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的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何莉斌 宁正祥 李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67,共3页
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并从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方面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对氧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是一种有潜力的食品添加剂。
关键词 L-抗坏血酸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反-β-正烷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及其性能研究
2
作者 郑大贵 祝显虹 +1 位作者 周安西 张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39-1644,共6页
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反-β-正烷氧羰基丙烯酸(1a-1h,a-h分别对应于C1-C8正烷氧羰基)与SOCl2在0℃下反应,生成的酰氯不经分离,采用一锅法,直接与L-抗坏血酸反应得到反-β-正烷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2a-2h)。2a-2h的结构经... 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反-β-正烷氧羰基丙烯酸(1a-1h,a-h分别对应于C1-C8正烷氧羰基)与SOCl2在0℃下反应,生成的酰氯不经分离,采用一锅法,直接与L-抗坏血酸反应得到反-β-正烷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2a-2h)。2a-2h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IR确证。用分光光度法测试了2f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活性,用孔穴扩散法测试了2a-2h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受试物摩尔浓度相等时,在较高浓度范围内,2f对DPPH·的清除率略高于L-抗坏血酸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给药量2 mg·mL-1时,2a-2h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在5.00-6.25mm之间,对细黄链霉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5.50-17.25 m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法 -β-正烷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 合成 清除自由基活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