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百里酚蓝-铒(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兴明 黎泓波 +4 位作者 刘海萍 胡亚敏 康明 张明 邓世锡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pH=7.25的溶液中甲基百里酚蓝(MTB)-铒(Er)(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MTB-Er(Ⅲ)-DNA的最大吸收峰为595 nm,比MTB蓝移5 nm,比MTB-Er(Ⅲ)蓝移9 nm,比MTB-DNA蓝移6 nm.DNA对MTB-Er(Ⅲ)有明显的增色效应.应...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pH=7.25的溶液中甲基百里酚蓝(MTB)-铒(Er)(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相互作用.MTB-Er(Ⅲ)-DNA的最大吸收峰为595 nm,比MTB蓝移5 nm,比MTB-Er(Ⅲ)蓝移9 nm,比MTB-DNA蓝移6 nm.DNA对MTB-Er(Ⅲ)有明显的增色效应.应用双波长物质的量比法和平衡透析物质的量比法对MTB-Er(Ⅲ)-DNA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结合比nMTB∶nEr(Ⅲ)∶nDNA=13∶52∶1,MTB-Er(Ⅲ)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表观结合常数K=3.28×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鲱鱼精DNA 甲基百里酚蓝(MTB)-铒(Er)(Ⅲ)配合 UV-Vis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吡啶悬臂Cu(Ⅱ)-Zn(Ⅱ)异双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与CT-DNA的结合活性
2
作者 王洋 李铭 +4 位作者 关金涛 张智勇 闫俊涛 熊兰 毛佳伟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58-1866,共9页
本文通过3,3′-((乙基-1,2-二基双((吡啶-2-甲基)杂氮二基))双亚甲基)二(2-羟基-5-甲基苯甲醛)(H2L)和丙二胺在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得到了一个新型3-甲基吡啶悬臂Cu(Ⅱ)-Zn(Ⅱ)异双核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喷... 本文通过3,3′-((乙基-1,2-二基双((吡啶-2-甲基)杂氮二基))双亚甲基)二(2-羟基-5-甲基苯甲醛)(H2L)和丙二胺在金属离子存在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得到了一个新型3-甲基吡啶悬臂Cu(Ⅱ)-Zn(Ⅱ)异双核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喷雾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六方晶系,P63/m空间群,a=1.982 18(17) nm,b=1.982 18(17) nm,c=1.839 4(2) nm,分子式为C37H41CuN6O4Zn。金属中心Cu(Ⅱ)和Zn(Ⅱ)由两个酚氧原子和一个醋酸根桥联,它们的配位环境都可以近似地看作为四方锥结构,Cu(Ⅱ)和Zn(Ⅱ)之间的距离是0.289 7 nm。本文还利用循环伏安实验和黏度实验的方法对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方式为弱的插入模式,其相应的结合活性为6.92×103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基吡啶悬臂 Cu()-zn()异双核配合 单晶衍射 配位环境 CT-DNA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甲基苯并咪唑-铜(Ⅱ)-羧酸配合物的合成、抗菌活性及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盼 吴海雷 +2 位作者 王璐 陈实 周晓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82-1488,共7页
合成了2个三元铜(Ⅱ)配合物:[Cu(AMB)(L-Tyr)Cl].1.2H2O(1)和[Cu2(AMB)2(NAA)2Cl2].H2O(2)[AMB=2-氨甲基苯并咪唑,L-Tyr=L-酪氨酸,NAA=萘乙酸根],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IR和UV-Vis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表征。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配... 合成了2个三元铜(Ⅱ)配合物:[Cu(AMB)(L-Tyr)Cl].1.2H2O(1)和[Cu2(AMB)2(NAA)2Cl2].H2O(2)[AMB=2-氨甲基苯并咪唑,L-Tyr=L-酪氨酸,NAA=萘乙酸根],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IR和UV-Vis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表征。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配合物1和2的抗菌活性,发现配合物1和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G+)、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G+)、沙门氏杆菌(Salmonella,G-)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il,G-)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1和2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以插入方式与CT-DNA作用;在Vc存在下,通过.OH氧化机理切割pBR322 DNA双螺旋结构。2个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和切割pBR322DNA的强弱均为:配合物2>配合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苯并咪唑 抗菌活性 DNA 铜()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氰基二硫纶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镍(Ⅱ)配合物的光谱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彭正合 蔡苹 +3 位作者 房晨婕 郭文勇 邓克检 周运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65-771,共7页
