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甲基化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苗玮玮 杨向东 +3 位作者 房丽君 郝征 郭江水 白康康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0-1015,共6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以无明显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诊断仍为排他性诊断,病因涉及免疫学、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及环境因素等。近年随着...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以无明显诱因的孤立性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目前诊断仍为排他性诊断,病因涉及免疫学、生物学、表观遗传学及环境因素等。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表观遗传改变在免疫耐受失调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认知被不断加深。DNA甲基化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目前已被证明参与ITP发病机制。异常的DNA甲基化引起机体内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应答,诱发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免疫失耐受,导致免疫细胞异常激活,使血小板破坏过多或生成不足。因此,本文综述了DNA甲基化基因在ITP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恢复患者免疫耐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dna甲基 自身免疫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与肿瘤免疫逃逸:作用机制与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任绍欣(综述) 任伟宏 王钰娜(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5-721,共7页
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恶性进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肿瘤免疫治疗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可通过影响肿瘤抗原、MHCⅠ类分子、免疫检查点分子和免疫基因的表达,以及巨噬细胞的募集和极化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与进展,是肿瘤... 肿瘤免疫逃逸是肿瘤恶性进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肿瘤免疫治疗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可通过影响肿瘤抗原、MHCⅠ类分子、免疫检查点分子和免疫基因的表达,以及巨噬细胞的募集和极化介导肿瘤免疫逃逸的发生与进展,是肿瘤有前途的治疗靶点。目前,DNA去甲基化药物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新的进展,包括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其他免疫药物和化疗药物等的联合应用,以及纳米药物和肿瘤疫苗等多种新型药物的开发等。为促进DNA去甲基化药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本文探讨了DNA甲基化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及DNA去甲基化药物在实验室与临床相关试验研究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肿瘤免疫逃逸 dna甲基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苓健骨方调节骨组织m^(6)A甲基化机制研究
3
作者 屈丽 谢丽华 +1 位作者 叶云金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3,共8页
目的利用表观转录组学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续苓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中骨组织mRNA的m^(6)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雌性SP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采用去卵巢法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治疗组以续苓... 目的利用表观转录组学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续苓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中骨组织mRNA的m^(6)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雌性SP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采用去卵巢法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治疗组以续苓健骨方药液进行灌胃给药,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运用MeRIP-qPCR和表观转录组学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2组大鼠骨组织中mRNA的m^(6)A甲基化和表达水平变化,并对这些mRNA进行GO和KEGG分析,基于检测结果选取6个差异甲基化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续苓组中差异表达的mRNA共有4479个,其中2298个上调,1497个下调;1215个基因m^(6)A甲基化修饰水平显著变化,其中592个高甲基化,623个低甲基化;联合分析发现,825个基因同时发生mRNA表达和m^(6)A修饰变化,433个m^(6)A高甲基化且mRNA表达上调,392个m^(6)A低甲基化且mRNA表达下调;GO和KEGG分析显示,m^(6)A高甲基化且表达上调的基因参与骨髓细胞分化、线粒体中释放细胞色素C、红细胞分化等过程;m^(6)A低甲基化且表达下调的基因参与甘油三酯分解代谢过程的调节、PPAR、磷脂酰肌醇、甲状腺激素、胆固醇代谢等信号通路;MeRIP-qPCR验证显示续苓组中Ggt1、Hps4、H1fx、Selp、Hras的相对m^(6)A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续苓健骨方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组织中m^(6)A甲基化修饰影响显著,其中Ggt1、Hps4、H1fx、Selp、Hras等基因的m^(6)A甲基化修饰变化可能是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m^(6)A甲基修饰 续苓健骨方 甲基RNA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中囊胚腔扩张促进DNA甲基化
4
作者 郭峥 杜婧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78-578,共1页
