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添加甲烷类微生物菌体蛋白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泓睿(译) 朱勇文(校) 《广东饲料》 2023年第9期50-50,共1页
用于可持续畜牧生产的蛋白质饲料需求正在增加,甲烷类细菌可以以甲烷为底物将其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MCP),并在生长猪饲料营养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MCP对断奶后15-43天的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于在断奶后第15... 用于可持续畜牧生产的蛋白质饲料需求正在增加,甲烷类细菌可以以甲烷为底物将其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MCP),并在生长猪饲料营养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MCP对断奶后15-43天的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于在断奶后第15天评估MCP对仔猪肠道形态和组织病理的影响。试验总共选择480头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猪栏30头仔猪。在断奶后的前15天,仔猪饲喂4种试验饲粮处理,基础日粮为鱼粉和马铃薯蛋白饲粮,分别添加0、3%、6%或10%的MCP。此后,所有猪只分两个阶段(第16-30天和第31-43天)统一饲喂商业断奶饲粮,记录3个阶段的采食量和生长。断奶后第15天,每个处理随机选择10头仔猪,开展肠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方面样品采集。饲粮添加MCP对断奶后前15天仔猪日增重联合饲料转化效率(P=0.09)有显著影响,其中添加10%MCP组日增重最低和FCR最高;但各个处理组对日采食量和断奶后第16-30天和第31-43天阶段仔猪生长性能无影响。断奶后第15天仔猪小肠绒毛高度(P=0.09)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VC)比值(P=0.02)与饲料中MCP水平呈正相关,6%MCP组后观察到小肠绒毛高度和VC比最大。上述结果表明,鱼粉和马铃薯蛋白型饲粮添加6%MCP(相当于总CP的22%)对断奶的小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FCR)无负面影响,可考虑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加人MCP缓解肉猪蛋白质饲料的可持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转化率 增长率 肠道形态学 甲烷类微生物菌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发酵啤酒生产废水产微生物油脂和菌体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冬梅 郭书贤 +2 位作者 梁跃辉 刘欢 张艳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8-112,117,共6页
为探索啤酒生产废水综合利用的方法和途径,采用液体发酵的方法,从7个酵母菌株中筛选出既能产微生物油脂和菌体蛋白,又能有效降解COD的菌株。考察了优良酵母菌株的发酵周期,并对其所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菌体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 为探索啤酒生产废水综合利用的方法和途径,采用液体发酵的方法,从7个酵母菌株中筛选出既能产微生物油脂和菌体蛋白,又能有效降解COD的菌株。考察了优良酵母菌株的发酵周期,并对其所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菌体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菌株——Trichosporon porosum D02、1#菌株——斯达油脂酵母Lipomyces starkeyi 1809对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程度最高,6#和1#2个优良酵母菌株在发酵120 h时的油脂产量、菌体粗蛋白产量、COD降解率分别达到8.93 g/L、6.1 g/L、89.09%和4.62 g/L、4.42 g/L、81.47%。2个优良酵母菌株所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均以C_(16)和C_(18)系为主,含量最高的为油酸(C_(18∶1))和棕榈酸(C_(16∶0)),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分别达到80.33%和61.57%。除脯氨酸未检出外,2个优良酵母菌株菌体蛋白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4.14%和44.23%,可完全充当动物蛋白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生产废水 产油脂酵母 微生物油脂 蛋白 COD 脂肪酸组成 必需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蛋白质底物对猪结肠微生物体外发酵特性和菌体合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葛婷 孙巍巍 朱伟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98-2004,共7页
本试验旨在体外条件下,探究不同水平蛋白质底物对猪结肠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了解猪结肠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利用规律。以成年猪结肠内容物为微生物接种物,在结肠微生物发酵液中分别添加0(C组)、0.10(L组)、0.25 g/L(H组)酪蛋白水解物,厌... 本试验旨在体外条件下,探究不同水平蛋白质底物对猪结肠微生物发酵特性的影响,了解猪结肠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利用规律。以成年猪结肠内容物为微生物接种物,在结肠微生物发酵液中分别添加0(C组)、0.10(L组)、0.25 g/L(H组)酪蛋白水解物,厌氧发酵不同时间点(3、6、9、12、18、24 h),分别测定累积产气量、p H及微生物蛋白、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结果显示:1)发酵3、6 h时,L组和H组p H显著低于C组(P<0.05)。