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长转录组数据的中国圆田螺微卫星特征分析与标记筛选
1
作者 韦小凯 周康奇 +9 位作者 邹欣汐 林勇 叶华 罗辉 覃俊奇 陈忠 黄姻 杜雪松 张彩群 潘贤辉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2,共8页
通过高通量测序开发中国圆田螺多态性SSR标记,为田螺的种质利用及良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基于PacBio's SMRT测序获得中国圆田螺全长转录组数据,查找基因组微卫星(SSR)位点并分析其特征,共识别到8 058个SSR位点,1~6个核苷酸重复SSR... 通过高通量测序开发中国圆田螺多态性SSR标记,为田螺的种质利用及良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撑。基于PacBio's SMRT测序获得中国圆田螺全长转录组数据,查找基因组微卫星(SSR)位点并分析其特征,共识别到8 058个SSR位点,1~6个核苷酸重复SSR均存在,其中二核苷酸重复SSR数量最多(4 647,57.67%),其次为三核苷酸重复SSR(1 274,15.81%)。在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中以AC/GT的重复数最多,占总SSR位点数的34.82%。随机选择合成192对引物筛选获得22对多态性SSR引物,并使用这些标记对广西圆田螺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有22个SSR标记扩增产物稳定,22个SSR标记共检测到10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4.636,观测杂合度(H_o)和期望杂合度(He)均值分别为0.286和0.58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47~0.844。在22个SSR位点中,高度多态性位点(PIC>0.50)有13个,中度多态性位点(0.25<PIC≤0.50)有8个,说明中国圆田螺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利用PacBio's SMRT测序技术开发中国圆田螺SSR标记不仅效率高,而且适用于中国圆田螺的资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圆田螺 转录组 微卫星 多态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鉴定螺蛳粉螺蛳肉汤包中圆田螺和环棱螺
2
作者 黄晓韵 叶子园 +2 位作者 黄丽姣 韦涛 巫坚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5期255-261,共7页
目的 基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建立一套鉴定圆田螺和环棱螺的方法,并对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螺源性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分别以圆田螺属和环棱螺属的线粒体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从方法的特... 目的 基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法建立一套鉴定圆田螺和环棱螺的方法,并对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螺源性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分别以圆田螺属和环棱螺属的线粒体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从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考察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法的有效性。结果 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鉴定方法特异性强,仅对圆田螺属和环棱螺属的DNA在荧光通道有荧光信号检出,且出现典型扩增曲线,对多种水产品、家禽家畜、香料调味料原料等异源性动植物基因组DNA在荧光通道均无荧光信号检出,也无明显的扩增曲线;该方法对圆田螺属的检测灵敏度低至0.002ng/μL,对环棱螺属的检测灵敏度低至0.001ng/μL;应用该方法对商场超市流通领域中的21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的螺蛳肉汤包提取DNA进行检测。其中7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检出圆田螺属成分,占比为33.3%;18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检出环棱螺属成分,占比为85.7%;3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均未检出圆田螺属成分和环棱螺属成分,占比为14.3%;7批次不同品牌预包装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DNA均检出圆田螺属成分和环棱螺属成分,占比为33.3%。结论 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有效对螺蛳粉中螺蛳肉汤包的螺源性成分进行鉴定,为市场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 环棱螺属 螺蛳粉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pH对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存活及器官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张春霞 陈映僮 +2 位作者 姚富成 陈琪 章家恩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近年来,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同本地螺类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干旱和饥饿等因素。为探究酸碱胁迫下福寿螺与华南地区常见淡水螺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sis)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五种不同的水体pH作为梯度,对... 近年来,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同本地螺类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干旱和饥饿等因素。为探究酸碱胁迫下福寿螺与华南地区常见淡水螺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sis)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五种不同的水体pH作为梯度,对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进行处理,以研究其存活情况,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螺类肝脏和头部的表面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两种螺在酸碱胁迫下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死亡,福寿螺在水体pH值4.5、6.5、8.5、10.5的存活率均高于中国圆田螺,对酸碱适应范围更广,但pH 2.5处理下中国圆田螺存活率更高。