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与溶液性质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杨 田立颖 吉法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6-88,92,共4页
合成了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其与丙烯酰胺(AAM)的共聚物。对单体及共聚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此阳离子型共聚物的稀溶液性质,包括导电性质和粘性行为。
关键词 甲基基氯化铵-酰胺共聚物 合成 溶液性质 导电性质 粘性行为 :聚电解质 溶液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9
2
作者 于兵川 吴洪特 王湘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用水溶性偶氮化合物 -亚硫酸氢钠引发体系 ,合成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丙烯酰胺共聚物P(DMDAAC -AM ) ,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和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证实了聚合物的结构。对P(DMDAAC -AM )的分子量测定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甲基基氯化铵-酰胺共聚物 结构表征 分子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丙烯-1-酮合成 被引量:5
3
作者 白亚军 刘毅锋 +2 位作者 张娟 党文娟 焦军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合成3-N,N-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及其类似物。方法用二甲苯作为溶剂,使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与乙酰基芳杂环类化合物,如乙酰吡啶、乙酰噻吩和乙酰呋喃等,在138℃反应24 h,生成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 目的合成3-N,N-二甲基氨基-1-(3-吡啶基)-2-丙烯-1-酮及其类似物。方法用二甲苯作为溶剂,使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与乙酰基芳杂环类化合物,如乙酰吡啶、乙酰噻吩和乙酰呋喃等,在138℃反应24 h,生成3-N,N-二甲基氨基-1-芳杂环基-2-丙烯-1-酮类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及表征。结果合成7个目标化合物,产率为86%-92%。结论合成方法简便,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产率较高,目标化合物可用于合成新型抗癌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其类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甲基甲酰胺甲基缩醛 乙酰基芳杂环 合成 3-N N-甲基氨基-1-杂环基-2--1-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阳离子型絮凝剂聚(N,N-二甲基-N-苄基-N-丙烯酰胺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8
4
作者 朱驯 王风云 项东升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4,共5页
以乙醚为溶剂,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季铵盐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内烯酰胺基氯化铵(DBAAC);再以DB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水相中进行共聚制备了阳离子型絮凝剂DBAAC/AM共聚物(P(DBAAC/AM));... 以乙醚为溶剂,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季铵盐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N-苄基-N-内烯酰胺基氯化铵(DBAAC);再以DBAAC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水相中进行共聚制备了阳离子型絮凝剂DBAAC/AM共聚物(P(DBAAC/AM));用P(DBAAC/AM)处理高岭土模拟废水,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n(DBAAC):n(AM)、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引发剂K_2S_2O_8用量对P(DBAAC/AM)絮凝性能的影响;并以P(DBAAC/AM)为絮凝剂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合成P(DBAAC/AM)的最佳条件为:n(DBAAC):n(AM)=1:6,聚合温度60℃,K_2S_2O_8质量分数0.8%,聚合时间3h;用P(DBAAC/AM)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时,絮凝效果较好,所形成的絮体颗粒粒径大、沉降速率快;絮凝剂P(DBAAC/AM)的适宜加入量为6.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絮凝剂 N N-甲基-N-苄基-N-酰胺基氯化铵 酰胺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功能单体2,4-二甲基-7-丙烯酰胺基-1,8-萘啶的合成及其光谱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艳梅 徐文国 +1 位作者 童爱军 童春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6-498,共3页
设计合成了可与DNA碱基通过氢键选择性结合的新型荧光功能单体2,4-二甲基-7-丙烯酰胺基-1,8-萘啶(DMAAN)。其反应原理是,2,6-二胺基吡啶与乙酰丙酮在磷酸介质中反应生成中间产物2,4-二甲基-7-胺基-1,8-萘啶(DMAN)。DMAN与丙... 设计合成了可与DNA碱基通过氢键选择性结合的新型荧光功能单体2,4-二甲基-7-丙烯酰胺基-1,8-萘啶(DMAAN)。其反应原理是,2,6-二胺基吡啶与乙酰丙酮在磷酸介质中反应生成中间产物2,4-二甲基-7-胺基-1,8-萘啶(DMAN)。DMAN与丙烯酰氯在三乙胺存在下,于氯仿溶剂中反应即可得到熔点为239~241℃的产物。采用^1H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对中间产物DMAN和目标化合物DMAAN进行了光谱表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其荧光光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甲基-7-酰胺基-1 8-萘啶 荧光功能单体 分子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氯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勇 李祯 黄光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7-259,共3页
