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初步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
29
1
作者
林彬
唐菊兴
+4 位作者
张志
郑文宝
冷秋锋
钟婉婷
应立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9-589,共11页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内中东段找到的超大型斑岩矿床之一。根据甲玛矿区165个钻孔角岩中裂隙的统计结果,从平面上和垂向上研究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上覆围岩金属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整个矿区破...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内中东段找到的超大型斑岩矿床之一。根据甲玛矿区165个钻孔角岩中裂隙的统计结果,从平面上和垂向上研究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上覆围岩金属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整个矿区破裂裂隙疏密分布趋势明显,裂隙高密度区位于ZK1616—ZK3216一带,平均裂隙率达40条/m以上,最高可达82条/m;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裂隙率逐渐降低。而上覆围岩(角岩)中的铜钼矿化强度同裂隙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平面上裂隙高密度区对应的Cu品位值为0.2%~0.47%,对应的Mo品位值为0.03%~0.10%;垂向上裂隙发育程度与铜钼矿化同样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裂隙越发育,对应的金属矿化越好,且在角岩中具"上铜下钼"的矿化分带现象。此外,根据对矿区裂隙成因的初步讨论,提出了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演化模式,并结合16号勘探线上裂隙产状变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确定了甲玛深部隐伏斑岩体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甲玛斑岩矿床
裂隙系统
铜钼矿化
角岩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系统地质、蚀变、矿化的三维地质模型
被引量:
14
2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5 位作者
郑文宝
唐晓倩
冷秋锋
林彬
方向
林鑫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甲玛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已累计探明和控制铜资源量超过700万吨,共伴生钼、铅锌、金、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甲玛矿床最新勘查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
甲玛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已累计探明和控制铜资源量超过700万吨,共伴生钼、铅锌、金、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甲玛矿床最新勘查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MICROMINE软件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遵循点→线→面→体的构建原则,进行人机交互分析,构建了甲玛矿床地质、蚀变、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并根据不同矿体品位分布变化的实际情况,对矿体模块模型进行克里格法或距离反比加权法品位插值,构建各种元素的矿化模型。并综合国内外对斑岩、矽卡岩矿床的研究新趋向对模型进行了地质解译,认为甲玛斑岩矿床是由斑岩钼铜矿体、矽卡岩铜多金属矿体、角岩铜钼矿体以及破碎带中独立金矿体构成的"四位一体"典型斑岩成矿系统产物,其中矽卡岩主要有接触带近端矽卡岩、层间构造中的远端矽卡岩以及受控于推滑覆构造产出的矽卡岩三种产出型式,由岩浆热液沿层间构造和推滑覆构造扩散交代大理岩和角岩形成;研究认为甲玛斑岩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矿床蚀变系统,但蚀变分带有所差异,钾化带与青磐岩化带是在相对碱性条件下形成,而绢英岩化带与泥化带趋向于在相对酸性条件下形成。此外,大规模的角岩、矽卡岩对寻找深部斑岩矿体具有指示意义,甲玛斑岩矿体、角岩矿体仍具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本研究构建的甲玛三维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分布情况、赋矿层位、矿化品位分布规律以及蚀变分带特征,为甲玛矿床的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找矿勘查、矿山生成开发等综合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蚀变
矿化
三维模型
甲玛斑岩矿床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甲玛矿区钼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
6
3
作者
郑文宝
冷秋锋
+2 位作者
畅哲生
应立娟
林彬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6,共8页
用甲玛矿床成功的勘查经验指导矿区下一步工作以及区域找矿。甲玛矿床经过详细的勘探与研究,已经成为冈底斯成矿带内最典型和最完整的斑岩型矿床系统。该系统包括了斑岩型钼矿体、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角岩型钼(铜)矿体以及外围独立...
