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2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1
作者 覃忠琼 王峰 李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664-1666,1669,共4页
制备了以聚甲基丙烯酸为骨架、聚乙二醇(PEG)为工作物质的新型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PEG和几种不同的相变材料分别进行DSC测试,对PEG分子量为4000的相变材料进行非等温DSC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EG相比,相变材料的相转变温度降低12.... 制备了以聚甲基丙烯酸为骨架、聚乙二醇(PEG)为工作物质的新型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PEG和几种不同的相变材料分别进行DSC测试,对PEG分子量为4000的相变材料进行非等温DSC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EG相比,相变材料的相转变温度降低12.3℃,相变焓降低45 J/g。随着聚乙二醇分子量由2000依次增加为4000,6000,10000,相变材料的相转变温度分别为44.8,52.9,63.8和74.3℃,相变焓分别为142.9,203.2,190.1,231.4 J/g,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升温速率增加,PEG分子量为4000的PCM的相变温度依次升高,分别为47.4,50.0和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 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温度 相变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的RAFT交联聚合行为
2
作者 朱永淑 李锦春 +2 位作者 吴珏 卞荣祥 俞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1-446,共6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研究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DM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交联聚合,探索了交联单体双键间链段长度和链柔性对RAFT交联聚合动力学及其交联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双键间...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研究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PEGDM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交联聚合,探索了交联单体双键间链段长度和链柔性对RAFT交联聚合动力学及其交联结构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双键间乙二醇单元数由4增加到9,聚合速率加快,当乙二醇单元数由9增加到14,聚合速率不增反降,这种行为是交联网络密度减小后增长自由基浓度下降和悬挂双键反应活性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双键间链段柔性的增加使RAFT交联聚合速率加快;随双键间链段长度增加,交联网络密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交联网络的均匀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 合动力学 交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的合成及光聚合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程巳雪 潘才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2-24,共3页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具有光引发聚合反应活性的单体: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的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在紫外光引发条件下进行自由基聚合,生成交联的聚合产物。用1H-NMR对单体进行了表征,用IR对单体和聚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双... 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具有光引发聚合反应活性的单体: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的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在紫外光引发条件下进行自由基聚合,生成交联的聚合产物。用1H-NMR对单体进行了表征,用IR对单体和聚合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双甲基丙烯酸二乙二醇酯的聚合反应动力学,测定了聚合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紫外光引发 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代单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的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金锁 张海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甲基丙烯酸与聚乙二醇进行单酯化反应后,与三溴化磷进行溴化反应,合成了溴代单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B rPEG-MMA)。优化了溴化反应条件,并依靠红外光谱及化学分析手段,证实了目标产物的结构;并且测定了产物粘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状况。
关键词 乙二醇 甲基丙烯酸 溴化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400)单酯的合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素娟 严云 胡志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0-254,共5页
通过严格控制酸醇比、催化剂、阻聚剂、温度及50%的酯化率采用聚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400)单酯,用吸水剂-硅胶取代传统使用的有毒带水剂,避免了后期分离有机溶剂及有毒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对合成的大单体的结构... 通过严格控制酸醇比、催化剂、阻聚剂、温度及50%的酯化率采用聚乙二醇和甲基丙烯酸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400)单酯,用吸水剂-硅胶取代传统使用的有毒带水剂,避免了后期分离有机溶剂及有毒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对合成的大单体的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并对不饱和单体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的双键变化率为3%(小于5%),认为本试验是正常的酯化过程且合成的大单体正是所需的酯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反应机理 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药用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钝感包覆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堵平 何卫东 王泽山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0-73,80,共5页