报道了标题配合物Ni(mnt)(dmbpy)溶液的电子光谱、粉末样品部分IR光谱及量子化学理论研究结果.PM3方法的几何优化表明,该配合物分子为平面结构,其对称性属于C_(2v)点群,基态为自旋三重态.结合ZINDO方法的CI计算,解释了实测电子光谱,发... 报道了标题配合物Ni(mnt)(dmbpy)溶液的电子光谱、粉末样品部分IR光谱及量子化学理论研究结果.PM3方法的几何优化表明,该配合物分子为平面结构,其对称性属于C_(2v)点群,基态为自旋三重态.结合ZINDO方法的CI计算,解释了实测电子光谱,发现该配合物在可见区450~550nm存在本质上属于配体dmbpy到配体mnt^(2-)的荷移跃迁(LL′CT).建立了解析复杂分子振动光谱的一种新方法:根据理论计算所得三维动态图象,对于每一个正则模,先给出固定不动的点,再给出关键性的振动类型.在本方法中,用符号η(X)定义了一种新的沿给定方向起伏或跳动式的振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甲基2 2-联吡啶 镍()配合 光谱 二氰基二硫纶 IR光谱 电子光谱 解析振动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与Mn(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7
5
作者 徐海珍 张欣 王瑾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合成了 1 苯基 3 甲基 4 苯甲酰基 吡唑啉酮 5与Mn(Ⅱ )的配合物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 /n ,a =0 9949(4 )nm ,b =1 62 95 (6)nm ,c =2 2 111(8)nm ,β=10 0 976(7)... 合成了 1 苯基 3 甲基 4 苯甲酰基 吡唑啉酮 5与Mn(Ⅱ )的配合物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 /n ,a =0 9949(4 )nm ,b =1 62 95 (6)nm ,c =2 2 111(8)nm ,β=10 0 976(7)°。其中 2个双齿螯合和 2个溶剂乙醇分子中氧原子PMBP- 与Mn(Ⅱ )离子配位 ,形成六配位扭曲的八面体构型 ,化学式为Mn(PMBP) 2 (EtOH) 2 。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 Mn()配合 合成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二甲基-1,10-菲咯啉的α-氨甲基吡啶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Mn(Ⅱ),Co(Ⅱ),Ni(Ⅱ),Cu(Ⅱ),Zn(Ⅱ)配合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汪中明 周志芬 +4 位作者 林华宽 朱守荣 刘天府 孙宏伟 陈荣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7-272,共6页
以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为初始原料 ,合成了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的α 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N ,N’ 二 (2’ 吡啶基 )甲基 1,10 菲咯啉 2 ,9 二甲胺 (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2 5± 0 .... 以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为初始原料 ,合成了 2 ,9 二甲基 1,10 菲咯啉的α 氨甲基吡啶衍生物 N ,N’ 二 (2’ 吡啶基 )甲基 1,10 菲咯啉 2 ,9 二甲胺 (L)。该配体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在2 5± 0 .1℃、I=0 .1mol·dm- 3NaNO3的条件下 ,用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该配体在水溶液中的质子化常数及其分别与Mn ,Co ,Ni ,Cu 和Zn 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提出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0-菲咯啉 α-甲基吡啶衍生 M()配合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乙氧基水杨醛缩 N, N-双(3-胺基丙烷)-甲基氨 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台夕市 冯一民 +2 位作者 孔凡元 王大奇 谭民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9-323,共5页
Schiff-base ligands are able to coordinate metalsthrough imine nitrogen and another group, usuallylinked to the aldehyde. Modern chemists still
关键词 3-乙氧基水杨醛缩N N-双(3-胺基丙烷)-甲基 Zn()配合 合成 晶体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及2,2′-联吡啶的双核铜(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荧光和磁性(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志勇 王卫民 李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6-370,共5页