目的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小鼠胚胎发育的复杂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囊胚腔扩张在小鼠胚胎的第二次命运决定中至关重要,但其对DNA甲基化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将探究囊胚腔的扩张是否影响DNA甲基化。方法在这项研究中,通... 目的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小鼠胚胎发育的复杂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囊胚腔扩张在小鼠胚胎的第二次命运决定中至关重要,但其对DNA甲基化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将探究囊胚腔的扩张是否影响DNA甲基化。方法在这项研究中,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研究了囊胚腔扩张对DNA甲基化的影响:高渗处理或破坏TE(滋养外胚层)皮质张力。将两个处理组的囊胚免疫荧光染色,统计其荧光强度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高渗处理或破坏TE皮质张力来抑制囊胚腔扩张,可以抑制5MC(5-甲基胞嘧啶)为标记的DNA甲基化水平。此外,作为5MC上游关键的表观遗传蛋白,DNMT3L(DNA甲基转移酶3样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胚胎E2.5~E3.5时期与5MC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提示囊胚腔扩张可能通过影响DNMT3L的表达来调控DNA甲基化水平。结论这项研究揭示了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中囊胚腔扩张对DNA甲基化的调控作用,为了解胚胎的机械行为在早期胚胎表观遗传修饰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表观遗传修饰 dna甲基转移酶 免疫荧光染色 小鼠胚胎 囊胚腔 早期胚胎 统计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免疫型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贾紫千 冯晓玲(指导) +2 位作者 李娜 张杨 蒋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287-2291,共5页
复发性流产(RSA)为育龄期妇女妊娠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病因复杂,除遗传、解剖、内分泌及感染因素外,免疫因素导致的RSA多在临床中难以明确。DNA甲基化为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与RSA的发病关系密切,DNA甲... 复发性流产(RSA)为育龄期妇女妊娠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病因复杂,除遗传、解剖、内分泌及感染因素外,免疫因素导致的RSA多在临床中难以明确。DNA甲基化为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与RSA的发病关系密切,DNA甲基化异常可使母胎界面之间复杂的免疫机制受到破坏,使母体对胚胎的植入产生免疫性排斥,导致妊娠失败。本文主要从DNA甲基化对自身免疫型及同种免疫型RSA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复发性流产 同种免疫 自身免疫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二氧化硅所致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DNA甲基化差异基因的MeDIP-seq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建永 姚武 郝长付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检测游离二氧化硅所致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DNA甲基化差异基因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肺成纤维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建立共培养的矽肺体外模型,采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检测分析不同染毒时间(0... 目的:检测游离二氧化硅所致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DNA甲基化差异基因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肺成纤维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建立共培养的矽肺体外模型,采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检测分析不同染毒时间(0、24、48 h)的肺成纤维细胞之间的DNA甲基化差异基因,并采用DAVID工具对检测到的甲基化差异基因进行KEGG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发现8 791个基因的DNA甲基化程度在3个染毒时间组中均存在差异,DAVID工具分析发现这些差异主要集中在代谢、环境信息过程、细胞过程、生物体系统、人类疾病相关通路等通路中。结论:矽肺形成过程中存在大量DNA甲基化程度发生改变的基因,且这些基因涉及多个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dna甲基 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O基因DNA甲基化与乙肝疫苗免疫低/无应答水平的关系
7
作者 李嘉铃 周小婷 +5 位作者 董柏青 陈钦艳 胡莉萍 王超 苏永健 李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通过探讨m6A去甲基化酶FTO基因DNA甲基化与乙肝疫苗免疫低/无应答水平的关联性,为预测个体乙肝疫苗的应答水平、研发新型HepB疫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招募于2014-2016年间至广西南宁市三所三级甲等... 目的通过探讨m6A去甲基化酶FTO基因DNA甲基化与乙肝疫苗免疫低/无应答水平的关联性,为预测个体乙肝疫苗的应答水平、研发新型HepB疫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非匹配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招募于2014-2016年间至广西南宁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8~9月龄263例儿童(已完成乙肝免疫接种程序)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乙肝表面抗体(HBsAb)水平将抗-HBs浓度<100 mIU/mL作为观察组,抗-HBs浓度≥100 mIU/mL作为对照组。采用Methyl Target技术检测FTO基因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分析FTO基因28个位点CpG岛DNA甲基化水平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关系。结果FTO基因各基因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都比较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DNA甲基化水平在FTO_1基因222位点、FTO_2基因72位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FTO_1基因222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Z=-2.38,P=0.009)。观察组FTO_2基因72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Z=-1.71,P=0.044)。结论提示人体中FTO基因存在发生甲基化的可能,乙肝疫苗接种者低/无免疫应答水平可能受FTO_1基因222位点、FTO_2基因72位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O dna甲基 乙肝疫苗 免疫应答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调控在免疫学研究中的进展
