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Eu(Ⅲ)配合物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小芳 冯小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0-434,共5页
采用光谱法、黏度法和DNA热变性方法研究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Eu(Ⅲ)配台物(Eu(MA)_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结台常数结果表明:该配台物加人鲱鱼精DNA后,特征吸收峰发生明显的减色效应,但峰位红移现象不明显;该配台物能猝灭中... 采用光谱法、黏度法和DNA热变性方法研究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Eu(Ⅲ)配台物(Eu(MA)_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结台常数结果表明:该配台物加人鲱鱼精DNA后,特征吸收峰发生明显的减色效应,但峰位红移现象不明显;该配台物能猝灭中性红DNA体系的荧光;该配台物与鲱鱼精DNA的结台常数K_(20)=5.91×10~3L/mol,K_(35)=7.70×10~3L/mol,二者作用的物质的量比为1;该配台物与鲱鱼精DNA之间的热力学函数△rH_m^e=1.34×10~3J/mol,△rG_m^e=-2.12×10~4J/mol,△rS_m^e=76.41 J/(mol·K);鲱鱼精DNA的相对黏度增大,熔点明显升高,Eu(MA)_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模式为插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eu() 配合物 鲱鱼精 DNA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钕-甲基丙烯酸-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小强 杨声 李小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7-870,共4页
60℃下,在95%乙醇溶液中,采用常规溶液法合成了钕(Nd)-甲基丙烯酸(MAA)-8-羟基喹啉(Hq)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组成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确定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Nd(MAA... 60℃下,在95%乙醇溶液中,采用常规溶液法合成了钕(Nd)-甲基丙烯酸(MAA)-8-羟基喹啉(Hq)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组成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确定三元配合物的组成为Nd(MAA)2(Hq).此外,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测定研究了Nd(MAA)2(Hq)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Nd(MAA)2(Hq)与DNA之间的作用模式为插入作用,两者之间作用的结合常数K=5.78×103 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8-羟基喹啉 钕配合物 作用 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富集-8-羟基喹啉显色光度法测定赤泥中微量Ga(Ⅲ) 被引量:1
3
作者 罗道成 罗铸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研究了8-羟基喹啉与Ga(Ⅲ)的显色反应,在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在表面活性剂Tween 80存在下,8-羟基喹啉与Ga(Ⅲ)反应生成2∶1的稳定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1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9×105 L·mol-1·cm-... 研究了8-羟基喹啉与Ga(Ⅲ)的显色反应,在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在表面活性剂Tween 80存在下,8-羟基喹啉与Ga(Ⅲ)反应生成2∶1的稳定络合物,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1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9×105 L·mol-1·cm-1。Ga(Ⅲ)含量在0~2.4 mg/L的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结合乙酸丁酯萃取富集,Ga(Ⅲ)的测定灵敏度可提高数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方法已应用于赤泥中微量Ga(Ⅲ)的测定,结果与罗丹明B法相一致。实际样品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加标回收率为98.0%~1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Ga() 萃取富集 8-羟基喹啉 赤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羟基喹啉萃取La(Ⅲ)的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倩 包伯荣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研究8-羟基喹啉的正庚烷溶液在盐酸介质中对3价稀土离子镧的萃取效应,探讨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Clˉ浓度、不同稀释剂等因素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并运用双对数斜率法确定8-羟基喹啉萃取La(Ⅲ)的机理.
