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中海拟无枝酸杆菌甲基丙二酰CoA转羧基酶的纯化及酶学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蔚文 焦瑞身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经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吸附,磷酸纤维素吸附和Sepharose4B分子筛层析四步从地中海拟无枝酸杆菌纯化得到电泳纯MCT酶,酶比活力为3.21U/mg,纯化倍数178,酶活回收14.9%。酶反应的最适pH和温... 经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吸附,磷酸纤维素吸附和Sepharose4B分子筛层析四步从地中海拟无枝酸杆菌纯化得到电泳纯MCT酶,酶比活力为3.21U/mg,纯化倍数178,酶活回收14.9%。酶反应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0和35℃。纯化MCT酶对底物丙酰CoA和草酰乙酸的米氏常数分别为0.027mmol/L0.03509mmol/L.经SephadexG-150测定酶分子量为200000,SDS-取丙烯酰胺电泳凝胶显示一条分子量68000的亚基蛋白带,说明该酶由三个等大小亚基组成.薄层等电聚焦测定酶等电点为pI6.0.二价金属离子Co ̄(2+)和Fe ̄(3+)促进酶活力.采用原生质体裂解的方法发现MCT酶是可能分布于胞浆和细胞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菌 拟无枝酸杆菌 甲基 转羧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对泰乐星合成的影响
2
作者 戚薇 王建玲 +2 位作者 张晓静 路福平 杜连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21,共3页
对不同碳源条件下泰乐星发酵过程中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的活力进行了测定。发现发酵过程中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的比活力与泰乐星形成速率有关,即该酶的活力高,泰乐星的形成速率大,说明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是泰... 对不同碳源条件下泰乐星发酵过程中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的活力进行了测定。发现发酵过程中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的比活力与泰乐星形成速率有关,即该酶的活力高,泰乐星的形成速率大,说明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是泰乐星合成中的一种关键酶。另外,菜籽油为碳源条件下测得的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的活力比淀粉为碳源条件下该酶的活力高,此结果从酶活水平分析了菜籽油为碳源可提高泰乐星产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乐星 甲基coa羧基转移酶 比活力 合成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建勇 谭晓风 +4 位作者 陈鸿鹏 曾艳玲 龙洪旭 梅芳芳 刘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8-154,共7页
【目的】油茶种仁含油率较低且易遭逆性环境等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是脂肪酸合成酶(FASⅡ)复合体的组成酶之一,在脂肪酸合成中起着装载作用,它的酶促反应产物丙二酰单酰ACP是脂... 【目的】油茶种仁含油率较低且易遭逆性环境等的影响,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是脂肪酸合成酶(FASⅡ)复合体的组成酶之一,在脂肪酸合成中起着装载作用,它的酶促反应产物丙二酰单酰ACP是脂肪酸合成关键组成部分。开展该基因的功能研究,能为油茶的分子遗传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油茶品种‘华硕’种子为材料,借助其种子转录组和表达谱数据库,通过RACE技术,克隆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基因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常规的酶切连接技术构建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α酮戊二酸脱氢酶(KDH)偶联系统测定表达产物的酶活性。【结果】丙二酰单酰Co A:ACP转酰酶基因的全长c DNA 1 867 bp,含有1 131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376个氨基酸,具有58个氨基酸长度的叶绿体转运肽,该基因被命名为Co MCAT(Gen Bank登录号KJ910337)。在malonyl-Co A结合位点和ACP结合位点上分别存在高度保守的基序"GQGXQ"和"GXSXG"。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Co MCAT在BL21(DE3)细胞中被成功地诱导表达,目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40 k Da。酶活性分析表明,重组蛋白Co MCAT的最佳催化温度为30℃,最佳p H为7.0,比酶活性约为2.384 U·μg-1。【结论】以本实验室构建的油茶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首次克隆获得油茶MCAT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在宿主细胞BL21(DE3)中成功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初步的酶活性分析。