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术中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理理 薛春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71-271,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高压氧治疗 甲状腺动脉介入栓塞术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效果
2
作者 王栋 张卉 周冰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在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RAML破裂患者术前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破裂出血,同时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诊超选择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7 d患者血... 目的探讨超选性肾动脉造影栓塞术在急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RAML破裂患者术前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破裂出血,同时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诊超选择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比较术前及术后7 d患者血红蛋白、心率及血压,观察术后症状及并发症,评价栓塞效果。结果手术成功12例,1例大龄患者因失血性休克继发多脏器衰竭治疗无效死亡。术后患者血红蛋白、心率及血压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出血停止。术后3个月随访,肾功能正常,未见再次出血。结论超选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术治疗急性RAML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介入栓塞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介入栓塞术并发视网膜动脉栓塞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奇珍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GRAVES病 甲状腺介入栓塞 并发症 病例报告 视网膜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高龄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病人介入序贯手术治疗的护理
4
作者 陈芳 邬一军 +2 位作者 黄昉芳 郑欢 操凯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5-1128,共4页
总结1例高龄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肺占位病人介入栓塞序贯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包括介入栓塞序贯外科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做好全程护理;加强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预防气管塌陷和气道感染;注重全时域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基于人文... 总结1例高龄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肺占位病人介入栓塞序贯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包括介入栓塞序贯外科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做好全程护理;加强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预防气管塌陷和气道感染;注重全时域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制定心理干预对策;提供个性化出院指导,做好院外延续性护理。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恢复好,无相关并发症,术后7 d病人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胸骨后甲状腺 介入栓塞 高龄 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继金 袁敏 +5 位作者 田建明 陈炜 杨朝爱 郝强 邹大进 王永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1例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患者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发生对比剂反应 1例、动脉损伤 2例 ,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 1例 ,其余均为非靶动脉栓塞所致 ...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1例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患者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发生对比剂反应 1例、动脉损伤 2例 ,术后发生甲状腺危象 1例 ,其余均为非靶动脉栓塞所致 ,包括头痛 (2 3例 )、牙痛 (11例 )、颈痛 (13例 )、声音嘶哑 (37例 )。最严重者为脑梗死 1例和眼睑下垂、眼裂变小 1例。脑梗死者行抗凝、扩血管治疗后好转 ,眼睑下垂者未作特殊处理 ,其余病例均对症处理后完全缓解。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有一定的危险 ,操作要仔细 ,出现并发症时处理要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动脉栓塞 并发症 介入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 明胶海绵颗粒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1
6
作者 施海彬 胡卫星 +5 位作者 刘圣 王杰 杨正强 耿晓增 傅震 李麟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方法微弹簧圈栓塞术,对114例119枚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临床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07例。119枚动脉瘤中宽颈动脉瘤24枚,其中5枚采用支架辅助技术进... 目的探讨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技术,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介入方法微弹簧圈栓塞术,对114例119枚颅内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临床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07例。119枚动脉瘤中宽颈动脉瘤24枚,其中5枚采用支架辅助技术进行栓塞;2枚椎动脉梭形动脉瘤均进行了隔断绝栓塞术。结果119枚动脉瘤中118枚成功栓塞,其中完全致密闭塞72枚(60.5%),接近完全闭塞30枚(25.2%)、大部分闭塞13枚(10.9%),部分闭塞3枚(2.5%),1枚未能栓塞(0.8%)。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均继续栓塞后达到了基本致密的填塞,5例基本康复,1例留下残疾。术后1个月内死亡3例(2.5%),均为Hunt-Hess分级Ⅳ~Ⅴ级的患者,死于原先的严重出血或继发的严重脑血管痉挛。结论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技术,积极、及时的栓塞治疗可有效防止动脉瘤再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栓塞 微弹簧圈 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与外科切除术长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田锦林 陈硕飞 +4 位作者 杜亚辉 李春雷 王伟 李云松 郭跃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比较甲状腺动脉栓塞与传统外科甲状腺切除术治疗Graves病的长期(5年)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0年12月因Graves病入院行经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患者54例作为介入治疗组,选取同期接受外科甲状腺次全手术切除术者40例作为外科治疗组... 目的比较甲状腺动脉栓塞与传统外科甲状腺切除术治疗Graves病的长期(5年)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10年12月因Graves病入院行经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患者54例作为介入治疗组,选取同期接受外科甲状腺次全手术切除术者40例作为外科治疗组,回顾性分析两组1、3、5年治愈率、有效率(好转及治愈),并进行比较。结果1、3、5年治愈率在介入治疗组分别为68.52%、61.18%和47.88%,在外科治疗组分别为97.50%、78.54%,69.48%;有效率在介入治疗组分别为98.15%、80.48%和60.90%,在外科治疗组分别为97.50%、76.42%和67.60%经Ridit分析,两组间1、3、5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Graves病后近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介入 栓塞 甲状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动脉栓塞术围术期疼痛管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凤洁 唐萍 +3 位作者 毛敏 常静 向睿 罗素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9-683,共5页
