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互穿聚合物网络改性废胶粉体系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莉 谢宇 邱贤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70,74,共5页
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改性废胶粉混合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为0.3%~0.5%(质量分数,下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废胶粉粒径... 制备了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改性废胶粉混合体系,并对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为0.3%~0.5%(质量分数,下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2%、甲基丙烯酸甲酯为60%、废胶粉粒径为180~250μm、渗透时间为30 min时,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永久变形率和硬度最佳,显著优于无公共网络的聚氨酯/废胶粉混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二醇) 废胶粉 互穿聚合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复合微球的合成及药物吸放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震乾 包永忠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2-585,共4页
采用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乳液聚合组分的悬浮-乳液耦合聚合方法,制备了大粒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MMA/PHEMA)复合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表面以HEMA乳液聚合物为... 采用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乳液聚合组分的悬浮-乳液耦合聚合方法,制备了大粒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MMA/PHEMA)复合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表面以HEMA乳液聚合物为主,且具有微孔结构。PMMA/PHEMA复合微球在水和苄醇中的平衡溶胀率大于PMMA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48 h异丁苯丙酸负载百分比为35.6%,PMMA为27.6%。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时间达到360 h,释放量占负载总量的82%;而PM-MA微球的释放时间为216 h,释放量仅占负载总量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2-羟乙 复合微球 药物吸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改性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和抗静电性能研究
3
作者 夏碧华 李家豪 +5 位作者 张枭楠 侯茗萱 瞿润怡 黄杨宇 李婷 东为富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183,共9页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电磁波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研究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二维片层材料Ti_(3)C_(2)T_(x) MXene为研究对象,以含有大量氨基的高分...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和电子设备使用频率的增加,电磁波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亟需研究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材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二维片层材料Ti_(3)C_(2)T_(x) MXene为研究对象,以含有大量氨基的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亚胺为改性剂,基于Ti_(3)C_(2)T_(x) MXene和聚乙烯亚胺之间的氢键作用使聚乙烯亚胺分子接枝在Ti_(3)C_(2)T_(x) MXene表面,制得改性Ti_(3)C_(2)T_(x) MXene。通过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之间的加成反应制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并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作为聚合物基体,以改性Ti_(3)C_(2)T_(x) MXene作为交联剂,通过溶液聚合和浇铸成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乙烯亚胺接枝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对制备的聚乙烯亚胺接枝Ti_(3)C_(2)T_(x) MXene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薄膜的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对该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电磁屏蔽性能、拉伸性能和抗静电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复合薄膜表现出45 dB的高电磁屏蔽效率,12 MPa的高拉伸强度以及5×10^(7)Ω的高表面电阻,均高于不含Ti_(3)C_(2)T_(x) MXene的聚乙烯亚胺交联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片层材料MXene 聚乙烯亚胺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共聚物 电磁屏蔽性能 抗静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酯对SiO_2表面甲基丙烯酸甲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的影响
4
作者 李德玲 王丽红 马俊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41,共4页
采用不同结构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试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乙烯基改性SiO2表面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RAFT试剂的R基团和Z基团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很大。R基团皆为苄基时,二硫代新戊酸苄酯调控SiO2表面甲基... 采用不同结构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试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乙烯基改性SiO2表面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RAFT试剂的R基团和Z基团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很大。R基团皆为苄基时,二硫代新戊酸苄酯调控SiO2表面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速率较高;R基团皆为1-苯基乙基时,苯基二硫代乙酸-1-苯乙酯调控SiO2表面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速率较大。Z基团皆为苯基时,二硫代苯甲酸叔丁酯调控SiO2表面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速率较高。SiO2-PMMA接枝链末端二硫代酯基团,可进一步RAFT接枝聚苯乙烯。相同聚合条件下,二硫代苯甲酸苄酯调控SiO2-PMMA表面接枝聚苯乙烯的接枝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表面接枝 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硫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 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β-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共聚合参数的测定与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敏 李欣欣 韩哲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用 1H -NMR分析法测定了丙烯酸 - β -羟乙酯 (M1)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M2 )的共聚物组成 ,用Mayo -Lewis模型的误差变量法计算出不同温度下该体系的溶液聚合的竞聚率 ,分别为r1=0 .6 3 ,r2 =1.17(6 0℃ ) ;r1=0 .6 1,r2 =1.0 1(80℃ ) ... 