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3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干止咳胶囊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贺 秦文艳 +4 位作者 葛兴森 吴怡 范英兰 武晓琳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11.86%,提示在攻毒剂量为100TCID_(50)的条件下,射干止咳胶囊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小鼠滴鼻感染5LD_(50)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30%、10%、30%,死亡保护率达50%、70%、50%,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13 d、14 d、13 d,说明各给药组对攻毒小鼠具有较好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显著,但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毒致小鼠死亡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体内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玉香 汪杨 +1 位作者 高玉伟 王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了解甲型H1 N1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及传播规律,加强对流感大流行的防控。方法:收集2009年10~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发热门诊中具有流感症状患者的临床样品(鼻咽拭子和血清),采用血凝抑制法、巢式 RT-PCR技术检测具有流感... 目的:了解甲型H1 N1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及传播规律,加强对流感大流行的防控。方法:收集2009年10~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发热门诊中具有流感症状患者的临床样品(鼻咽拭子和血清),采用血凝抑制法、巢式 RT-PCR技术检测具有流感症状患者血清标本中的特异性抗体、咽拭子中的甲型H1N1 RNA 等指标。结果:结果56份流感患者的咽拭子经核酸检测,甲型流感NP和M的阳性率分别为37.5%和27.8%,而甲型H1N1的阳性率仅为3.6%。通过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应的血清标本中,能特异性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红细胞凝集的样品为27份,抗体均大于1∶320,其中8份样品抗体效价大于1∶5120。恢复期的血清效价与急性期相比有显著的抗体差异,甲型H1 N1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48.2%,明显高于核酸的检测。结论:核酸检测可在感染早期(排毒期)进行检测,而血清学的抗体检测多用在感染中后期(抗体产生)检测,两者联合可提高甲型H1 N1流感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h1n1特异性抗体 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多重RT-PCR快速筛查A型、B型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 被引量:9
3
作者 莫秋华 杨翠兰 +7 位作者 林继灿 谭华 涂承宁 叶立青 刘志明 杜坚 孙虹 杨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45-1547,共3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筛查A型、B型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方法针对A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B型流感病毒的NS基因设计通用扩增引物,针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一步法建立多重RT-PCR反应体系。... 目的建立能同时筛查A型、B型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方法针对A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B型流感病毒的NS基因设计通用扩增引物,针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一步法建立多重RT-PCR反应体系。通过盲法实验与实时荧光RT-PCR进行比对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并应用于临床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多重RT-PCR产物,结果显示目的扩增片段条带清晰明亮,没有非特异性产物出现,可见该方法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50份样本的盲法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能通过一次实验快速、准确地同时筛检A型、B型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项成本低廉、对流感的疫情监测和早期诊断具有实用价值的筛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A流感病毒 B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志军 胡林 +4 位作者 李魁彪 钟华燕 陈艺韵 鲁恩洁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8-211,215,共5页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该扩增产物可通过全封闭式核酸检测装置进行检测。14份健康人咽拭子标本、7个其他呼吸道病毒和6个虫媒病毒株被用来检测CPA反应的特异性;已知病毒滴度的甲型H1N1毒株进行对照梯度稀释,以测试CPA的敏感性;102份甲型H1N1临床咽拭子标本为检测对象,评估其临床的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CPA反应未出现对健康样本以及其他病毒产生交叉反应;对已知滴度的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证明CPA的敏感性为10拷贝/μL。对甲型H1N1流感临床病例发病1~3d临床标本新建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为100%,4~6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79.31%,≥7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9.09%。讨论CP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对甲型H1N1流感发病早期诊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田疆 周经姣 +9 位作者 陈艺韵 梁瑜 晏辉钧 周俊梅 刘岩 付春云 高洪丽 方丹云 狄飚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了解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分别从2006年和2009年流感病人标本中分离并鉴定出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和新型H1N1流感病毒,用R... 【目的】了解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分别从2006年和2009年流感病人标本中分离并鉴定出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和新型H1N1流感病毒,用RT-PCR技术扩增了病毒NA基因全序列,并对其分子进化和重要功能位点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与2006年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比较,NA基因的同源性较低(77.9%~78.8%),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代表株及WHO推荐的1979~2010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株比较,NA基因的同源性也较低(78.1%~79.3%),但与WHO推荐的2009年新型H1N1流感疫苗株比较同源性则高达99%以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与欧亚猪流感病毒株A/swine/Belgium/1/1983的亲缘关系最近;并发现自2005年以来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某些抗原位点和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已发生了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可能来源于欧亚猪流感病毒;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能对本次流行的新型流感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在流行过程中NA基因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异,有必要持续跟踪和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反应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全刚 潘志明 +5 位作者 游猛 黄金林 耿士忠 李晓波 顾健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3-925,948,共4页