同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酸碱胁迫下两种螺头足部和肝脏存在明显的外表破损,但中国圆田螺肝脏和头足部损伤更为严重。结果表明,福寿螺比本地中国圆田螺具有更强的酸碱耐受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sis) PH 肝脏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螺共作中国圆田螺肠道和底泥微生物群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潘贤辉 覃俊奇 +7 位作者 庞海峰 梁正 林勇 李文红 黄姻 陈忠 杜雪松 周康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为构建稻螺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本研究分析同一生境下不同发育阶段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肠道微生物差异,并将其与底泥微生物进行比较研究。实验利用Ion S5^(TM)XL平台对16S rRNA扩增子进行测序,比较研究成年和幼年螺肠... 为构建稻螺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本研究分析同一生境下不同发育阶段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肠道微生物差异,并将其与底泥微生物进行比较研究。实验利用Ion S5^(TM)XL平台对16S rRNA扩增子进行测序,比较研究成年和幼年螺肠道菌群及其功能。结果显示:底泥中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螺肠道菌群,同时幼螺肠道菌群多样性也显著高于成螺。在所有样品中共鉴定出51门243属,其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48.95%)、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20.37%)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7.94%)占据主导地位。指示物种分析发现幼螺肠道中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互养菌属(Syntrophus)、酸杆菌属(Acidibacter)、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玫瑰单胞菌属(Roseomonas)5种菌群丰度显著高于成螺,而这些菌群均与蛋白质、氨基酸等能源物质代谢相关,暗示着幼螺时期所需的能源物质更多,消化代谢能力更强。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螺肠道中的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等功能菌群丰度极显著高于底泥,但是成年和幼年中国圆田螺肠道菌群功能未出现差异,表明在肠道与底泥不同生境下菌群所发挥功能具有一定的偏好性,而同一环境中田螺肠道菌群功能较为一致。综上,螺肠道和底泥的微生物丰度不同,但二者微生物群落组成相似,说明田螺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变化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底泥密切相关;同时田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肠道菌群组成及其功能较为一致,但处于生长快速阶段的幼螺对能源物质的代谢能力强,为此在养殖过程中应给予幼螺充足营养,适当提高饲料中脂肪、蛋白等能源物质的比例,满足田螺快速生长的能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肠道菌群 功能预测 稻螺共生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硫酸铜控制池塘田螺技术
5
作者 樊炎昌 田祥 吕利群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期59-60,共2页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硫酸铜溶液对螺蛳的灭杀效果,同时使用半净水试验方法讨论所选取硫酸铜质量浓度对稀有鲫的急性毒性,确定所选取浓度为安全浓度,为硫酸铜用于田螺防控提供技术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15升聚乙烯塑料桶...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硫酸铜溶液对螺蛳的灭杀效果,同时使用半净水试验方法讨论所选取硫酸铜质量浓度对稀有鲫的急性毒性,确定所选取浓度为安全浓度,为硫酸铜用于田螺防控提供技术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15升聚乙烯塑料桶、6升聚乙烯塑料桶、五水硫酸铜、氯化铵均由山西争跃化工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分别为蓝色和白色粉末,含量≥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铜溶液 五水硫酸铜 聚乙烯塑料 水试验方法 白色粉末 安全浓度 田螺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圆田螺壳在镉污染中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端正花 李莹莹 +4 位作者 陈静 董伟 梁晶晶 岳俊杰 汪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31-2135,共5页
采用室内水体直接暴露和微宇宙模拟暴露,研究了重金属镉(Cd2+)对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hinensis)的毒性效应及其在田螺软、硬组织中的蓄积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圆田螺的5d水体直接暴露半致死浓度(LC50)为6.15mg·L-1;壳长增长... 采用室内水体直接暴露和微宇宙模拟暴露,研究了重金属镉(Cd2+)对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hinensis)的毒性效应及其在田螺软、硬组织中的蓄积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圆田螺的5d水体直接暴露半致死浓度(LC50)为6.15mg·L-1;壳长增长率可以作为Cd2+慢性污染胁迫的有效生物标志,浓度为0.15 mg·kg-1的Cd2+刺激田螺壳增长,而浓度为1.5 mg·kg-1的Cd2+抑制田螺壳增长。中国圆田螺的壳与软组织均能够蓄积镉,并且随着暴露时间和暴露浓度的增大,重金属Cd2+的蓄积量也增大,相比之下田螺壳的蓄积更为稳定;天津中心城区主要景观水体中国圆田螺镉污染现状调查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表明,中国圆田螺的壳可以作为淡水环境镉污染的生物监测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田螺 毒性 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农药对环棱螺、圆田螺和河蚬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沈坚 赵颖 +1 位作者 李少南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9-566,共8页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常用农药毒死蜱、丁草胺和三唑酮对3种本地底栖生物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毒性效应,同时测定了螺类不同大小个体对供试农药的敏感性。...