用 1H -NMR分析法测定了丙烯酸 - β -羟乙酯 (M1)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M2 )的共聚物组成 ,用Mayo -Lewis模型的误差变量法计算出不同温度下该体系的溶液聚合的竞聚率 ,分别为r1=0 .6 3 ,r2 =1.17(6 0℃ ) ;r1=0 .6 1,r2 =1.0 1(80℃ ) ;r1=0 .6 1,r2 =0 .97(10 0℃ ) ;r1=0 .70 ,r2 =1.0 3(12 0℃ ) ;r1=0 .6 8,r2 =0 .88(140℃ )和r1=0 .6 6 ,r2 =0 .86 (16 0℃ )。根据Arrhenius方程计算获得了该体系均聚、共聚反应频率因子之比Aii/Aij和活化能之差Eii-Eij,并讨论了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β-羟乙 甲基丙烯酸正丁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规甲基化β-环糊精对甲基丙烯酸甲酯无皂乳液聚合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学红 胡杰 +1 位作者 周志平 魏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无规甲基化β-环糊精(RAMEB)/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包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差热分析等检测手段表明RAMEB与MMA可以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从而使MMA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通过RAMEB与MMA的包合作用研究了RAME...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无规甲基化β-环糊精(RAMEB)/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包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差热分析等检测手段表明RAMEB与MMA可以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从而使MMA的热稳定性大大提高。通过RAMEB与MMA的包合作用研究了RAMEB对MMA无皂乳液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AMEB的加入量为4.2×10-4mol时,体系在75℃反应30 min时,单体转化率达89.2%,比同一时间下没有加入RAMEB的空白样的单体转化率提高了30.6%。当RAMEB的加入量为8.4×10-4mol时,聚合反应速率比空白样低,单体的最终转化率与空白样差不多。同时,RAMEB的引入可以使PMMA微球粒径变大,随着RAMEB加入量的增加,聚合物微球的大小越来越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无规甲基化β-环糊精 包合物 无皂乳液聚合 聚合物微球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活性[艹北]铜配位聚合物网络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3
8
作者 丁钢 淡宜 +1 位作者 曹林洪 江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4,共6页
以具有可见光活性的[艹北]-铜配位聚合物网络(Cu-PTC)为催化剂,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研究了催化剂/单体比例对MMA聚合行为的影响,优化了聚合条件。动力学研究显示,聚合过程符合"活性"自由基聚合特... 以具有可见光活性的[艹北]-铜配位聚合物网络(Cu-PTC)为催化剂,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研究了催化剂/单体比例对MMA聚合行为的影响,优化了聚合条件。动力学研究显示,聚合过程符合"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征;并且核磁共振氢谱(^(1 )H-NMR)结果表明,Cu-PTC的微孔结构可诱导MMA的光聚合,使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提升。进一步采用紫外光谱(UV)、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及电化学研究了Cu-PTC作为光诱导催化剂催化MMA聚合的机理,结果显示,Cu-PTC受光激发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通过光生电子活化α-溴苯乙酸乙酯(EBP)引发剂以实现"活性"聚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艹北]-铜配位聚合物网络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可见光活性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T聚合调控的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纳米二氧化硅杂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利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4,共3页
首先将偶氮类引发剂引到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然后以此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基二硫代萘甲酸酯(TNPBE)为链转移剂(CTA),进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纳米二氧化硅(PH... 首先将偶氮类引发剂引到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然后以此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基二硫代萘甲酸酯(TNPBE)为链转移剂(CTA),进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纳米二氧化硅(PHEMA/nano-SiO2)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和热失重(TG)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已经接枝到了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整个非均相体系中的聚合反应都是在链转移剂的作用下进行的,TG分析说明了此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转移剂 甲基丙烯酸Β-羟乙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液体栓塞剂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
10
作者 张强 李彬 +1 位作者 李晓光 高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液体栓塞剂(HEMA-MMA)栓塞兔VX2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CT引导下"体外预装示踪一步植入技术"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21天后行肿瘤栓塞治疗。将少量羰基铁粉与栓塞剂混合,栓塞1只模型,... 目的探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液体栓塞剂(HEMA-MMA)栓塞兔VX2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CT引导下"体外预装示踪一步植入技术"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21天后行肿瘤栓塞治疗。将少量羰基铁粉与栓塞剂混合,栓塞1只模型,测量其进入血管的内径,对其余肿瘤模型应用HEMA-MMA进行栓塞。A组栓塞终点为肝亚段栓塞(门静脉分支显影),B组栓塞终点为肿瘤染色消失,保留肝左动脉主干,各5只。术后即刻及第1、3天行CT平扫,术后第7、14、28、42天行增强CT扫描,明确有无残余瘤及转移。发现残余瘤或转移时,再随访1周,处死实验兔取材。若术后观察42天无残余瘤及转移,则视为肿瘤完全栓塞坏死,处死实验兔取材,行病理学检查。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10、14天抽取耳缘静脉血,检测转氨酶及胆红素。结果11只实验兔造模成功。栓塞剂可进入内径30~300μm的肿瘤动脉内。术后即刻CT显示肿瘤周边高密度,术后第1天肿瘤周边密度减低,中心区密度升高,术后第3天肿瘤肿胀,密度均匀,低于正常肝组织。增强CT示A组肝内病变均完全坏死,无强化,术后观察42天无残余瘤及转移,肿瘤与肝组织分界清,肿瘤完全坏死机化,周边可见纤维组织包裹;B组术后第14天4只存在肝内残余瘤,位于肿瘤周边,坏死区为凝固性坏死,1只肝内病变坏死无强化,但肺及肝内均见多发转移。术后兔转氨酶逐渐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7天后逐渐好转。结论 HEMA-MMA可用于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可进入内径为30~300μm的肿瘤血管;采用该栓塞剂进行肝亚段栓塞,可使肿瘤完全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栓塞 治疗性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均聚和共聚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余彩莉 宫青海 张发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3-125,共3页