以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HL)及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4(2,2'-bipy)2]·H2O(1),并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 以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HL)及2,2'-联吡啶(2,2'-bipy)为配体合成了一个双核铜(Ⅱ)配合物[Cu2(L)4(2,2'-bipy)2]·H2O(1),并对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01257(15)nm,b=1.3125(2)nm,c=1.3170(2)nm,α=82.985(2)°,β=76.437(2)°,γ=88.290(2)°,V=1.6887(4)nm3,Dc=1.391g·cm-3,Z=2,F(000)=732,GooF=1.027,最终偏离因子R1=0.0375,wR2=0.0914。在配合物分子中相邻的2个铜(Ⅱ)离子通过2个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根桥联配位连接起来,其端位各与1个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根和1个2,2'-联吡啶分子配位,整个分子形成了双核结构。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为608nm时,配合物在472和476nm处有2个较强的荧光发射峰;在2~100K,配合物具有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 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 晶体结构 荧光和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甲基-1H-苯并咪唑钴(Ⅱ)和镍(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抑菌活性(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海燕 马晶军 +1 位作者 杨晓东 杨敏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25-1930,共6页
利用双齿配体2-氨甲基-1H-苯并咪唑(AMBI)和硫氰酸钾以及硝酸钴或硝酸镍在甲醇-水中反应制备了2个新的异质同晶配合物trans-[M(AMBI)2(NCS)2](1:M=Co2+,2:M=Ni2+)。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2个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M(Ⅱ)与来... 利用双齿配体2-氨甲基-1H-苯并咪唑(AMBI)和硫氰酸钾以及硝酸钴或硝酸镍在甲醇-水中反应制备了2个新的异质同晶配合物trans-[M(AMBI)2(NCS)2](1:M=Co2+,2:M=Ni2+)。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表明:2个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M(Ⅱ)与来自AMBI的4个氮原子和异硫氰酸根的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八面体结构。配合物中的N-H…S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将配合物连接成三维网络结构。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合物1和配合物2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做了研究。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抑菌菌种,研究了配体AMBI和2个配合物的抑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 镍()配合 2-甲基-1H-苯并咪唑 晶体结构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2-氨甲基苯并咪唑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抑菌活性及与DNA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璐 段冉冉 +1 位作者 赵盼 周晓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为了设计和寻找DNA的特异性识别剂和断裂剂,合成了2-氨甲基苯并咪唑铜(Ⅱ)配合物:[Cu(AMB)2Cl]Cl·4H2O(配合物1)和[Cu(AMB)(phen)Cl]Cl·2H2O(配合物2)(AMB=2-氨甲基苯并咪唑,phen=1,10-邻菲咯啉).【方法】通过元素分... 【目的】为了设计和寻找DNA的特异性识别剂和断裂剂,合成了2-氨甲基苯并咪唑铜(Ⅱ)配合物:[Cu(AMB)2Cl]Cl·4H2O(配合物1)和[Cu(AMB)(phen)Cl]Cl·2H2O(配合物2)(AMB=2-氨甲基苯并咪唑,phen=1,10-邻菲咯啉).【方法】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摩尔电导率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二倍稀释法测试了配合物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il(G-)、沙门杆菌Salmonella typhi(G-)、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G+)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相对黏度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试了2个配合物与ct-DNA的结合作用.【结果和结论】配合物1以非插入方式、配合物2以插入方式与ct-DNA作用;在VC存在下,2个配合物均通过·OH氧化机理切割pBR322 DNA.2个配合物结合ct-DNA和切割pBR322 DNA的能力强弱均为:配合物2>配合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 2-甲基苯并咪唑 1 10-邻菲咯啉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构筑的锰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电化学、荧光及磁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志敏 杨颖群 易正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9-663,共5页