经导管肾上腺动脉栓塞术(TAAE)是肾上腺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措施,其围术期疼痛主要发生在术中和术后。围术期疼痛的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术中的配合程度,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目前医护人员的研究重点是TAAE的安全... 经导管肾上腺动脉栓塞术(TAAE)是肾上腺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措施,其围术期疼痛主要发生在术中和术后。围术期疼痛的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术中的配合程度,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目前医护人员的研究重点是TAA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忽略了围术期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因此,为提升TAAE的手术疗效,优化患者围术期手术体验,有必要制定规范化的疼痛管理策略并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就TAAE围术期疼痛的发生现状及疼痛管理策略做一综述,为后期规范介入手术围术期疼痛管理,提高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率及满意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肾上腺动脉栓塞 疼痛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中再次破裂出血紧急处置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东辉 李志强 鄂亚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原因、紧急处置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连续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再次发生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系统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原因、紧急处置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连续收治的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再次发生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系统研究其影像学特征、栓塞材料选择及技术操作特点。结果 510例接受介入栓塞患者中共发生术中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11例,发生率为2.2%,其中8例为弹簧圈突破,2例为微导管穿破,1例为辅助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于溶栓过程中再次出血。经过积极紧急处置,10例预后良好,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1例死亡。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破裂出血是一种严重,甚至灾难性并发症,原因多为弹簧圈突破,其次为微导管突破。但只要采取积极、合理的处置措施,致残致死率可大为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介入栓塞 再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廖志品 靳敏 田玉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4期2760-2761,共2页
目的:探讨喉罩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进行定压控制呼吸或自主呼吸,监测麻醉前后及术中SpO2、呼气末CO2浓度(PetCO2)和动脉血气值。结果:全身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 目的:探讨喉罩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进行定压控制呼吸或自主呼吸,监测麻醉前后及术中SpO2、呼气末CO2浓度(PetCO2)和动脉血气值。结果:全身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前后SpO2、PetCO2和动脉血气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喉罩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喉面罩 全身麻醉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彩超评价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秀英 杨继金 +3 位作者 陈宁宁 顾莉敏 王茵 陈建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应用彩超评价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的疗效。方法  4 2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术前及术后 1、3、6个月用彩超观察腺体回声 ,测量腺体容积及动脉内径 ,多普勒测量血流收缩期最大速度 (Vs)、舒张期... 目的 应用彩超评价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的疗效。方法  4 2例甲亢患者行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术前及术后 1、3、6个月用彩超观察腺体回声 ,测量腺体容积及动脉内径 ,多普勒测量血流收缩期最大速度 (Vs)、舒张期最大速度 (Vd)、平均速度 (Vm)、搏动指数 (PI)、阻力系数 (RI) ,计算血流量。并观察各项测值与T3 、T4、促甲状腺激素 (TSH)之间变化关系。结果 术前腺体容积增大为弥漫性、均质或非均质性低回声 ,部分有结节 ,甲状腺动脉及腺体内多级分支动脉多而粗 ,术后腺体容积缩小 ,术后 1~ 3个月腺体回声增强、增粗 ,血管变细而少 ,腺体内仅见星点状血流束 ,时隐时现 ,部分腺体内无血流信号 ,3~ 6个月腺体回声由强逐渐变低或强弱相间 ,分布不均。血流参数各项测值 ,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亢近期效果明显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前明确诊断术后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持续性头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建男 何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头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止痛,观察组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头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止痛,观察组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VAS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耐受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头痛耐受力和护理质量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持续性头痛 颅内动脉 介入栓塞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入栓塞技术对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俊君 路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栓塞技术对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访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共108例,其中经单纯弹簧圈栓塞64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1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6例,对照组为健康人30...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栓塞技术对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访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共108例,其中经单纯弹簧圈栓塞64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1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6例,对照组为健康人30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别于介入栓塞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测试研究对象认知功能。结果术前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术前增高(P<0.05),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明显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P<0.05),且影响更为持久(P<0.05)。结论不同介入栓塞技术对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认知功能均有影响,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栓塞 并发症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畸形并咯血介入栓塞术一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万勇 李文杰 +1 位作者 张秀一 刘振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合并症 支气管动脉肺静脉畸形 咯血 介入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力学机械减容治疗急性腘及膝下动脉血栓栓塞