利用自制的催化剂C,通过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和二甲基氯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氯硅烷。与经典的Speier催化剂相比,自制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显著地降低了反应温度,且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考察了反应... 利用自制的催化剂C,通过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和二甲基氯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氯硅烷。与经典的Speier催化剂相比,自制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显著地降低了反应温度,且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和反应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酰氧基)甲基氯硅烷 甲基 硅氢加成 Speier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吸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俊生 孟飞 +2 位作者 付尽国 徐晓燕 邬尔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79,共3页
选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助剂,通过逐渐滴加单体与引发剂的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 选择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助剂,通过逐渐滴加单体与引发剂的方法进行聚合反应,合成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探索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合成的目标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确保合成产物结构的正确性;对共聚物进行了热性能测试,5%热分解温度均大于260.6oC;吸水性能测试表明,共聚物对去离子水和0.9%NaCl水溶液吸水倍率可分别达318、69.2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基氯化铵 酰胺 甲基酰胺 吸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聚脱氢芳樟醇碱分解反应制备6-甲基-5-庚烯-2-酮 被引量:1
8
作者 翁羽飞 郭世卓 +2 位作者 丁仙华 王帅 奚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609,共4页
以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为原料,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温度为103~142℃,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和脱氢芳樟醇在浓KOH或NaOH水溶液催化作用下进行分解反应,生成6-甲基-5-庚烯-2-酮和乙炔。考察了碱浓度、温度、油碱质量比对残液分解... 以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为原料,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温度为103~142℃,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和脱氢芳樟醇在浓KOH或NaOH水溶液催化作用下进行分解反应,生成6-甲基-5-庚烯-2-酮和乙炔。考察了碱浓度、温度、油碱质量比对残液分解反应的影响,提出了反应历程。以w(KOH)=50%的水溶液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24~127℃,残液与碱液质量比15∶1,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脱氢芳樟醇质量分数分别为60.1%、33.6%,搅拌速度100~200 r/min,反应5 h,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分解生成6-甲基-5-庚烯-2-酮的反应收率为94.3%,反应液中的6-甲基-5-庚烯-2-酮质量分数为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 9 13-四甲基-6 9-羟基-2 12-十四碳-7-炔 脱氢芳樟醇 6-甲基-5-庚-2-酮 乙炔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双(3-羟基丙氧基)二苯乙炔的合成与表征
9
作者 彭信文 欧阳文 +2 位作者 杨梦 吴琼 侯豪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1-555,共5页
以对溴苯酚、3-氯-1-丙醇和甲基丁炔醇等为原料,通过Williamson和Sonogashina等反应合成4,4′-双(3-羟基丙氧基)二苯乙炔.用元素分析、IR和1HNMR等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反应物用量、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
关键词 甲基丁炔醇 Sonogashina反应 4 4′-双(3-羟基氧基)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磺酸盐与季铵盐对聚羧酸减水剂抗泥性的增效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廷树 何蕊 +5 位作者 史琛 李红艳 徐一伦 陈源 牛梦蝶 达永琪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50-2656,共7页
为了改善骨料中黏土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在采用丙烯酸(AA)-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HPEG-2400)-丙烯酰胺(AM)合成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PC)的过程中,通过单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复... 为了改善骨料中黏土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的影响,在采用丙烯酸(AA)-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HPEG-2400)-丙烯酰胺(AM)合成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PC)的过程中,通过单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磺酸(AMP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复掺AMPS与DMDAAC等量取代大单体,合成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A-PC、D-PC及AD-PC)。研究了A-PC、D-PC及AD-PC对含泥水泥浆体流动度的影响,采用UV法测定了它们在水泥和黏土颗粒表面的吸附量,结果表明:在改善含泥水泥浆体流动性方面,复掺1.16%AMPS和2.64%DMDAAC的AD-PC比单掺1.74%AMPS的A-PC、2.64%DMDAAC的D-PC效果更好,AD-PC在黏土颗粒表面的吸附量最小,表明同时引入AMPS和DMDACC具有协同抗泥效应;对比研究了市售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SS-PC)与AD-PC对混凝土坍落度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土含泥量≤8%时,AD-PC的抗泥性远大于SS-PC,且对强度无负面影响;FT-IR分析表明:通过复掺成功将AMPS、DMDAAC嫁接在了PC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泥性 保坍性 聚羧酸减水剂 2-酰胺-2-甲基黄酸 甲基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聚丙烯酰胺的反相悬浮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震乾 路建美 +2 位作者 程振平 唐秀波 朱秀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 ,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水为分散相 ,环己烷为连续相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 ,合成交联聚丙烯酰胺微球 ,考察了不同油水相比 ,单体浓度 ,分散剂用量对粒径的影响 ;研究了引发剂用量 。