目的构建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融合表达蛋白,并对表达蛋白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方法人工合成A/California/05/2009 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以合成基因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去除信号肽的HA部分基因片段,然后... 目的构建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融合表达蛋白,并对表达蛋白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方法人工合成A/California/05/2009 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以合成基因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去除信号肽的HA部分基因片段,然后将去除信号肽的HA基因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出原核表达质粒,再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DE3)表达菌株;重组菌经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获得了HA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菌,细菌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可见约67.4 ku大小的目的蛋白表达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与人甲型H1N1流感患者阳性血清具有反应性。结论成功表达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甲型H1N1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血凝素 原核表达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特征及对达菲的耐药性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剑锋 沈晓娜 +6 位作者 王美爱 杨式芹 陈炜 林元波 周朝晖 郑奎城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04-906,911,共4页
目的监测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变化以及对达菲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福建省流感监测网络中随机选取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病毒核酸提取和一步法RT-PCR扩增,获得NA基因片段,双向测定核苷酸序... 目的监测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变化以及对达菲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和疾病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福建省流感监测网络中随机选取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经病毒核酸提取和一步法RT-PCR扩增,获得NA基因片段,双向测定核苷酸序列,分析NA基因序列和重要氨基酸位点特征。结果 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NA片段基因与A/California/07/2009(H1N1)代表株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高达98.1%以上;23株毒株NA蛋白第275位氨基酸均为组氨酸。结论随机选取的23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片段保持高度同源并且对达菲仍然敏感。随着国内外达菲耐药株的不断出现,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制定应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 nA基因特征 达菲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A技术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贾双荣 张可珺 +4 位作者 陈伟 邓少丽 唱凯 李发科 陈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的滚环扩增技术(rolling cycle amplification,RCA)。方法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耐药基因M2基因和NA基因为研究对象,设计检测该基因突变位点的环化探针,环化探针通过与发生单碱基突变...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的滚环扩增技术(rolling cycle amplification,RCA)。方法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耐药基因M2基因和NA基因为研究对象,设计检测该基因突变位点的环化探针,环化探针通过与发生单碱基突变的基因特异性结合并被连接成闭合环状,进行滚环扩增后从而特异性地检测单碱基突变。讨论用于该检测的RCA技术的合适反应条件,通过对人工合成的野生型和突变型靶序列检测,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最后通过对临床标本的检测及与测序结果比对,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检测单碱基突变需要严格的反应条件,采用热循环连接法和提高连接温度(65℃),保证了检测特异性。通过对含有不同浓度突变靶序列标本的检测确定了该方法能检测出最低1%含量的突变株。RCA技术检测结果与测序方法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的RCA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环扩增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单碱基突变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FAS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吕沁风 罗鹏 +4 位作者 何蕾 杨永耀 郑伟 李莉 吴忠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3,共6页
建立一种新型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用于提高等温扩增反应的检测速度,应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根据HA基因设计一组引物,包括外引物、内引物、环引物及套内引物,套内引物的加入增加了引物与模板的接触位点,提高扩增效率,缩短检测时间。... 建立一种新型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用于提高等温扩增反应的检测速度,应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根据HA基因设计一组引物,包括外引物、内引物、环引物及套内引物,套内引物的加入增加了引物与模板的接触位点,提高扩增效率,缩短检测时间。结果显示,FAST-LAMP检测法比普通LAMP检测法时间缩短45 min左右,比加入环引物的LAMP检测方法缩短20 min,大大缩短了反应的检测时间。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102拷贝。FAST-LAMP是一种高效、更快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LAMP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基因池中的新成员: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片段的存在及潜在威胁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灵茜 崔梦一 樊晓晖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2-837,共6页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pandemic H1N1virus,pdm/09)于2009年在人群中暴发以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引起了21世纪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pdm/09是由人的流感病毒、禽流感和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经过重配后形成的病毒... 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pandemic H1N1virus,pdm/09)于2009年在人群中暴发以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引起了21世纪的第一次流感大流行。pdm/09是由人的流感病毒、禽流感和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经过重配后形成的病毒,它的基因片段已经进入了猪流感病毒当中并开始产生新的变异毒株,这些新的变异流感毒株在欧亚大陆、北美大陆及中国南部的各个地区被不断报道和发现,这表明猪源性pdm/09在人间流行后可返传给猪,成为猪流感病毒基因池中的固有组成,获得与SIV重组形成新的重配病毒的能力,并可能仍然具有感染人类的潜能。因此,必须关注新型重配病毒的进化:包括其在猪群中的生长适应、以及适应性感染人的进化过程。不仅如此,还必须加强对猪群及人群流感病毒的检测,了解重配病毒在人和猪两个种群中的进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基因池 基因重配病毒 跨种属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简单重复序列预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静 丁勇 刘成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ARIMA模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repeats,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值进行预测的可行性,为防控流感流行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views 6.0软件对1970~2... 