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喘祖帕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PR8株感染致小鼠肺炎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明惠 米尔扎提·麦麦提 +5 位作者 郝梦 赵璐 季志红 周利润 傅紫盈 马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54-3159,共6页
目的探讨寒喘祖帕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PR8株感染小鼠肺炎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菲组(27.5 mg/kg)、连花清瘟颗粒组(3.3 g/kg)和寒喘祖帕低、中、高剂量组(0.38、0.76、1.52 g/kg)。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采... 目的探讨寒喘祖帕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PR8株感染小鼠肺炎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达菲组(27.5 mg/kg)、连花清瘟颗粒组(3.3 g/kg)和寒喘祖帕低、中、高剂量组(0.38、0.76、1.52 g/kg)。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采用甲型流感病毒H1N1/PR8株病毒液经滴鼻感染建立肺炎模型。各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4 d,取样。测定小鼠体质量、肺指数及抑制率、流感病毒载量、14 d内小鼠死亡率、生存时间;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IL-6、IL-10、IFN-γ、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评分。结果寒喘祖帕颗粒中、高剂量组可降低感染后小鼠肺指数,其肺指数抑制率分别为24.01%、32.63%;可降低死亡率,其死亡保护率分别为44.44%、50%。寒喘祖帕低、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小鼠肺组织中IL-6、IL-10、TNF-α、IFN-γ水平,改善小鼠肺部病变,延长平均存活天数,生命延长率分别为17.84%、24.32%、19.46%。结论寒喘祖帕颗粒可改善流感病毒H1N1/PR8株感染致小鼠肺炎症状,可降低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喘祖帕颗粒 甲型流感病毒h1n1/pr8株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干止咳胶囊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贺 秦文艳 +4 位作者 葛兴森 吴怡 范英兰 武晓琳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11.86%,提示在攻毒剂量为100TCID_(50)的条件下,射干止咳胶囊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小鼠滴鼻感染5LD_(50)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30%、10%、30%,死亡保护率达50%、70%、50%,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13 d、14 d、13 d,说明各给药组对攻毒小鼠具有较好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显著,但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毒致小鼠死亡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病毒 h1n1流感病毒 体内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丽 乐丽欢 +6 位作者 杨雪 王炤坤 李兰英 闻艳丽 陶晴 胡轶红 刘刚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299,共6页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 以人工培养真实病毒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灭活病毒标准物质。该标准物质经化学灭活及灭活效果验证后,联合多家实验室采用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拷贝数浓度进行定值,对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及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80~-70℃保存条件下稳定保存5个月,标准物质最终定值结果为(1384.5±249.3)copies/μL(k=2)。该标准物质可为H1N1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的全过程提供计量溯源和质量控制支撑,有助于提升相关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量学 流感病毒 h1n1 灭活病毒 标准物质 数字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的分离鉴定以及PR8株的相关基因对重组病毒增殖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李建辉 刘春国 +1 位作者 张云 刘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7-520,共4页
为分离流感病毒,本研究将疑似甲型流感患者的咽喉拭子接种SPF鸡胚尿囊腔,经检测收获的鸡胚尿囊液具有血凝活性。采用流感病毒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出8个基因节段,经测序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比对后确定该病毒株为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 为分离流感病毒,本研究将疑似甲型流感患者的咽喉拭子接种SPF鸡胚尿囊腔,经检测收获的鸡胚尿囊液具有血凝活性。采用流感病毒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出8个基因节段,经测序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比对后确定该病毒株为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命名为A/Harbin/LM/2009(H1N1),简称LM株。由于LM分离株在鸡胚中增殖能力比较弱,为提高其在鸡胚中的增殖能力,我们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将LM株的HA和NA基因与高增殖特性的人流感病毒细胞高产株PR8的另外6个节段进行"6+2"重配,获得拯救病毒,但该重配病毒血凝价并未显著提高。为进一步鉴定影响病毒增殖能力的基因,本研究将LM株所有节段以"7+1"的方式逐一与PR8的7个片段搭配构成完整的流感病毒基因组,分别得到8个重配病毒。结果显示分离株的PB1、PA、HA基因显著降低了重配病毒在鸡胚细胞中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反向遗传 重配 增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及首例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谢剑锋 沈晓娜 +11 位作者 王美爱 张拥军 吴冰珊 陈炜 王金章 修文琼 朱莉莉 杨式芹 陈端 翁育伟 郑奎城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45-748,809,共5页
