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源对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甲烷氧化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范玉婧 姚惠娇 +4 位作者 高志岭 刘春敬 谢建治 刘臻岳 武新宇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1,共8页
氮源是影响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效率的重要因素,但其对甲烷氧化过程N_(2)O的生成规律的影响尚不明晰。本研究以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为供试对象,开展了氮源类型和氮源浓度对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甲烷氧化效率和氧化亚氮生成规律的影响试验,并... 氮源是影响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效率的重要因素,但其对甲烷氧化过程N_(2)O的生成规律的影响尚不明晰。本研究以甲烷氧化菌混合菌群为供试对象,开展了氮源类型和氮源浓度对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甲烷氧化效率和氧化亚氮生成规律的影响试验,并采用乙炔抑制法研究了甲烷氧化混合菌群氧化甲烷过程的N_(2)O生成途径。结果表明:与NH_(4)^(+)-N和NO_(2)^(-)-N相比,以NO_(3)^(-)-N为氮源,甲烷氧化混合菌群具有较高的甲烷氧化效率,可达90%,同时生成的N_(2)O浓度较低,约为1.0 mg/m^(3)。不同浓度的NO_(3)^(-)-N对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的甲烷氧化能力和N2O生成影响不大。高浓度NH_(4)^(+)-N会降低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的甲烷氧化效率且促进N2O生成,NH_(4)^(+)-N浓度从10 mg/L提高到50 mg/L时,甲烷氧化效率由92.0%降低为78.9%,而N_(2)O浓度由5.1 mg/m^(3)升高为17.8 mg/m^(3)。氧化亚氮产生机制试验表明:甲烷氧化混合菌群在培养初期生成的N_(2)O以非生物作用为主,其贡献约为79%,培养后期以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为主,贡献约为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混合菌群 氮源 甲烷氧化 氧化亚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