8
作者 赵锴(综述) 曹雪涛(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9-734,共6页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了可以遗传的改变的一门学科。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中进化上比较保守、相对比较稳定的一种表观修饰。DNA甲基化,特别是CpG岛的高甲基化,通常能够介导基因表达的稳定沉默。研...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了可以遗传的改变的一门学科。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中进化上比较保守、相对比较稳定的一种表观修饰。DNA甲基化,特别是CpG岛的高甲基化,通常能够介导基因表达的稳定沉默。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参与调控免疫系统的分化发育,DNA甲基化的异常也是包括肿瘤在内的众多免疫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致病因素。表观遗传学与免疫学的碰撞也为理解免疫学现象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将对近年来DNA甲基化调控在免疫学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 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基因组整体DNA甲基化差异与部分免疫性状的关系
9
作者 徐琪 陈阳 +6 位作者 黄正洋 张扬 李欣玉 甑霆 李秀 段修军 陈国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7,共4页
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基因组主要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之一,是调节基因组功能的重要手段。本试验以金定鸭、樱桃谷北京鸭、番鸭、半番鸭(番鸭♂×金定鸭♀、番鸭♂×樱桃谷北京鸭♀)为试验材料,应用MethylFlash整体甲基化定量试剂盒... 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基因组主要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之一,是调节基因组功能的重要手段。本试验以金定鸭、樱桃谷北京鸭、番鸭、半番鸭(番鸭♂×金定鸭♀、番鸭♂×樱桃谷北京鸭♀)为试验材料,应用MethylFlash整体甲基化定量试剂盒检测其甲基化程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蛋白、球蛋白、IgA、IgM和IgG等部分免疫性状,并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两个远缘杂交种(番鸭♂×金定鸭♀、番鸭♂×樱桃谷北京鸭♀)的DNA整体甲基化程度显著高于或极显著高于亲本(金定鸭、樱桃谷北京鸭、番鸭),而3个亲本间以及两个远缘杂交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免疫指标性状值大致表现为家鸭高于番鸭,番鸭高于半番鸭。鸭基因组整体DNA甲基化水平与免疫性状间呈负相关,其中与总蛋白、球蛋白和IgM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试验结果揭示了半番鸭及其亲本基因组整体DNA甲基化对部分免疫性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免疫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黏膜癌变基因组甲基化分析
10
作者 刘华 岳万远 +3 位作者 邵帅 孙家平 杨莹 代晓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9-328,共10页
目的研究舌黏膜癌变过程中基因组甲基化特征,探讨舌癌中DNA甲基化的规律。方法用50 mg/L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诱导C57BL/6J小鼠舌黏膜癌变,分别取第0、12、28周的舌黏膜(分别代表正常、癌前病变和癌变)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和甲... 目的研究舌黏膜癌变过程中基因组甲基化特征,探讨舌癌中DNA甲基化的规律。方法用50 mg/L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诱导C57BL/6J小鼠舌黏膜癌变,分别取第0、12、28周的舌黏膜(分别代表正常、癌前病变和癌变)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和甲基化DNA免疫沉淀测序(MeDIP-Seq),在人舌黏膜组织和人舌癌细胞系中,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飞行质谱检测验证转化生长因子贝塔信号蛋白1(SMAD1)的表达和启动子的甲基化。结果28周较12周和0周舌黏膜的胞嘧啶鸟嘌呤岛(CGI)甲基化水平均升高,12周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高于0周。在0、12和28周期间,208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启动子中的差异甲基化呈负相关。与正常黏膜相比,细胞系中SMAD1的mRNA上调,同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结论舌黏膜癌变中伴随DNA甲基化修饰异常,舌癌中SMAD1高表达伴启动子低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发病机制 甲基 动物模型 甲基dna免疫沉淀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刺激对马氏珠母贝血细胞DN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焦钰 梁金婵 +3 位作者 谷泽丰 张鹏飞 李榕娇 罗少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7-13,共7页