目的分离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析福建省首例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和遗传特征,为研究病毒进化、致病性、流行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DCK细胞和Real-time PCR法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其8个基因片段,测定核... 目的分离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析福建省首例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和遗传特征,为研究病毒进化、致病性、流行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DCK细胞和Real-time PCR法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其8个基因片段,测定核苷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软件拼接全基因组序列;分析重要基因位点,利用GENBANK中相关序列对首例病毒分离株A/Fujian/01/2009(H1N1)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从82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标本中分离出50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第一代分离阳性率60.98%。在福建省首次获得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及全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序列分析证明:该毒株与2009年大流行株高度同源,其基因组存在四源重组现象;氨基酸位点分析其对达菲药物敏感,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相对于猪流感代表株A/Swine/Iowa/15/1930(H1N1)存在6个HA抗原决定簇位点变异。结论MD-CK细胞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高敏感性;福建省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分离病毒株与北美流行株高度同源;相对于以往古典型猪流感代表株出现了HA蛋白抗原性漂移;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 病毒分离 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 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透邪热方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Ana-1细胞TLR-7、MyD88及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冯丽谦 杨丽丽 +2 位作者 李明真 孙雨 刘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研究清透邪热方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效应机制。方法将清透邪热方制备成0.388、0.194、0.097、0.0485、0.024 25mg/mL不同浓度,用H1N1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Ana-1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清透邪热方及达菲进行干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研究清透邪热方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效应机制。方法将清透邪热方制备成0.388、0.194、0.097、0.0485、0.024 25mg/mL不同浓度,用H1N1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Ana-1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清透邪热方及达菲进行干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Toll样受体7(TLR7)及其下游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清透邪热方能够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Ana-1细胞TNF-α、IP-10、IL-6的表达;其中清透邪热方0.024 25mg/mL组降低H1N1病毒感染组TNF-α、IL-6显著(P<0.01);清透邪热方0.097mg/mL组降低IP-10显著(P<0.01)。清透邪热方能够抑制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Ana-1细胞后TLR-7、MyD88及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其中清透邪热方0.048 5mg/mL组抑制H1N1病毒感染组TLR-7mRNA、MyD88mRNA表达显著(P<0.01);清透邪热方0.024 25mg/mL组抑制H1N1病毒感染组NF-κB mRNA表达显著(P<0.01);清透邪热方0.048 5mg/mL组抑制H1N1病毒感染组TLR-7蛋白表达升高显著(P<0.01),清透邪热方0.388mg/mL组抑制H1N1病毒感染组MyD88蛋白、NF-κB蛋白表达显著(P<0.01)。结论清透邪热方通过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Ana-1细胞TLR-7、MyD88及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减少TNF-α、IP-10和IL-6表达,起到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透邪热方 h1n1流感病毒 小鼠Ana-1巨噬细胞 TLR-7/MyD88/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总黄酮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赵铁华 邓淑华 +1 位作者 杨鹤松 崔晓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48,共2页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D.Don)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等功效,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有效成分。本文报道了我们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制备的半枝莲总黄酮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药效实验结果。
关键词 半枝莲 黄酮类 病毒 流感病毒h1n1 FM-1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谢佳新 殷建华 +5 位作者 李淑华 鹿文英 韩一芳 韩磊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A)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分离的A/H1N1代表株HA基因的进化关系。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A/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以及以往流行的人、猪和禽的A/H1N1亚型流感病毒参考序...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A)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分离的A/H1N1代表株HA基因的进化关系。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A/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以及以往流行的人、猪和禽的A/H1N1亚型流感病毒参考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别比较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不同时期人A/H1N1亚型流感病毒代表株H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1976~2007年北美地区分离的7株人A/H1N1亚型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欧洲和亚洲地区的同源性较低。不同种属间A/H1N1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进化分析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与1998和2007年北美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的HA基因进化关系较近,与欧洲及亚洲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及A/H1N1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较远。