关键词 交联聚酰胺 反相悬浮 合成 性能 酰胺 N N-亚甲基酰胺 交联剂 过硫酸钾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P存在下GMA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银春 郭秋月 +2 位作者 林永男 沈帆 徐建平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8,共4页
在熔融状态下,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聚丙烯(PP)上,考察了共单体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DAP/GMA物质的量比、混合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密炼机转速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DAP,... 在熔融状态下,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聚丙烯(PP)上,考察了共单体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用量、DAP/GMA物质的量比、混合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密炼机转速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DAP,有利于提高GMA相对接枝率,同时能有效抑制接枝过程中PP的降解;当DAP/GMA物质的量比大于0.4时,GMA相对接枝率提高不明显;最佳接枝条件为PP 100g,DCP 0.2g,混合单体(DAP/GMA物质的量比为0.4)10g,温度180℃,转速120r/min,混炼时间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甲酸 甲基酸缩水甘油酯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MPS二元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洋 谢建军 +2 位作者 康红梅 王行柱 张新颖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4-586,592,共4页
以N ,N 亚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AM/AMPS高吸水性树脂 ,并用正交实验及单因素考察法对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条件 :w(交联剂 ) =0 0 1 %、w(单体 ) =2 0 %、中和度为 65 %、n(AMPS)∶... 以N ,N 亚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AM/AMPS高吸水性树脂 ,并用正交实验及单因素考察法对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最佳条件 :w(交联剂 ) =0 0 1 %、w(单体 ) =2 0 %、中和度为 65 %、n(AMPS)∶n(AM ) =1∶1、w (引发剂 ) =0 0 2 %、反应温度 50~ 80℃、反应时间 7h ,在此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于室温下吸蒸馏水最大达2 2 1 5倍 ,吸w(NaCl) =0 9%水溶液最大为 1 1 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MPS元吸水树脂 合成 性能 研究 高吸水性树脂 酰胺2-酰胺基-2-甲基磺酸 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羧甲基壳聚糖栓塞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元龙 丁媛媛 +3 位作者 桑欣欣 石刚 张丽萍 倪才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4-217,222,共5页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通过反相微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出粒径在300~600μm的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再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使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在微球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得到含离子交换基团(—COOH、—S...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通过反相微悬浮聚合方法,制备出粒径在300~600μm的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微球,再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使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在微球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得到含离子交换基团(—COOH、—SO_3H)的可载药栓塞微球。该微球对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载药率24h内可达34.6%,较纯羧甲基壳聚糖微球提高了49.8%。该微球在介入疗法治疗肿瘤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壳聚糖 聚乙缩水甘油醚 2-酰胺-2-甲基磺酸 栓塞微球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FCC和DCC装置尾气中回收有价值的烯烃
15
作者 江茂修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5-65,共1页
FCC和DCC装置尾气虽然含有5%~20%(体积分数)的氢气、乙烯和丙烯等有价值的产物,但由于尾气中含有对下游工艺不安全的物质,如重金属、硫、炔烃(乙炔、甲基乙炔)、二烯烃(丙二烯和丁二烯)、NOx和O2等,因此尾气一般只用作燃料... FCC和DCC装置尾气虽然含有5%~20%(体积分数)的氢气、乙烯和丙烯等有价值的产物,但由于尾气中含有对下游工艺不安全的物质,如重金属、硫、炔烃(乙炔、甲基乙炔)、二烯烃(丙二烯和丁二烯)、NOx和O2等,因此尾气一般只用作燃料。若能脱除尾气中的这些杂质,则可回收其中有价值的乙烯、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 FCC 可回收 尾气 价值 装置 甲基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负载型碳三液相加氢催化剂的开发和工业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卫国宾 王勇 +2 位作者 易水生 余仁杰 戚文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948-4952,共5页