2)L组和H组累积产气量均高于C组。3)L组和H组各时间点微生物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6 h时H组又显著高于L组(P<0.05)。3)L组和H组各时间点氨态氮浓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4)短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浓度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加,同时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蛋白质底物的添加促进了肠道微生物菌体合成,但是过多的蛋白质底物水平并不能进一步提高微生物蛋白浓度;随着蛋白质水平增加,肠道微生物发酵特性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水平 结肠微生物 发酵特性 合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利用非蛋白氮合成菌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鲁新 李吕木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1,15,共4页
本文主要对微生物利用非蛋白氮的机理以及各种微生物利用非蛋白氮转化为优质菌体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非蛋白氮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蛋白 微生物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豆渣生产微生物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潘红春 刘红 刘英 《中国饲料》 1994年第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豆渣 微生物 蛋白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生产微生物菌体蛋白
6
作者 孙祖莉 林浩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6,共3页
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生产微生物菌体蛋白烟台大学孙祖莉烟台市福山区药品检验所林浩如何发掘和利用饲料资源,进行资源综合开发,以最廉价、最经济的投入换取最优惠的产品呢?积极发展微生物菌体蛋白,促其进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是一条重... 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生产微生物菌体蛋白烟台大学孙祖莉烟台市福山区药品检验所林浩如何发掘和利用饲料资源,进行资源综合开发,以最廉价、最经济的投入换取最优惠的产品呢?积极发展微生物菌体蛋白,促其进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是一条重要途径。本文作者针对不同工农业废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微生物蛋白 工农业废弃物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生产饲用菌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寇慧 文晓霞 +1 位作者 叶思廷 邹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6-33,共8页
目前畜牧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饲料行业禁抗时代到来,以传统方式生产饲料蛋白已不能满足需要,生产新型蛋白饲料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垃圾、石油化工产品及副产品、工农业废弃物等大量堆积,利用微生物对这些物料进行发酵处理... 目前畜牧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饲料行业禁抗时代到来,以传统方式生产饲料蛋白已不能满足需要,生产新型蛋白饲料成为当务之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垃圾、石油化工产品及副产品、工农业废弃物等大量堆积,利用微生物对这些物料进行发酵处理生产菌体蛋白应用于饲料,不仅对资源再生、环境保护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缓解我国饲料资源压力。文章主要综述了微生物生产饲用菌体蛋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原料、生产工艺、常用微生物以及常见的问题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蛋白 微生物蛋白 饲料资源 固态发酵 资源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平衡低蛋白质日粮对育肥猪肠道黏膜抗菌肽与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瑶 孙志洪 +3 位作者 许庆庆 刘金艳 李金龙 唐志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23-2336,共14页
旨在研究氨基酸平衡低蛋白质日粮对育肥猪肠道抗菌肽与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将20头(60±2.5)kg的育肥猪(杜×长×大)随机分为4个处理:14.0%CP日粮(14.0%CP),添加Glu、Lys、Met、Thr和Trp的12.5%CP日粮(12.5%CP),添加Glu、Lys... 旨在研究氨基酸平衡低蛋白质日粮对育肥猪肠道抗菌肽与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将20头(60±2.5)kg的育肥猪(杜×长×大)随机分为4个处理:14.0%CP日粮(14.0%CP),添加Glu、Lys、Met、Thr和Trp的12.5%CP日粮(12.5%CP),添加Glu、Lys、Met、Thr和Trp的11.0%CP日粮(11.0%CP),添加Glu、Lys、Met、Thr、Trp和BCAA(Val、Ile、Leu)的11.0%CP日粮(11.0%CP+BCAA)。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分为5d预试期和30d正试期。