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曹鸿霞 熊自忠 +2 位作者 王中新 徐元宏 李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9-581,共3页
目的分析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方法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法和PCR3种方法检测2005年安徽地区12家医院临床分离1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菌株;琼脂稀释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最低... 目的分析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方法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法和PCR3种方法检测2005年安徽地区12家医院临床分离1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菌株;琼脂稀释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纸片法及PCR法对MRSA检出率分别为52·63%、54·13%、51·87%,3种方法对MRSA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以PCR法检出mec-A基因为判断MRSA的金标准,头孢西丁纸片法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8·44%、符合率为99·24%,r(正确诊断指数)=0·9844苯唑西林纸片法的灵敏度为98·55%、特异度为93·75%、符合率为96·24%,r=0·923。除了青霉素-G、氨苄西林、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以外,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MRSA组均明显高于MSSA组(P<0.01)。结论头孢西丁纸片法是筛选和确认MRSA菌株的一种可靠、简便的方法;MRSA为多重耐药菌株,临床应加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抗药性 葡萄球菌 金黄色/分离和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病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暴发原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魏全珍 刘丽华 +2 位作者 张惠珍 钟馥霞 杨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6-977,共2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烧伤科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探讨预防与控制的对策。方法:2007年6-7月间,在前瞻性监测中,发现烧伤科患者创面MRSA感染病例9例,对其发病原因、背景、时... 目的:调查并分析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烧伤科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原因,探讨预防与控制的对策。方法:2007年6-7月间,在前瞻性监测中,发现烧伤科患者创面MRSA感染病例9例,对其发病原因、背景、时间、环境、人群等特点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从患者和工作人员鼻腔、陪人手分离出MRSA菌,说明患者、医务人员、陪人为此次流行可能的传染源。从工作人员、陪人的手及环境中查出MRSA提示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陪人和工作人员的手进行接触传播。同源性分析PFGE检测有4个类型。烧伤科有4例患者为同源感染,患者8例治愈,1例转院。结论:烧伤科MRSA感染应该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加强规范的病区管理、合理谨慎及规范使用抗生素,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和控制MRSA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甲氧西林抗药性 感染 烧伤 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李培 吴蓉 +1 位作者 周玉贵 王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771-2772,共2页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纸片法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方法。方法:采用2004年NCCLS推荐的30μg/片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MRS,以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为"金标准"。结果:在60株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凝固酶阴... 目的:评价头孢西丁纸片法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方法。方法:采用2004年NCCLS推荐的30μg/片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MRS,以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为"金标准"。结果:在60株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4株。用PCR方法检测mecA基因阳性4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株),阴性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株);用头孢西丁纸片法筛查MRS耐药(+)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8株),敏感(-)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株)。以PCR检测mecA基因法为"金标准",头孢西丁纸片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3%(41/43)、100%(17/17)。准确度为96.7%(58/60)。结论:头孢西丁纸片法筛查MRS与mecA基因检测法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方法适合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抗药性 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 MEC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CCmec分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邵冬华 徐国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SCCmec分型方法的分型效果,为MRSA的SCCmec分型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分别用2002年Oliveira的多重PCR方法和2005年Zhang的多重PCR方法对30株MRSA菌株进行SCCmec分型。结果:两种分型方法分... 目的:比较两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SCCmec分型方法的分型效果,为MRSA的SCCmec分型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分别用2002年Oliveira的多重PCR方法和2005年Zhang的多重PCR方法对30株MRSA菌株进行SCCmec分型。结果:两种分型方法分型效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但各有优缺点。结论:MRSA菌株SCCmec的地区性差异仅通过一种方法不能很好地鉴别,SCCmec分型研究应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抗药性 葡萄球菌 金黄色 SCCMEC 分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医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丁艳 张皖瑜 +1 位作者 尹湘毅 张国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0例确诊为MRCNS医院内感染的病例,按同科室、同性别、年龄相近(±5岁),入院时间相近(±1周),病情相似,1∶1相配以30例对...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0例确诊为MRCNS医院内感染的病例,按同科室、同性别、年龄相近(±5岁),入院时间相近(±1周),病情相似,1∶1相配以30例对照探讨MRCNS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对12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有5种差异呈显著性。对这5种危险因素进一步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入住ICU(OR=7.750)、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OR=5.338)、预防性用药>7d(OR=4.652)、存在MRSA或其他多重耐药菌感染(OR=4.023)为MRCNS医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上述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要严密监测有无感染发生,加强ICU病房消毒隔离措施;控制不必要的多联用药;缩短预防性用药时间;治疗MRSA或其他多重耐药菌,均可减少MRCNS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属 甲氧西林抗药性 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医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敏 范婧 +1 位作者 李先平 唐爱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32-834,共3页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方法:用检测mecA基因的PCR扩增法、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并作比较。结果:苯唑西林纸片扩... 目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评价。方法:用检测mecA基因的PCR扩增法、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并作比较。结果: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6%、95.3%,mecA基因的PCR扩增法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0%。