氨基酸比对结果显示2009年新型A/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要抗原位点与北美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相近,与欧洲和亚洲地区分离的A/H1N1猪流感病毒及人类流感病毒疫苗株相比变化较大。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可能是北美地区甲型H1N1猪流感病毒长期进化并与该地区人A/H1N1流感病毒部分基因片段重排的结果,对人H1N1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可能并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进化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苏彤 李淑华 +4 位作者 常文军 刘世建 鹿文英 韩一芳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从NCBI基因库检索获得43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进化及NA基因编码蛋白抗原性、酶活性位点、糖基化位点变异情况。方法:从NCBI基因库检索获得43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甲型流感病毒NA基因序列,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和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禽H5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同源性达到85%,潜在抗原位点氨基酸分布相同;所有毒株的酶活性中心位点高度保守,但糖基化位点有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基因可能来源于禽H5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进化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殷建华 谢佳新 +4 位作者 韩磊 鹿文英 韩一芳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分析2009年流行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序列的基因重组现象。方法:从NCBI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对8条基因序... 目的:分析2009年流行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序列的基因重组现象。方法:从NCBI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对8条基因序列进行拼接和比对,分析2009年爆发株与历史流行株序列间的同源性;同时采用Simplot3.5.1软件分析新型流感病毒A/H1N1基因重组现象。结果:2009年3月以来爆发的新型A/H1N1病毒株聚合酶B1(polymerase B1,PB1)基因来自于人H3N2,其同源性为93.7%;聚合酶B2(polymerase B2,PB2)和聚合酶A(polymerase A,PA)与禽H5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89.0%、89.9%;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与北美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1.7%、93.1%和93.1%;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和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MP)与欧洲地区猪H1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0.5%、95.5%。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2009年新型A/H1N1病毒与北美地区猪H1N1病毒同源性最高,为83.9%。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是人H3N2、北美地区猪H1N1、欧洲地区猪H1N1、禽H5N1的基因重排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病毒基因组 遗传重排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多重RT-PCR快速筛查A型、B型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 被引量:9
11
作者 莫秋华 杨翠兰 +7 位作者 林继灿 谭华 涂承宁 叶立青 刘志明 杜坚 孙虹 杨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45-1547,共3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筛查A型、B型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方法针对A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B型流感病毒的NS基因设计通用扩增引物,针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一步法建立多重RT-PCR反应体系。... 目的建立能同时筛查A型、B型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方法针对A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B型流感病毒的NS基因设计通用扩增引物,针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一步法建立多重RT-PCR反应体系。通过盲法实验与实时荧光RT-PCR进行比对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并应用于临床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多重RT-PCR产物,结果显示目的扩增片段条带清晰明亮,没有非特异性产物出现,可见该方法扩增效率高,特异性强。50份样本的盲法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能通过一次实验快速、准确地同时筛检A型、B型和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项成本低廉、对流感的疫情监测和早期诊断具有实用价值的筛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RT-PCR A流感病毒 B流感病毒 h1n1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质蛋白及核蛋白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一芳 谢佳新 +5 位作者 殷建华 李淑华 张宏伟 韩磊 鹿文英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2-627,共6页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基质蛋白(M)及核蛋白(NP)基因的进化规律。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147条甲型H1N1流感病毒M基因及NP基因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对M基因和N...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基质蛋白(M)及核蛋白(NP)基因的进化规律。方法:从NCBI数据库下载147条甲型H1N1流感病毒M基因及NP基因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对M基因和NP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用NJ法构建进化树,同时采用EpiInfo软件分析1918~2009年人H1N1病毒的M基因和NP基因序列进化距离的线性趋势。采用MEGA4.0软件对M2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不同地区的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M基因、NP基因同源性高,但与历史上流行的H1N1流感病毒M基因、NP基因差异较大,且M基因进化距离随分离年限变化的趋势性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trend=0.001)。