【目的】研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血细胞基因组DNA的甲基化修饰情况及其在脂多糖(LPS)刺激后的变化,为探究甲基化修饰在珍珠贝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法(MSAP)分析马氏珠母... 【目的】研究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血细胞基因组DNA的甲基化修饰情况及其在脂多糖(LPS)刺激后的变化,为探究甲基化修饰在珍珠贝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法(MSAP)分析马氏珠母贝血细胞(正常养殖贝)以及注射LPS后(6、12、24 h)基因组CCGG位点甲基化的修饰水平变化,并对甲基化修饰位点进行回收测序。【结果】共获得1 102个清晰可辨的DNA条带,其中全甲基化位点条带215个,半甲基化位点条带127个,非甲基化位点条带760个。对照组血细胞基因组CCGG位点的甲基化修饰比例为23.76%,注射LPS后,甲基化比例为28.10%~48.25%,注射6 h时最低,12 h时最高;对特异性片段测序后,经Blast比对,得到5条存在甲基化修饰的基因序列,其中2条具有注释信息,分别是干扰素调控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和磷脂酶BL2(Putative phospholipase B-like 2)。【结论】马氏珠母贝血细胞基因组CCGG位点的甲基化修饰参与调控LPS诱导的免疫反应,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dna甲基 免疫防御 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法(M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技术与肿瘤中DNA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筱青 孙丹凤 +1 位作者 张燕捷 房静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5-303,共9页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参与基因转录调控,X染色体失活,发育调控及细胞分化的过程。异常的DNA甲基化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芯片技术的发展为高通量研究DNA甲基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各种芯片技术以不同的DNA预处理方法...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参与基因转录调控,X染色体失活,发育调控及细胞分化的过程。异常的DNA甲基化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芯片技术的发展为高通量研究DNA甲基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各种芯片技术以不同的DNA预处理方法为基础,包括免疫沉淀和限制性内切酶等。免疫沉淀方法特异性高,而限制性酶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虽然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们为在基因组范围研究癌症的甲基化谱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芯片 免疫沉淀 限制性内切酶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睾发生过程中DNA甲基化状态和甲基化转移酶表达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吴盛德 魏光辉 +5 位作者 朱静 李娅莎 甘立强 袁心刚 徐明灯 陈柏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1-23,26,共4页
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i—(2-ethylhexy)phthalate,DEHP]作用于孕鼠后,胎鼠睾丸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及3种DNA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情况;探讨DEHP所致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在睾丸下降过程中... 目的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i—(2-ethylhexy)phthalate,DEHP]作用于孕鼠后,胎鼠睾丸组织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及3种DNA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情况;探讨DEHP所致表观遗传修饰改变在睾丸下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妊娠昆明小鼠(KMmice)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玉米油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每组15只。玉米油对照组和DEHP实验组自妊娠第12.5天到妊娠第18.5天分别持续经口予以玉米油和DEHP,用量按每日500mg/kg,正常对照组不予灌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种DNA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玉米油对照组DNA甲基化水平和3种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HP实验组DNA甲基化水平比对照组增高约1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种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量均比对照组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Dnmt1,P〈0.05;Dnmt3a,P〈0.01;Dnmt3b,P〈0.05)。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DEHP通过影响3种甲基化转移酶的表达而导致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抑制睾丸下降过程中多种基因的表达,发生隐睾。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学修饰的改变可能是DEHP诱发隐睾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转移酶类 二乙基已基邻苯二甲酸/免疫 隐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感染对家蚕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巧伶 苏立德 吕志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1-949,共9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是否参与家蚕Bombyx mori免疫反应的调控。【方法】对家蚕与其他生物的DNA甲基转移酶(DNM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与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的蛋白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利用定量PCR检测家蚕5龄第...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是否参与家蚕Bombyx mori免疫反应的调控。【方法】对家蚕与其他生物的DNA甲基转移酶(DNM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与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的蛋白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利用定量PCR检测家蚕5龄第3天幼虫感染病原菌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后Bm DNMT1,Bm HDACI-1,Bm HDACI-2和Bm HAT1在家蚕脂肪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给家蚕5龄第2天幼虫注射DNMT,HDAC和HAT抑制剂,观察它们对家蚕感染细菌后的存活率的影响。