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CdCl_2体系促进的α-苯并三氮唑硫醚的合成 被引量:2
1
作者 郑云法 杨明华 赵桂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4-556,共3页
In the presence of THF and H 2O(9∶1),α benzotriazole sulfides are synthesized via the reaction of 1 Chloromethyl benzotriazole with disulfides promoted by Sm/CdCl 2.The process is convenient with yield 82~91%.
关键词 Sm/CdCl2体系 α-苯并硫醚 合成 二氯化镉 催化剂 1-氯甲基苯并三氮唑 二硫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三氮唑离子液体作为钢/钢摩擦副润滑剂的腐蚀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立业 陈立功 +2 位作者 刘汉臣 雷杰 张楠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5-721,共7页
为了抑制传统离子液体的金属腐蚀性,本文中合成了系列苯并三氮唑离子液体;研究了此类离子液体的物化性质、热稳定性和对钢的腐蚀性;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钢/钢摩擦副考察了室温和高温条件下此类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采用SEM和XPS... 为了抑制传统离子液体的金属腐蚀性,本文中合成了系列苯并三氮唑离子液体;研究了此类离子液体的物化性质、热稳定性和对钢的腐蚀性;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钢/钢摩擦副考察了室温和高温条件下此类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采用SEM和XPS对磨斑表面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苯并三氮唑离子液体与含有相同阴离子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相比,热稳定性略有下降,但在钢/钢摩擦副条件下其减磨抗磨性能占优,因此推断此类离子液体良好的抗磨性能归因于其对钢无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1-甲基-3-丁基苯并氟甲磺酰亚胺盐 摩擦学性能 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苯并三氮唑的三脚架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洁 卢会杰 +2 位作者 樊耀亭 侯红卫 马琳鸽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83-86,共4页
合成了两个新的三脚架结构化合物 :1,1,1-三 (1-苯并三氮唑基甲氧甲基 )丙烷 (A)和三 [2 - (1-苯并三氮唑基甲氧基 )乙基 ]胺 (B) .获得了它们和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和热分析等手段对其进... 合成了两个新的三脚架结构化合物 :1,1,1-三 (1-苯并三氮唑基甲氧甲基 )丙烷 (A)和三 [2 - (1-苯并三氮唑基甲氧基 )乙基 ]胺 (B) .获得了它们和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和热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 配合物 脚架结构化合物 1 1 1-(1-苯并基甲氧甲基)丙烷 [2-1-苯并基甲氧基)乙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苯并三氮唑类金属减活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辉 贾成华 +2 位作者 杨阳 潘卓 戴振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5,共6页
以甲基苯并三氮唑、十二烷基胺与甲醛为原料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N,N-双(甲基苯并三氮唑亚甲基)十二胺金属减活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合成条件;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与元素... 以甲基苯并三氮唑、十二烷基胺与甲醛为原料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N,N-双(甲基苯并三氮唑亚甲基)十二胺金属减活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优化了合成条件;采用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与元素组成,并对目标产物进行了性能评定。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原料配比n(苯并五元杂环)∶n(甲醛)∶n(烷基胺)=2.0∶2.1∶1.0、溶剂选择无水乙醇、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 h条件下,产物收率可达98.0%以上;合成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475、元素组成和分子离子特征峰与N,N-双(甲基苯并三氮唑亚甲基)十二胺一致;合成产物的腐蚀抑制性优异、氧化诱导期在350 min以上,碱值仅为110 mgKOH g左右、酸值低于2 mgKOH/g,性能远优于金属减活剂T551,而且热稳定性高、油溶性好,与抗氧剂T203、酸性防锈剂T746配伍协同效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并三氮唑 金属减活剂 油溶性 合成 润滑油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对氢燃料电池冷却液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杰 王峰 +3 位作者 孟洋洋 贾东 谭凯锋 李洪智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7-1952,共6页
氢燃料电池汽车常用去离子器来降低燃料电池冷却液的电导率,去离子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冷却液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研究了燃料电池循环冷却系统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冷却液缓蚀剂的影响,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对缓蚀剂苯并三氮唑(BTA)和... 氢燃料电池汽车常用去离子器来降低燃料电池冷却液的电导率,去离子器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冷却液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研究了燃料电池循环冷却系统中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冷却液缓蚀剂的影响,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对缓蚀剂苯并三氮唑(BTA)和甲基苯并三氮唑(TTA)的吸附行为,BTA吸附速率的影响因素,考察了燃料电池汽车运行时冷却液中BTA的浓度变化和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树脂用量、工作温度和搅拌速度均能够增大树脂对冷却液中BTA的吸附速率。吸附BTA饱和后的离子交换树脂仍能继续吸附冷却液中的离子,并解析出BTA。氢燃料电池冷却液装车运行2500 km后,BTA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维持在600 mg/L左右。研究结果可以为氢燃料电池冷却液的开发以及去离子器的使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冷却液 离子交换树脂 苯并 甲基苯并三氮唑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