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人格改变”的访谈与诊疗
- 1
-
-
作者
张道龙
张小梅
-
机构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精神医学系
美中心理文化学会
-
出处
《四川精神卫生》
201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
文摘
患者为年近30岁的已婚女性,本科毕业,目前从事教师职业。几年前,患者在接受器官移植后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在手术之前,她性情平和,无人格方面的异常。手术之后,虽然她的丈夫对她呵护备至,并且甘于接受他们没有孩子的事实,但她变得好与人争辩、容易嫉妒、高兴不起来、缺乏自信,并常做噩梦。患者的公婆一直不知道她的真实病情,更不知道她在服用免疫抑制剂因而不能生育。患者对这种隐瞒行为感到内疚,也尤为感到无助。患者除了发生人格改变以外,还经常感觉乏力并且近期查出有畸胎瘤。医生对患者的诊断是"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人格改变"。对这位患者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可以使她重新把自身的想法聚焦在生活的积极面,并学会如何处理不能改变的现状。医生还建议患者避免从事对体力或智力要求较高的工作,以免给免疫系统增加负担。
-
关键词
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人格改变
鉴别诊断
治疗建议
-
Keywords
Personality Change Due to Another Medical Conditio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reatment suggestion
-
分类号
R395.5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
-
题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人格改变”随访治疗
- 2
-
-
作者
张小梅
张道龙
-
机构
美中心理文化学会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精神医学系
-
出处
《四川精神卫生》
201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
文摘
这位患者接受过器官移植,在第一次访谈时诊断为"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人格改变"。在这次随访中,她仍对自己的慢性疾病状态感到焦躁不安。在医生的咨询后,她逐渐意识到虽然不能改变生病的事实,而且还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但她愿意接受自己这种状态跟其他慢性疾病如关节炎或糖尿病是相似的。同时医生鼓励患者对生活的积极方面进行反思,如家庭的正性支持、医疗费用的保障和其他战胜疾病的资源。作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全面干预,医生还提醒患者应该避免需要长期待命的高压工作,并与同事和睦相处,以降低焦虑水平、减少失眠的情况。
-
关键词
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人格改变
随访治疗
-
Keywords
Personality Change Due to Another Medical Condition
Follow - up treatment
-
分类号
R395.5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
-
题名高等职业新生适应不良的系统家庭治疗一例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伍翔
-
机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校园心理》
2017年第4期314-317,共4页
-
文摘
本案例针对一名来自新疆的大一新生,由于地域文化家庭和人格因素等原因,适应大学生活中压力过大出现适应不良,产生头痛等生理反应及焦虑心理,通过采用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寻找来访者的资源,对其问题和困难进行阳性赋义,缓解焦虑情绪,恢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现报告如下。
-
关键词
适应不良
家庭治疗
大一学生
人格因素
焦虑情绪
生理反应
人口学资料
躯体疾病
互动模式
精神病史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浅谈基层官兵心理问题的识别
- 4
-
-
作者
张宝来
-
机构
南京政治学院
-
出处
《政工学刊》
2014年第8期53-54,共2页
-
文摘
对心理问题的正确识别是心理服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重要技能,也是人们在工作中关注较多的问题之一。心理问题的识别一般可分为归类鉴别和程度区别两个方面。归类鉴别主要区分是不是心理问题;程度区别主要区分是何种程度的心理问题。
-
关键词
服务工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
躯体疾患
躯体疾病
主观反映
生活事件
精神分裂症病人
人格特征
集体荣誉感
内心冲突
-
分类号
B844.3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现代心身医学研究概述(上)
- 5
-
-
作者
段淑贞
-
机构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
出处
《应用心理学》
1982年第3期34-38,共5页
-
文摘
一、前言心身医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也是医学科学中研究心理一身体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心身医学认为,社会心理因素与遗传、生理、生化、免疫等因素一样,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中起一定作用;反之,特殊的生理变化或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也有一定影响。所以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后果的影响,是医学。
-
关键词
心身医学
躯体疾病
社会心理因素
高血压病
精神疾病
人格特征
流行病学
精神病学
紧张刺激
生理变化
-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早期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孙建良
周赟
张群
汤子力
-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2期159-162,共4页
-
文摘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近期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同时伴有语言、视空间技能、执行功能和人格改变等.由于AD的发病机制复杂,其确切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因此临床上仍缺乏AD的针对性治疗药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D的神经退行性病变是一种由病理蛋白沉积、神经突触和神经胶质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病理结果.AD在各个方面均是异质的,涉及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因素,如淀粉样蛋白的组成、Tau的分布、淀粉样蛋白和 Tau的关系、临床症状和遗传背景等,因此目前尚无法用单一的病理过程来解释AD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对AD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作一综述.
-
关键词
人格改变
阿尔茨海默病
针对性治疗
蛋白沉积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胶质细胞
淀粉样蛋白
ALZHEIMER
-
分类号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