【结果】系统进化分析显示,Bm DNMT1在进化上呈现特殊性,独立于其他昆虫DNMT1的进化,而Bm HDACs和Bm HAT在进化上相对保守。定量PCR检测表明,在两种细菌感染后,Bm DNMT1,Bm HDACs和Bm HAT1在家蚕幼虫脂肪体中的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然而,DNMT,HDAC和HAT抑制剂对家蚕幼虫感染细菌后的存活率并无明显影响。【结论】本研究发现感染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后,家蚕幼虫脂肪体中Bm DNMT1,Bm HDACs和Bm HAT1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推测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可能参与家蚕免疫反应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细菌感染 免疫反应 dna甲基 组蛋白乙酰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DNA甲基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杰 管翠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95-1098,共4页
近些年研究发现DNA甲基化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作为常见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病因复杂,随着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深入,其致病因素诱导DNA甲基化改变也越来越被关注。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营养、免疫等致病因素诱导... 近些年研究发现DNA甲基化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作为常见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病因复杂,随着人们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深入,其致病因素诱导DNA甲基化改变也越来越被关注。本文综述了微生物、营养、免疫等致病因素诱导的DNA甲基化变化在该病发病机制中所起的相关作用,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有助于相关治疗药物的开发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微生物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表皮样细胞基因启动子区差异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仁礼 刘彩霞 +4 位作者 孟锦绣 张丽丽 韩冬 蔡佳杰 闻安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69-777,共9页
目的: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探讨可能参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s)的基因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s诱导定向分化为ELCs,分别取未分化的ESCs和诱导分化后的ELCs进行芯片分析,利... 目的: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探讨可能参与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分化为表皮样细胞(ELCs)的基因DNA甲基化调控机制。方法:利用人羊膜建立体外诱导体系,将小鼠ESCs诱导定向分化为ELCs,分别取未分化的ESCs和诱导分化后的ELCs进行芯片分析,利用甲基化免疫共沉淀技术将每组染色质DNA的甲基化片段共沉淀下来,和本底对照(input)分别标记Cy3和Cy5荧光,一同上样于Roche NimbleGen高密度(2.1M,芯片覆盖22 425个启动子)甲基化芯片,启动子区采用UCSC数据库进行注释,启动子覆盖转录起始位点上游8 200 bp、下游3 000 bp,通过对这些启动子区甲基化谱的分析,筛选出甲基化调控可能与ESCs向ELCs定向分化相关的基因。结果:小鼠ESCs和ELCs两组细胞在基因组水平上有17 500个启动子存在甲基化,其中有3 435个启动子发生甲基化差异变化,高CpG岛的启动子有894个发生差异甲基化,中度CpG岛的启动子有974个发生差异甲基化,低CpG岛的启动子有1 567个发生差异甲基化。结论:在ESCs向ELCs定向分化的过程中,众多的基因启动子区发生了甲基化程度的变化,说明细胞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表观遗传学事件。这些基因启动子的差异甲基化在ESCs向ELCs定向分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的功能学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 胚胎干细胞 表皮样细胞 启动子 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温争争 左闪 +5 位作者 陈梦 周红学 孙国华 冯艳微 王卫军 杨建敏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4,共9页
本研究为了探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DNA甲基化水平与甲基化模式变化,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WGBS)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刺参在3个温度下(20℃、26℃和32℃)的纵肌、呼吸树、消化道和体壁4个... 本研究为了探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在不同温度胁迫下的DNA甲基化水平与甲基化模式变化,利用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WGBS)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刺参在3个温度下(20℃、26℃和32℃)的纵肌、呼吸树、消化道和体壁4个组织进行分析。WGBS测序结果显示,在消化道组织中,20℃、26℃和32℃温度组全基因组总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70±0.01)%、(1.79±0.11)%和(1.59±0.04)%,26℃组处于休眠状态,刺参消化道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升高,而32℃组高温胁迫下,甲基化水平下降;在总甲基化位点中,CG类型是主要的甲基化修饰(96%以上),CHH和CHG位点占比较低;30%甲基化水平的甲基化位点中,CHG和CHH为本类型甲基化的最高点,且显著高于CG类型。ELISA检测结果显示,3种不同温度下,刺参呼吸树和消化道组织的甲基化水平范围为2.68%~3.29%,均高于纵肌和体壁组织;温度变化后,刺参呼吸树和消化道组织的总甲基化水平均有显著变化,而纵肌和体壁的总甲基化水平基本不变,表明DNA甲基化可能参与刺参的高温胁迫调控机制。刺参应对温度变化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的研究,从表观遗传学视角解析温度升高对刺参不同组织的影响,可为丰富刺参甲基化研究内容和无脊椎动物的甲基化发生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dna甲基水平及模式 休眠 高温胁迫 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X射线对小鼠全基因组CpG岛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静子 冒晓蓓 +7 位作者 张有为 薛利军 刘小北 耿建 任丽丽 郁红菊 陈龙邦 褚晓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X射线(LDR)暴露对小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分次0.5 Gy(0.05 Gy/d×10 d)照射组。