为研究高分子钝感发射药改变燃烧规律的机理,研究了其涂覆层的聚合条件。通过改变聚合方式、温度、时间、引发剂、聚合界面的方法,探讨了涂覆层的聚合工艺;通过材料试验机试验和热分解试验,研究了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EDMA)涂覆层... 为研究高分子钝感发射药改变燃烧规律的机理,研究了其涂覆层的聚合条件。通过改变聚合方式、温度、时间、引发剂、聚合界面的方法,探讨了涂覆层的聚合工艺;通过材料试验机试验和热分解试验,研究了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PEDMA)涂覆层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及其热分解规律。研究发现,采用合适的工艺可制得钝感发射药;PEDMA在单基药表面形成钝感层且存在过渡的互穿网络结构,涂覆层和基体药的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差别较大,这一特性是高分子钝感药温度系数低的原因之一。热分解研究表明,PEDMA钝感发射药改变了传统单基药的燃烧规律,具有延迟点火和变燃速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钝感发射药 涂覆层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PEDMA 力学性能 热分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聚氨酯-聚乙二醇复合物的热敏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惟德 陈洁 +3 位作者 华家栋 龚振邦 汪勤悫 郭锡章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81-384,共4页
本文报道了聚甲基丙烯酸-聚氨酯-聚乙二醇复合物的热敏性研究.分别采用水和N,N-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剂,通过溶液聚合制得部分皂化聚甲基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再分别用水性和溶剂型聚氨酯交联制成交联型薄膜.然后在不同温度条件... 本文报道了聚甲基丙烯酸-聚氨酯-聚乙二醇复合物的热敏性研究.分别采用水和N,N-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剂,通过溶液聚合制得部分皂化聚甲基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再分别用水性和溶剂型聚氨酯交联制成交联型薄膜.然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水溶液中测定其平衡溶胀度的变化,并且对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交联薄膜在温度为30 ℃左右时其平衡溶胀度出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性 复合物 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星形聚乙二醇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形状记忆性能和分子机理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兴建 吴瑞清 +3 位作者 来婧娟 潘毅 郑朝晖 丁小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32-1938,共7页
采用非共价复合方法,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星形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星形聚乙二醇半互穿聚合物网络(PMMA/SPEG)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线性聚乙二醇半互穿聚合物网络(PMMA/LPEG).研究了PEG分子量对PMMA/SPEG和PMMA/LPEG的热性能、机械性能... 采用非共价复合方法,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星形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星形聚乙二醇半互穿聚合物网络(PMMA/SPEG)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线性聚乙二醇半互穿聚合物网络(PMMA/LPEG).研究了PEG分子量对PMMA/SPEG和PMMA/LPEG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动态机械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MMA/LPEG相比,星形结构的嵌入显著提高了PMMA/SPEG复合物的机械性能、形状回复率和回复速度.采用Edwards管道模型理论对其形状记忆效应的分子机理进行了阐释,利用材料的应力松弛特性对机理分析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结构 形状记忆高分子 半互穿合物网络 乙二醇 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搅拌棒吸附萃取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牛奶中的磺胺类药物 被引量:5
9
作者 马乔 余琼卫 +1 位作者 罗彦波 冯钰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4-630,共7页
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MA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上,得到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将其作为搅拌棒吸附萃取的萃取介质,考察了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性能;最后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oly(MAA-co-EDMA))聚合物原位聚合于玻璃内插管外表面上,得到一种多孔聚合物涂层;将其作为搅拌棒吸附萃取的萃取介质,考察了其对磺胺类药物的萃取性能;最后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建立了一种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方法。在最佳条件下,牛奶中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11~0.52μg/L和0.35~1.72μg/L。在1~500μg/L的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11.3%。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且成本低,适合于牛奶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棒吸附萃取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合物 磺胺类药物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色度聚乙二醇(200)双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曦 赵常礼 +1 位作者 方嫃嫃 王丹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3-586,共4页
以聚乙二醇(PEG-200)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聚乙二醇(200)双甲基丙烯酸酯大分子功能单体。考察了溶剂、催化剂、阻聚剂和脱色剂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酯交换反应中,溶剂环己烷能够降低反应温度,且易... 以聚乙二醇(PEG-200)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合成聚乙二醇(200)双甲基丙烯酸酯大分子功能单体。考察了溶剂、催化剂、阻聚剂和脱色剂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酯交换反应中,溶剂环己烷能够降低反应温度,且易于脱出副产物甲醇。当m(环己烷)∶m(总反应液)=2∶5,m(碳酸钾)∶m(醇酯总质量)=8.5∶100,m(氢醌单甲醚)∶m(醇酯总质量)=1.1∶100和m(脱色剂A)∶m(醇酯总质量)=2.1∶100时,产率可达到80.2%,色度为50 AP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换 乙二醇甲基丙烯酸 低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废胶粉体系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莉 谢宇 邱贤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70,74,共5页
