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ER、PR、Ki-67、HER-2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1
作者 王瑞君 郭建平 +1 位作者 郭文科 牛海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29-33,共5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84例单纯乳腺癌患者、101例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以及9例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84例单纯乳腺癌患者、101例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以及9例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纯乳腺癌和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ER、PR、HER-2、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比较单纯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影响因素。结果单纯乳腺癌患者E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r=-0.068,P<0.05),与年龄、月经史、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213,P<0.05),与年龄、月经史、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PR、HER-2的表达与年龄、月经史、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ER、PR、HER-2、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201、0.288、0.233、0.300,P<0.05);ER、PR、Ki-67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r=0.231、0.237、0.084,P<0.05);HER-2的表达与肿瘤分期无相关性(P>0.05);ER、PR、HER-2、Ki-67的表达与年龄、月经史、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单纯乳腺癌患者PR、HER-2的阳性率分别为73.81%、84.52%,与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33.33%、5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年龄、月经史、乳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乳腺肿瘤分期、ER和Ki-67表达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是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具有潜在联系,PR的表达是乳腺癌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此类患者需在后期复查过程中做出针对性检测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甲状腺素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及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0213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青 吉民 戴德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 :通过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 2 13对左 甲状腺素 (L thy)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的改变 ,探讨内皮素参与诱导心肌肥大和细胞外基质改变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除对照组外 ,大鼠每日给予L th... 目的 :通过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 2 13对左 甲状腺素 (L thy)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的改变 ,探讨内皮素参与诱导心肌肥大和细胞外基质改变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除对照组外 ,大鼠每日给予L thy (sc ,0 .4mg/kg)共 10d ,药物干预组在第 7天时给新型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 2 13(po ,10 0mg/kg) ,连续 3d。动物处死后取大鼠心脏测定心肌组织中总胶原含量、MDA的含量及SOD活性。大鼠左心室的MMPs的活性由明胶酶谱法测定 ,Ⅰ型胶原基因 (proα2 (Ⅰ )collagen)的基因表达由半定量RT PCR方法确定。结果 :L thy心肌病组大鼠心肌中的总胶原含量减少 ,SOD活性下降 ,MDA含量增多 ,MMPs的活性被抑制。RT PCR结果显示L thy组的大鼠左心室proα2 (Ⅰ )collagen的基因表达下调。给予CPU 0 2 13干预后大鼠心肌总胶原含量及SOD活性上升 ,MDA含量减少 ,大鼠左心室中MMPs活性被抑制 ,左心室中proα2 (Ⅰ )collagen的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L thy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大是一种缺少纤维化的肥大 ,肥大心肌中自由基增多且脂质膜受损。内皮素 1(ET 1)参与介导心肌MMPs活性的调节 ,新内皮素受体拮抗剂CPU 0 2 13能明显上调proα2(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心肌肥大 基质金属蛋白酶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明胶酶谱法 CPU-02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Toll样受体3和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车勇军 连蕾 +1 位作者 侯钰 曹海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10期671-673,677,共4页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20年3月~202...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30例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标本,其中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43例,HT标本47例,HT合并PTC标本40例,分析TLR3和NF-κB在正常甲状腺组织、HT组、HT合并PTC组中的表达,分析HT合并PTC组中TLR3和NF-κB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TLR3和NF-κB的关系。结果TLR3在正常甲状腺组织、HT组、HT合并PT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3)、80.85%(38/47)、90.00%(36/40);NF-κB在以上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3)、68.09%(32/47)、85.00%(34/40)。TLR3和NF-κB在HT组、HT合并PT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TLR3和NF-κB表达与性别、年龄、HT合并PTC病理学特征、病灶类型、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包膜侵犯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LR3和NF-κB呈显著正相关(r=0.589,P<0.05)。结论TLR3和NF-κB在HT合并PTC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Thyroid Neoplasms) 甲状腺 自身免疫性(Thyroiditis Autoimmune)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 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诱发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肿瘤总生存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雷凤萍 姚涓川 +2 位作者 马婷 李海琛 崔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7-974,共8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诱发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irTD)的影响因素及对肿瘤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纳入211例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比较是否发生irTD组间的差异,并进行亚组分析...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诱发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irTD)的影响因素及对肿瘤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纳入211例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比较是否发生irTD组间的差异,并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irTD的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法探究是否发生irTD与OS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模型COX回归分析评估irTD对OS的影响。结果irTD的发生率为26.1%,1级发生率13.3%,2级发生率10.0%,3~4级发生率2.8%,发生的中位时间为第9周(IQR:5~25周)。性别、吸烟史、靶向史、基线甲状腺抗体在是否发生irTD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rTD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第3周开始升高,第6~30周高于基线水平,30周后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的变化幅度小于TGAb。亚组分析显示,甲亢组首次接受免疫治疗的年龄较甲减组小(P<0.05),基线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甲减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甲状腺抗体阳性的患者发生irTD的风险是阴性患者的4.595倍(95%CI:2.286~9.239,P<0.001)。生存分析显示,irTD患者的OS更长。多模型COX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化疗、肿瘤类型、是否转移等因素后irTD患者的OS更长(HR=0.228,95%CI:0.079~0.656,P=0.006)。结论irTD严重程度以1~2级为主,3~4级少见。基线甲状腺抗体阳性是irT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irTD的患者具有更长的OS,可能是由于irTD患者具有更好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 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障碍(irTD) 甲状腺抗体 影响因素 总生存期(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DSCAM-AS1通过miR-144-5p/IRS2轴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影响