末次照射后2 h摘除眼球取血。采用Roche-NimbleGen小鼠甲基化DNA... 目的探讨小剂量X射线(LDR)暴露对小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BALB/c雄性小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分次0.5 Gy(0.05 Gy/d×10 d)照射组。末次照射后2 h摘除眼球取血。采用Roche-NimbleGen小鼠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芯片(MeDIP-chip),分析小鼠全血基因组启动子CpG岛甲基化改变,并利用MeDIP-qPCR(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分次照射组全血基因组共筛选出811个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些基因涉及几乎所有主要生物学过程。经MeDIP-qPCR验证,挑选出的8个基因(Rad23b、Tdg、Ccnd1、Ddit3、Llgl1、Rasl11a、Tbx2、Slc6a15)的甲基化水平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LDR诱导特定基因的CpG岛发生高甲基化,可能参与LDR损伤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甲基 dna免疫共沉淀-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患者血浆与肿瘤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成东 王瑞丽 +4 位作者 张振兴 王道奎 管立学 王玉亭 张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992-994,共3页
目的:研究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分级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并探讨血浆DNA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40例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组织及其对应血浆标本中p16基因CpG岛甲基化... 目的:研究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分级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并探讨血浆DNA甲基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40例不同级别的胶质瘤组织及其对应血浆标本中p16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免疫组化SP法分析肿瘤组织p16蛋白和Ki-67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胶质瘤组织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42.5%(17/40),血浆p16基因甲基化为27.5%(11/4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780,P=0.1596);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72.5%(29/40),其中55.2%(16/29)缺失与甲基化有关(P=0.0229)。甲基化发生率随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有增高趋势,高度恶性者高于低度恶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χ2=11.4288,P=0.0007;血浆:χ2=8.9439,P=0.0028)。甲基化阳性者中Ki-67抗原增殖指数明显高于甲基化阴性者(P<0.05)。结论:p16基因CpG岛甲基化导致该基因灭活是胶质细胞恶性增生的主要机制之一,为肿瘤发生的晚期事件。血浆DNA甲基化状态可能成为临床诊治中有效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CPG岛 dna甲基 胶质瘤 KI-67抗原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CyclinD1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忽平 李红雨 +4 位作者 郭小芬 高玉霞 张红岩 贾冬丽 李爱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315-1317,1321,共4页
目的:研究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CyclinD1蛋白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关系,探讨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卵巢上皮性癌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甲基化PCR的方法对20例正常卵巢上皮性组织(A组),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B... 目的:研究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CyclinD1蛋白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关系,探讨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卵巢上皮性癌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甲基化PCR的方法对20例正常卵巢上皮性组织(A组),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B组),3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C组)中TG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进行检测,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上述标本中CyclinD1蛋白的表达的情况。结果:1)C组TCFBI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高于B组及A组(P<0.05);2)CyclinD1蛋白在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为:C组>B组>A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3)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表达增高与TCFBI基因启动子发生甲基化有关(r=0.505,P<0.05)。结论:TGFBI基因DNA启动子发生甲基化可能上调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刺激细胞异常增殖。该机制可能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TGFBI基因 dna甲基 免疫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