将松香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合成的酯化物,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均聚物和与苯乙烯(St)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分别用综合热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产物的热... 将松香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合成的酯化物,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均聚物和与苯乙烯(St)的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表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分别用综合热分析仪(TGA)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松香HEMA酯的均聚反应较难进行,过氧化苯甲酰是其均聚反应较好的引发剂;松香HEMA酯与苯乙烯(St)较易进行共聚反应,偶氮二异丁腈是共聚反应较好的引发剂;共聚物的黏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随苯乙烯的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均聚物热稳定性好于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甲基丙烯酸-Β-羟乙 化物 均聚 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共聚物的裂解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定煜 罗爱芹 +1 位作者 吴文辉 傅若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13-516,共4页
利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法研究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 - 2 -羟乙酯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热裂解机理 .结果表明 :聚合物在 4 0 0℃以下的热稳定性随甲基丙烯酸 - 2 -羟乙酯(HEMA)投料比的增加逐渐下降 ,其完全裂解温度在 4 0 0~ 50 0℃ ,完... 利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法研究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 - 2 -羟乙酯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热裂解机理 .结果表明 :聚合物在 4 0 0℃以下的热稳定性随甲基丙烯酸 - 2 -羟乙酯(HEMA)投料比的增加逐渐下降 ,其完全裂解温度在 4 0 0~ 50 0℃ ,完全裂解温度不受聚合时单体配料比的影响 .在高温下的裂解表现为两个均聚体裂解行为的加和 .研究结果对该聚合物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甲基丙烯酸2-羟乙 共聚物 HEMA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机有机聚合物中间体——六(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三聚膦腈的合成 被引量:9
13
作者 聂旭文 崔燕军 唐小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5-387,共3页
Hexa(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cyclotriphosphazene(HHMP) was synthesized from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and hexachlorocyclotriphosphazene through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uprous chlor... Hexa(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cyclotriphosphazene(HHMP) was synthesized from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and hexachlorocyclotriphosphazene through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uprous chloride as a catalyst. Raman, FTIR and NMR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and confirm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comp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聚合物中间体 六(甲基丙烯酸羟乙)三聚膦腈 合成 六氯三聚膦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烯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水凝胶中吸附水的状态 被引量:8
14
作者 谭帼馨 崔英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为引发剂,合成了几种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酯(RMA)共聚物水凝胶,用差热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对这些亲水凝胶中吸附水的状态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水凝胶中水的... 用过氧化二苯甲酰作为引发剂,合成了几种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酯(RMA)共聚物水凝胶,用差热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法(TG)对这些亲水凝胶中吸附水的状态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大致可分为自由水、可冻结的结合水和非冻结的结合水。不同的RMA与NVP和HEMA共聚,溶胀度不同,其吸附水中不同状态水的含量也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水的状态 差热扫描量热法 热重法 N一乙烯基吡咯烷酮 甲基丙烯酸Β-羟乙 甲基 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顺酐加成物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的酯化反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彩莉 张发爱 陈林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3-396,共4页