2009年新型甲型A/H1N1流感病毒M2蛋白与1918~2008年人A/H1N1病毒M2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在第11、43、54、57、77、78氨基酸位点发生了改变;与猪、禽A/H1N1的M2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仅在第43、77位氨基酸位点发生改变。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A/H1N1流感病毒NP基因片段较以往流行的人H1N1流感病毒NP基因发生了改变;M2蛋白位于胞外编码区的第11位氨基酸、位于TM结构域的第43位氨基酸突变可能导致了新型甲型A/H1N1流感病毒对金刚烷胺类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M基因 nP基因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区猪场猪流感和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淑仪 马骏 +8 位作者 方博 孙彦阔 罗永峰 秦锋 郑运 曹振鹏 周沛 粟硕 张桂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60-664,共5页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场猪流感病毒(SIV)和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1N1pdm09)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2013年~2014年从5个省份采集的2208份血清样品进行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血清共1...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场猪流感病毒(SIV)和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H1N1pdm09)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2013年~2014年从5个省份采集的2208份血清样品进行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血清共1269份(57.42%),其中广东省和广西省的感染率最高(p〈0.01)。H1N1SIV、H3N2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51%、32.97%和26.49%。H1N1pdm09流感病毒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最高(91.93+1.04,p〈0.05)。H1N1SIV和H3N2SIV在冬季血清阳性率最高,然而在冬末(2月)阳性率却最低(p〈0.01)。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在5月和9月出现高峰(p〈0.01)。母猪的H1N1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仔猪和育肥猪,但仔猪的H3N2SIV抗体阳性率却比较高。本研究为华南地区猪场SIV和H1N1pdm09流感病毒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h1n1/2009流感病毒 血清学调查 血凝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白志军 胡林 +4 位作者 李魁彪 钟华燕 陈艺韵 鲁恩洁 狄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8-211,215,共5页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 目的建立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对该方法通过临床标本进行评价。方法根据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同一温度下实现RNA的逆转录和DNA扩增,该扩增产物可通过全封闭式核酸检测装置进行检测。14份健康人咽拭子标本、7个其他呼吸道病毒和6个虫媒病毒株被用来检测CPA反应的特异性;已知病毒滴度的甲型H1N1毒株进行对照梯度稀释,以测试CPA的敏感性;102份甲型H1N1临床咽拭子标本为检测对象,评估其临床的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CPA反应未出现对健康样本以及其他病毒产生交叉反应;对已知滴度的病毒进行梯度稀释检测,证明CPA的敏感性为10拷贝/μL。对甲型H1N1流感临床病例发病1~3d临床标本新建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为100%,4~6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79.31%,≥7d临床标本检出率为9.09%。讨论CP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对设备要求低,适合基层医疗单位对甲型H1N1流感发病早期诊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聚合酶编码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韩磊 殷建华 +5 位作者 谢佳新 李淑华 韩一芳 鹿文英 苏彤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聚合酶PA、PB1和PB2编码基因的进化规律。方法:从NCBI流感病毒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行株的PA、PB1和PB2聚合酶编码基因序列以及人、猪和禽流感病毒相应的参考序列,采用Molecular ...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H1N1)聚合酶PA、PB1和PB2编码基因的进化规律。方法:从NCBI流感病毒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行株的PA、PB1和PB2聚合酶编码基因序列以及人、猪和禽流感病毒相应的参考序列,采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比对和修剪此次流行株的代表序列及所有参考株序列并构建系统树,再比对和修剪此次流行株的代表序列及人A/H1N1病毒各年代(1918~2008年)参考序列并构建系统树,同时比对此次流行株的代表序列及人A/H1N1各年代(1918~2008年)参考序列编码PB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不同地区分离的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聚合酶PA、PB1和PB2编码基因均具有高度同源性,并聚集在一个独特的进化支上,与猪流感病毒对应基因接近。三者均与2005年美国爱荷华州分离的人A/H1N1病毒基因(A/Iowa/CEID23/2005/H1N1)具有高度的相似性。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5年美国爱荷华州流行的H1N1(DQ889682)病毒PB2蛋白第627位氨基酸与禽类流感病毒相同,均为谷氨酸,而与其他人A/H1N1(1918~2008年)病毒的赖氨酸不同。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聚合酶基因可能来源于2005年美国爱荷华州分离的人A/H1N1病毒,禽流感病毒可能参与了聚合酶基因的重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进化 聚合酶基因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田疆 周经姣 +9 位作者 陈艺韵 梁瑜 晏辉钧 周俊梅 刘岩 付春云 高洪丽 方丹云 狄飚 江丽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了解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分别从2006年和2009年流感病人标本中分离并鉴定出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和新型H1N1流感病毒,用R... 