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共聚物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悦 周静 +2 位作者 施和平 陈强 吴石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8,共4页
探讨了酸醇(-COOH/-OH)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丙烯酸(AA)之间的酯化率的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时间,随着酸醇物质的量比、对甲苯磺酸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酯化率提高。... 探讨了酸醇(-COOH/-OH)物质的量比、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MPEG)和丙烯酸(AA)之间的酯化率的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时间,随着酸醇物质的量比、对甲苯磺酸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升高,酯化率提高。聚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共聚物(PAA-g-MPEG)组成比与投料比较接近。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MPEGAA)的热分解主要在320℃-450℃范围,其最大热分解速率出现在417.5℃。PAA-g-MPEO中的支链热降解和主链脱羧分别发生在330℃-425℃和425℃-460℃范围,其最大热分解速率分别出现在393℃和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单醚丙烯酸酯 丙烯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 组成比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蚓激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应国清 易喻 +2 位作者 石陆娥 王普 胡妙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7-531,共5页
采用以三聚氯氰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5000),对从赤子爱胜蚓体内提取的抗血栓酶——蚓激酶进行了化学修饰,以期降低其抗原性及增加它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37℃下,15.0mL,pH9.2,0.1mol?L?1的硼酸缓冲液中,按每1.0mg的蚓激酶加入2... 采用以三聚氯氰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5000),对从赤子爱胜蚓体内提取的抗血栓酶——蚓激酶进行了化学修饰,以期降低其抗原性及增加它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37℃下,15.0mL,pH9.2,0.1mol?L?1的硼酸缓冲液中,按每1.0mg的蚓激酶加入25.5mg活化的mPEG,水浴保温1h,经透析、超滤浓缩、冻干得mPEG修饰酶,测得蚓激酶的修饰率为63.2%,酶活回收率为56.6%。在此基础上,对修饰蚓激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修饰后的蚓激酶对底物的亲和力有所增加(天然酶表观米氏常数Km值为0.267mg.mL?1,修饰酶Km'值为0.115mg.mL?1);修饰蚓激酶的抗胰蛋白酶水解能力、热稳定性均优于天然酶;同时修饰酶的抗原性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与抗血清的结合能力大约是天然酶的2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激酶 化学修饰 甲氧基聚乙二醇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凝乳蛋白酶的单链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舒薇 郭勇 +1 位作者 贺丽苹 温宏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68,共5页
在底物保护下,采用三聚氰氯活化的单链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1)对木瓜凝乳蛋白酶(Cp)进行了共价修饰,反应混合物经毛细管电泳(CE)分析及SephadexG75分离纯化获得修饰度为平均每分子Cp偶联3~4个mPEG1长链的修饰纯酶(mPEG1Cp).以三硝基... 在底物保护下,采用三聚氰氯活化的单链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1)对木瓜凝乳蛋白酶(Cp)进行了共价修饰,反应混合物经毛细管电泳(CE)分析及SephadexG75分离纯化获得修饰度为平均每分子Cp偶联3~4个mPEG1长链的修饰纯酶(mPEG1Cp).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与CE法作对比测定了该修饰酶的平均氨基修饰度;以ELISA法检测mPEG1Cp的抗原性;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对mPEG1Cp进行了结构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Cp的mPEG1修饰产物经毛细管电泳检测为多组分体系,最大产物峰为平均每分子Cp偶联3~4个mPEG1的低修饰度修饰酶,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0712~46044;该修饰酶抗原抗体结合能力完全消失,体内活性半衰期是原酶的1.6倍,同时酶活力保持在36.5%;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mPEG1Cp结构有轻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凝乳蛋白酶 单链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1) 化学修饰 修饰产物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人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檀英霞 王捷熙 +2 位作者 李素波 王颖丽 章扬培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红细胞输注是输血医学的主体,化学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与红细胞膜共价结合后,可遮蔽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使红细胞血型抗原呈阴性,即形成通用型红细胞,对临床输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mPEG修饰对红细胞血型抗原、膜流动性的影响;红... 