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白菜抗根肿病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转育途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硕 沈向群 +2 位作者 吴琼 侯华 耿新翠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5-218,共4页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及抗根肿病基因由1个显性核基因控制的结论,以现有的大白菜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CRAB742为不育源,以东北、华北地区主栽品种为轮回父本,经过连续回交、测交、自交、苗期接菌抗病筛选及田...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及抗根肿病基因由1个显性核基因控制的结论,以现有的大白菜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CRAB742为不育源,以东北、华北地区主栽品种为轮回父本,经过连续回交、测交、自交、苗期接菌抗病筛选及田间经济性状筛选等方法,通过2种不同转育途径获得适宜东北、华北地区栽培的抗根肿病大白菜新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可以利用其配制抗根肿病的大白菜雄性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根肿病 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 转育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叶柄小菘菜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转育及叶柄紫色性状的遗传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永浩 沈向群 +3 位作者 洪雅婷 马士芳 李林 郭艳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6X期40-45,共6页
以紫叶柄小菘菜和绿叶柄小菘菜为试材,配制F1、F′1、F2、BC1F1群体,探讨小菘菜叶柄紫色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F1、F′1叶柄均为紫色,但紫色深浅程度不同;F2和BC1F1叶柄颜色的分离比例接近3∶1和1∶1;χ2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小菘菜... 以紫叶柄小菘菜和绿叶柄小菘菜为试材,配制F1、F′1、F2、BC1F1群体,探讨小菘菜叶柄紫色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F1、F′1叶柄均为紫色,但紫色深浅程度不同;F2和BC1F1叶柄颜色的分离比例接近3∶1和1∶1;χ2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小菘菜叶柄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受1对主效基因控制,并且受多个微效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以复等位基因青梗普通白菜(小白菜)不育源为母本,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人工选取理想株系的方法,向黑叶小菘菜导入不育基因,转育出经济性状与父本相似的紫叶柄小菘菜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菘菜 紫叶柄 雄性不育两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苏振喜 邱怀珊 +3 位作者 李石开 刘其宁 赵庭周 吴学英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7,共3页
从杂种圃芥菜型油菜遵矮不育系中发现光温敏雄性可育株,套袋自交,采用不同季节、不同播期方法,选育出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遵矮S。在日平均温度为7.7~13.5℃,平均日照长度小于12h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当温度为20... 从杂种圃芥菜型油菜遵矮不育系中发现光温敏雄性可育株,套袋自交,采用不同季节、不同播期方法,选育出光温敏雄性不育两用系遵矮S。在日平均温度为7.7~13.5℃,平均日照长度小于12h的条件下表现为雄性可育;当温度为20.0~24.4℃,平均日照长度大于13h的条件下转换为完全的雄性不育。该两用系恢复源广,可用于配制两用系杂交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油菜 光温 雄性不育 两用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6S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袁卫红 郑慧 +1 位作者 邹乐萍 吴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10,共3页
对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进行多代定向培育,育成66S;将66S与早熟优质杂交油菜青杂3号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3年6代的套袋自交、育性鉴定、品质分析,育成早熟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6S。6... 对江西省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501-8S进行多代定向培育,育成66S;将66S与早熟优质杂交油菜青杂3号进行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3年6代的套袋自交、育性鉴定、品质分析,育成早熟生态型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6S。6S具有早熟优质、育性转换稳定等特点,可用于配制两系法早熟杂交油菜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油菜 生态雄性不育 两用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用系的研究 Ⅲ.8-8112AB的温度敏感性及其遗传 被引量:16
5
作者 袁美 杨光圣 +1 位作者 傅廷栋 严红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0-335,共6页
8- 8 112 AB是由甘蓝型油菜 pol细胞质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 AB1与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杂交选育出的新型双低生态型 pol CMS两用系 ,其在武昌秋播时表现雄性可育 ,在兰州或秭归高山夏播时表现雄性不育。在相对低温条件下 ,8- 8112 AB与... 8- 8 112 AB是由甘蓝型油菜 pol细胞质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 AB1与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杂交选育出的新型双低生态型 pol CMS两用系 ,其在武昌秋播时表现雄性可育 ,在兰州或秭归高山夏播时表现雄性不育。在相对低温条件下 ,8- 8112 AB与正常油菜品系 114 1B(pol CMS保持系 )的花器官形态特征表现相似 ,而在相对高温条件下 ,则与 polCMS不育系 114 1A基本相同。不同播期、异地播种和人工控温试验结果表明 ,温度是影响 8- 8112 AB育性变化的因子 ,低温促进可育而高温导致不育。遗传分析初步表明 ,8- 8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油菜 生态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用 温度 遗传 细胞质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POD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建祥 张显 +1 位作者 张勇 杨建强 《中国瓜菜》 CAS 2005年第4期30-32,共3页
用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器官的P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差异在雄花蕾,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多2条活性强的酶带;其他器官差异小,仅表现为酶谱带强弱... 用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器官的P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差异在雄花蕾,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多2条活性强的酶带;其他器官差异小,仅表现为酶谱带强弱不同。并对POD同工酶与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两用 POD同工酶 西瓜 聚丙烯酰胺凝胶 同工酶酶谱 过氧化物酶 雄性不育 电泳技术 PAGE 试验结果 可育株 不育株 相关性 器官 花蕾 酶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根肿病桔红心大白菜甲型“两用系”转育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耿新翠 沈向群 +2 位作者 郭艳峰 马士芳 洪雅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5-161,共7页
