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甲氨蝶呤联合索拉非尼对小鼠骨肉瘤移植瘤的影响及其机制
1
作者 王凤娇 顾超 +4 位作者 胡沙 冯琴 郑儒娟 朱增燕 王文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甲氨蝶呤(MTX)联合索拉非尼(SFN)对人骨肉瘤(OS)的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4种人OS细胞(143B细胞、HOS细胞、U2OS细胞和MG6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种细胞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 目的:探讨低剂量甲氨蝶呤(MTX)联合索拉非尼(SFN)对人骨肉瘤(OS)的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4种人OS细胞(143B细胞、HOS细胞、U2OS细胞和MG63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种细胞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建立人OS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将建模成功的20只BABL/C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2%二甲基亚砜+98%玉米油)、低剂量MTX组(给予2 mg·kg^(-1)MTX)、SFN组(给予15 mg·kg^(-1)SFN)和联合用药组(给予2 mg·kg^(-1)MTX+15 mg·kg^(-1)SFN),每组5只,测量各组小鼠肿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HE染色观察4组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中VEGFR2、细胞增殖抗原Ki-67和缺氧诱导因子1(HIF-1)蛋白阳性表达率;人OS 143B细胞分别给予0、0.125、0.250、0.500、1.000、2.000和4.000μmol·L^(-1)MTX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143B细胞存活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选取对143B细胞存活无影响的MTX浓度作为低剂量MTX;人OS 143B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低剂量MTX组(给予0和0.250μmol·L^(-1)MTX处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143B细胞中VEGF水平。结果:与143B细胞比较,HOS细胞、U2OS细胞和MG63细胞中VEGF及VEGF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0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SFN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减少(P<0.001),与低剂量MTX组和SFN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减少(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组织中Ki-67、VEGFR2和HI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CCK-8法,0.250μmol·L^(-1)MTX对143B细胞增殖无明显改变。ELISA法,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MTX组143B细胞中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结论论:低剂量MTX促进了SFN对人OS的抗肿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OS细胞分泌VEGF进而增强SFN对人OS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索拉非尼 甲氨蝶呤 抗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开痹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新春 刘佳 +1 位作者 吕丽君 苏励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通络开痹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开痹片,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 目的探讨通络开痹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开痹片,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DAS28评分、骨代谢指标(P1NP、N-MID、β-CTX)、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指标(Wnt 3a、β-catenin、GSK-3β、BMP-2 mRNA)、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实验室指标、DAS28评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指标降低(P<0.05),骨代谢指标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开痹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可安全有效地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其机制可能与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指标、改善骨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开痹片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因子及血清IL-17、IL-6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培虎 付小娟 肖剑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加味芍甘附子汤辅助方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随机选取活动期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加味芍甘附子汤辅助方案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随机选取活动期RA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芍甘附子汤。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外周血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6(IL-6)和干扰素γ(IFN-γ)]、RF浓度,并采用疾病活动性评分标准(DAS28)对患者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项主症、3项次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IL-6、IL-17、RF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及36周后,观察组DAS28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甲氨蝶呤可以有效降低活动期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血清炎症因子及RF水平,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加味芍甘附子汤 甲氨蝶呤 疾病活动度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沙芬治疗甲氨蝶呤诱发急性脑病1例报告