红细胞输注是输血医学的主体,化学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与红细胞膜共价结合后,可遮蔽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使红细胞血型抗原呈阴性,即形成通用型红细胞,对临床输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mPEG修饰对红细胞血型抗原、膜流动性的影响;红细胞被修饰程度;mPEG与红细胞结合的稳定性;mPEG在体内的代谢情况。结果表明,mPEG能遮蔽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mPEG与红细胞结合稳定;mPEG修饰红细胞的比率随浓度增高而增大;mPEG在小鼠体内24 h后基本被代谢,且在体内无蓄积。mPEG修饰的红细胞为解决临床急用稀有血型和配型困难(如自身溶血性贫血,AIHA)等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 红细胞 血型抗原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遮蔽人ABO血型抗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捷熙 檀英霞 +2 位作者 李立立 白燕 章扬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3-658,共6页
输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但血型不符会造成输血死亡事故 .为了解决输血中存在的血型匹配困难等问题 ,使用甲氧基聚乙二醇 (mPEG)化学修饰法 ,对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进行化学修饰 ,从而达到遮蔽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目的 .通过对... 输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但血型不符会造成输血死亡事故 .为了解决输血中存在的血型匹配困难等问题 ,使用甲氧基聚乙二醇 (mPEG)化学修饰法 ,对红细胞表面的血型抗原进行化学修饰 ,从而达到遮蔽红细胞血型抗原的目的 .通过对mPEG BTC、mPEG ALD和mPEG 2 NHS三种mPEG衍生物对红细胞A抗原和B抗原修饰效果的比较 ,结果表明mPEG BTC修饰效果最好 ,可以完全遮蔽红细胞的A抗原和B抗原 ,使修饰后的A型、B型和AB型红细胞呈现出与O型红细胞相同的血型血清学特征 ;进一步研究证明 ,mPEG BTC与红细胞结合牢固 ,对红细胞结构、功能、变形能力、常规指标和沉降率等基本没有影响 .初步实现了A→O ,B→O和AB→O的血型改造 ,从而为临床输血治疗遇到的偏型、稀有血型、配型困难等问题的解决 ,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与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修饰 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 红细胞血型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硫醇化的甲氧基聚乙二醇分子自组装膜电极对碘离子的电化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侯士峰 王洪恩 +1 位作者 方惠群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714-1716,共3页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SAMs) of mercapto 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MPEG) on gold electrode surface was formed. The SAMs of MPEG had molecular re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iodine ions could permeate through ...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s(SAMs) of mercapto 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MPEG) on gold electrode surface was formed. The SAMs of MPEG had molecular recogni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iodine ions could permeate through the SAM layer to approach the electrode surface. This MPEG film electrode can be used to detect iodine ions with lower inter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 碘离子 电化学分析 膜电极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L-天冬酰胺酶 被引量:6
7
作者 史凌洋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1-604,共4页
使用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 m PEG2 )对 L -天冬酰胺酶进行修饰 ,修饰过程中加入底物 L-天冬酰氨保护酶的活性中心。得到的修饰酶抗体结合能力消失 ,保留酶比活力 32 .8% ,酶的常温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荧光胺法分析残余... 使用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 ( m PEG2 )对 L -天冬酰胺酶进行修饰 ,修饰过程中加入底物 L-天冬酰氨保护酶的活性中心。得到的修饰酶抗体结合能力消失 ,保留酶比活力 32 .8% ,酶的常温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荧光胺法分析残余氨基数目得出酶分子的 92个自由氨基中有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EG2 L-天冬酰胺酶 修饰 荧光胺法 甲氧基聚乙二醇 抗癌药物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醛对草酸脱羧酶的修饰 被引量:2
8
作者 韦成昱 林日辉 +3 位作者 黄文勤 龙寒 禤金彩 田卫满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35,共6页