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和揭示油茶MCAT基因在油脂合成的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coa:ACP转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桐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美兰 谭晓风 +3 位作者 龙洪旭 王哲 刘璐 王僳僳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深入了解油桐丙二酰单酰辅酶A酰基载体蛋白转酰基酶(Malonyl Co A:ACP transacylase,MCAT)在油脂合成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油桐MCAT基因序列,且命名为Vf MCAT,并利用相关生物软件对该基因序列及其相应蛋白质... 为了深入了解油桐丙二酰单酰辅酶A酰基载体蛋白转酰基酶(Malonyl Co A:ACP transacylase,MCAT)在油脂合成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油桐MCAT基因序列,且命名为Vf MCAT,并利用相关生物软件对该基因序列及其相应蛋白质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Vf MCAT的CDS长为1 179 bp,编码392个氨基酸;该蛋白与蓖麻和亚麻的MCAT同源性均达85%,存在"GXSXG"和"GQGXQ"两个高度保守的motif,在系统进化关系上,其与蓖麻和亚麻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分析其氨基酸序列后发现,Vf MCAT的分子量约为41.67 KDa,理论等电点p I为8.43,是一个含有一个跨膜结构域的可溶性稳定蛋白;对其二级和三级结构的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且最有可能在线粒体中发挥其主要作用,文中由此推测,Vf MCAT在叶绿体中参与了油桐脂肪酸合成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coa:ACP转基酶 MCAT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巨桉3-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江 孙一铭 +3 位作者 宋锋 李鹏 饶灿 孙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属于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速生树种之一,其油腺细胞能够产生1,8-桉叶素、β-桉叶醇和α-蒎烯等主要成分的挥发性精油。桉树精油具有疏风解热、祛湿解毒、抑菌消炎、... 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属于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速生树种之一,其油腺细胞能够产生1,8-桉叶素、β-桉叶醇和α-蒎烯等主要成分的挥发性精油。桉树精油具有疏风解热、祛湿解毒、抑菌消炎、防腐止痒的医药功效(Ogunwande et al.,2005);同时作为牙膏、口香糖、化妆品及食品的香精来源。因此,开发尾巨桉精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工业上桉树精油产率一般为0.8%~5%,相对较低(宋永芳,1990);而遗传代谢工程已成为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3-羟基-3-甲基coa还原酶 RACE 组织特异性表达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氯硅烷的合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勇 李祯 黄光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7-259,共3页
利用自制的催化剂C,通过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和二甲基氯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氯硅烷。与经典的Speier催化剂相比,自制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显著地降低了反应温度,且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考察了反应... 利用自制的催化剂C,通过甲基丙烯酸烯丙酯和二甲基氯硅烷的硅氢加成反应制备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基氯硅烷。与经典的Speier催化剂相比,自制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显著地降低了反应温度,且缩短了反应时间,同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和反应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甲基氧基)甲基氯硅烷 甲基烯酸烯 硅氢加成 Speier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7-四甲基-8-丙酰肼-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白酒中的脂肪醛 被引量:2
7
作者 熊绪杰 叶发兵 黄春保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1-406,共6页
以合成的1,3,5,7-四甲基-8-丙酰肼-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BODIPY-丙酰肼)作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法检测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一醛、十二醛等12种脂肪醛。通过对衍生... 以合成的1,3,5,7-四甲基-8-丙酰肼-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BODIPY-丙酰肼)作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法检测甲醛、乙醛、丙醛、丁醛、戊醛、己醛、庚醛、辛醛、壬醛、癸醛、十一醛、十二醛等12种脂肪醛。通过对衍生条件和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测定脂肪醛的HPLC/FD新方法。衍生反应以H3PO4作催化剂,在60℃时试剂与脂肪醛30 min内反应完全,生成稳定的衍生产物。采用C18柱分离衍生产物,以含20%四氢呋喃的乙腈和pH 6.5的HCOOH-NH3.H2O的缓冲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λex/λem=490 nm/510 nm下荧光检测,各脂肪醛衍生物在20 min内得到较好的分离(甲、乙醛衍生峰重叠)。测定脂肪醛的线性范围均为0.01~2.00μmol.L-1,检出限为0.23~0.78 nmol.L-1。该方法用于白酒中脂肪醛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105%,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试剂 1 3 5 7-四甲基-8-肼-氟化硼-吡咯甲烷 脂肪醛 高效液相色谱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丙二酰单酰CoA转酰基酶(MCMT)基因家族应对不同胁迫的响应模式