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改性废胶粉混合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为0.3%~0.5%(质量分数,下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废胶粉粒径... 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改性废胶粉混合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为0.3%~0.5%(质量分数,下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废胶粉粒径为180~250μm、渗透时间为30 min时,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永久变形率和硬度最佳,显著优于无公共网络的聚氨酯/废胶粉混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废胶粉 互穿合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微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雌激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花 金少格 +1 位作者 王秋英 陆光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有机聚合材料用于微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建立了膜保护微固相萃取快速测定水体中E1、E2、E3、EE2和BPA 5种典型雌激素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萃取条件和解析条件... 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有机聚合材料用于微固相萃取吸附剂,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建立了膜保护微固相萃取快速测定水体中E1、E2、E3、EE2和BPA 5种典型雌激素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萃取条件和解析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E3的检出限为0.2μg/L,线性范围为1~500μg/L,其余4种目标物检出限为0.02μg/L,线性范围为0.1~500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4%。方法用于实际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痕量雌激素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大于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雌激素 微固相萃取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气体带水法合成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1200)酯的研究
13
作者 曾小君 陈剑威 +1 位作者 路中培 夏方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88,共3页
采用惰性气体带水法,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以甲基丙烯酸(MA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A)。考察了单体摩尔比、阻聚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酯... 采用惰性气体带水法,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以甲基丙烯酸(MAA)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了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A)。考察了单体摩尔比、阻聚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了酯化产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n(MAA)∶n(MPEG)=2∶1,催化剂用量为聚乙二醇单甲醚和甲基丙烯酸总质量的3%,阻聚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质量的4%,控制反应温度在120℃,反应时间为8h时酯化率可达到7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单甲醚 惰性气体带水法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炭黑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电性能研究
14
作者 董先明 罗颖 +2 位作者 张淑婷 张永策 郑小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炭黑(PMMA/PEG/CB)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导电性能及其对有机蒸气的电阻响应性能。结果表明,当MMA/PEG质量比为8/1时,原位聚合反应时间为20~30min,单体转化率可达94%以上;...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炭黑(PMMA/PEG/CB)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导电性能及其对有机蒸气的电阻响应性能。结果表明,当MMA/PEG质量比为8/1时,原位聚合反应时间为20~30min,单体转化率可达94%以上;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显著增强,当CB质量分数为8.5%时,复合材料的电阻率为1.3Ω·cm;该复合材料在较大CB含量范围内对有机蒸气产生显著的电阻响应,对PMMA的良溶剂(如丙酮、乙酸乙酯、氯仿等)蒸气的电阻响应程度可达104,而对非溶剂甲醇蒸气的仅为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乙二醇 炭黑 导电复合材料 导电性 有机蒸气 电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及其聚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智力 唐孝芬 +2 位作者 孟洁云 张兴祥 石海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5-179,共5页
以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采用醇钠-酰氯法合成了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DEGOEMA),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得到聚(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PDEGOEMA).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测试了PDEGOEMA的分子... 以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和甲基丙烯酰氯为原料,采用醇钠-酰氯法合成了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DEGOEMA),并利用自由基聚合得到聚(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酯)(PDEGOEMA).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测试了PDEGOEMA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对DEGOEMA和PDEGOEMA的结构、相变行为、热稳定性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单体及其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稳定的结构、良好的结晶性能、高相变焓及良好热稳定性的相变材料.PDEGOEMA的起始吸热温度为41℃,起始放热温度为36℃,热焓为73 J/g,在314℃以下热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加工或使用温度较高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物相变材料 梳状合物 自由基 (二乙二醇十八烷基醚单甲基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对水性上光油流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训儒 吕红香 +2 位作者 徐卫兵 周正发 任凤梅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1,共4页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作为缔合型乳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单体,制备水性上光油。