以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HL)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锰((Ⅱ)配合物Mn(L)2(2,2’-bipy)2。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719 8(2) nm,b=1.039 80(14) nm,c=2.346 3(3) nm,β=95.732(3)&... 以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HL)为配体合成了一个新的锰((Ⅱ)配合物Mn(L)2(2,2’-bipy)2。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719 8(2) nm,b=1.039 80(14) nm,c=2.346 3(3) nm,β=95.732(3)°,V=4.174 8(9) nm3,Dc=1.346 g·cm-3,Z=4, μ(Mo Kα)=0.373 mm-1,F(000)=1 756,最终偏离因子R1=0.042 3,wR2=0.094 9。标题配合物的中心锰(Ⅱ)离子处于变形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测定了配合物的电化学、荧光和磁性。结果表明:在循环伏安过程中,配合物的电子转移是准可逆的,对应的电极反应是Mn(Ⅲ)/Mn(Ⅱ);配合物在536~556 nm之间有一个较强的荧光发射峰;在300~2 K,配合物有反铁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配合 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 晶体结构 电化学 荧光和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氯甲基水杨醛缩L-酪氨酸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亚红 黄显才 +4 位作者 何金锋 钟志伟 王子芫 黄嘉琪 郑嘉雯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6,共8页
【目的】在甲醇溶剂体系中合成5-氯甲基水杨醛缩L-酪氨酸Schiff碱配体及其Mn(Ⅱ)配合物.【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方法确定它们的分子组成;采用滤纸片法、光还原NBT法及荧光猝灭法测定该配合物的... 【目的】在甲醇溶剂体系中合成5-氯甲基水杨醛缩L-酪氨酸Schiff碱配体及其Mn(Ⅱ)配合物.【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差热-热重方法确定它们的分子组成;采用滤纸片法、光还原NBT法及荧光猝灭法测定该配合物的抗菌活性、SOD活性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和结论】5-氯甲基水杨醛缩L-酪氨酸Schiff碱配体及其Mn(Ⅱ)配合物的分子组成分别为K2L·3H2O(L=C17H14NO4Cl2-)和K[Mn L(CH3COO)]·2H2O,配合物中Schiff碱配体上的亚胺基N、羧基O及酚羟基O均与Mn(Ⅱ)配位.该配合物的抗菌活性高于配体,且对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高于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该配合物具有较高的SOD活性,其IC50为1.616μmol·L-1;基于静态猝灭机理,该配合物能有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并与BSA结合形成1种基态复合物,25℃条件下与BSA的结合位点数n约为1,结合常数KA为1.62×106L·mol-1,且分子内可能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配合 5-甲基水杨醛缩L-酪氨酸 抗菌活性 SOD活性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苯基-3-甲基-4-甲酰基-5-吡唑啉酮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娟 唐霞 +1 位作者 王小玉 程时远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A novel Cu (Ⅱ) complex of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logra- phically characterized. The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reveals that the crystal belongs triclinic, space ... A novel Cu (Ⅱ) complex of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was synthesized and crystallogra- phically characterized. The single-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reveals that the crystal belongs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cell parameters a=0.938 7(4) nm, b=1.124 4(5) nm, c=1.222 3(5) nm, α=99.538(7)°, β=104.049(8)°, γ=113.806(6)°, and Z=2, V=1.093 3(8) nm3. Cu(Ⅱ) ion is coordinated by two 1-phenyl-3-methyl-4-acyl-5-pyrazolone ligands, and one methanol molecule giving a coordination number of five, the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around Cu(Ⅱ) ion can be described as a square pyramid. Two complex units