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4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4株。5种16 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和rmtD)的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目的了解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4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4株。5种16 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和rmtD)的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PCR产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并将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株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40株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检出率为74.1%,未检出rmtA、rmtB、rmtC及rmtD基因。54株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8.9%、63.0%和64.8%,对其余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85.0%以上。结论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除米诺环素对该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外,该菌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展开更多
目的调查一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至3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共32株,用分子鉴定法确认为鲍曼不动杆菌,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目的调查一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至3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共32株,用分子鉴定法确认为鲍曼不动杆菌,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7种16S r 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本组32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2')-Ib 32株(100.0%)、aac(3)-I 15株(46.9%)、aac(6')-Ib 19株(59.4%)、ant(3'')-I 20株(62.5%)、aph(3')-I 19株(59.4%),与1种16S r RNA甲基化酶基因arm A 25株(78.1%)。阳性基因共分为7种检测模式,其中以aac(2')-Ib+aac(3)-I+aac(6')-Ib+ant(3'')-I+aph(3')-I+arm A等6种基因均阳性的模式最高,为12株(37.5%)。结论产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2')-Ib、aac(3)-I、aac(6')-Ib、ant(3'')-I、aph(3')-I)与1种16S r RNA甲基化酶基因arm A是本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重要原因。在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检出aac(2')-Ib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bla_(NDM-1)基因的分布,探讨NDM-1阳性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长沙地区2011年1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bla_(NDM...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bla_(NDM-1)基因的分布,探讨NDM-1阳性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长沙地区2011年1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bla_(NDM-1)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和BLAST软件分析。对bla_(NDM-1)基因阳性菌株,采用E试验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包括bla_(DHA)、bla_(VIM)、bla_(IMP)、bla_(GIM)、bla_(CTX-M)、bla_(KPC)、bla_(TEM)和bla_(SHV)等)和16S r RNA甲基化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共收集到687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3株被证实为bla_(NDM-1)基因阳性菌株,包括2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编号CS11495和CS610)和1株阴沟肠杆菌(菌株编号CS30754)。该3株菌均来源于湘雅医院。在测试的12种抗菌药物中,除对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几乎全耐药。菌株CS11495同时检出bla_(SHV-12)、bla_(TEM-1)、bla_(CTX-M-15)和bla_(IMP-4),菌株CS610携带bla_(DHA)、bla_(SHV-12)和bla_(TEM-1),菌株CS30754中bla_(SHV-12)和bla_(TEM-1)基因阳性。其余基因均为阴性。2株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型可分为A、B两型。MLST显示,菌株CS11495、CS610和CS30754分别属于ST629、ST490及ST214,其中ST490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 bla_(NDM-1)阳性菌株具有广泛的耐药谱,与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有关。尽管本地区不存在克隆传播,但分布于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应预防其播散。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调查一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至3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共32株,用分子鉴定法确认为鲍曼不动杆菌,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7种16S r 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本组32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2')-Ib 32株(100.0%)、aac(3)-I 15株(46.9%)、aac(6')-Ib 19株(59.4%)、ant(3'')-I 20株(62.5%)、aph(3')-I 19株(59.4%),与1种16S r RNA甲基化酶基因arm A 25株(78.1%)。阳性基因共分为7种检测模式,其中以aac(2')-Ib+aac(3)-I+aac(6')-Ib+ant(3'')-I+aph(3')-I+arm A等6种基因均阳性的模式最高,为12株(37.5%)。结论产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2')-Ib、aac(3)-I、aac(6')-Ib、ant(3'')-I、aph(3')-I)与1种16S r RNA甲基化酶基因arm A是本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重要原因。在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检出aac(2')-Ib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文摘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bla_(NDM-1)基因的分布,探讨NDM-1阳性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长沙地区2011年1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bla_(NDM-1)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和BLAST软件分析。对bla_(NDM-1)基因阳性菌株,采用E试验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包括bla_(DHA)、bla_(VIM)、bla_(IMP)、bla_(GIM)、bla_(CTX-M)、bla_(KPC)、bla_(TEM)和bla_(SHV)等)和16S r RNA甲基化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共收集到687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3株被证实为bla_(NDM-1)基因阳性菌株,包括2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编号CS11495和CS610)和1株阴沟肠杆菌(菌株编号CS30754)。该3株菌均来源于湘雅医院。在测试的12种抗菌药物中,除对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几乎全耐药。菌株CS11495同时检出bla_(SHV-12)、bla_(TEM-1)、bla_(CTX-M-15)和bla_(IMP-4),菌株CS610携带bla_(DHA)、bla_(SHV-12)和bla_(TEM-1),菌株CS30754中bla_(SHV-12)和bla_(TEM-1)基因阳性。其余基因均为阴性。2株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型可分为A、B两型。MLST显示,菌株CS11495、CS610和CS30754分别属于ST629、ST490及ST214,其中ST490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 bla_(NDM-1)阳性菌株具有广泛的耐药谱,与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有关。尽管本地区不存在克隆传播,但分布于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应预防其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