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轧钢表面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牛运峰 鲁道荣 燕逸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1,97,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多种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水解工艺条件,在冷轧钢表面制备硅烷膜,通过对比每种条件所得硅烷膜样品在3.50%NaCl溶液中的塔菲尔极化曲线,获得了最佳水解工艺,并用稳态极化曲线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该工艺制备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多种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水解工艺条件,在冷轧钢表面制备硅烷膜,通过对比每种条件所得硅烷膜样品在3.50%NaCl溶液中的塔菲尔极化曲线,获得了最佳水解工艺,并用稳态极化曲线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该工艺制备的硅烷膜对冷轧钢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硅烷、乙醇、去离子水的体积比2∶10∶88,水解温度40.0℃,溶液pH=13.0为最佳水解工艺条件;在该条件下形成的硅烷膜可大幅度提高冷轧钢在3.50%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冷轧钢 耐蚀性能 水解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间和对位苯甲基官能化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健 伍川 +3 位作者 董红 武侠 张引弟 程大海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金属Na、邻氯甲苯、间氯甲苯或对氯甲苯为原料,通过伍尔兹反应合成邻、间和对位苯甲基官能化的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仪(NM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金属Na、邻氯甲苯、间氯甲苯或对氯甲苯为原料,通过伍尔兹反应合成邻、间和对位苯甲基官能化的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仪(NMR)、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反应温度、原料滴加时间、原料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确定各个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温度对3种产物的产率影响都是显著的,而原料滴加时间和物质的量之比对3种产物产率影响均不显著,利用密度-折射率联用仪测定得到25℃时3种产物的密度分别为0.962 43、0.950 55和0.948 87 g/cm3,折射率分别为1.476 18、1.469 88和1.470 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氧基 伍尔兹反应 对苯甲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季铵盐的合成 被引量:21
3
作者 彭忠利 吴小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3-877,共5页
为制备线性聚硅氧烷季铵盐高分子,以3-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叔胺为原料,合成了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季铵盐(QAD IES)单体,考察了溶剂、反应时间对产品中QAD IES质量分数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1HNRM和13CNMR... 为制备线性聚硅氧烷季铵盐高分子,以3-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叔胺为原料,合成了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季铵盐(QAD IES)单体,考察了溶剂、反应时间对产品中QAD IES质量分数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1HNRM和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以异丙醇为溶剂,3-氯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癸基二甲基叔胺为反应原料时,产物的正模式ESI-MS谱图中,m/Z:374.5、388.5、755.5、769.5、783.5和797.5处出现准分子离子峰,表明异丙醇在反应过程中与乙氧基硅烷发生了酯交换反应。通过实验得出该反应较优的反应条件为:在N2氛围中,以乙醇为溶剂回流反应40 h左右。产品色泽较好,季铵盐质量分数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季铵盐 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3,3,3-三氟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淮军 廖洪流 李凤仪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61-263,共3页
采用溶剂法、气液相反应法,以3,3,3-三氟丙基甲基二氯硅烷和乙醇为原料醇解合成3,3,3-三氟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通过考察溶剂种类、原料配比、填料大小等因素的影响,确立了最优合成条件.