15
作者 丁穆 韩新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40-443,共4页
目的观察流变力学机械血栓减容用于治疗急性腘及膝下动脉血栓栓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急性腘及膝下动脉血栓栓塞患者,其中31例接受流变力学机械血栓减容(A组)、35例接受经导引导管手动吸栓(B组);比较组间临床资料、技术成功率、... 目的观察流变力学机械血栓减容用于治疗急性腘及膝下动脉血栓栓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66例急性腘及膝下动脉血栓栓塞患者,其中31例接受流变力学机械血栓减容(A组)、35例接受经导引导管手动吸栓(B组);比较组间临床资料、技术成功率、即刻血栓清除率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中患肢血管通畅情况。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A组即刻血栓清除率高于B组,而治疗后尿激酶用量、溶栓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P均<0.05)。A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尿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出血风险及再灌注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A组1例因心源性休克死亡,B组2例因肢体缺血时间过长而截肢。63例完成12个月随访,治疗后1、3、6个月患肢血管通畅情况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12个月A组患肢血管通畅率高于B组(P<0.05)。结论流变力学机械血栓减容用于治疗腘及膝下动脉血栓栓塞所致下肢缺血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动脉 放射学 介入 血栓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介入脑动脉瘤栓塞术中微导管拔除困难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宝惠 张剑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7-557,共1页
患者,女,68岁,体重62kg,ASAⅡ级。术前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Hess—hunt分级为2级。拟行介入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前检查:BP130/80mmHg,HR86次/分,RR18次/分。术前曾使用尼莫地平扩血管治疗。麻... 患者,女,68岁,体重62kg,ASAⅡ级。术前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Hess—hunt分级为2级。拟行介入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术前检查:BP130/80mmHg,HR86次/分,RR18次/分。术前曾使用尼莫地平扩血管治疗。麻醉选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星状神经节阻滞 拔除困难 介入 微导管 蛛网膜下腔出血 hunt分级 弹簧圈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外科住院部老年晚期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化疗,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外科住院部老年晚期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化疗,研究组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 Transferase,ALT)等肝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DBil、TBil、AST与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满意,有助于明显改善肝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介入化疗栓塞 还原型谷胱甘肽 老年 晚期肝癌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几点看法
18
作者 李彦豪 李麟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97-397,共1页
贵刊二○○三年十二卷第二期发表了一组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的论著和述评.我们认真拜读后获益匪浅.但同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感到忧心忡忡,深恐此时业内"积极开展"此项工作后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以致... 贵刊二○○三年十二卷第二期发表了一组动脉栓塞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的论著和述评.我们认真拜读后获益匪浅.但同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感到忧心忡忡,深恐此时业内"积极开展"此项工作后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后果,以致对学科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特将个人的看法寄与贵刊,望能与同道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适应证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入路行外周血管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19
作者 冷岩 李兆南 朱海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5-920,共6页
经股动脉入路外周动脉栓塞是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经桡动脉入路与之相比,具有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高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不断增多。但对经桡动脉入路在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器械的研... 经股动脉入路外周动脉栓塞是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经桡动脉入路与之相比,具有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高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不断增多。但对经桡动脉入路在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器械的研究尚认识不足。本文对经桡动脉入路外周动脉行栓塞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目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入路 动脉入路 经导管动脉栓塞 外周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衄介入栓塞术并发眼动脉栓塞一例
20
作者 刘太平 梁卫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606,共1页
患者男,34岁,因右侧鼻出血反复发作1年加重2d入住我院耳鼻喉科,常规治疗病情无缓解,急诊行鼻衄介入栓塞术(双侧面动脉及上颌动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术).术后患者诉右眼黑朦,2 h后右眼视力光感,瞳孔直径6 mm,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迟... 患者男,34岁,因右侧鼻出血反复发作1年加重2d入住我院耳鼻喉科,常规治疗病情无缓解,急诊行鼻衄介入栓塞术(双侧面动脉及上颌动脉超选择插管栓塞术).术后患者诉右眼黑朦,2 h后右眼视力光感,瞳孔直径6 mm,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迟钝;眼底视盘边界欠清,后极部视网膜苍白,视网膜动静脉显著狭窄,黄斑区樱桃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鼻衄 动脉 对光反射 患者 视网膜 常规治疗 气雾剂 直接 消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