研究了MPEGMA相对分子质量与用量对乳液凝胶率、转化率、粒径、黏度、流平和涂... 以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MPEGMA)作为缔合型乳化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单体,制备水性上光油。研究了MPEGMA相对分子质量与用量对乳液凝胶率、转化率、粒径、黏度、流平和涂层光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PEGMA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水性上光油的转化率、黏度、涂层光泽逐渐变大,凝胶率、粒径逐渐变小,流平性能提高。当MPEGMA的含量为2%左右时,所得水性上光油凝胶率、粒径较小,转化率、光泽较高,黏度适中,流平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 缔合型乳化剂 水性上光油 流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无皂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一鸣 单国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2-276,共5页
通过检测最终产物的凝胶量、黏度等,结合不同体系聚合过程中粒径分布及动态表面张力变化,研究了分子量分别为1000、2000、4000、8000的聚乙二醇(PEG)对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机理... 通过检测最终产物的凝胶量、黏度等,结合不同体系聚合过程中粒径分布及动态表面张力变化,研究了分子量分别为1000、2000、4000、8000的聚乙二醇(PEG)对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机理。分子量会影响PEG在粒子上吸附的牢固程度以及与粒子的相互作用。PEG1000链长过短,易从粒子上脱落,无法有效起到位阻效应。PEG8000的链过长,易形成缠结或粒子间桥接,使脱析分离无法完成。分子量在2000~4000的PEG链长适中,既可以有效保护粒子而不易脱落,又不会过于缠结阻碍粒子运动,使体系的聚并-脱析过程能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无皂乳液 乙二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成胶束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淼 冯婷婷 +1 位作者 蔡孟锬 罗祥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27-5031,5036,共6页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溶剂挥发法制备胶束并进行载药实验。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胶束粒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用荧光光谱仪以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胶束载药量、包封率。结果表明,3种三嵌段共聚物均能形成稳定的载药胶束,其中具有星形结构的六臂的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最低的胶束粒径和临界胶束浓度、最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因此,星形六臂的PCL-PEG-PHEMA可作为新的药物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b-乙二醇-b-甲基丙烯酸(2-羟乙) 两亲性合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聚乙二醇齐聚物溶液中的自组织及凝胶行为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敬禄 薛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76-1777,共2页
The self\|aggregation and gelation behaviors of atacti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s)(aPMMA) in poly(ethylene glycol)(PEG) oligomers were studied by using FTIR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The in\|situ variable temperatur... The self\|aggregation and gelation behaviors of atacti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s)(aPMMA) in poly(ethylene glycol)(PEG) oligomers were studied by using FTIR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The in\|situ variable temperature IR studies in aPMMA/PEG gel suggested that some aPMMA segments were in the aggregated state in solution, which became a node in the solution.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fraction of aggregated aPMMA in solution increases, resulting in the gelation of aP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甲基丙烯酸 自组织 热可逆凝胶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b-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和凝聚态结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珊珊 王文硕 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0-566,共7页
为了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基材,通过碘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ITP)合成聚偏氟乙烯-b-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VDF-b-PPEGMA)共聚物。通过1H-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证明了共聚物分子的合成,采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 为了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基材,通过碘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ITP)合成聚偏氟乙烯-b-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VDF-b-PPEGMA)共聚物。通过1H-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证明了共聚物分子的合成,采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共聚物的凝聚态结构,并测试共聚物/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结果表明:聚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PEGMA)链段的嵌段引入可促进β相聚偏氟乙烯(PVDF)结晶的形成;PVDF和PPEGMA链段热力学不相容,嵌段共聚物存在微相分离,随着PPEGMA嵌段比增加,共聚物由“海-岛”相结构向双连续相结构转变。PPEGMA质量分数为25.5%的嵌段共聚物与锂盐混合(氧化乙烯与Li^(+)物质的量比n(EO):n(Li^(+))为10:1)能达到9.4×10^(-5)S·cm^(−1)的室温离子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氟乙烯 甲氧基乙二醇甲基丙烯酸 嵌段共 结晶 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