利用松香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加成物,再用加成物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反应制备了酯化物,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对苯二酚为阻聚剂,2%氧化锌为催化剂,加成物与HEMA的摩尔比为1... 利用松香与顺丁烯二酸酐反应生成加成物,再用加成物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反应制备了酯化物,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对苯二酚为阻聚剂,2%氧化锌为催化剂,加成物与HEMA的摩尔比为1∶3,在反应温度为220℃下反应3 h,酯化率最高可达94.05%。利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1H NMR)表征了加成物、酯化物的分子结构,利用热重分析方法测定了加成物和酯化物的热分解性能,分析表明成功制得了松香与顺丁烯二酸酐的加成物及其酯化物,热重分析表明酯化物热稳定性较加成物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顺丁烯二酸酐 加成物 甲基丙烯酸-Β-羟乙 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栓塞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研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浩 马廉亭 +5 位作者 殷斌烈 吴佐泉 秦尚振 徐国政 郭再玉 张新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4-897,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液体栓塞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P-HEMA)的栓塞性能及技术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2%、3.5%、5%、6.5%、8%、9.5%2-P-HEMA的乙醇溶液(A组)、乙醇/碘比醇溶液(B组)及乙醇/三氧化二铋(Bi2O3)溶液(C组)在流动盐水中的凝固时... 目的研究新型液体栓塞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P-HEMA)的栓塞性能及技术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2%、3.5%、5%、6.5%、8%、9.5%2-P-HEMA的乙醇溶液(A组)、乙醇/碘比醇溶液(B组)及乙醇/三氧化二铋(Bi2O3)溶液(C组)在流动盐水中的凝固时间。分别采用2%、5%、8%2-P-HEMA的乙醇/Bi2O3溶液栓塞兔肾动脉,观察栓塞效果,术后分期复查肾动脉造影,取肾脏标本行大体及光镜检查。结果2-P-HEMA的乙醇溶液注入流动水中很快呈絮状固化。A、B、C组相互之间的各浓度亚组材料凝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浓度栓塞材料能顺利通过微导管,注射阻力小,能完全栓塞肾动脉及其分支,在透视下显影良好,无粘管现象。高浓度材料通过微导管阻力大,推注困难。造影复查未见肾动脉再通。肾脏标本可见肾脏动脉腔内有栓塞材料填充,自肾动脉至肾小球动脉内均可见到栓塞材料。结论2-P-HEMA能在流动水中快速凝固,合适浓度可满意栓塞兔肾动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丙烯酸羟乙 栓塞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二酸二甘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吉丽 张会良 +1 位作者 高歌 董丽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8,共7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撕裂断面形态,用偏光显微镜观察PLA的结晶形貌。结果表明,加入PDEGA后,薄膜的Tg下降了近8℃,Tcc下降了约17℃;随着MBS的不断加入,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分别在25MPa和120kN/m以上,PLA薄膜的断裂伸长率由PLA的3.5%提高到薄膜的40%以上,薄膜的模量、黏度都有所增加;随着MBS含量的增加,PLA球晶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球晶数量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变小,但PLA的结晶类型没有改变;薄膜保持了良好的透明性和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己二酸二甘醇 吹塑薄膜 增韧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接枝共聚物的ATRP均相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英文)
18
作者 俞娟 王春鹏 +1 位作者 王基夫 储富祥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3,共7页
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体系中,利用2-溴代异丁酰溴与纤维素的直接酯化反应首先合成了具有不同引发点数量的ATRP大分子引发剂(cell-Br);然后以CuBr/PMDETA为催化体系,cell-Br为引发剂,将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通过原子转移... 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体系中,利用2-溴代异丁酰溴与纤维素的直接酯化反应首先合成了具有不同引发点数量的ATRP大分子引发剂(cell-Br);然后以CuBr/PMDETA为催化体系,cell-Br为引发剂,将2-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接枝到纤维素的大分子骨架上合成纤维素-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接枝共聚物(cellulose-g-PHEMA)。通过FT-IR,1H NMR,GPC和TGA对cell-Br和cellulose-g-PHEMA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并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镜(TEM)观察了cellulose-g-PHEMA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cellulose-g-PHEMA易于组装成直径约180 nm的球形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 接枝共聚物 2-甲基丙烯酸羟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成胶束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淼 冯婷婷 +1 位作者 蔡孟锬 罗祥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27-5031,5036,共6页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 通过开环聚合(ROP)、DCC偶合反应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3种不同臂数(线性、三臂和六臂)的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CL-PEG-PHEMA)三嵌段共聚物。通过核磁氢谱(1 H NMR)红外谱图证明合成了设计产物。以溶剂挥发法制备胶束并进行载药实验。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胶束粒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用荧光光谱仪以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胶束载药量、包封率。结果表明,3种三嵌段共聚物均能形成稳定的载药胶束,其中具有星形结构的六臂的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最低的胶束粒径和临界胶束浓度、最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因此,星形六臂的PCL-PEG-PHEMA可作为新的药物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b-聚乙二醇-b-甲基丙烯酸(2-羟乙) 两亲性聚合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聚乙烯溶胀悬浮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琼 何培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溶胀悬浮法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膨胀剂乙酸乙酯(EA)的用量、分散介质水的用量、单体HEMA的用量、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 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溶胀悬浮法接枝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膨胀剂乙酸乙酯(EA)的用量、分散介质水的用量、单体HEMA的用量、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用量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作分散介质,乙酸乙酯作膨胀剂的溶胀悬浮接枝体系,在回流温度和一定搅拌速度下,可实现CPE接枝水溶性单体HEMA,且接枝(效)率较高,可获得最高接枝(效)率的投料比为CPE/HEMA/BPO/EA/H_2O=2/2/0.1/7/50(g/g/g/mL/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为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Β-羟乙 悬浮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