目的:探讨应用ARIMA模型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基因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repeats,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值进行预测的可行性,为防控流感流行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views 6.0软件对1970~2007年38条同源性相对较高的甲流H1N1流感病毒HA核苷酸序列中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进行拟合,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用模型对2008~2010年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进行预测,并用实际数据评估模型预测效果,进而预测2011年数据。结果:ARIMA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既往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的实际序列,对2008~2010年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的预测也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中SSRs的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的变动趋势,可用于SSRs相对丰度和相对密度值的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ARIMA模 简单重复序列 甲型h1n1流感病毒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文帅 卞倩 +3 位作者 温恬 迟莹 李燕 焦永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构建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其编码蛋白(转染293T细胞)。方法:从江苏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A/Nan jing/1/2009(H1N1))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NS1全长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 Vector中构建pMD... 目的:构建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其编码蛋白(转染293T细胞)。方法:从江苏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A/Nan jing/1/2009(H1N1))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NS1全长基因,将其克隆至pMD18-T Vector中构建pMD18-T-NS1质粒,双酶切pMD18-T-NS1与PXJ40-HA后,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XJ40-HA-NS1,经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将质粒转染到293T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鉴定NS1蛋白的表达。结果:经双酶切、测序鉴定证实NS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法可见NS1基因编码蛋白的成功表达。结论:成功克隆NS1全长基因,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该表达载体的构建为后期建立稳定表达NS1蛋白的细胞模型和NS1蛋白功能研究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nS1 真核表达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死亡病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韦丹 农光民 +4 位作者 邓勇 何发标 马韵 张晓波 钟京梓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和尸检结果,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男性,1岁4个月,以咳嗽和发热起病,起病1d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采用WHO推荐的RT-PCR法和国...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1例死亡病例临床资料和尸检结果,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男性,1岁4个月,以咳嗽和发热起病,起病1d后即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采用WHO推荐的RT-PCR法和国家流感中心推荐的分型方法,患儿咽拭子结果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次气管抽取物培养均为肺炎链球菌。予机械通气等治疗无好转,入院第4天死亡。尸检结果显示:病变主要在肺脏,大体可见大片状实变,灰褐色,质韧;胸膜粘连广泛。镜下显示肺弥漫性肺泡间质增宽,大部分肺泡可见透明膜形成,肺泡有炎性渗出,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肺泡上皮肿胀,有巨细胞形成,部分肺泡塌陷闭合,小部分肺泡扩张融合;细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局灶黏膜糜烂。脑、心、肝、脾、肾、肾上腺、胰腺和胃肠道病理改变不明显。结论本例甲型H1N1流感死亡患儿上呼吸道症状突出,病情进展快。病理改变主要在肺脏,以炎症渗出、炎细胞浸润和肺透明膜形成为主。死亡主要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循环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儿童 临床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新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广波 潘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0-93,共4页
甲型猪源性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其可引起猪、禽和人的上呼吸道感染。2009年3月在美国和墨西哥的流感样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新的不能分型的甲型流感病毒,并经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简称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种病毒在美国... 甲型猪源性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其可引起猪、禽和人的上呼吸道感染。2009年3月在美国和墨西哥的流感样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新的不能分型的甲型流感病毒,并经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简称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种病毒在美国和墨西哥引起暴发流行,并蔓延到世界各地,引起一些感染者死亡。文中综述了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基因分型、抗原特征、传播特点、致病特点、治疗等方面与已知各流感病毒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基因 抗原变异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云龙 周春峰 +7 位作者 孙新城 李玉林 陈冬焕 李恒思 昌静峰 王国强 董彩文 刘旺根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7-41,共5页
建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通过优化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确定HA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并进行Western bloc和血凝试验鉴定。用纯化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对其交叉... 建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通过优化IPTG浓度和诱导时间确定HA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并进行Western bloc和血凝试验鉴定。用纯化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建立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对其交叉反应、符合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HA蛋白在BL21(DE3)中得到表达,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分子质量为64 ku,最佳诱导条件为IPTG终浓度0.2 mmol/L,诱导时间4 h。Western blot鉴定其与H1N1病毒有相同的抗原性,血凝试验表明无血凝活性。制备HA单抗并初步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检测100份阳性PCR样本,符合率为96%。建立的夹心ELISA方法可用于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初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素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原核表达 双抗体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蓝 吴迪 +6 位作者 陈艺韵 曾庆 夏丹 陆剑云 狄飚 张周斌 李魁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3-329,共7页