link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s to form a dimer. Meanwhile, a staircase-like layer structure was built up by offset face-to-face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and weak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i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苯基-3-甲基-4-甲酰基-5-吡唑啉酮 Cu()配合 晶体结构 氢键 层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5-甲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的双核Cu(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亮 刘娟 +1 位作者 郑长征 王玉婕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17-20,共4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双核Cu(Ⅱ)配合物[Cu2(C9H6O4)2(C5H5N)4·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8454620(17)nm,b=0.87957(8)nm,c=2.2995(3)nm,...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双核Cu(Ⅱ)配合物[Cu2(C9H6O4)2(C5H5N)4·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8454620(17)nm,b=0.87957(8)nm,c=2.2995(3)nm,β=108.4620(10)°,V=3540.4(6)nm3,Z=4,Mr=817.80,Dc=1.538 g·cm-3。双核配合物呈两个对称的双四棱锥构型。双四棱锥的底面均由4个氧原子构成,N1、N2、N1A、N2A分别占据了顶点位置,完成了整个双核Cu中心的配位环境。变温磁化率数据表明,双核铜(Ⅱ)配合物分子内存在弱的铁磁性相互作用,而配合物分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5-甲基间苯二甲酸 铜()配合 吡啶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锰(Ⅱ)配合物水解切割DNA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庆华 杨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60-964,共5页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二(2鄄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锰髤配合物。我们利用凝胶电泳实验研究,发现该配合物在近生理条件下,能有效地切割双链pBR322DNA。通过采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无氧操作实验,脱水丙二醛产物分析,以及T4DNA连接酶...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二(2鄄苯并咪唑亚甲基)胺合锰髤配合物。我们利用凝胶电泳实验研究,发现该配合物在近生理条件下,能有效地切割双链pBR322DNA。通过采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无氧操作实验,脱水丙二醛产物分析,以及T4DNA连接酶连接实验等方法,确认该切割反应是通过水解途径进行的。进一步地,我们对切割反应进行了较详细的动力学研究,求出其催化速率常数Kcat为0.72±0.02h-1(pH=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 锰()配合 水解 pBR322DNA T4DNA连接酶 自由基清除剂 催化速率常数 切割反应 动力学研究 实验研究 凝胶电泳 生理条件 反应体系 操作实验 分析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4,4′-二甲基-2,2′-联吡啶锰(Ⅱ)配合物切割DNA的动力学研究(英文)
16
作者 朱莉娜 孔德明 +2 位作者 金雅薇 李孝增 沈含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94-1097,共4页
对2个4,4′-二甲基-2,2′-联吡啶锰(Ⅱ)配合物在生理条件及H2O2的存在下对DNA切割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配合物分别存在下的DNA切割反应具有相似的动力学反应特征。其中对超螺旋DNA切割成缺口DNA步骤,均表现为三级反应,即... 对2个4,4′-二甲基-2,2′-联吡啶锰(Ⅱ)配合物在生理条件及H2O2的存在下对DNA切割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配合物分别存在下的DNA切割反应具有相似的动力学反应特征。其中对超螺旋DNA切割成缺口DNA步骤,均表现为三级反应,即反应速率分别与底物DNA的浓度、配合物的浓度和H2O2的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同时得到了2个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Ea)、活化焓(ΔH≠)和活化熵(ΔS≠)等动力学参数,并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氧化切割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甲基-2 2′-联吡啶锰()配合 DNA切割 动力学 切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2-氨基吡啶及去甲基斑蝥酸根的钴(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与DNA和BSA相互作用及体外抗增殖活性(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帆 林秋月 +2 位作者 郑博雯 胡益丹 郑晓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51-2457,共7页