开发新负载型碳三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针对液相加氢工艺特点,在侧线装置上摸索和测试各种操控及运行参数,指导并首次成功应用于770kt/a乙烯装置。通过对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催化性能以及操作窗口考察和研究,发现新型BC-L-83G催化剂的耐... 开发新负载型碳三馏分选择加氢催化剂,针对液相加氢工艺特点,在侧线装置上摸索和测试各种操控及运行参数,指导并首次成功应用于770kt/a乙烯装置。通过对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催化性能以及操作窗口考察和研究,发现新型BC-L-83G催化剂的耐磨损、抗破碎以及长周期运行能力都大大优于上一代BC-L-83催化剂,并具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和氢炔比敏感度。工业应用的12个月试验结果表明,BC-L-83G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抗波动能力强、再生周期长等优势,非常适合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加氢 选择性 碳三馏分 甲基乙炔和(mapd)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AMPS/DMDAAC共聚物钻井液降粘剂性能评价 被引量:18
17
作者 谢建宇 王旭 +2 位作者 张滨 周乐群 王亚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34-436,443,共4页
对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钻井液降粘剂在钻井液中的降粘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并利用I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借助热分析考察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降粘剂可以显... 对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物钻井液降粘剂在钻井液中的降粘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并利用I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借助热分析考察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降粘剂可以显著降低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加入0.5%降粘剂的淡水基浆,高温降粘率可以达到92.1%,并且具有较好的抑制性和抗盐、抗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酸/2-酰胺基-2-甲基磺酸/甲基基氯化铵共聚物 降粘剂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型AMPS/DMAEMA水凝胶的电敏感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岳航勃 廖列文 +1 位作者 黎新明 崔英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81-1485,共5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AMPS/DMAEMA水凝胶,考察了样品水凝胶在外加直流电场刺...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AMPS/DMAEMA水凝胶,考察了样品水凝胶在外加直流电场刺激下的消溶胀动力学和弯曲行为。结果表明,DMAEMA单体含量和施加电压大小对水凝胶的电敏感性能有着显著影响。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水凝胶在接触电压刺激下的消溶胀过程。在非接触电压刺激下,单体摩尔比n(AMPS):n(DMAEMA)=9:1的水凝胶向负极弯曲;单体摩尔比n(AMPS):n(DMAEMA)=5:5的水凝胶向正极弯曲;单体摩尔比n(AMPS):n(DMAEMA)=7:3的水凝胶随着非接触电压的增大,出现先向负极弯曲,后向正极弯曲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电刺激响应性 2-酰胺-2-甲基磺酸 甲基酸N N-甲氨基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AM/DMDAAC/AMPS聚合物用作饱和盐水钻井液的高温高压降滤失剂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凌 罗平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7-1421,共5页
通过氧化还原体系引发AM、DMDAAC、AMPS三元共聚,再用Na OH在85℃下水解三元共聚物,制得水解AM/DMDAAC/AMPS聚合物。通过IR、NMR表征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用TGA测试聚合物热稳定性。水解度的增加提高了产物热稳定性,并改善了钻井液的表观... 通过氧化还原体系引发AM、DMDAAC、AMPS三元共聚,再用Na OH在85℃下水解三元共聚物,制得水解AM/DMDAAC/AMPS聚合物。通过IR、NMR表征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用TGA测试聚合物热稳定性。水解度的增加提高了产物热稳定性,并改善了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动切力。但水解度存在最佳值,使钻井液的API、HTHP滤失量降到最低。羧基含量最优的水解产物按添加量3.5%(质量分数)配制成膨润土质量分数5%、Na Cl质量分数30%的钻井液,在200℃下热滚16 h后的API滤失量为14.0 m L,HTHP滤失量(180℃)为4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甲基基氯化铵 2-酰胺-2-甲基磺酸 水解 饱和盐水 高温高压 降滤失剂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结合的葱属植物挥发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司民真 张德清 刘仁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49-2452,共4页
为了在常温下鉴定新鲜植物样品的挥发性物质,且避免繁杂前期样品的制备过程,将新鲜样品切细后置入顶空瓶中,用注射器抽取顶空瓶上方的挥发性物质注入用微波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中,用R-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进行SERS的测量。获得了葱属植... 为了在常温下鉴定新鲜植物样品的挥发性物质,且避免繁杂前期样品的制备过程,将新鲜样品切细后置入顶空瓶中,用注射器抽取顶空瓶上方的挥发性物质注入用微波法制备的纳米银溶胶中,用R-3000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进行SERS的测量。获得了葱属植物大蒜、韭菜、葱的挥发性物质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大蒜的SERS谱中较强的峰出现在307,399,569,711,1 182,1 287,1 397,1 622cm-1处。韭菜的SERS谱中最强的峰出现在672cm-1,较弱的峰出现在274,412,575,1 185,1 289,1 396,1 618cm-1处。葱的SERS谱中最强的峰出现在693cm-1,次强峰出现在372,888,1 023cm-1处,较弱的峰出现在1 088,1 211,1 322cm-1。获得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烯丙基甲基硫醚(allylmethyl sulfide)、1-丙硫醇(1-Propanethiol)的液态、气态的SERS谱。经对比研究得出:吸附在银表面的大蒜、韭菜、葱的主要挥发性物质分别是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烯丙基甲基硫醚(allyl methyl sulfide)、1-丙硫醇(1-Propanethiol)。同是葱属植物但不同种大蒜、韭菜、葱其吸附在银表面的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不一样,吸附在银表面的各种葱的主要挥发性物质都是1-丙硫醇。该实验结果表明顶空与SERS结合,不需要复杂的提取过程,可直接用于新鲜植物的挥发性物质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方法 SERS 葱属植物 甲基硫醚 1-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