5
作者 吴天思 陈珊珊 +4 位作者 高博 石佳宝 管佳琪 张小宝 张立广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唐氏综合征细胞黏附分子反义1(DSCAM-AS1)通过微小RNA(miR)-144-5p/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轴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生长和侵袭的作用。方法:将PTC细胞株TPC-1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完全培养基...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唐氏综合征细胞黏附分子反义1(DSCAM-AS1)通过微小RNA(miR)-144-5p/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轴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生长和侵袭的作用。方法:将PTC细胞株TPC-1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完全培养基正常培养)、si-NC组(转染si-NC)、si-DSCAM-AS1组(转染si-DSCAM-AS1)、si-DSCAM-AS1+inhibitor NC组(si-DSCAM-AS1与inhibitor NC共转染)、si-DSCAM-AS1+miR-144-5p inhibitor组(si-DSCAM-AS1与miR-144-5p inhibitor共转染)。RT-qPCR法检测DSCAM-AS1、miR-144-5p和IRS2 mRNA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IRS2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靶向关系。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i-DSCAM-AS1组TPC-1细胞DSCAM-AS1表达、吸光度(A450)值、细胞侵袭数目、IRS2表达显著降低(P<0.05),miR-144-5p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si-DSCAM-AS1组相比,si-DSCAM-AS1+miR-144-5p inhibitor组A450值、细胞侵袭数目、IRS2表达显著升高(P<0.05),miR-144-5p表达显著降低(P<0.05)。DSCAM-AS1靶向负调控miR-144-5p表达,miR-144-5p靶向负调控IRS2表达。结论:沉默DSCAM-AS1可能通过上调miR-144-5p来抑制IRS2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PTC细胞生长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唐氏综合征细胞黏附分子反义1 miR-144-5p 胰岛素受体底物2 甲状腺乳头状癌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ANG-Ⅱ、AT1R、VEGF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志宇 张会娟 王俊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PTC(PTC组)、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良性组)和15例正常甲状腺(对照组)组织标本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1(AT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ANG...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PTC(PTC组)、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良性组)和15例正常甲状腺(对照组)组织标本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1(AT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AT1R、VEGF阳性率PTC组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良性组高于对照组(P<0.05);PTC组织中ANG-Ⅱ、AT1R与VEG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94,P<0.01;r=0.446,P<0.05)。结论ANG-Ⅱ、AT1R高表达促进了PTC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为诱导VEGF产生,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及其配体SD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佩瑞 孙瑞美 +1 位作者 李晓辉 李树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及其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中CXCR4蛋白和颈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SDF-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及其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中CXCR4蛋白和颈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SDF-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CXCR4蛋白呈高表达水平,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P<0.05;CXCR4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癌细胞转移者颈部淋巴结组织中SDF-1蛋白呈高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者,SDF-1蛋白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癌组织中CXCR4蛋白表达与淋巴结组织中SDF-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20 7,P=-0.017 1)。结论 CXCR4及其配体SDF-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向颈部淋巴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趋化因子受体-4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新药——Teprotumumab-trbw 被引量:3
8
作者 蒋敏敏 王萍 +1 位作者 燕树勋 王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2-606,共5页
Teprotumumab-trbw是一种作用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于2020年被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然国内对其了解较少。通过综述其分子结构、药代动力学、治疗机制、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希望能为临床使用提供指导。Teprotumum... Teprotumumab-trbw是一种作用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于2020年被批准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然国内对其了解较少。通过综述其分子结构、药代动力学、治疗机制、临床研究及安全性,希望能为临床使用提供指导。Teprotumumab-trbw可通过阻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串扰信号,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而减少透明质酸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并能促进眶后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凋亡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关基因表达而明显改善突眼、复视等临床症状。Teprotumumab-trbw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肌肉痉挛、高血糖、听力损伤等。Teprotumumab-trbw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显著且耐久,二次治疗的患者也能从中受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Teprotumumab-trbw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R在甲状腺相关眼病中的作用机制及靶向治疗进展
9