结果表明:(1)尿液尿素氮和尿酸含量随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2)低蛋白质水平日粮显著降低空肠黏膜、回肠黏膜β-defensin-2水平和ANG1、ANG4 mRNA表达水平(P<0.05);(3)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部分回肠、直肠食糜微生物氨基酸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4)与14.0%CP组相比,12.5%CP组Observed species显著提高(P<0.05),11.0%CP组Shannon、PD显著降低(P<0.05),11.0%CP+BCAA组Shannon显著降低(P<0.05)。4组之间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差异不显著(P>0.05)。与14.0%CP组相比,12.5%CP组和11.0%CP组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11.0%CP+BCAA组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14.0%CP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12.5%CP组和11.0%CP+BCAA组(P<0.05),与11.0%CP组差异不显著(P>0.05),14.0%CP组弯曲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4.0%CP组粪肠球菌属、狭义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1.0%CP组和11.0%CP+BCAA组毛螺菌属FCS020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12.5%CP组和14.0%CP组(P<0.05)。低蛋白质水平氨基酸平衡日粮能提高氮的利用率,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在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BCAA有助于增加氨基酸的平衡性、维持肠道免疫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日粮 微生物区系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菌体开发蛋白饲料资源(一) 被引量:10
9
作者 钟启平 《畜禽业》 1999年第3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微生物 蛋白饲料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凤仙花对瘤胃微生物体外产甲烷及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志红 黄江丽 +5 位作者 田晓娟 黄黄 张国华 王东升 印遇龙 丁建南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50-556,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处理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对瘤胃微生物体外产甲烷(CH4)及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集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牛瘤胃液,以稻草粉、玉米粉和黄豆粉为人工饲料,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了凤仙花水浸提液、乙醇浸提液和固体...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处理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对瘤胃微生物体外产甲烷(CH4)及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集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牛瘤胃液,以稻草粉、玉米粉和黄豆粉为人工饲料,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了凤仙花水浸提液、乙醇浸提液和固体粉剂3种处理方式不同添加量(0.5%、1.0%和2.5%)对气体产生以及瘤胃发酵参数pH、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质(MCP)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仙花固体粉剂累积产气量最高,平均比对照提高了56.8%,乙醇浸提液和水浸提液分别平均比对照提高了24.7%和14.1%;凤仙花明显提高CO2含量,降低CH4和pH,且添加量越大,效果越明显,2.5%固体粉剂完全抑制CH4生成。凤仙花明显提高MCP含量,降低NH3-N含量,其中固体粉剂效果最显著,水浸提液效果最差。固体粉剂3个添加量使MCP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4.9%、139.7%和199.7%(P<0.05),NH3-N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1.1%、52.2%和55.4%(P<0.05)。结果提示,体外培养条件下,凤仙花明显降低CH4生成、提高CO2生成,并促进NH3-N向MCP转化,且固体粉剂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仙花 外瘤胃发酵 甲烷 微生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菌体开发蛋白饲料资源(二) 被引量:3
11
作者 钟启平 《畜禽业》 1999年第4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微生物 蛋白饲料 资源 利用食品 发酵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菌体开发蛋白饲料资源(三)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启平 《畜禽业》 1999年第5期31-32,共2页