根据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抗根肿病基因和球心色的遗传规律,提出抗根肿病桔红心大白菜甲型"两用系"转育模式。依照转育模式采用杂交、回交、自交、系内交和测交等方法,对不同转育世代依次进行球心色... 根据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抗根肿病基因和球心色的遗传规律,提出抗根肿病桔红心大白菜甲型"两用系"转育模式。依照转育模式采用杂交、回交、自交、系内交和测交等方法,对不同转育世代依次进行球心色筛选、抗性鉴定、经济性状筛选和育性调查,经过4代转育得到抗根肿病桔红心大白菜甲型"两用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红心大白菜 抗根肿病 “两用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两用系早熟油菜高效繁育与制种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萍 王方 +1 位作者 郑慧 袁卫红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5期224-225,共2页
介绍了早熟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的育性转换规律,并从制种地的选择、播种时间、父本管理、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等7个方面对生态型两用系早熟油菜高效繁育与制种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生态 两用 雄性不育 繁育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椒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性的转育及利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范妍芹 刘云 +1 位作者 严立斌 邢任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3-337,共5页
以甜椒核型雄性不育系AB91为不育源 ,以甜 (辣 )椒优良自交系为目标亲本 ,经过杂交、自交、姊妹交等转育手段 ,将AB91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性转育到优良甜 (辣 )椒自交系中 ,获得不育性稳定、恢复系广泛、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的系列甜 ... 以甜椒核型雄性不育系AB91为不育源 ,以甜 (辣 )椒优良自交系为目标亲本 ,经过杂交、自交、姊妹交等转育手段 ,将AB91隐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性转育到优良甜 (辣 )椒自交系中 ,获得不育性稳定、恢复系广泛、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的系列甜 (辣 )椒雄性不育两用系 ,为今后根据市场需求培育不同类型的杂交种奠定基础。目前 ,利用转育成的两用系已育成通过审定的甜椒品种冀研 6号和两个正在参加区试的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育 甜椒 雄性不育 杂交种 自交 核基因 雄性不育两用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型百日草芳菲2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景云 王平 +1 位作者 王志刚 李娜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6年第2期34-35,共2页
辽宁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依据市场需求,育出矮化、重瓣大花、金黄色的F1代百日草新品种,文章就其选育的技术、过程和栽培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百日草 选育报告 雄性不育两用 辽宁省农科院 自交后代 新品种 F1代 轮回亲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宝70天菜心细胞核不育系转育研究
11
作者 秦进华 赵建锋 +2 位作者 孙玉东 朱明超 刘友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40-42,共3页
以法45大白菜核不育系为不育源,通过常规杂交的方法,向绿宝70天菜心转育核不育基因,初步转育成绿宝70天菜心细胞核不育系、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
关键词 菜心 核不育 转育 两用 临时保持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型百日草芳菲3号选育报告
12
作者 赵景云 王平 +3 位作者 李娜 王志刚 许克龙 杨素梅 《辽宁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85-86,共2页
芳菲3号百日草(B201×B30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在育出矮型百日草芳菲1号、芳菲2号后又育出的一个F1代百日草新品种。其母本是通过利用百日草F2代出现的目标性状株与轮回亲本多代回交、自交转育而成的金黄色雄性不育两... 芳菲3号百日草(B201×B306)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在育出矮型百日草芳菲1号、芳菲2号后又育出的一个F1代百日草新品种。其母本是通过利用百日草F2代出现的目标性状株与轮回亲本多代回交、自交转育而成的金黄色雄性不育两用系,父本和芳菲1号百日草是同一父本。芳菲3号春冬播均表现一致。株高20~25cm,株幅23~30cm,花径8.5~11.0cm。花瓣分布匀称。花深粉色,越开越艳。此品种2002年育成,经过3年的试种。表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杂种优势和优秀的园艺性状。颇受消费者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草 芳菲3号 雄性不育 两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法籼粳杂优育种有关问题探讨
13
作者 张宽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S2期37-39,共3页
两系法籼粳杂优育种有关问题探讨张宽德(安徽省潜山县源潭区农技站,潜山246314)光敏核雄性不育水稻自1973年发现以来,无论在研究方面还是生产应用上都发展迅速,显示了两系杂交稻的生产潜力和将取代三系法的必然趋势。但... 两系法籼粳杂优育种有关问题探讨张宽德(安徽省潜山县源潭区农技站,潜山246314)光敏核雄性不育水稻自1973年发现以来,无论在研究方面还是生产应用上都发展迅速,显示了两系杂交稻的生产潜力和将取代三系法的必然趋势。但是,两系法杂交稻大面积推广还有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优育种 杂交稻 两用核不育 雄性不育 核不育 粳稻品种 生产潜力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育种中杂优利用的手段及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明超 罗伯祥 +2 位作者 赵苏海 靳取 王伟中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57,共2页
大白菜育种与生产中现多利用自交不亲和系、NMS、CMS等手段 ,本文对此作了综述与评价。
关键词 大白菜 育种 杂优利用 自交不亲和 两用 核基因互作不育 胞核互作不育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等因子对菜薹两个核不育源育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海楼 沈向群 +2 位作者 刘镜 赵建锋 郭丽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17,共4页
研究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核不育源A1和A2分别转育的油青四九菜心甲型两用系和100%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源A1的油青四九菜心甲型两用系可育株在长日照低温条件下表现不育,大株移栽和高密度栽培均可导致其部分不育,而不育... 研究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核不育源A1和A2分别转育的油青四九菜心甲型两用系和100%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源A1的油青四九菜心甲型两用系可育株在长日照低温条件下表现不育,大株移栽和高密度栽培均可导致其部分不育,而不育源A1的油青四九菜心甲型两用系不育株不育性在上述试验条件下表现稳定;不育源A2的油青四九菜心甲型两用系可育株和不育株在温度等因子发生变化时育性表现稳定;两种不育源的油青四九菜心雄性不育系在温度等因子发生变化时不育性表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育 两用 菜薹(菜心) 温度 栽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