草酸脱羧酶(Oxdc)可用于预防、治疗草酸钙结石症,为了改善其使用性能,该文采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对Oxdc进行修饰,并对修饰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在mPEG一醛/Oxdc摩尔比50:1,pH5.0,37℃反应12h条件下,Oxdc修饰率为5... 草酸脱羧酶(Oxdc)可用于预防、治疗草酸钙结石症,为了改善其使用性能,该文采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对Oxdc进行修饰,并对修饰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在mPEG一醛/Oxdc摩尔比50:1,pH5.0,37℃反应12h条件下,Oxdc修饰率为50.69%,酶活保持率67.52%。经SDS—PAGE和红外光谱(IR)分析,证明mPEG共价结合于酶蛋白分子上。酶学特性分析发现,热处理后修饰草酸脱羧酶(mPEG.Oxdc)的酶活保持21.6%,而野生草酸脱羧酶(Oxdc)酶活完全丧失;在pH2.0~pH6.0酸性环境下mPEG-Oxdc的酶活相对高于Oxdc;经胰蛋白酶处理,Oxdc相对酶活仅为20.6%,而mPEG—Oxdc保持47.1%。结果表明:mPEG—Oxdc相对于Oxdc,其热稳定性、pH适应性及对胰蛋白酶的耐受性都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脱羧酶 甲氧基聚乙二醇 活化 化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改造RhD(+)血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立立 王捷熙 +1 位作者 檀英霞 章扬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54-658,共5页
Rh血型与ABO血型一样是重要的血型系统 ,Rh血型不符会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中国人群中RhD阴性血型的比例仅为 0 .2 % - 0 .5 % ,将RhD阳性红细胞改造成RhD阴性红细胞在临床输血中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 4种不同端基的甲... Rh血型与ABO血型一样是重要的血型系统 ,Rh血型不符会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中国人群中RhD阴性血型的比例仅为 0 .2 % - 0 .5 % ,将RhD阳性红细胞改造成RhD阴性红细胞在临床输血中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 4种不同端基的甲氧基聚乙二醇 (mPEG) ,修饰A型、B型、AB型和O型的RhD( + )红细胞 ,比较 4种mPEG衍生物对RhD抗原的修饰效果。同时观察mPEG修饰对红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mPEG BTC(苯并三唑端基PEG)较其他 3种PEG的修饰效果好 ,在 1mmol/L时可以有效地遮蔽红细胞表面RhD抗原 ,而对红细胞形态、渗透脆性、自身溶血、乙酰胆碱酯酶、胆固醇、ATP、2 ,3 DPG含量以及变形性无影响。结论 :初步实现了将RhD( + )红细胞修饰改造成RhD( - )红细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 RHD血型 输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氧基聚乙二醇)-铝酯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烽 左翔 +4 位作者 王龙 翟玮 刘晓敏 杨晖 石玉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844-2848,共5页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和十六烷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HPEGM)为单体,三(甲氧基聚乙二醇)-铝酯(MPEG-Al酯)为增塑剂,锂盐为高氯酸锂(LiClO4),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电解质P(MPEGM-HPEGM)/MPEG-Al。用红外光谱...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和十六烷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HPEGM)为单体,三(甲氧基聚乙二醇)-铝酯(MPEG-Al酯)为增塑剂,锂盐为高氯酸锂(LiClO4),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电解质P(MPEGM-HPEGM)/MPEG-Al。用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聚合物及电解质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MPEGM和HPEGM共聚生成P(MPEGM-coHPEGM);聚合物中聚氧化乙烯(PEO)链段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离子传输;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MPEG7-Al为增塑剂,当m(MPEGM)∶m(HPEGM)∶m(MPEG7-Al)=4∶1∶5,n(Li+)∶n(EO)=1∶20时,30℃下,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高达到0.43×10-3S/cm;离子迁移数达到0.3;电化学窗口为4.8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合物电解质 三(甲氧基聚乙二醇)-铝 梳状共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化甲氧基聚乙二醇接枝改性镍钛合金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隽 高家诚 常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1-813,820,共4页