4
作者 罗文弢 陈霁晖 +1 位作者 张鑫 喻娟娟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 提高临床对甲氨蝶呤诱发的急性脑病的认识,探讨右美沙芬特异性治疗甲氨蝶呤相关中枢神经毒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大剂量甲氨蝶呤静脉注射联合甲氨蝶呤鞘注引起急性脑病的诊治经过,并对已发表文献进行复习,评估右... 目的 提高临床对甲氨蝶呤诱发的急性脑病的认识,探讨右美沙芬特异性治疗甲氨蝶呤相关中枢神经毒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大剂量甲氨蝶呤静脉注射联合甲氨蝶呤鞘注引起急性脑病的诊治经过,并对已发表文献进行复习,评估右美沙芬的潜在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该患儿诊断伯基特淋巴瘤IV期,纳入CNCL-B-NHL-2017 C组方案化疗,首次给予甲氨蝶呤后当天出现头痛、视物不能等临床症状,头颅MRI显示双侧枕叶皮层区及双侧小脑半球见多发斑片状T2WI高信号影,给予右美沙芬治疗后,患儿双眼视力逐渐恢复,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对甲氨蝶呤诱发的急性脑病,早期给予右美沙芬治疗,可能对甲氨蝶呤引起的严重神经毒性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神经毒性 右美沙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5
作者 李新贵 徐达良 +3 位作者 于飚 顾筠 邓妍 张诗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9-1104,共6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对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ALP的变化对骨骼代谢、骨髓粒系功能、肝功能及排泄的影响。方法:对某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对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ALP的变化对骨骼代谢、骨髓粒系功能、肝功能及排泄的影响。方法:对某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巩固化疗前后生化、电解质、血常规指标及甲氨蝶呤C_(48h)血液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为肝功指标,血清钙(Ca)、磷(P)为骨代谢指标,中性粒细胞(ANC)、白细胞计数(WBC)为骨髓粒系功能观测指标,以甲氨蝶呤C_(48h)浓度≥1μmol/L为排泄延迟;对首次化疗、再次化疗前后ALP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按ALP水平将再次化疗患儿分成正常组及低下组,对化疗前后7项指标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并对再次化疗患儿甲氨蝶呤C_(48h)浓度与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首次化疗、再次化疗后,ALP明显降低[(204.0±83.6)U/L vs.(172.8±67.3)U/L,(179.4±59.3)U/L vs.(169.6±57.1)U/L,P均<0.05],ALP低下患儿再次化疗后,血清Ca、P、ANC、WBC、ALB均明显降低(P<0.05),AST、ALT升高(P<0.05);ALT是排泄延迟独立危险因素(OR=1.049,95%CI 1.023~1.077,P<0.001),ALB为排泄延迟独立保护因素(OR=0.551,95%CI 0.460~0.660,P<0.001),ALP不甲氨蝶呤排泄延迟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导致ALP显著下降,伴随整个巩固化疗过程,ALP不是一个良好的肝功及骨髓粒系功能的预测指标,ALP连同血清钙磷水平可以构成骨代谢障碍的一个预警指标,ALL患儿接受甲氨蝶呤巩固化疗期间,可适量补充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甲氨蝶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碱性磷酸酶 骨代谢 排泄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龚妍 龚卫静 +2 位作者 李嘉欣 秦琰杰 罗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目的:建立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PK)模型。方法: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甲氨蝶呤PPK模型,患儿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纳入采用异速增长模型。结果:最终模... 目的:建立大剂量甲氨蝶呤在多种儿童肿瘤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PPK)模型。方法: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甲氨蝶呤PPK模型,患儿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纳入采用异速增长模型。结果:最终模型为二室模型,血浆药物清除率(clearance,CL)群体典型值为4.51 L/(h·1.73 m^(2)),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volumeofdistribu‐tion,V_(d))群体典型值为15.47 L/1.73 m^(2);最终模型保留了患儿年龄、BSA、血肌酐(serum creatine,SCr)以及ABCC2rs717620、ABCC4rs2274407遗传变异这几个协变量。结论:患儿年龄、BSA、SCr以及ABCC2rs717620、ABCC4rs2274407基因型是影响儿童肿瘤患者体内甲氨蝶呤代谢的显著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儿童肿瘤 群体药代动力学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排泄延迟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估
7