【目的】了解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分别从2006年和2009年流感病人标本中分离并鉴定出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和新型H1N1流感病毒,用RT-PCR技术扩增了病毒NA基因全序列,并对其分子进化和重要功能位点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与2006年季节性HIN1流感病毒比较,NA基因的同源性较低(77.9%~78.8%),与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代表株及WHO推荐的1979~2010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株比较,NA基因的同源性也较低(78.1%~79.3%),但与WHO推荐的2009年新型H1N1流感疫苗株比较同源性则高达99%以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与欧亚猪流感病毒株A/swine/Belgium/1/1983的亲缘关系最近;并发现自2005年以来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NA基因的某些抗原位点和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已发生了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NA基因可能来源于欧亚猪流感病毒;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不能对本次流行的新型流感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在流行过程中NA基因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异,有必要持续跟踪和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淑华 韩一芳 +2 位作者 苏彤 鹿文英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基因进化规律。方法:从NCBI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欧洲、亚洲地区以往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NS基因序列,利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 目的:探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基因进化规律。方法:从NCBI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欧洲、亚洲地区以往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NS基因序列,利用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4.0(MEGA4.0)软件对所选序列进行基因进化分析,并用NJ法构建进化树;对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S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及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S基因来源于猪A/H1N1流感病毒,与2005~2007年猪A/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7.5%~97.6%),与1930~2007年猪A/H1N1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的时间进化关系;其重要抗原及拮抗宿主抗病毒能力的氨基酸位点基本没有变异。结论: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NS基因来源于猪A/H1N1流感病毒,NS基因编码蛋白拮抗宿主抗病毒能力并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非结构蛋白 进化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反应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全刚 潘志明 +5 位作者 游猛 黄金林 耿士忠 李晓波 顾健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3-925,948,共4页
目的构建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融合表达蛋白,并对表达蛋白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方法人工合成A/California/05/2009 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以合成基因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去除信号肽的HA部分基因片段,然后... 目的构建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融合表达蛋白,并对表达蛋白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方法人工合成A/California/05/2009 H1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以合成基因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出去除信号肽的HA部分基因片段,然后将去除信号肽的HA基因克隆至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出原核表达质粒,再将重组质粒转化E.coliBL21(DE3)表达菌株;重组菌经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Western blot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获得了HA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菌,细菌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可见约67.4 ku大小的目的蛋白表达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产物与人甲型H1N1流感患者阳性血清具有反应性。结论成功表达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为甲型H1N1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血凝素 原核表达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猪作为宿主及“混合器”的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顾春英 张宏伟 曹广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5-609,共5页
不同种属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变异病毒导致了多次周期性全球流感大流行。2009年爆发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猪H1N1流感病毒、禽H5N1流感病毒和人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重排病毒,其8条基因片段均有自己的进化特点。禽类流感病毒... 不同种属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排产生变异病毒导致了多次周期性全球流感大流行。2009年爆发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猪H1N1流感病毒、禽H5N1流感病毒和人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重排病毒,其8条基因片段均有自己的进化特点。禽类流感病毒是导致人类流感流行的流感病毒的起源,其常在猪体内进行基因重排进化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是流感病毒的中间宿主,也是不同种属流感病毒基因重排的"混合器",在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未来流感防制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病毒 进化 基因重排 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20
作者 陶然 尚世强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50-252,共3页
关键词 流感病毒 h1n1 感染 InFLUEnZA 流感疫情 墨西哥 加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