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经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硅烷化反应制备的产物-硅烷化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Si),对经过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镍钛合金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研究了溶液酸度对MPEG-Si接... 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为原料,经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进行硅烷化反应制备的产物-硅烷化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Si),对经过氩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镍钛合金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研究了溶液酸度对MPEG-Si接枝镍钛合金的影响。利用全反射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接枝层表面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沉积的涂层具有MPEG-Si大分子结构特性,当pH=2时,MPEG-Si能够均匀地接枝到镍钛合金表面,并且高分子薄膜层晶粒均匀致密;体外抗凝血实验证明,表面接枝MPEG-Si可以有效改善镍钛合金的抗凝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钛合金 甲氧基聚乙二醇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氨基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阳建 宋潇达 +1 位作者 彭富君 黎晶晶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4-437,480,共5页
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为5 000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氨基(m PEG5k-EDA)。首先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5 000(m PEG5k)和对甲苯磺酰氯(p-Ts Cl)为原料,反应得到活性中间体m PEG5k-OTs,然后通过与乙二胺的亲核取代反应获得... 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了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为5 000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氨基(m PEG5k-EDA)。首先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5 000(m PEG5k)和对甲苯磺酰氯(p-Ts Cl)为原料,反应得到活性中间体m PEG5k-OTs,然后通过与乙二胺的亲核取代反应获得目标产物,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m PEG5k-OTs与乙二胺的摩尔比为1∶25、反应温度为80℃和反应时间为24 h。产物和中间体的结构通过IR和1HNMR进行表征,并通过SDS-PAGE碘染色法检测产物分子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能简便快捷地制备m PEG5k-EDA,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目标产物的总收率高达76.8%,且SDS-PAGE检测表明,产物纯度较高,不含交联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氨基 乙二胺 对甲苯磺酰氯 亲核取代 SDS-PAGE碘染色法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体外修饰移植物细胞对单倍体相合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GVHD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光 唐锁勤 +3 位作者 王建文 刘英 刘立真 冯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40-1242,共3页
本研究探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化学修饰移植物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取经mPEG修饰及未修饰的成年CB6小鼠脾细胞悬液注入BALB/c新生幼鼠的腹腔(5×106脾细胞/只),以脾增大指标判断新生BAL... 本研究探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化学修饰移植物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取经mPEG修饰及未修饰的成年CB6小鼠脾细胞悬液注入BALB/c新生幼鼠的腹腔(5×106脾细胞/只),以脾增大指标判断新生BALB/c小鼠注射单倍体相合供鼠脾细胞后的GVHD反应;取经mPEG修饰及未修饰的成年BALB/c小鼠骨髓及脾细胞混合悬液(BMS)尾静脉注入接受致死量γ射线照射后的成年BALB/c小鼠(2×105个BMS/只),注射后第8天取受鼠脾脏,计数脾结节数。结果表明:修饰组脾指数1(SI1)较未修饰组减低,修饰组脾指数2(SI2)值<1.3,未修饰组SI2值>1.3,提示接受mPEG修饰的单倍体相合脾细胞输注后,修饰组GVHD程度较未修饰组轻;未修饰组与修饰组相比较,脾结节形成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mPEG修饰不影响造血干祖细胞的活性。结论:mPEG修饰移植物可减轻小鼠单倍体相合干细胞移植后的GVHD,而不影响干祖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 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细胞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脐血淋巴细胞抗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全 季守平 +1 位作者 李素波 熊砚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5-526,共2页
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脐血单个核细胞 ,并观察修饰后对淋巴细胞表面某些抗原的遮蔽作用及造血干祖细胞体外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 ,修饰后的脐血淋巴细胞CD3、CD4和CD8抗原与修饰前相比其相对荧光强度明显下... 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脐血单个核细胞 ,并观察修饰后对淋巴细胞表面某些抗原的遮蔽作用及造血干祖细胞体外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 ,修饰后的脐血淋巴细胞CD3、CD4和CD8抗原与修饰前相比其相对荧光强度明显下降(P <0 0 1) ,剂量越大 ,遮蔽效果越好。当mPEG的浓度达到 12mg/ml时 ,CD3、CD4和CD8表面抗原被遮蔽达 96 %以上。用 3mg/ml、6mg/ml和 12mg/mlmPEG修饰单个核细胞后在体外人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发现 ,形成CFU GM的数量分别为 2 2 83± 14 4 7、2 2 6 7± 14 6 1和2 5 83± 9 99。