8
作者 彭振英 孟静静 +8 位作者 唐朝辉 王建国 张佳蕾 郭峰 杨莎 张智猛 丁红 李新国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8-1089,共12页
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malonyl-CoA:ACP malonyltransacylase,MCMT)催化由丙二酰单酰CoA形成丙二酰单酰ACP。它既是生物脂肪酸合成的基本构成要素,又是细胞膜、储藏油脂和脂信号分子的重要成分。本文就花生MCMT基因家族成员的各项... 丙二酰单酰CoA:ACP转酰基酶(malonyl-CoA:ACP malonyltransacylase,MCMT)催化由丙二酰单酰CoA形成丙二酰单酰ACP。它既是生物脂肪酸合成的基本构成要素,又是细胞膜、储藏油脂和脂信号分子的重要成分。本文就花生MCMT基因家族成员的各项特征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栽培花生基因组中共有5个AhMCMTs基因,分别位于5条不同的染色体上。这5个AhMCMTs均含有较多的内含子,数目为9~12个。蛋白长度从277到472个氨基酸不等,且均无跨膜结构,都定位于叶绿体中。有3个AhMCMTs具有可变剪接现象,其中arahy.FJ253B和arahy.R7F6LC各有6个剪接体,arahy.T9C115有2个剪接体。可变剪接类型以内含子滞留、外显子跳跃和发生在5’-UTR的可变剪接为主。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栽培花生与油菜、山茶和羽扇豆基因组中含有较多的MCMT基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家族扩张现象。根据花生转录组数据发现它们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显著不同,arahy.FJ253B表达量最高,几乎在所有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推测是花生生长发育的主要作用基因。它们应对不同胁迫处理的反应模式也各不相同,并且同一个基因在相同胁迫处理下,在根中和叶中的反应模式也不同,显示出这5个AhMCMT基因应对不同胁迫处理时的不同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coa:ACP转基酶 可变剪接 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 胁迫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2S-甲基丙二酰辅酶A的基因工程假单胞菌的构建
9
作者 杨圣勇 任杰 尚广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1-196,共6页
目的假单胞菌是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异源表达的优良宿主菌,然而它缺少许多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所需的小分子前体2S-甲基丙二酸辅酶A(2S-mm-CoA),因此构建产生2S-mm-CoA的宿主菌将有利于次级代谢产物的异源表达。方法本研究将来源于大肠埃... 目的假单胞菌是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异源表达的优良宿主菌,然而它缺少许多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所需的小分子前体2S-甲基丙二酸辅酶A(2S-mm-CoA),因此构建产生2S-mm-CoA的宿主菌将有利于次级代谢产物的异源表达。方法本研究将来源于大肠埃希菌的编码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的sbm基因和编码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复合物保护蛋白的argK基因以及来源于天蓝色链霉菌的编码甲基丙二酰辅酶A异构酶的epi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整合到恶臭假单胞菌KT2440(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基因组,得到基因工程菌株P.putida LS-MCM。结果气质联用(GC/MS)分析表明P.putida LS-MCM能产生达2.22nmol/mL的2S-mm-CoA。结论 P.putida LS-MCM可作为异源表达需要2S-mm-CoA作为前体单元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宿主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S-甲基辅酶A 假单胞菌 同源重组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病例报告
10
作者 郭山春 徐传伟 丁晓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4-316,共3页
1病例资料女,7月龄,因呼吸深大3~4 h入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入院前3 d出现呕吐,每天2~3次,无发热、咳嗽,无惊厥和腹泻等症状。患儿系足月剖宫产,出生后哭声响亮,发育正常。患儿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史。父母非近亲婚配。