3 利用微生物菌体生产SCP有关问题 3.1 条件 为使利用微生物生产SCP实用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3.1.1原料廉价,并且充足而易于收集。 3.1.2生长速度和生长效率高,菌体收率高。 3.1.3易培养,最好是较为粗放,可连续生产。 3.1.4菌体容易收... 3 利用微生物菌体生产SCP有关问题 3.1 条件 为使利用微生物生产SCP实用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3.1.1原料廉价,并且充足而易于收集。 3.1.2生长速度和生长效率高,菌体收率高。 3.1.3易培养,最好是较为粗放,可连续生产。 3.1.4菌体容易收集,即下游分离工艺简单。 3.1.5废水问题少,不产生二次污染。 3.1.6产品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合理,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饲料 微生物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菌体开发蛋白饲料资源(四)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启平 《畜禽业》 1999年第6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蛋白饲料 微生物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质的因素
14
作者 张辉 《中国牛业科学》 1989年第4期48-50,共3页
早在1879年,Weiske、Sckrot和Dangle等人认为,用一定数量的非蛋白含氮物,如天门冬酰胺喂绵羊,可维持其体内氮平衡。1891年Zunt’s的假说认为,瘤胃微生物可将简单的含氮物合成菌体蛋白质。同年,Hageman认为,合成的菌体蛋白质被寄主消化... 早在1879年,Weiske、Sckrot和Dangle等人认为,用一定数量的非蛋白含氮物,如天门冬酰胺喂绵羊,可维持其体内氮平衡。1891年Zunt’s的假说认为,瘤胃微生物可将简单的含氮物合成菌体蛋白质。同年,Hageman认为,合成的菌体蛋白质被寄主消化而成为自身的体蛋白。本世纪以来,无数的实验已证明,瘤胃微生物能利用简单的含氮物。反刍动物的这一特点,促使各国的营养学家为进一步了解日粮中蛋白质合成菌体蛋白的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的过程极为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主要是氮浓度、氮源、碳源、稀释率、日粮含硫量(?)饲喂次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蛋白 含氮物 饲喂次数 蛋白 天门冬酰胺 氮平衡 大豆饼 氮浓度 玉米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法研究低蛋白条件下添加尿素和硝酸钠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学宗 郑琛 +4 位作者 王敏 张秀敏 易思宇 周巨旺 高程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24,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条件下添加尿素和硝酸钠对体外模拟瘤胃甲烷和氢气产量、瘤胃发酵特征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照组以低蛋白饲粮为发酵底物,尿素组为发酵底物中添加17 g/kg尿素,硝酸钠组为发酵底物中添加40 g...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条件下添加尿素和硝酸钠对体外模拟瘤胃甲烷和氢气产量、瘤胃发酵特征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照组以低蛋白饲粮为发酵底物,尿素组为发酵底物中添加17 g/kg尿素,硝酸钠组为发酵底物中添加40 g/kg硝酸钠,使用无氮人工瘤胃缓冲液进行体外发酵,每个组包含6个重复,分3批次发酵。瘤胃液来自3只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浏阳黑山羊,采用全自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装置进行48 h的厌氧发酵。结果显示:添加尿素对底物体外干物质降解率(DMD)、总产气量、甲烷和氢气产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DMD、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并显著提高氢气产量(P<0.05)。添加尿素显著提高体外发酵液中氨态氮(NH_(3)-N)和微生物蛋白浓度(P<0.05),但对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乙酸和丙酸的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硝酸钠显著降低体外发酵液中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乙酸和丁酸的比例(P<0.05),并显著提高微生物蛋白浓度和丙酸比例(P<0.05)。体外发酵模式下,低蛋白饲粮中添加尿素可促进微生物蛋白的合成,但对瘤胃发酵模式和甲烷生成无影响,而添加硝酸钠促使氢向丙酸合成和微生物蛋白合成途径迁移,进而减少甲烷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尿素 硝酸钠 甲烷 外发酵 微生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地层微生物引起的地下生态系统和地层流体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庆贤 王羽 +2 位作者 王小林 李辉 王金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8-371,共4页
在大港孔店稠油油田,将混气营养物(含氮含磷化合物)从11口注水井注入油藏,激活本源微生物以提高油气采收率。在不同时间取注水井返排水(返排量8m3和25m3,来自近井地带浅部和深部)和4口油井产出水(来自深1200m、温度60℃的储层),测定水... 在大港孔店稠油油田,将混气营养物(含氮含磷化合物)从11口注水井注入油藏,激活本源微生物以提高油气采收率。在不同时间取注水井返排水(返排量8m3和25m3,来自近井地带浅部和深部)和4口油井产出水(来自深1200m、温度60℃的储层),测定水样中菌数、代谢速率及代谢产物浓度,还测定了产出的油、气、水组成特点。好氧的烃氧化菌及厌氧的产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在返排水和产出水中的数量显著增加,增加1~4个数量级不等。硫酸盐还原速率在8m3和25m3返排水中分别增加168倍和2209倍,在产出水中除1口井外增加1 4~15倍。产甲烷速率在返排水和产出水中增加14~772倍。乙酸根、甲酸根浓度在产出水中分别增加1 5~40倍和3 0~31倍,在8m3和25m3返排水中乙酸根分别增加1 3、7 0倍,甲酸根分别增加1 7、21倍。HCO-3浓度普遍增加14%~40%。返排水中H2S浓度随返排量增大而减小。油井产出的天然气量增加,一些井产出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增加2%~5%。产出的原油粘度、密度、含蜡、含胶质沥青质量均有所下降。本次激活地层菌试验尽管激活剂注入量较少,从初步结果看是成功的。