与对照组 (2 4 0 0±18 4 2 )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提示mPEG修饰脐血淋巴细胞后几乎可以完全遮蔽其表面抗原 ,但不影响干祖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分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 脐血 淋巴细胞抗原 实验研究 脐血干祖细胞 MPEG 化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中性蛋白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世光 方林明 +1 位作者 王林 尹若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采用氰脲酰氯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5000)对中性蛋白酶进行化学修饰,研究其酶学性质及在非水相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经mPEG5000修饰后,最适温度仍为50℃,与游离酶一致;其相对活性呈现出修饰率依赖性;修饰酶的热稳定性... 采用氰脲酰氯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5000)对中性蛋白酶进行化学修饰,研究其酶学性质及在非水相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经mPEG5000修饰后,最适温度仍为50℃,与游离酶一致;其相对活性呈现出修饰率依赖性;修饰酶的热稳定性、底物亲和力均较游离酶有较大改善,且在多种有机溶剂体系中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表明mPEG5000修饰后的中性蛋白酶在多种不利条件下的耐受性得到提高,为其在非水相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聚乙二醇 中性蛋白酶 化学修饰 非水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甲氧基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丙烯酸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兰 张世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43-1947,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用丙烯腈-甲氧基聚乙二醇(350)单丙烯酸酯-丙烯酸锂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倒相法制备了共聚物微孔膜,使聚(丙烯腈-甲氧基聚乙二醇(350)...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凝胶电解质用丙烯腈-甲氧基聚乙二醇(350)单丙烯酸酯-丙烯酸锂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倒相法制备了共聚物微孔膜,使聚(丙烯腈-甲氧基聚乙二醇(350)单丙烯酸酯)共聚物的溶解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还改善了膜的收缩性.采用交流阻抗方法测试了凝胶电解质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结果表明,该凝胶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能满足现有锂离子电池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甲氧基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 丙烯酸锂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苯并三唑修饰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张印则 李伟 +4 位作者 单小燕 周华友 兰炯采 章扬培 张志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9-443,共5页
目的 研究甲氧基聚乙二醇 苯并三唑 (mPEG BTC)修饰淋巴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对细胞有无损伤。方法 利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性实验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来检测mPEG BTC的修饰效果 ;利用电镜观察修饰前后淋巴细胞的形态 ;通过... 目的 研究甲氧基聚乙二醇 苯并三唑 (mPEG BTC)修饰淋巴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对细胞有无损伤。方法 利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性实验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来检测mPEG BTC的修饰效果 ;利用电镜观察修饰前后淋巴细胞的形态 ;通过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及培养上清液的IL 2含量的检测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分泌功能进行评价 ;检测淋巴细胞表面CD分子评价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功能 ;体外保存淋巴细胞检测其寿命 ;对淋巴细胞染色体进行分析 ,评价mPEG对细胞遗传物质的影响。结果修饰后淋巴细胞的微量淋巴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淋巴细胞转化率 ,淋巴细胞相对转化指数 ,IL 2分泌含量分别由修饰前的 (8.0± 0 )分 ,(6 3.6± 7.8) % ,(1.0 7±0 .2 9) ,(38± 11)ng·L- 1降至 (1.1± 0 .3)分 ,(0 .2±1.6 ) % ,(0 .3± 0 .11) ,(11± 3)ng·L- 1。CD2 +,CD4 +,CD8+,CD5 8+分子荧光强度亦有不同程度降低 ,而mPEG BTC修饰对淋巴细胞的形态、寿命及遗传物质无明显改变。结论 mPEG BTC修饰可阻断HLA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降低淋巴细胞的增殖、抗原分泌能力及分泌 ,但对其形态、结构、遗传物质及寿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化学修饰 甲氧基聚乙二醇-苯并三唑 细胞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修饰物甲氧基聚乙二醇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影响的研究
18
作者 龙卉 唐锁勤 张晓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08-411,共4页