关键词 甲基酸血症 近亲婚配 特殊疾病史 基肉碱 出生后 新生儿期 病例报告 甲基 色谱-质谱 临床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二苯甲酰甲烷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敏谊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98-399,402,共3页
苯甲酸乙酯和苯乙酮经克莱森缩合反应制得二苯甲酰甲烷。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的存在下,以固体氢氧化钾为碱性试剂,二苯甲酰甲烷与卤代烷在丙酮中,用微波辐射法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两种不同的α-C单取代烷基产物,即:2-甲基-1,3-二... 苯甲酸乙酯和苯乙酮经克莱森缩合反应制得二苯甲酰甲烷。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的存在下,以固体氢氧化钾为碱性试剂,二苯甲酰甲烷与卤代烷在丙酮中,用微波辐射法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两种不同的α-C单取代烷基产物,即:2-甲基-1,3-二苯基-1,3-丙二酮和2-乙基-1,3-二苯基-1,3-丙二酮,产率分别是82.6%和62.9%。产品结构经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甲烷 2-甲基(乙基)-1 3-苯基-1 3- 聚乙 微波辐射 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酯类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及其在自由基聚合中的应用
12
作者 方奇 虞瑞雷 +2 位作者 韩仕朋 祁瑾钰 袁楚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0,共4页
采用异亚丙基甘油、丙烯酰氯、2-溴丙酰溴等经酯化、水解、再次酯化合成了新型酯类大分子引发剂,并研究了其与丙烯酸正丁酯在不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自由基聚合情况。结果表明:新型酯类大分子引发剂含有一个双键和两个原子转移自由基聚... 采用异亚丙基甘油、丙烯酰氯、2-溴丙酰溴等经酯化、水解、再次酯化合成了新型酯类大分子引发剂,并研究了其与丙烯酸正丁酯在不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自由基聚合情况。结果表明:新型酯类大分子引发剂含有一个双键和两个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点;CuBr/2,2-联吡啶与CuBr/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两种催化剂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以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为配体的反应体系较以2,2-联吡啶为配体的反应体系聚合反应速率快;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烯酸(2 3-(2 溴代)氧基) 甲基乙烯三胺 2 2-联吡啶 烯酸正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对红霉素生物合成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雯 陈长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80-1284,共5页
研究了红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糖代谢相关的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果糖激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以及合成红霉内酯环前体甲基丙二酰CoA相关的酶:甲基丙二酰CoA异构酶和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的时序变化,并测定了过程... 研究了红霉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糖代谢相关的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磷酸果糖激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以及合成红霉内酯环前体甲基丙二酰CoA相关的酶:甲基丙二酰CoA异构酶和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的时序变化,并测定了过程中有机酸的含量变化。实验表明:Co2+能大幅提高红霉素效价。这可能与Co2+能明显提高甲基丙二酰CoA异构酶与甲基丙二酰CoA羧基转移酶的比活,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糖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糖代谢 甲基丙二酰coa异构酶 甲基coa羧基转移酶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膳食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 被引量:32
14
作者 闫莉萍 陈舜宏 +3 位作者 陈伟民 陈士林 马小军 徐宏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膳食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索。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均给予富含胆固醇的饲料4周,葛根素组每天灌喂葛根素溶液(300mg·kg-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膳食诱导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血脂调节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索。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均给予富含胆固醇的饲料4周,葛根素组每天灌喂葛根素溶液(300mg·kg-1·d-1)。