作者 周莹 程献 +2 位作者 高芸 包建东 陈侃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5期474-479,共6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视力的眼病,目前临床上采用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物、眼眶局部放射及手术治疗等方法均未针对TAO的发病机制进行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眼眶成纤维细胞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活性增...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视力的眼病,目前临床上采用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物、眼眶局部放射及手术治疗等方法均未针对TAO的发病机制进行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眼眶成纤维细胞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活性增强引起透明质酸合成增多,导致TAO的发生,而抑制IGF-1R的活性可以减弱或阻断信号通路。替妥木单抗(Teprotumumab)作为治疗性的靶向IGF-1R拮抗剂,药物临床试验表明此药物能够显著降低TAO的活动性、严重程度、改善疾病的临床结局,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因此,替妥木单抗是从病因学角度治疗TAO的新方法,值得临床医生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替妥木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甲亢患者外周血25-OH-D3、IL-4、TR-Ab水平及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百分比变化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晓通 李莉华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Graves病(GD)甲亢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白细胞介素4(IL-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及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GD甲亢患者40例(观察组),均采用甲巯咪唑治疗... 目的观察Graves病(GD)甲亢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白细胞介素4(IL-4)、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及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GD甲亢患者40例(观察组),均采用甲巯咪唑治疗,合并维生素D缺乏者(18例)另补充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D3、IL-4、TR-Ab水平及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CD4+ CD25+ Foxp3+ Treg百分比降低,IL-4水平升高(P均<0. 05)。观察组25-OH-D3水平与TR-Ab呈负相关(r=-0. 83、-0. 73,P均<0. 05),与CD4+ CD25+ Foxp3+ Treg数量呈正相关(r=0. 56,P <0. 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维生素D补充后、缓解期血清TR-Ab水平降低,缓解期血清IL-4水平降低(P均<0. 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缓解期血清TR-Ab水平降低(P <0. 05)。结论 GD甲亢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下降,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减少,细胞因子IL-4水平升高,25-OH-D3水平与TR-Ab、IL-4水平负相关,与CD4+ CD25+ Foxp3+ Treg数量呈正相关,通过对缺乏维生素D患者补充维生素D治疗,可使其IL-4水平有下降,可能对患者免疫功能调节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25-羟维生素D3 白细胞介素4 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Graves病患者sICAM-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高云 亓文波 吕小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5期43-44,共2页
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初发G raves病(GD)、复发GD、他巴唑维持量治疗2 a的G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结果显示,血清sICAM-1水平复发组高于初发组(P<0.05)、初发组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P<0.01)、... 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初发G raves病(GD)、复发GD、他巴唑维持量治疗2 a的G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结果显示,血清sICAM-1水平复发组高于初发组(P<0.05)、初发组高于治疗组及对照组(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血清sICAM-1水平变化对诊断GD、GD复发有辅助作用;对确定抗GD药物治疗疗程和停药时机有重要意义,亦可为GD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GRAVES病 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甲状腺刺激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功能亢进症──附80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顾文卿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1996年第S2期6-8,共3页
β-受体功能亢进症──附80例临床分析兰化医院内科顾文卿β-受体功能亢进症是由于β-受体反应亢进、即或无儿茶酚肢的代谢异常,也会引起和刺激β-受体时相似的临床征象,如心动过速、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代谢亢进,而β... β-受体功能亢进症──附80例临床分析兰化医院内科顾文卿β-受体功能亢进症是由于β-受体反应亢进、即或无儿茶酚肢的代谢异常,也会引起和刺激β-受体时相似的临床征象,如心动过速、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代谢亢进,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可使自觉或他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Β-受体 亢进症 心得安试验 心电图 异丙肾 心动过速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上腺素 植物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多溴二苯醚生物活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易忠胜 李连臣 +2 位作者 叶廷文 刘红艳 莫凌云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0-438,共9页
采用VSMP方法从大量的分子结构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构建了羟基多溴二苯醚(hydroxylate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OH-PBDEs)对细胞色素CYP19介导类固醇生成的抑制活性,甲状腺受体-β(thyroid receptors,... 采用VSMP方法从大量的分子结构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构建了羟基多溴二苯醚(hydroxylated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OH-PBDEs)对细胞色素CYP19介导类固醇生成的抑制活性,甲状腺受体-β(thyroid receptors,TR-β)的激素活性以及与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hyrox-ine-binding globulin,TBG)和甲状腺转运蛋白(transthyretin,TTR)之间结合能力的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模型的留一法交叉验证(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LOO-CV)相关系数Q2和拟合相关系数R2均高于0.95和0.97,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QSAR模型表明OH-PBDEs的分子三维结构和芳香性是其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分子中溴原子数量和取代位置对OH-PBDE生物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多溴二苯醚(OH-PBDEs) 细胞色素CYP19 甲状腺受体(tr-β) 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 甲状腺转运蛋白(TT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P13在多种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柳杰 肖成 +4 位作者 胡家伦 周晋宇 辉红蕾 段秋婷 王玉明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4期101-105,共5页
甲状腺激素受体因子13(TRIP13)位于5号染色体短臂1区5带,从基因类型上看TRIP13属于蛋白编码基因,能编码与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越来越多研究证实,TRIP13基因在结直肠癌、头颈部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状腺激素受体因子13(TRIP13)位于5号染色体短臂1区5带,从基因类型上看TRIP13属于蛋白编码基因,能编码与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越来越多研究证实,TRIP13基因在结直肠癌、头颈部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肺腺癌等恶性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认为,TRIP13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生物学功能:诱导细胞G2-M转变和上皮-间质转化调控细胞分裂;降低非同源性末端接合修复效率;与MAD2结合引起有丝分裂检查点复合体失活,导致染色体错误分离;抑制RAD51 BRCA1/2介导的同源重组,加快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甲状腺激素受体因子13 减数分裂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