目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基因组全序列遗传特征分析,为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新数据。方法选取7株2019年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其遗传特征。结果7株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PB2基因(98.8%~99.9%),最低为NA基... 目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基因组全序列遗传特征分析,为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新数据。方法选取7株2019年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其遗传特征。结果7株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PB2基因(98.8%~99.9%),最低为NA基因(97.3%~99.2%)。总体上,不同月份的H1N1流感分离株在遗传进化上以时间分布为聚类特征,特别是2019年6月份以后的H1N1分离株与我国使用的2020-2021年疫苗推荐株A/Guangdong-Maonan/1536/2019(H1N1)亲缘关系最近,位于同一进化分支。疫苗株所在分支的分离株除PA和M1蛋白外,其余蛋白均有不同数量的相同特异性氨基酸突变。分离自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毒株与社区流感暴发疫情的毒株属于同一进化分支。全基因组8片段的遗传进化树显示,未发现不同基因来源的基因重配现象。结论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株与门诊监测流行株高度同源,进化起源相同。全基因组序列上推荐疫苗株与流行株匹配性较好,未发现基因重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全基因组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测序技术在确证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涛 张太翔 +4 位作者 徐彪 梁成珠 凌宗帅 朱来华 岳志芹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4期48-52,58,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序列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地确证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方法。方法通过序列信息比对,设计H1HA和N1NA基因保守区段的扩增引物及测序引物。从感染猪甲型H1N1...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序列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地确证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方法。方法通过序列信息比对,设计H1HA和N1NA基因保守区段的扩增引物及测序引物。从感染猪甲型H1N1病毒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病毒RNA,RT-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PSQ)针对HA基因和NA基因进行保守核苷酸区段的测序分析。利用扩增引物与其他猪源病毒进行特异性试验,利用测序引物进行重复性试验。将该方法与病毒分离和荧光定量RT-PCR方法做临床样品的平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结果通过序列信息比对寻找到表征H1N1亚型的核苷酸保守区段,经焦磷酸测序后能进一步确证毒株的序列信息为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试验表明,不与其他猪源病毒发生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表明,重现性为100%。对221份临床样品检测表明,病毒分离鉴定与焦磷酸测序方法结果符合率为96.8%,与TaqMan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90.3%。经统计学分析,焦磷酸测序确证与病毒分离鉴定在检测临床样品上,两者差异不显著。结论基于序列分析的焦磷酸测序技术可以作为进一步确证方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序列比对 焦磷酸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李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7-270,共4页
当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暴发,引起全球的关注。本文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类地位、结构特征、基因复制、蛋白功能进行介绍,说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所产生的,对奥塞米韦(达菲)敏感,但对金刚... 当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暴发,引起全球的关注。本文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类地位、结构特征、基因复制、蛋白功能进行介绍,说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所产生的,对奥塞米韦(达菲)敏感,但对金刚烷胺有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抗原漂移 抗原转换 奥塞米韦(达菲) 金刚烷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及其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彩霞 高志强 +6 位作者 张利峰 蒲静 谷强 张伟 刘来福 刘金华 张鹤晓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2,共4页
为考核实验室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能力,设计和实施了"CNAS T0459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利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和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制备6组能力验证阳性样品,经实验室检测分析,所制备... 为考核实验室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能力,设计和实施了"CNAS T0459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利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和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制备6组能力验证阳性样品,经实验室检测分析,所制备的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均达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将6组阳性样品和1组阴性样品编号后下发54家参试实验室,共有50家实验室报送了有效数据,其中完全达到能力验证要求的实验室共34家,满意率达68%,其余16家为不满意实验室,包括8家实验室检测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满意,但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特异性检测不满意。本次能力验证为整体提升我国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检测水平和评估各级实验室检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 核酸检测 能力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特点
20
作者 张红娜 苗增民 +4 位作者 李欣 王浩 周玉法 夏咸柱 柴同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3-591,共9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猪源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山东分离株的遗传进化特点。对山东地区出现的疑似H1N1流感病死猪进行病料采样,然后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病毒株(A/swine/Shandong/07/2011)的HA、NA、PB2、PB1、PA、NP、NS和M基因进行... 本研究旨在了解猪源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山东分离株的遗传进化特点。对山东地区出现的疑似H1N1流感病死猪进行病料采样,然后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病毒株(A/swine/Shandong/07/2011)的HA、NA、PB2、PB1、PA、NP、NS和M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株病毒8个片段的核酸序列与A/H1N1(2009)对应序列的相似性都大于99%,并且该毒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和优先识别唾液酸α-2,6受体的位点与A/H1N1(2009)也高度一致,分别为PSIQSR↓GLFGAI和190D、225D。但是,与A/H1N1(2009)毒株的HA蛋白相比,受体结合位点处出现了重要的突变(Q226R)。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源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分子进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地区 猪源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 分离鉴定 相似性 基因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