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荧光定量RT-PCR分析羟基-3-甲基戊二酰CoA还原酶(HMGR),羊毛固醇14α-去甲基酶(CYP51),7α-羟化酶(CYP7A1)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葛根素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膳食引起的血清胆固醇的升高,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上调CYP7A1的mRNA转录水平,对HMGR和CYP51的转录水平没有影响。结论:这些数据表明葛根素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减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危险。其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酸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血脂水平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平衡 羟基-3-甲基coa还原酶 羊毛固醇14α-去甲基 7Α-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油在红霉素发酵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沈兆兵 陈国豪 陈长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57-660,共4页
红色糖多孢菌D在15L发酵罐的基础培养基和发酵过程中补加豆油,当基础培养基中豆油量加倍时,效价提高43.1%;发酵过程补加豆油罐的红霉素效价、生产强度和Yp/s比不补豆油的分别提高了69.7%、69.6%和63.8%。通过实验测定发现,发酵过程补加... 红色糖多孢菌D在15L发酵罐的基础培养基和发酵过程中补加豆油,当基础培养基中豆油量加倍时,效价提高43.1%;发酵过程补加豆油罐的红霉素效价、生产强度和Yp/s比不补豆油的分别提高了69.7%、69.6%和63.8%。通过实验测定发现,发酵过程补加豆油后,异柠檬酸脱氢酶、甲基丙二酰CoA异构酶的比活以及α-酮戊二酸的量均高于不补加豆油时的值,而琥珀酸的量低于不补加豆油时的值。推测豆油经过红色糖多孢菌代谢后进入红霉素合成的一条可能途径:豆油经过代谢后进入TCA循环,并强化了TCA循环的通量,产生了大量α-酮戊二酸,再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在甲基丙二酰CoA异构酶的作用下生成甲基丙二酰CoA作为红霉素合成的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油 红色糖多孢菌 红霉素发酵 Α-酮戊 甲基coa 琥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合成途径中三个关键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董乐萌 刘玉军 魏建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56-60,15,共6页
本文以北柴胡幼嫩根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PPI)和法尼基焦磷酸合酶(... 本文以北柴胡幼嫩根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隆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R)、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somerase,IPPI)和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arnesyl diphosphate synthase,FPS)基因的cDNA片断,大小分别为470bp、532bp、466bp,分别编码157、177、155个氨基酸多肽。提交到Gen- Bank上,得到登陆号分别为:HMGR(EU400217)、IPPI(EU400218)、FPS(EU400219)。NCBI在线blast结果表明,推断的北柴胡HMGR、IPPI和FP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杜仲、三岛柴胡和雷公藤的一致性最高,分别为93%、99%、97%。对HMGR基因和FPS基因进行特征性保守域分析,结果显示,推断的HMGR氨基酸序列存在两个NADPH结合基序,FPS存在三个特征性保守序列:DDIMD、GQMID和KL。构建的植物IPPI的分子进化树表明,北柴胡IPPI基因与伞形科植物(胡萝卜和三岛柴胡)亲缘关系最近,与单子叶植物(玉米和水稻)亲缘关系较远。本文首次分离报道了北柴胡柴胡皂苷合成途径中三个关键酶基因(HMGR、IPPI和FPS)cDNA的克隆,新获得的基因片段序列为进一步克隆全序列和了解调控柴胡皂苷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柴胡皂苷 3-羟基-3甲基辅酶A还原酶(HMGR) 异戊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PPI) 法尼基焦磷酸合酶(F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伐他丁和膦胺霉素对烟草HMGR和DXR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魏洁书 王焕 +2 位作者 戴慧明 卿志浩 杨锦芬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3期4-7,共4页
HMGR和DXR分别是萜类生物合成途径——MVA和MEP途径的2个关键酶。本研究对烟草施用HMGR和DXR的专一抑制剂洛伐他汀(MEV)和膦胺霉素(FSM),测定烟草Nt HMGR、Nt DXR、FPPS和GGPPS基因转录水平、HMGR和DXR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抑制剂处理... HMGR和DXR分别是萜类生物合成途径——MVA和MEP途径的2个关键酶。本研究对烟草施用HMGR和DXR的专一抑制剂洛伐他汀(MEV)和膦胺霉素(FSM),测定烟草Nt HMGR、Nt DXR、FPPS和GGPPS基因转录水平、HMGR和DXR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抑制剂处理后烟草内源基因Nt HMGR和Nt DXR表达量在24h受到明显抑制;HMGR和DXR活性均在一定时间内受到抑制。MEV和FSM能有效抑制烟草中HMGR和DXR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3-甲基辅酶A还原酶(HMGR) 1-去氧-D-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 洛伐他汀 膦胺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氨酸对必特螺旋霉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维 王永红 +2 位作者 庄英萍 郝玉有 储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9,共7页
