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聚BMA-co-TMPTMA整体柱的制备、表征
1
作者 陈吓俤 游美玲 +2 位作者 程锦添 童萍 张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82-2885,共4页
试验运用原位聚合法,在引发剂诱发作用下聚合了疏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苄基酯(BMA)、带负电的2-丙烯酸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交联能力强的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通过优化致孔剂比例和环己醇比例,结合电镜图观察,... 试验运用原位聚合法,在引发剂诱发作用下聚合了疏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苄基酯(BMA)、带负电的2-丙烯酸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交联能力强的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通过优化致孔剂比例和环己醇比例,结合电镜图观察,当致孔剂含量为70%时,整体柱不仅通透性好,而且不容易坍塌、剥落。当致孔剂中环己醇比例为55%时,整体柱背压最低,通透性最好,同时用毛细管电色谱(CEC)对该整体柱的表征为柱大、中、小孔都具备,且空隙均匀,柱效高,渗透性好,重现性和柱寿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甲基丙烯酸苄基酯 疏水整体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