关键词 3 3 3-三氟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合成 醇解 溶剂法 气液相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与关联 被引量:4
5
作者 伍川 董红 +3 位作者 杨雄发 蒋剑雄 来国桥 邱化玉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49,65,共4页
静态法测定了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在378.10—423.84 K之间的饱和蒸汽压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Antoine常数A,B,C的值分别为8.809 9,3 935.933,87.61,饱和蒸汽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介于0—2.36%;在2.27—101.325 kPa之... 静态法测定了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在378.10—423.84 K之间的饱和蒸汽压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Antoine常数A,B,C的值分别为8.809 9,3 935.933,87.61,饱和蒸汽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介于0—2.36%;在2.27—101.325 kPa之间,沸点计算值与文献值的绝对误差不超过3.80 K,以开尔文温度表示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77%。通过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得到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在378.10—423.84 K之间的平均摩尔蒸发热为50 653.79 J/mol,常压沸点为494.66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基乙氧基 饱和蒸汽压 汽液平衡 Antoine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苯基乙氧基硅烷饱和蒸汽压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宝华 伍川 +1 位作者 董红 蒋剑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111,共6页
通过真空减压精馏分离得到高纯度二甲基苯基乙氧基硅烷,利用斜式沸点仪测定二甲基苯基乙氧基硅烷在1.325~99.325 kPa范围内的饱和温度并利用Antoine方程进行关联,得到Antoine常数A=5.077 80,B=969.550,C=-152.478 K。饱和温度计算值与... 通过真空减压精馏分离得到高纯度二甲基苯基乙氧基硅烷,利用斜式沸点仪测定二甲基苯基乙氧基硅烷在1.325~99.325 kPa范围内的饱和温度并利用Antoine方程进行关联,得到Antoine常数A=5.077 80,B=969.550,C=-152.478 K。饱和温度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最大相对偏差不大于0.24%。还利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估算了348.32~467.92 K范围内二甲基苯基乙氧基硅烷的摩尔蒸发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基乙氧基 饱和蒸汽压 Antoine方程 摩尔蒸发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的生产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发治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30,48,共3页
介绍了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产品的一种高效、经济、可控的生产制备方法,并简述了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产品的性质及其在涂料、橡胶、水泥润滑油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甲基苯基乙氧基 生产 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二烯丙基乙氧基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2
8
作者 钟桂云 张招贵 +1 位作者 黄旺生 黄建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72,80,共3页
甲基二烯丙基硅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中间体,采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烯丙基氯通过格式反应制得。探讨了这个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及各种影响产率的因素,并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关键词 甲基烯丙基乙氧基 格式反应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的性质及其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宋修艳 王辉 李中华 《湖北化工》 2001年第6期26-27,共2页
综述了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的性质及其聚合物在涂料、橡胶、水泥。
关键词 甲基苯基乙氧基 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氧基硅烷与三乙氧基硅烷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庞青涛 昝丽娜 +1 位作者 邵水源 王启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0-182,185,共4页
利用盐酸为催化剂,以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水进行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具有反应活性的有机-无机杂化有机硅树脂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原料配比、温度及水对树脂产... 利用盐酸为催化剂,以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二苯基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及水进行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具有反应活性的有机-无机杂化有机硅树脂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催化剂浓度、原料配比、温度及水对树脂产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酸浓度为0.05mol/L、原料配比为1.5∶2.5∶6、温度为70℃、水量为0.1mol。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对最优配比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树脂中具有可反应性基团,其主链为硅氧链。采用GPC分析,数均分子量为43040,分散系数为2.3,分布较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氧基 苯基乙氧基 γ-(2 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氯硅烷醇解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徐文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2,共5页