图1表4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生态系统 微生物 激活 地层 层流 硫酸盐还原 含磷化合物 油气采收率 油井产出水 稠油油田 近井地带 代谢产物 代谢速率 组成特点 甲烷 烃氧化 还原速率 O3浓度 甲烷含量 原油粘度 沥青质量 注水井 乙酸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菌体蛋白质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海强 陈建明 张珏锋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80,共8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类酵母共生菌蛋白质提取的细胞破碎方法,选择超声波破碎法、反复冻融法和液氮研磨法等3种细胞破碎方法提取共生菌吡虫啉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蛋白质。结果表明:菌体显微形态观察发现,使用超声波破... 为了筛选出适合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类酵母共生菌蛋白质提取的细胞破碎方法,选择超声波破碎法、反复冻融法和液氮研磨法等3种细胞破碎方法提取共生菌吡虫啉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蛋白质。结果表明:菌体显微形态观察发现,使用超声波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处理类酵母共生菌的细胞破碎效果均优于反复冻融法,处理后菌体分布均匀,破碎彻底;72 h是提取菌体蛋白质的最佳培养时间。定量分析表明:用超声波破碎法提取蛋白质质量浓度最高,液氮研磨法次之,反复冻融法提取蛋白质质量浓度的效果最差,各方法所提蛋白质质量浓度差异显著(P<0.05)。培养72 h后,超声波破碎法、液氮研磨法和反复冻融法提取的蛋白质质量浓度分别为2.82 g·L-1,2.62g·L-1和2.12 g·L-1(敏感菌株)及2.64 g·L-1,2.53 g·L-1和2.05 g·L-1(抗性菌株)。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超声波破碎法获得的蛋白质不仅得率高,且条带清晰,丰度好。液氮研磨法虽得率高,但蛋白质部分降解,条带不清晰;而反复冻融法获得的蛋白质得率最低。超声波破碎法更适合于褐飞虱类酵母共生菌的蛋白质提取,该研究为后续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实验和分离差异蛋白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 褐飞虱 酵母共生 蛋白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番茄废渣混菌固体发酵生产蛋白饲料 被引量:8
18
作者 巩莉 华颖 +1 位作者 刘大群 陈文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121,共6页
以番茄废渣为原料,以绿色木霉、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为出发菌种,通过单菌种和混菌种固体发酵实验,筛选出发酵产品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菌种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当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1∶2∶6时,发酵产品干物质... 以番茄废渣为原料,以绿色木霉、黑曲霉、产朊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为出发菌种,通过单菌种和混菌种固体发酵实验,筛选出发酵产品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菌种组合。实验结果表明,当绿色木霉∶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1∶2∶6时,发酵产品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5.00%,是较好的发酵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 蛋白饲料 蛋白 发酵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生产及喂猪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俊荣 陶运平 +2 位作者 邢锴 侯国亮 左联忠 《山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74-76,共3页
通过接种微生物 ,使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转化成高质量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采用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工艺流程都能够达到快速转化、提高质量的目的 ;发酵产品的粗纤维含量由2 0 58%降至 2 .6 5%~ 3.12 % ,粗蛋白含量由 15.53%增至 4 2... 通过接种微生物 ,使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糟转化成高质量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采用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工艺流程都能够达到快速转化、提高质量的目的 ;发酵产品的粗纤维含量由2 0 58%降至 2 .6 5%~ 3.12 % ,粗蛋白含量由 15.53%增至 4 2 .73%~ 6 7.75% ,产品活菌数大于 30亿/g ;液体发酵产品的质量优于固体发酵产品的质量 ,但液体发酵需专用设备 ,能耗高 ,生产周期长 ,生产成本高 ,建议推广固体发酵转化工艺。饲喂试验表明 ,菌体饲料喂猪比对照增重快 ,增重耗料比下降 ,饲养成本下降 ,可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微生物发酵 蛋白饲料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巴坦与常见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春辉 周青云 胡功政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外抑试验 抗生素 舒巴坦 抑制细 兽医临床应用 耐药 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