关键词 8-羟基喹啉 萃取 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3
5
作者 于秀兰 孙玲 +1 位作者 杨桂秋 舒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9-400,共2页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为安替吡啉单偶氮类试剂中的一种,该试剂可与镓(Ⅲ)、铟(Ⅲ)、铋(Ⅲ)、钯(Ⅱ)、镍(Ⅱ)、钴(Ⅱ)、铜(Ⅱ)、铁(Ⅱ)等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本文在其5位引入磺酸基,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 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为安替吡啉单偶氮类试剂中的一种,该试剂可与镓(Ⅲ)、铟(Ⅲ)、铋(Ⅲ)、钯(Ⅱ)、镍(Ⅱ)、钴(Ⅱ)、铜(Ⅱ)、铁(Ⅱ)等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本文在其5位引入磺酸基,合成了7-(4-安替吡啉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分子式为C20H17N5O5S)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5-磺酸 偶氮类试剂 安替吡啉 显色反应 铜(Ⅱ) 合成 铟() 铋() 钯(Ⅱ)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8-羟基喹啉锂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梅群波 杜乃婴 +1 位作者 梁利岩 吕满庚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0-1006,共7页
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LED)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和含有8-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再与氢氧化锂作用,实... 高分子电致发光显示器(PLED)是近几年来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很有价值的功能材料。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和含有8-羟基喹啉的单体共聚合成模板聚合物,再与氢氧化锂作用,实现了8-羟基喹啉锂配合物的高分子化,获得了一种能够溶解在普通的溶剂中的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含喹啉锂配合物的发光聚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1H-NMR、FTIR、UV、PL光谱、DSC、TGA、GPC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作了表征。紫外吸收和光致发光(PL)光谱说明合成共聚物的发光来自于Liq基团,引入的可聚合的链段以及共聚物中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苯乙烯链段,并没有影响发光波长的改变。亲核溶剂改变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使共聚物光谱明显红移20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锂配合物 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聚合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配合物M(trp)_2(8-hq)[M=Sb(Ⅲ),Bi(Ⅲ)]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5
7
作者 钟国清 陈明剑 +1 位作者 蒋琪英 张志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1-286,共6页
在甲醇中用三氯化铋或三氯化锑分别与L-色氨酸(Htrp)和8-羟基喹啉(8-Hhq)合成了三元配合物M(trp)2(8-hq)[M=Sb(Ⅲ),Bi(Ⅲ)]。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三元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热性质和电化学性质。对XRD数据进行了... 在甲醇中用三氯化铋或三氯化锑分别与L-色氨酸(Htrp)和8-羟基喹啉(8-Hhq)合成了三元配合物M(trp)2(8-hq)[M=Sb(Ⅲ),Bi(Ⅲ)]。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三元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热性质和电化学性质。对XRD数据进行了指标化,结果表明:2种三元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Sb(trp)2(8-hq)的晶胞参数为:a=1.9322nm,b=2.3938nm,c=1.8736nm,β=99.981°;Bi(trp)2(8-hq)的晶胞参数:a=1.8938nm,b=1.6168nm,c=1.0482nm,β=95.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锑() 铋() L-色氨酸 8-羟基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5,7-二溴磷-8-羟基喹啉(DBHQ)作萃取剂用乳状液膜法从含镍和钴的氨溶液中选择性萃取镍
8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乳状液膜法 8-羟基喹啉 选择性萃取 磷酸三丁酯 钴() 萃取剂 氨溶液 含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Alq_3和咔唑侧基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光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袁谋 谢志生 +1 位作者 卢江 梁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4,共5页
三(8-羟基喹啉)铝(Alq3)是公认的性能优良的电子传输型电致发光材料,若能将其高分子化并同时引入空穴传输结构(如咔唑结构),则有望获得具有均衡电荷传输能力和良好成膜性能的新型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文章合成了两种分别含8-羟基喹啉结... 三(8-羟基喹啉)铝(Alq3)是公认的性能优良的电子传输型电致发光材料,若能将其高分子化并同时引入空穴传输结构(如咔唑结构),则有望获得具有均衡电荷传输能力和良好成膜性能的新型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文章合成了两种分别含8-羟基喹啉结构和咔唑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b和2b),两者以不同的比例进行共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两单体配比分别为n(1b)∶n(2b)=1∶9,2∶8和4∶6的共聚物,共聚反应单体总转化率在90%左右,所得共聚物的Mn介于14 000~20 000。所得共聚物与二(2-甲基-8-羟基喹啉)乙基铝(EtAlq'2)进行配位反应,获得了含Alq3和咔唑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利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所得共聚物的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的荧光光谱表现为Alq3的特征荧光,并随共聚物中Alq3含量的增加,荧光强度增强;共聚物中咔唑结构的引入使共聚物的荧光相对于Alq3发生红移,并随咔唑结构含量的增加,红移幅度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8-羟基喹啉)铝 咔唑 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共聚物 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荧光增敏效应测定半胱氨酸的新体系研究
10
作者 黄志标 王维生 《广西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60-63,共4页
在硼酸缓冲液和In(Ⅲ)-HQS荧光络合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半胱氨酸,体系的荧光强度与半胱氨酸的加入量成正比,从而提出一种新的荧光光度法测定半胱氨酸。该方法测定半胱氨酸的检出限为15ng·ml-1(SNR=3),大多数的氨基酸即使浓度较高... 在硼酸缓冲液和In(Ⅲ)-HQS荧光络合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半胱氨酸,体系的荧光强度与半胱氨酸的加入量成正比,从而提出一种新的荧光光度法测定半胱氨酸。该方法测定半胱氨酸的检出限为15ng·ml-1(SNR=3),大多数的氨基酸即使浓度较高时也无干扰。用该方法测定胱氨酸电解液中的半胱氨酸回收率为95.7%~1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荧光光度法 In()-8-羟基喹啉-5-磺酸荧光络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