结论:PCR技术检测MRSA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的特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鉴别方法。纸片扩散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尤其是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更高,值得在临床实验室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甲氧西林抗药性 苯唑西林 头孢西丁 MEC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方法在不同温度下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章杰梅 张兴 黄旦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用五种方法在不同培养温度下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20株,经过触酶,凝固酶(试管法)阳性和经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分别进行头孢西丁纸片、水解-酪蛋白琼脂(... 目的:探讨用五种方法在不同培养温度下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20株,经过触酶,凝固酶(试管法)阳性和经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分别进行头孢西丁纸片、水解-酪蛋白琼脂(MHA)中添加4%NaCl的头孢西丁纸片、苯唑西林纸片、MHA中添加2%NaCl的苯唑西林纸片、苯唑西林-盐琼脂,以PBP2a胶乳凝集作为MRSA检测标准,其在30°C和35°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20株)检出MRSA的情况。按CLSI2006版标准操作和判读结果。结果:头孢西丁纸片、MHA中添加4%NaCl的头孢西丁纸片、苯唑西林纸片、MHA中添加2%NaCl的苯唑西林纸片、苯唑西林-盐琼脂在30°C检测MRSA灵敏度分别为95.8%、98.6%、88.9%、90.3%和97.2%,特异性分别为100%、100%、98.5%、100%和100%,其中一株苯唑西林24h的抑菌环直径为11mm,延长3h后其抑菌环直径为9mm。在35°C检测MRSA灵敏度分别为93.1%、97.2%、86.1%、88.9%和95.8%。加盐耐药菌株的抑菌圈直径为(11.05±5.59)不加盐耐药菌株的抑菌圈直径为(13.01±5.75)(P<0.05)。结论:五种方法均能检测MRSA,但添加4%NaCl的头孢西丁在30°C时孵育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好,更能提高对MRSA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抗药性 头孢西丁纸片 苯唑西林纸片 苯唑西林-盐琼脂 PBP2a胶乳凝集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 被引量:9
8
作者 应满珍 卢阳珍 吴木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485-3486,共2页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方法:33例院内MRSA肺炎患者分为利奈唑胺治疗组与万古霉素对照组,治疗前后查痰培养、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胸片。结果:利奈唑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8.2%,细...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治疗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方法:33例院内MRSA肺炎患者分为利奈唑胺治疗组与万古霉素对照组,治疗前后查痰培养、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胸片。结果:利奈唑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8.2%,细菌清除率为76.5%,万古霉素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6.3%,细菌清除率为3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治疗院内MRSA肺炎中,不论是治疗有效率还是细菌清除率,利奈唑胺均优于万古霉素,且不良反应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金黄色 甲氧西林抗药性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糖肽类耐药突变株体外筛选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伟元 潘小梅 +1 位作者 吴劲松 卢月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044-1045,共2页
目的:调查在体外糖肽类选择性压力下,溶血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敏感性的变化。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苯唑西林对6株溶血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连续浓度梯度法体外筛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突变株。结果:6株甲氧... 目的:调查在体外糖肽类选择性压力下,溶血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敏感性的变化。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苯唑西林对6株溶血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连续浓度梯度法体外筛选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突变株。结果:6株甲氧西林耐药溶血葡萄球菌(MRSH)均筛选出替考拉宁耐药突变株(MIC=32~128μg/mL),未筛选出万古霉素耐药突变株。万古霉素对6株替考拉宁耐药突变株仍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MIC=2~4μg/mL)。结论:万古霉素对MRSH抗菌活性稳定,在抗生素压力下不易筛选出耐药株突变株,替考拉宁对MRSH抗菌活性很不稳定,在抗生素压力下极易筛选出耐药株突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抗药性 葡萄球菌属 糖肽类 耐药突变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检测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伟元 王凌伟 +1 位作者 卢月梅 吴劲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06-307,共2页
目的:比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高盐琼脂筛选试验和PBP2′乳胶凝集试验(PBP2′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检测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差异。方法:用上述3种方法同时检测85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3... 目的:比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高盐琼脂筛选试验和PBP2′乳胶凝集试验(PBP2′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LA)检测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差异。方法:用上述3种方法同时检测85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3种方法同时检测出38株MRSA和47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致性为100%。结论:LA法适于临床实验室快速准确检测M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西林抗药性 葡萄球菌 金黄色 乳胶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使用与烧伤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4
11
作者 于勇 盛志勇 +3 位作者 柴家科 杨小强 常东 蒋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病区抗菌药物使用与烧伤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1995年1月~2004年12月每年度烧伤病区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各类抗菌药物的每日约定剂量(DDD)数(DDDs/100人天),统计同期每年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 目的探讨烧伤病区抗菌药物使用与烧伤感染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计算1995年1月~2004年12月每年度烧伤病区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各类抗菌药物的每日约定剂量(DDD)数(DDDs/100人天),统计同期每年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在全部病原菌中的构成比,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Sa中的比例,并对各种(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0年来氨基糖苷类药物和1、2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而含酶抑制剂类、3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量大幅度提高;在单一品种的药物中,阿米卡星和头孢唑啉使用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磷霉素、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量近年来明显增加。在病原菌方面,Pa的构成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Sa构成比却持续升高,2003年达到最高点(44%),Sa中多重耐药MRSA比例无明显的升高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有多种(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与Sa和Pa构成比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MRSA在Sa中的比例仅与磷霉素的使用量呈负相关。结论增加阿米卡星、头孢唑啉等药物的使用量,减少含酶抑制剂类和糖肽类药物的使用量,有可能改变Sa构成比持续升高的趋势;而适当增加舒巴坦/头孢哌酮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有可能降低病原菌中Pa的构成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假单胞菌 铜绿 甲氧西林抗药性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