该文对二甲基二氯硅烷的醇解反应进行了理论(采用B3LYP/6-31G(D)方法)和实验(溶剂法)研究,发现反应的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很容易进行,其中第一步为反应的速控步.得出其第二步的产物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主产物;反应按乙醇和硅烷略小于2(理... 该文对二甲基二氯硅烷的醇解反应进行了理论(采用B3LYP/6-31G(D)方法)和实验(溶剂法)研究,发现反应的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很容易进行,其中第一步为反应的速控步.得出其第二步的产物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主产物;反应按乙醇和硅烷略小于2(理论值,实验值为1.8)的配比进行;反应宜按乙醇滴加入硅烷的方式进行.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 醇解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反应 溶剂法 乙醇 研究 吻合 实验结果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凝胶的疏水改性及表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大川 同帜 +1 位作者 陈方方 李宇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3,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经溶胶-凝胶过程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再利用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DS)对其进行改性,制备疏水性二氧化硅凝胶.用红外光谱、接触角,热重分析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对试样的结构、疏水性、热稳定性及形貌进行分析.结果...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经溶胶-凝胶过程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再利用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DS)对其进行改性,制备疏水性二氧化硅凝胶.用红外光谱、接触角,热重分析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对试样的结构、疏水性、热稳定性及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样品是表面存在疏水基团—CH3的疏水凝胶;热稳定性较好,600℃之后没有明显的质量损失,热处理温度定于400℃可保证其疏水性;表面均一平整,孔隙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疏水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苯基含量硅树脂阻燃剂的合成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瑜润 刘述梅 +2 位作者 叶华 赵建青 傅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6,62,共3页
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PDS)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S)为单体,在0·1mol/L的稀盐酸催化下水解缩聚成具有阻燃性能的高苯基含量的硅树脂,采用TGA和DSC对PTES/DPDS/DMDS投料摩尔比为75·0/18·8/6&... 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PDS)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S)为单体,在0·1mol/L的稀盐酸催化下水解缩聚成具有阻燃性能的高苯基含量的硅树脂,采用TGA和DSC对PTES/DPDS/DMDS投料摩尔比为75·0/18·8/6·2的高阻燃性产物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其结构和组成对聚碳酸酯阻燃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硅树脂中的苯基含量为80·0%~90·0%(mol),二官能度的单体含量为20·0%~40·0%(mol)时,阻燃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三乙氧基 苯基氧基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苯基树脂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制备碳化硅纳米粉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俞肇元 贺春林 +3 位作者 张滨 刘常升 国玉军 才庆魁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2-164,共3页
以廉价有机硅烷反应物—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原料 ,采用激光气相法合成了纳米SiC粉。详细研究了载气对粉体产率的影响 ,并对粉体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激光合成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纳米粉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s/PDMDES共混基质膜的制备及其在水溶液中渗透汽化分离乙醇的应用
15
作者 陈晓乐 李娜 +1 位作者 陈霖宇 周屈兰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7-414,共8页
共混基质膜是提升聚合物膜分离性能的有效策略,其中ZIFs材料被视为理想的填充颗粒。为了获得性能更好的渗透汽化膜,希望通过在PDMDES聚合物内添加ZIFs颗粒制备高分离性能的共混基质膜。首先,制备了ZIF-8、ZIF-90及ZIF-8-90颗粒,并通过... 共混基质膜是提升聚合物膜分离性能的有效策略,其中ZIFs材料被视为理想的填充颗粒。为了获得性能更好的渗透汽化膜,希望通过在PDMDES聚合物内添加ZIFs颗粒制备高分离性能的共混基质膜。首先,制备了ZIF-8、ZIF-90及ZIF-8-90颗粒,并通过红外光谱表征方法证实了ZIFs颗粒的成功合成,随后,在PDMDES聚合物中填充ZIFs颗粒,制备了三种不同的ZIFs/PDMDES共混基质膜,并考察了这些共混基质膜的形貌、表面疏水性能以及渗透汽化特性。研究发现,ZIFs颗粒的加入不仅增加了膜的厚度,还显著提升了膜表面的疏水性能,与纯PDMDES膜相比,这些共混膜在渗透汽化性能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新制备的三种膜中,ZIF-8-90/PDMDES共混基质膜表现了最佳的综合性能,在60℃条件下分离5%(质量分数)乙醇水溶液时,展现出了卓越的分离效果,渗透通量达到8651.7g/(m^(2)·h),分离因子达到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颗粒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渗透汽化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低聚体合成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锐 曹端林 李永祥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43-945,共3页