溶液法合成了二(去甲基斑蝥酸根)合钴(Ⅱ)酸二(2-氨基吡啶鎓)配合物(Hapy)2[Co(DCA)2].6H2O(DCA=去甲基斑蝥酸根,C8H8O5;Hapy=2-氨基吡啶鎓,C5H7N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 溶液法合成了二(去甲基斑蝥酸根)合钴(Ⅱ)酸二(2-氨基吡啶鎓)配合物(Hapy)2[Co(DCA)2].6H2O(DCA=去甲基斑蝥酸根,C8H8O5;Hapy=2-氨基吡啶鎓,C5H7N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空间群,中心离子配位数为6。利用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对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以部分插入模式与DNA键合,猝灭常数Ksq为0.18。同时,利用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配合物能与BSA发生较强的键合作用,键合常数Ka=3.88×106L.mol-1。体外抗增值活性结果显示,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胃癌细胞(MGC80-3)的抑制活性均强于去甲基斑蝥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斑蝥酸根 2-氨基吡啶 钴()配合 与DNA和BSA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联吡啶和三氟甲基修饰β-二酮金属钯(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体外细胞毒性
18
作者 杨亚星 段晓波 +3 位作者 段飞 李胜辉 王书香 张金超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以取代苯乙酮、三氟乙酸乙酯及2,2’-联吡啶硝酸钯为原料,经Claisen缩合反应和螯合反应得到了系列三氟甲基修饰的β-二酮金属钯(Ⅱ)配合物.配合物结构通过了NMR、ESI-MS、IR及元素分析的表征,用X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3g的晶体结构.用... 以取代苯乙酮、三氟乙酸乙酯及2,2’-联吡啶硝酸钯为原料,经Claisen缩合反应和螯合反应得到了系列三氟甲基修饰的β-二酮金属钯(Ⅱ)配合物.配合物结构通过了NMR、ESI-MS、IR及元素分析的表征,用X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3g的晶体结构.用MTT法对产物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初步结果表明:所得配合物对MCF-7细胞的毒性明显高于Hela和A549细胞,其中配合物3a对MCF-7的细胞毒性与顺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配合 Β-二酮 三氟甲基 联吡啶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2-甲基-2-取代苯氧基丙酸为离去基团的铂(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细胞毒活性(英文)
19
作者 吴明明 房雷 +1 位作者 苟少华 陈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306,共4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2-甲基-2-取代苯氧基丙酸为离去基团的二价铂配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和质谱确证。采用MTT法对3种肿瘤细胞进行抗增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对胃癌细胞(SGC-7901)活性较好,对肝癌细胞(HepG2)和非小细胞肺癌细...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2-甲基-2-取代苯氧基丙酸为离去基团的二价铂配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和质谱确证。采用MTT法对3种肿瘤细胞进行抗增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对胃癌细胞(SGC-7901)活性较好,对肝癌细胞(HepG2)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活性较弱或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配合 合成 2-甲基-2-取代苯氧丙酸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羧甲基-2-甲基苯并咪唑铜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表征
20
作者 何雄 冯翔 +2 位作者 马丽 刘畅 庞海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2-86,共5页
用N,N’-二羧甲基-2甲基苯并咪唑、CuCl_2·2H_2O以及无水乙醇、蒸馏水和三乙胺,通过溶剂法蒸发得到了1个新型铜配合物CuL_2(H_2O)_2(C_(24)H_(34)CuN_4O_(14))(H_2L=N,N’-二羧甲基-2-甲基苯并咪唑).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于... 用N,N’-二羧甲基-2甲基苯并咪唑、CuCl_2·2H_2O以及无水乙醇、蒸馏水和三乙胺,通过溶剂法蒸发得到了1个新型铜配合物CuL_2(H_2O)_2(C_(24)H_(34)CuN_4O_(14))(H_2L=N,N’-二羧甲基-2-甲基苯并咪唑).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a=7.1726(5),b=20.7109(14),c=9.7328(7),α=90°,β=103.3140(10)°,γ=90°,V=1406.96(17)~3,Z=2,Dc=1.572g/cm^3,F(000)=694,μ=0.854mm^(-1),R1=0.0263,wR2=0.0760[I>2σ(I)].晶体结构中,每个铜原子与6个氧原子配位组成畸变八面体构型,其中包括4个羧基氧原子和2个游离水氧原子.另外对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性质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 N N’-二羧甲基-2-甲基苯并咪唑 溶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