作者 程千松 丁美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965,共5页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期间药物排泄延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39例成人ALL患者,共计完成74例次HD-MTX化...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期间药物排泄延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39例成人ALL患者,共计完成74例次HD-MTX化疗,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MTX用药结束后0、20和44 h血药浓度。依据44 h血药浓度将患者分为排泄延迟组(≥0.3μmol/L)及非排泄延迟组(<0.3μmol/L),比较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筛选出与MTX排泄延迟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MTX排泄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相关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74例次化疗共发生27例次排泄延迟,排泄延迟组的黏膜损害及肾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非延迟组明显增加(均P<0.05)。MTX用量、血尿酸、MTX峰浓度(即用药结束后0 h血药浓度)是MTX排泄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所筛选的3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MTX排泄延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校准曲线、一致性指数、曲线下面积及决策曲线分析法等结果显示该模型良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及区分度。结论:成人ALL在HD-MTX化疗期间MTX排泄延迟发生率较高,基于筛选出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用于评估排泄延迟的发生风险,及时甄别出排泄延迟的高危人群,联合MTX血药浓度检测可以个体化调整解救措施,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保障化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甲氨蝶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排泄延迟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评《异位妊娠与妇科急症》
8
作者 季秋梅 贾子娟 李青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I0001-I0001,共1页
《异位妊娠与妇科急症》由张宇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43209。异位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并发育的情形,其发生率为2%~3%,是怀孕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早期发现的异位妊娠,且患者有生育要求,通常会... 《异位妊娠与妇科急症》由张宇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ISBN:9787509143209。异位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并发育的情形,其发生率为2%~3%,是怀孕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早期发现的异位妊娠,且患者有生育要求,通常会选择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异位妊娠治疗药物为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这些药物主要通过干扰受精卵的正常发育过程,达到终止异位妊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军医出版社 妇科急症 异位妊娠 子宫腔 活血化瘀中药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研制四极杆-线形离子阱质谱仪测定血清中甲氨蝶呤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粮泽 谢洁 +9 位作者 屈子裕 易可可 张谛 黄泽建 鄢丹 戴新华 方向 时正媛 江游 俞晓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74,I0002,共12页
本研究基于自主研制的QLIT-6610MD液相色谱-四极杆-线形离子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准确测量血清中甲氨蝶呤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采用甲醇沉淀血清样品的蛋白后测定上清液。通过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定量,在10~5000μg/L浓度范围内,甲氨蝶呤... 本研究基于自主研制的QLIT-6610MD液相色谱-四极杆-线形离子阱-质谱联用仪,建立了准确测量血清中甲氨蝶呤的同位素稀释质谱法。采用甲醇沉淀血清样品的蛋白后测定上清液。通过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定量,在10~5000μg/L浓度范围内,甲氨蝶呤的线性系数R^(2)>0.9990,定量限为10μg/L,质控品精密度优于6.94%,血清样本添加回收率为86.39%~97.84%,变异系数(CV)≤8.04%。应用QLIT-6610MD与AB QTRAP 65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同时测定70例临床血清样本,并采用Pearson系数与BLand-ALtman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台仪器所测结果一致,QLIT-6610MD可达到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定量测定血清中甲氨蝶呤的水平,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为临床质谱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国产仪器选择。此外,本研究还初步探讨了多级碎裂技术(MSn)测定血清中甲氨蝶呤的可能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同位素稀释质谱 四极杆 线形离子阱 甲氨蝶呤(MT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对器官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浩 尹连红 彭金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作为一种抗肿瘤药与抗风湿药,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MTX毒副作用较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黏膜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肝肾功能损伤等。这些毒副作用常常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很大困扰,明确MTX对各器...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作为一种抗肿瘤药与抗风湿药,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MTX毒副作用较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黏膜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肝肾功能损伤等。这些毒副作用常常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很大困扰,明确MTX对各器官毒性的机制成为解救其中毒的关键。