在必特螺旋霉素基因工程链霉菌WSJ~1—195发酵生产必特螺旋霉素的摇瓶实验中,发酵36h时向合成培养基中添加0.5g/L的缬氨酸对必特螺旋霉素效价和组分的影响最为显著。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缬氨酸后,菌体在发酵48~60h糖耗加快,达到1... 在必特螺旋霉素基因工程链霉菌WSJ~1—195发酵生产必特螺旋霉素的摇瓶实验中,发酵36h时向合成培养基中添加0.5g/L的缬氨酸对必特螺旋霉素效价和组分的影响最为显著。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缬氨酸后,菌体在发酵48~60h糖耗加快,达到1g/(L·h),发酵液中丙酸和丁酸浓度先增后降,而发酵液中丙酮酸在胞内积累,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在48h和60h时分别增加20%和95%。由于糖耗加快,更多碳流可以通过甲基丙二酰CoA转羧基酶途径(MCT途径)将缬氨酸分解生成的丙酰CoA和丁酰CoA转化为内酯环合成所需要的直接三碳前体,最终效价比对照高出45.3%。添加缬氨酸后,由于大环合成增多,侧链前体的供应无法满足内酯环增加的需求,导致酰化组分含量总体下降,其中总异戊酰组分降低23%,乙酰螺旋霉素Ⅲ降低30.8%,丙酰螺旋霉素Ⅱ降低33%,丙酰螺旋霉素Ⅲ降低48.8%。同时缬氨酸代谢生成的丁酸也有可能会影响异戊酰基转移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特螺旋霉素 缬氨酸 酮酸羧化酶 甲基c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官能团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制备三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建峰 黄志斌 张可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80,共4页
合成了以聚乙二醇400和聚氨酯预聚物为主体,两端各带有2-溴丙酰氧基的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并以此分别对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了PS-PEG-PS,PS-PU-PS,PMMA-PEG-PMMA,PMMA-PU-PMMA四种"大-小-大&qu... 合成了以聚乙二醇400和聚氨酯预聚物为主体,两端各带有2-溴丙酰氧基的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并以此分别对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了PS-PEG-PS,PS-PU-PS,PMMA-PEG-PMMA,PMMA-PU-PMMA四种"大-小-大"三嵌段共聚物,用1H-NMR、GPC、DSC、TGA分别对其进行了表征和检测。结果表明,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均能引发合成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的嵌段共聚物,两种大分子引发剂对MMA的聚合速度明显高于St。热分析表明,三嵌段中的小嵌段,无论是较软的PEG-400或较硬的PU,均可使PS及PMMA的Tg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醉400 聚氨酯预聚物 2-溴氧基 嵌段共聚物 大分子引发剂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苯乙烯 甲基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两性高分子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岳馥莲 张春晓 +1 位作者 江燕妮 朱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4-1000,共7页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两种两性高分子絮凝剂p(DMDAAC-co-FA)和p(DMC-co-DMAEMA-coAMPS)。对两种共聚合产物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构表征。用两种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絮凝试验的结果显示,絮凝剂p(DMDAAC-co-FA)在pH^7、投加量... 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两种两性高分子絮凝剂p(DMDAAC-co-FA)和p(DMC-co-DMAEMA-coAMPS)。对两种共聚合产物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构表征。用两种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絮凝试验的结果显示,絮凝剂p(DMDAAC-co-FA)在pH^7、投加量120 mg·L^(-1)时,CODCr去除率79.2%,色度去除率95.0%;絮凝剂p(DMC-co-DMAEMA-co-AMPS)在pH^7、投加量140 mg·L^(-1)时,CODCr去除率75.3%,色度去除率92.0%。通过对絮凝试验的絮体进行电镜扫描分析,采用非线性数学分形理论盒子法计算絮体形貌的空隙分维数Df,结果表明,絮体形貌的空隙分维数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基氯化铵 富马酸 甲基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甲基烯酸-N N-甲氨基乙酯 2-胺-2-甲基磺酸 絮体形貌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