT及CT+TT型的分布频率均高于对照组中相应基因型的分布频率(P<0.05),T等位基因在精液异常组中的分布频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MSA2756G基因多态性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对照组和精液异常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异常组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研究对象中,MTHFR677CT,TT及CT+TT型的Hcy水平均高于CC型(分别P<0.05,P<0.01,P<0.01)。MS2756AA,AG及GG型的Hcy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THFR C677T基因的CT型及TT型多态性改变与我国男性精液异常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精液异常的原因之一;T等位基因可能是导致精液异常的危险因素。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改变可能通过高Hcy途径影响男性精液质量。MS A2756G基因多态性与我国男性精液质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多态现象 遗传 甲硫氨酸合成酶 精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