该文旨在总结MTX对各器官毒性的作用机制,以便临床发生不良反应时的解救和对其毒性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器官 毒性 分子机制 叶酸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艺钧 陈小莉 +1 位作者 李常虹 赵金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4-1000,共7页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方法:纳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3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RA患者,调查MTX的应用情况,包括起始剂量、最大剂量、目前...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方法:纳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3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RA患者,调查MTX的应用情况,包括起始剂量、最大剂量、目前用药情况、停药原因等,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数据,分析MTX应用与疾病控制情况之间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RA患者239例,其中女性201例,男性38例,平均年龄(54.5±14.3)岁。239例患者中,治疗达标(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患者101例(42.2%),符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定义的难治性RA患者26例(10.9%),曾应用MTX的比例为84.1%(201/239例),而目前仍规律应用者仅为39.7%(95/239例),且应用MTX的剂量普遍偏低,起始剂量为每周(9.5±3.0)mg,最大剂量中位数为每周15.0(10.0,15.0)mg,目前剂量为每周(12.4±2.7)mg。最常见的停药或减量原因为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及白细胞减少。目前规律应用MTX者与未用药者相比,治疗达标率更高(52.6%vs.35.4%,P>0.05)、疾病活动度更低[28个关节计数的疾病活动评分(28-joint 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评分(3.6±1.8)分vs.(4.2±1.8)分,P<0.05]、疼痛关节数更少[(4.8±8.3)个vs.(8.6±10.4)个,P<0.05];而肿胀关节数、患者疼痛评分及总体评分、C反应蛋白、ESR等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未达标者相比,治疗达标者规律应用MTX的比例较高(48.5%vs.33.3%,P<0.05),既往应用MTX的比例相当(84.2%vs.84.1%,P>0.05);治疗达标者应用MTX的最大剂量较大(中位数每周15.0 mg vs.13.7 mg,P>0.05),目前剂量也较大[每周(12.9±2.5)mg vs.(11.8±2.8)mg,P>0.05],而起始剂量两组相当[每周(9.6±2.8)mg vs.(9.5±3.1)mg,P>0.05]。难治性RA患者虽然既往应用MTX的比例较高(96.2%vs.82.6%,P<0.05),但应用的最大剂量(中位数每周12.5 mg vs.15.0 mg,P>0.05)和目前剂量均较小[每周(11.6±3.2)mg vs.(12.5±2.6)mg,P>0.05]。结论:RA患者中规律应用MTX的比例偏低,且药物剂量偏小;规律应用MTX的RA患者治疗达标率更高,疾病活动度更低;治疗达标者较未达标者目前应用MTX的比例高,最大剂量及目前剂量较大;难治性RA的患者应用MTX的最大剂量及维持剂量均偏低。RA患者中MTX的应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提高RA患者MTX的使用率及用药剂量可能有助于改善RA患者的治疗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达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对儿童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者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相关毒性的影响
12
作者 徐嘉倩 王娟 +9 位作者 路素英 伍艳鹏 郭兰英 石波云 孙斐斐 黄俊廷 朱佳 甄子俊 孙晓非 张翼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3-1737,共5页
目的:探讨MTHFR C677T(rs1801133)基因多态性对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甲氨蝶呤(MTX)相关毒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MTX 5 g/m^(2)(24 h静脉滴注)治疗的58例中国18岁以下成熟B细胞淋巴瘤中危... 目的:探讨MTHFR C677T(rs1801133)基因多态性对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甲氨蝶呤(MTX)相关毒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MTX 5 g/m^(2)(24 h静脉滴注)治疗的58例中国18岁以下成熟B细胞淋巴瘤中危及高危的患儿,监测并分析患儿的毒副反应。结果:58例患儿中,MTHFR C677T野生型33例,杂合型19例,纯合型6例。共统计了101个疗程,其中35个疗程观察到MTX输注后48 h血药浓度>0.2μmol/L,66个疗程≤0.2μmol/L。组间比较发现,输注后48 h血浆MTX水平>0.2μmol/L可增加发生口腔黏膜炎的风险(P<0.05)。相比野生型患儿,突变型(杂合型+纯合型)患儿更容易发生骨髓抑制,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48 h血浆MTX水平与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无关。结论: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口腔黏膜炎发生风险与血浆MTX浓度相关。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成熟B细胞淋巴瘤患儿血浆MTX浓度无关,与III-IV级血液学毒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B细胞淋巴瘤 儿童 甲氨蝶呤 毒副反应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胃通络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礼荣 贾超 +2 位作者 李树岗 吴志红 杨惠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 研究清胃通络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 研究清胃通络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10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清胃通络汤治疗,两组治疗8周。