采用一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一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未完全水解制备了含乙氧基的有机硅低聚体。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R/S i=1.4,Ph/R=0.2,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80℃。对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有... 采用一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一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未完全水解制备了含乙氧基的有机硅低聚体。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R/S i=1.4,Ph/R=0.2,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80℃。对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有机硅低聚体进行红外光谱表征,低聚体剪切强度可达2.9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氧基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一苯基三乙氧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苯基苯基硅化合物及其原料苯乙炔基硅化合物的合成
17
作者 陈剑华 史保川 杜作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9期807-810,共4页
近年来,我们从事多苯基芳基类有机硅化合物的合成。并发现这类化合物对有机硅高聚物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1.2]。本文研究了五苯基苯基硅化合物的合成。其主要方法是以苯乙炔基有机硅化合物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 近年来,我们从事多苯基芳基类有机硅化合物的合成。并发现这类化合物对有机硅高聚物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1.2]。本文研究了五苯基苯基硅化合物的合成。其主要方法是以苯乙炔基有机硅化合物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来合成的。有的文献认为苯乙炔基硅烷由于电子效应与位阻关系,除苯乙炔基三甲基硅烷外,一般不容易与四苯基环戊二烯酮进行缩合[3]。根据我们的实验却得到了较好产率的各种五苯基苯基有机硅化合物,而且产物也易于分离。同时我们还对原料苯乙炔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合成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四苯基环戊烯酮 电子效应 有机高聚物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苯基苯 甲基 芳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增透SiO_2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晔 吴东 +1 位作者 孙予罕 彭少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5-358,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DS)为前驱体,在碱催化体系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配比以及对体系溶胶-凝胶过程的控制使DDS和TEOS的水解产物发生共缩聚反应,进而制备出改性的SiO2溶胶,并采用旋转镀膜法(spin-coating)直接获得...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DS)为前驱体,在碱催化体系中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配比以及对体系溶胶-凝胶过程的控制使DDS和TEOS的水解产物发生共缩聚反应,进而制备出改性的SiO2溶胶,并采用旋转镀膜法(spin-coating)直接获得了同时具有良好疏水和增透性能的SiO2光学膜,克服了增透膜防潮性能差的缺点.同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分布(SDP)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溶胶的性质及其对膜层性能的影响,并与未经改性的SiO2增透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膜层不仅疏水性大大增加,且在相同镀膜条件下,膜层的厚度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增加较小,故其透过率曲线在300~800nm范围内不易出现多个增透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增透 SIO2膜 制备 性能 溶胶-凝胶 酸乙酯-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旋转镀膜 氧化薄膜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TEOS-DOS基SiO_2疏水减反射膜:溶胶微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耀 范文浩 +2 位作者 章斌 吴东 孙予罕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4-348,共5页
以乙醇为溶剂 ,正硅酸乙酯 (TEOS ,tetraethoxysilane)在氢氧化铵催化下水解缩聚为纳米尺度的无定型SiO2 溶胶颗粒 ,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DDS ,dimethyldiethoxysilane)在盐酸催化下水解缩聚为线状聚二甲基硅氧链。用混合溶胶在玻璃基... 以乙醇为溶剂 ,正硅酸乙酯 (TEOS ,tetraethoxysilane)在氢氧化铵催化下水解缩聚为纳米尺度的无定型SiO2 溶胶颗粒 ,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DDS ,dimethyldiethoxysilane)在盐酸催化下水解缩聚为线状聚二甲基硅氧链。用混合溶胶在玻璃基片上旋转镀膜 ,然后于 80℃空气气氛下热处理。实验证明通过DDS将疏水的双甲基链引入镀膜胶体 ,使膜兼具疏水性和减反射性能。利用激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溶胶颗粒的粒度变化和聚集情况等溶胶微结构 ,用物理吸附仪研究了膜的孔结构 ,考察了热处理前后膜的疏水性和透射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制备 TEOS-DOS基SiO2疏水减反射膜 溶胶 微结构 膜性能 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酸乙酯 氧化 TEOS D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稀释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室温交联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亮 夏正斌 +1 位作者 牛林 钟理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4-38,共5页
采用溶液聚合及相反转工艺合成了水稀释性丙烯酸树脂,利用氮丙啶和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KH-578)分别对其进行了室温交联改性。探讨了溶液聚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氮丙啶与KH-578用量对树脂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采用溶液聚合及相反转工艺合成了水稀释性丙烯酸树脂,利用氮丙啶和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KH-578)分别对其进行了室温交联改性。探讨了溶液聚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氮丙啶与KH-578用量对树脂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过氧化苯甲酰(BPO)和甲基丙烯酸(MAA)用量分别为m(BPO)/m(单体)=3/100和m(MAA)/m(单体)=8/100~10/100、溶剂/单体和异丙醇/乙二醇丁醚质量比分别为0.7/1和3/1时,聚合反应稳定,单体转化率较高,树脂水稀释性较好。当氮丙啶和KH-578与树脂中羧基质量比分别为3/1和4/1时,交联后的涂膜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室温交联 氮丙啶 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