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外源溶解性有机碳对抚仙湖甲壳类浮游动物碳源的贡献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孙欢
张永东
于谨磊
胡金润
刘正文
苏雅玲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暨南大学
-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7-89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78
31670461)资助
-
文摘
外源溶解性有机碳(DOC)是湖泊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外源DOC对浮游动物的贡献及途径需要深入研究.本研究在抚仙湖受控实验中添加13C标记的葡萄糖,通过分析样品中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磷脂脂肪酸生物标志物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外源DOC对湖泊甲壳类浮游动物碳源的贡献比例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细菌、甲壳类浮游动物(象鼻溞)的δ^(13)C值在加入葡萄糖后分别从-16.28‰和-23.88‰快速增加到5408.25‰和1974.7‰,而藻类磷脂脂肪酸(C18∶2ω6)δ^(13)C值从-27.07‰增加到342.44‰,增长的幅度表明添加的葡萄糖首先被细菌和浮游动物快速利用,而藻类只利用了一小部分.同时细菌、颗粒性有机物(POM)和浮游动物的δ^(13)C值在第1 d急剧增加,细菌的δ^(13)C值远大于浮游动物和POM的δ^(13)C值,之后细菌和POM的δ^(13)C值开始下降,但浮游动物的δ^(13)C值却仍在缓慢增加,进一步表明了DOC进入湖泊后首先被细菌吸收利用,而细菌吸收DOC后通过自身代谢作用形成细胞颗粒,浮游甲壳类动物通过摄食细胞颗粒来获得外源DOC.
-
关键词
外源溶解性有机碳
13C标记
碳源
甲壳类浮游动物
磷脂脂肪酸
抚仙湖
-
Keywords
Allochthonous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13C labeling
carbon source
planktonic crustaceans
phospholipid fatty
-
分类号
Q958.8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