用甲玛矿床成功的勘查经验指导矿区下一步工作以及区域找矿。甲玛矿床经过详细的勘探与研究,已经成为冈底斯成矿带内最典型和最完整的斑岩型矿床系统。该系统包括了斑岩型钼矿体、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角岩型钼(铜)矿体以及外围独立金矿体。文章以斑岩型钼矿、夕卡岩型钼矿以及角岩型钼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地质特征描述。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甲玛钼的来源及沉淀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甲玛斑岩矿床系统模型。文章还提出了运用斑岩矿床系统模型开展矿区及区域找矿评价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找矿方向
甲玛斑岩矿床
系统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初步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
29
1
作者
林彬
唐菊兴
张志
郑文宝
冷秋锋
钟婉婷
应立娟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出处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9-589,共11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1CB403103)
中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07-02)
+1 种基金
青藏专项(1212010818089)
技术开发项目(E0804)的联合资助
文摘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成矿带内中东段找到的超大型斑岩矿床之一。根据甲玛矿区165个钻孔角岩中裂隙的统计结果,从平面上和垂向上研究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上覆围岩金属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认为整个矿区破裂裂隙疏密分布趋势明显,裂隙高密度区位于ZK1616—ZK3216一带,平均裂隙率达40条/m以上,最高可达82条/m;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裂隙率逐渐降低。而上覆围岩(角岩)中的铜钼矿化强度同裂隙发育程度呈正相关,平面上裂隙高密度区对应的Cu品位值为0.2%~0.47%,对应的Mo品位值为0.03%~0.10%;垂向上裂隙发育程度与铜钼矿化同样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裂隙越发育,对应的金属矿化越好,且在角岩中具"上铜下钼"的矿化分带现象。此外,根据对矿区裂隙成因的初步讨论,提出了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演化模式,并结合16号勘探线上裂隙产状变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确定了甲玛深部隐伏斑岩体的位置。
关键词
地质学
甲玛斑岩矿床
裂隙系统
铜钼矿化
角岩
西藏
Keywords
geology
Jiama porphyry deposit
fissure system
copper and 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hornfels
Tibet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5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系统地质、蚀变、矿化的三维地质模型
被引量:
14
2
作者
唐攀
唐菊兴
郑文宝
唐晓倩
冷秋锋
林彬
方向
林鑫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矿联资源储量评审咨询中心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基金
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13093700)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2060)
国家973项目(编号:2011CB403103)资助
文摘
甲玛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已累计探明和控制铜资源量超过700万吨,共伴生钼、铅锌、金、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甲玛矿床最新勘查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MICROMINE软件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遵循点→线→面→体的构建原则,进行人机交互分析,构建了甲玛矿床地质、蚀变、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并根据不同矿体品位分布变化的实际情况,对矿体模块模型进行克里格法或距离反比加权法品位插值,构建各种元素的矿化模型。并综合国内外对斑岩、矽卡岩矿床的研究新趋向对模型进行了地质解译,认为甲玛斑岩矿床是由斑岩钼铜矿体、矽卡岩铜多金属矿体、角岩铜钼矿体以及破碎带中独立金矿体构成的"四位一体"典型斑岩成矿系统产物,其中矽卡岩主要有接触带近端矽卡岩、层间构造中的远端矽卡岩以及受控于推滑覆构造产出的矽卡岩三种产出型式,由岩浆热液沿层间构造和推滑覆构造扩散交代大理岩和角岩形成;研究认为甲玛斑岩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矿床蚀变系统,但蚀变分带有所差异,钾化带与青磐岩化带是在相对碱性条件下形成,而绢英岩化带与泥化带趋向于在相对酸性条件下形成。此外,大规模的角岩、矽卡岩对寻找深部斑岩矿体具有指示意义,甲玛斑岩矿体、角岩矿体仍具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本研究构建的甲玛三维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分布情况、赋矿层位、矿化品位分布规律以及蚀变分带特征,为甲玛矿床的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找矿勘查、矿山生成开发等综合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质
蚀变
矿化
三维模型
甲玛斑岩矿床
西藏
Keywords
Geology
Alteration
Mineralization
Three-dimensional model
Jiama porphyry deposit
Tibet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甲玛矿区钼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
6
3
作者
郑文宝
冷秋锋
畅哲生
应立娟
林彬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黄金集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6,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B01A01)
青藏专项项目(1212010818089)
+2 种基金
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勘探项目
技术开发项目(E0804)
中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911007-02)
文摘
用甲玛矿床成功的勘查经验指导矿区下一步工作以及区域找矿。甲玛矿床经过详细的勘探与研究,已经成为冈底斯成矿带内最典型和最完整的斑岩型矿床系统。该系统包括了斑岩型钼矿体、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角岩型钼(铜)矿体以及外围独立金矿体。文章以斑岩型钼矿、夕卡岩型钼矿以及角岩型钼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地质特征描述。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甲玛钼的来源及沉淀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甲玛斑岩矿床系统模型。文章还提出了运用斑岩矿床系统模型开展矿区及区域找矿评价的建议。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找矿方向
甲玛斑岩矿床
系统
西藏
Keyword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ineralization
prospecting direction
Jiama porphyry deposit system
Tibet
分类号
P56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裂隙系统的初步研究及意义
林彬
唐菊兴
张志
郑文宝
冷秋锋
钟婉婷
应立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系统地质、蚀变、矿化的三维地质模型
唐攀
唐菊兴
郑文宝
唐晓倩
冷秋锋
林彬
方向
林鑫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藏甲玛矿区钼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
郑文宝
冷秋锋
畅哲生
应立娟
林彬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