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度评价表(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滤泡性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Tfh)、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 IL-21)、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红细胞沉降率、血液流变学、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DAS28评分与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Tfh、IL-21、RF、红细胞沉降率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与全血高切黏度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6.36%,53/55)比对照组(81.82%,45/55)高(P<0.05)。结论 清胃通络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反应,可降低Tfh细胞占比,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胃通络汤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急性发作期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6例异位妊娠患者行甲氨蝶呤单次注射的治疗结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晓龙 姜文清 邹世恩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8-384,共7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单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的41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行MTX单次注射,用药当天记为第1天,在用药第4天和第7天复查血...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单次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的41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行MTX单次注射,用药当天记为第1天,在用药第4天和第7天复查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与第4天相比,第7天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15%为治疗失败,纳入失败组;第7天血β-hCG下降>15%,为初始治疗有效,继续随访直至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纳入成功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信息和治疗结局,并分析与治疗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失败组纳入70例,成功组纳入346例。失败组中用药前β-hCG上升人数比例显著高于成功组(55.2%vs.35.8%,P=0.007),用药前β-hCG下降人数比例显著低于成功组(43.1%vs.63.6%,P=0.007)。失败组单核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成功组[(0.43±0.13)×10^(9)/L vs.(0.47±0.17)×10^(9)/L,t=-2.001,P=0.047)]。两组用药前β-hCG、β-hCG变化速度、白蛋白、血肌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结局与用药前β-hCG变化方式和单核细胞计数有关,用药前β-hCG下降(OR=2.313,95%CI:1.222~4.379,P=0.010)和单核细胞计数≥0.6×10^(9)/L(OR=4.018,95%CI:1.207~13.378,P=0.023)对治疗结局有显著影响。结论用药前β-hCG下降和单核细胞计数≥0.6×10^(9)/L是MTX单次注射成功治疗异位妊娠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MTX) 单次注射 单核细胞计数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合成工艺研究
15
作者 陈文斌 张毅 杨元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9-1177,共9页
本文以丙二腈为起始原料,经亚硝酸钠亚硝化、硝酸胍环合、Fe/HCl还原后与硫酸成盐得到2,4,5,6-四氨基嘧啶硫酸盐,接着与1,3-二羟基丙酮反应成环、SOCl_(2)氯代后与L-对甲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缩合,最后水解得到目标产物甲氨蝶呤,总收... 本文以丙二腈为起始原料,经亚硝酸钠亚硝化、硝酸胍环合、Fe/HCl还原后与硫酸成盐得到2,4,5,6-四氨基嘧啶硫酸盐,接着与1,3-二羟基丙酮反应成环、SOCl_(2)氯代后与L-对甲氨基苯甲酰谷氨酸二乙酯缩合,最后水解得到目标产物甲氨蝶呤,总收率21.07%(以丙二腈计),HPLC纯度99.68%。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和以及ESI-MS进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合成工艺 改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谷氨酸化甲氨蝶呤浓度与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罗彦 王志中 +4 位作者 王勇 牟方祥 吴红 方勇飞 万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红细胞内多聚谷氨酸化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polyglutamate,MTXPG)的浓度与其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经MTX治疗3个月的RA患者进行横断... 目的探讨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红细胞内多聚谷氨酸化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polyglutamate,MTXPG)的浓度与其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选取76例经MTX治疗3个月的RA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ELISA方法检测红细胞内MTXPG浓度,根据治疗后疾病活动度(DAS28)以及治疗前后DAS28差异性分值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组,进行各组之间MTXPG浓度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经MTX治疗后21例RA患者显效,41例有效,14例无效。显效组红细胞内MTXPG浓度为(158.87±48.27)ng/ml,显著高于有效组(105.89±24.23)ng/ml及无效组(85.80±21.30)ng/ml(P<0.01)。红细胞内MXPG浓度与CRP(r=-0.628,P=0.000)、晨僵时间(r=-0.396,P=0.000)、肿胀关节数(r=-0.321,P=0.005)、压痛关节数(r=-0.376,P=0.001)、视觉模拟评分(VAS)(r=-0.236,P=0.000)、DAS(r=-0.255,P=0.026)呈显著负相关;与血沉、健康问卷评分(HAQ)无相关性(P>0.05)。结论经MTX治疗的RA患者各疗效组间红细胞内MTXPG浓度差异显著,较高浓度的MTXPG与较好的临床疗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甲氨蝶呤 多聚谷氨酸化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口服甲氨蝶呤导致口腔黏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彦权 胡晓梅 +4 位作者 殷悦 张浪辉 付海英 刘庭波 沈建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8-493,共6页