为了探讨经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的骨髓移植物对异基因移植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将BALB/cH2d小鼠经60Coγ线8.0Gy照射后随机分3组。A组经尾静脉注射RPMI1640,B组注射615H2k小鼠的骨髓及脾细胞混合悬液,C组注射... 为了探讨经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的骨髓移植物对异基因移植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将BALB/cH2d小鼠经60Coγ线8.0Gy照射后随机分3组。A组经尾静脉注射RPMI1640,B组注射615H2k小鼠的骨髓及脾细胞混合悬液,C组注射等量的mPEG修饰后的骨髓及脾细胞混悬液。通过小鼠外观的观察、存活率和存活时间的测定及组织病理检查研究GVHD程度,通过染色体检查研究植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B组出现脱毛等表现较C组早,程度重,重症病例多(P≤0.05)。B组死亡小鼠30天存活率20%,平均存活时间为12.1±2.4天,C组为50%,平均存活时间为16.1±2.9天(P≤0.05);B组出现Ⅲ度GVHD比例为59%,C组为20%(P=0.050),B组和C组的异基因骨髓成功植入。结论:mPEG修饰的骨髓移植物可减轻GVHD程度,有望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甲氧基聚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氢化大豆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及性能探究
19
作者 于殿宇 张寅风 +6 位作者 高佳佳 曲佳瑶 吉晓蕊 罗淑年 张晨晨 杨福明 朱秀清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101,共8页
本研究以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从生产中将卵磷脂(PC)副产物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纯化,并在超临界CO_(2)条件下进行氢化,后与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酰氯培化,得到稳定性高的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氢化大豆磷脂酰乙醇胺(MPEG2000-HSPE)。采用95... 本研究以大豆浓缩磷脂为原料,从生产中将卵磷脂(PC)副产物磷脂酰乙醇胺(PE)进行纯化,并在超临界CO_(2)条件下进行氢化,后与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酰氯培化,得到稳定性高的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氢化大豆磷脂酰乙醇胺(MPEG2000-HSPE)。采用95%的乙醇,在料液比为1∶3,温度为-13℃的条件下去除副产物中的残余PC,再用90%的石油醚,在料液比为1∶4,温度为30℃的条件下进行萃取,去除肌醇等其他磷脂,使PE纯度达到91.28%,得率为86.83%。在总压力为11 MPa(CO_(2)分压7 MPa、氢气分压4 MPa),Pd/c催化剂用量为4%,氢化温度为60℃,氢化时间为120 min,搅拌速度为300 r/min时,碘值和反式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当氢化磷脂酰乙醇胺(HSPE)与聚乙二醇单甲醚2000酰氯比例为3.5∶1,三乙胺添加量为3 mL时,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产物转化率为84.63%。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发现原料中的—NH_(2)消失,产物中出现—NH基团,产物吸光度为0.631、碘值为23.27 gI/100 g、水-正己烷两相分开10 mL时间为392 s,所得产品分散性好、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氢化大豆磷脂酰乙醇胺(MPEG2000-HSPE) 磷脂酰乙醇胺 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b-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和凝聚态结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珊珊 王文硕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0-566,共7页
为了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基材,通过碘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ITP)合成聚偏氟乙烯-b-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VDF-b-PPEGMA)共聚物。通过1H-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证明了共聚物分子的合成,采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 为了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基材,通过碘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ITP)合成聚偏氟乙烯-b-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VDF-b-PPEGMA)共聚物。通过1H-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证明了共聚物分子的合成,采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共聚物的凝聚态结构,并测试共聚物/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结果表明: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PEGMA)链段的嵌段引入可促进β相聚偏氟乙烯(PVDF)结晶的形成;PVDF和PPEGMA链段热力学不相容,嵌段共聚物存在微相分离,随着PPEGMA嵌段比增加,共聚物由“海-岛”相结构向双连续相结构转变。PPEGMA质量分数为25.5%的嵌段共聚物与锂盐混合(氧化乙烯与Li^(+)物质的量比n(EO):n(Li^(+))为10:1)能达到9.4×10^(-5)S·cm^(−1)的室温离子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氟乙烯 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嵌段共 结晶 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