回顾性总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因类风湿关节炎(RA)长期服用甲氨蝶呤(MTX)导致原发口腔黏膜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分析和探讨RA患者服用MTX后诱发特殊部位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 回顾性总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因类风湿关节炎(RA)长期服用甲氨蝶呤(MTX)导致原发口腔黏膜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病史资料,分析和探讨RA患者服用MTX后诱发特殊部位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情况,旨在提高临床医师与病理科医师对少见其他医源性免疫缺陷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MTX治疗相关DLBCL)的认识,为MTX治疗相关DLBCL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他医源性免疫缺陷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 免疫抑制剂 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淋巴瘤 结外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6
18
作者 邓琦 柳露 +2 位作者 丁尚玮 杨仁美 牛兆仪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法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28例确诊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4例:甲氨蝶呤0.4mg/(kg·d),肌内注射5天,联合米非司酮25mg,每天2次口服,用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法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28例确诊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4例:甲氨蝶呤0.4mg/(kg·d),肌内注射5天,联合米非司酮25mg,每天2次口服,用3天;B组64例:甲氨蝶呤1mg/kg,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25mg,每天2次口服,用3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当血β-HCG定量<2000U/L时,使用A组方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愈率为98.43%,B组为95.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Ⅱ度、Ⅲ度胃肠道反应及血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较低血β-HCG水平的异位妊娠患者使用甲氨蝶呤1mg/kg单次肌内注射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疗效好且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立安 游艳琴 +3 位作者 胡凌云 黄柯 付晓宇 杨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9-411,共3页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124例,将124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甲氨蝶呤(MTX)分为MTX组(n=92)和非MTX组(...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124例,将124例患者根据是否应用甲氨蝶呤(MTX)分为MTX组(n=92)和非MTX组(n=32)。MTX组中40例于术中经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 25mg,52例于术后24h内经肌内注射MTX 50mg/m2。非MTX组术后给予期待疗法。分析预防性应用甲氨蝶呤以及给药方式对PEP发生的影响。结果 MTX组和非MTX组各7例发生PEP,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5,P=0.028),MTX组的92例患者中,术中经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的40例患者中4例发生PEP,术后经肌内注射MTX的52例中3例发生PEP,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6,P=0.448)。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术中或术后预防性应用MTX可降低PEP的发生,但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术中经输卵管系膜内注射与术后经肌内注射两种给药方式在改善PEP发生方面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妊娠 异位 腹腔镜检查 甲氨蝶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6
20
作者 罗丹 钟玲 赵腾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维普(VIP)、万方,收集比较甲氨蝶呤联... 目的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维普(VIP)、万方,收集比较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与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截止2010年3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纳入研究,并交叉核对,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2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4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与单用甲氨蝶呤相比,联合用药组治愈率高于单用组(RR=1.20,95%CI 1.14~1.26,P<0.000 01),且联合用药组血HCG转阴时间短(MD=-7.57,95%CI-8.42~-6.73,P<0.000 01),包块消失时间短(MD=-9.11,95%CI-16.39~-3.43,P=0.003),住院时间短(MD=-4.0,95%CI-6.84~-1.16,P=0.006),二次用药率低(RR=0.56,95%CI 0.35~0.92,P=0.02),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优于单用甲氨蝶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