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常用农药毒死蜱、丁草胺和三唑酮对3种本地底栖生物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和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的毒性效应,同时测定了螺类不同大小个体对供试农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毒死蜱、丁草胺和三唑酮对环棱螺的96 h-LC50值分别为4.32、3.62和15.2 mg/L,对圆田螺的96 h-LC50值分别为6.31、4.31和16.9 mg/L,对河蚬的96 h-LC50值分别为8.75、6.83和26.5 mg/L;毒死蜱和丁草胺对3种供试生物均为中等毒性,三唑酮属低毒。环棱螺幼螺对毒死蜱、丁草胺和三唑酮的敏感性分别比大螺高2.52、1.84和1.72倍,圆田螺幼螺对毒死蜱、丁草胺和三唑酮的敏感性分别比大螺高2.26、2.26和2.67倍。因此,在田间使用3种供试农药时需注意对供试底栖生物尤其是其幼体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环棱螺 田螺 河蚬 急性毒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体内纤维素酶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段旭 张晶晶 +3 位作者 朱静 蔡护华 陈粉粉 郭爱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551,共7页
分别在不同pH,温度、反应时间条件下,对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两种动物体内纤维素酶系的组成和活性进行了分析;在纤维素酶系的3种底物同时存在下,分析了两物种中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体内均具有将纤维素... 分别在不同pH,温度、反应时间条件下,对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两种动物体内纤维素酶系的组成和活性进行了分析;在纤维素酶系的3种底物同时存在下,分析了两物种中纤维素酶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松墨天牛和中国圆田螺体内均具有将纤维素降解为简单糖的完整纤维素酶系。松墨天牛体内纤维素酶系中各组分的活性均较中国圆田螺高;在对3种底物同时作用时,松墨天牛体内纤维素酶系活性也高于中国圆田螺,揭示了两物种的纤维素酶系的协同作用有明显差异,为进一步寻求高活性纤维素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系 松墨天牛 中国圆田螺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庆元高山薄壳田螺品种鉴定及营养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陆红法 郑善坚 +2 位作者 方美娟 潘立新 陈淑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09-312,共4页
通过形态及分子学鉴定,生长于浙江丽水市庆元县合湖乡高海拔山区梯田的薄壳田螺疑似一个变种或新种。其蛋白质与脂肪的质量分数为(14.20±0.26)%和(0.70±0.03)%(鲜样),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每克干基中总氨基酸为587.08mg、... 通过形态及分子学鉴定,生长于浙江丽水市庆元县合湖乡高海拔山区梯田的薄壳田螺疑似一个变种或新种。其蛋白质与脂肪的质量分数为(14.20±0.26)%和(0.70±0.03)%(鲜样),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每克干基中总氨基酸为587.08mg、必需氨基酸(含半必需氨基酸)为280.08mg、缬氨酸(Val)为27.37mg、蛋氨酸(Met)为14.63mg、异亮氨酸(Ile)为26.02mg,明显高于中华圆田螺及铜锈环棱螺,苯丙氨酸(Phe)和赖氨酸(Lys)也高于中华圆田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44.18%,以18碳烯酸为主。每100g鲜样中钙和锌的质量分别达到(1762.667±36.074)mg和(5.017±0.076)mg,处于极高水平,可以作为钙和锌的主要补充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薄壳田螺 品种鉴定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田螺保护酶分子在大运河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缠民 冯照军 李宗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864-12866,共3页
[目的]研究以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保护酶作为京杭大运河不同污染程度环境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测定螺内脏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比较室内模拟法、样点笼内放养法和... [目的]研究以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保护酶作为京杭大运河不同污染程度环境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测定螺内脏团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比较室内模拟法、样点笼内放养法和直接采样法测定保护酶分子标志物活性评价大运河污染方法的优劣。[结果]中华圆田螺组织抗氧化保护酶系统的SOD、POD、CAT活性是指示污染的敏感指标。CAT活性在污染环境中被抑制,且在临界范围内随着污染毒性作用的加强,抑制作用也加强。POD活性在污染环境中被激活,但各时间段的增幅变化却不尽相同。SOD的变化不稳定,它在30 d暴露后的降低表明其较适合作为短时间的检测指标。[结论]中华圆田螺保护酶作为京杭大运河不同污染程度环境监测的分子标志物是可行的,样点笼内放养测定保护酶分子标志物活性评价法最优,直接采样测定保护酶活性法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中华圆田螺 保护酶 分子标志物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田螺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东辉 冯世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554-4554,4561,共2页
进行了不同pH值对田螺生存和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田螺正常生活适宜的水体pH值为5.5—7.5,最适pH值为6.0—7.0。pH值为6.5处理的生长率最高,pH值升高或下降,其生长率均下降,且存活率也下降。
关键词 田螺 PH值 生长率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在中华圆田螺体内富集及其对肝胰脏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潇 靳文博 +3 位作者 李若静 祝欢欢 赵晓晓 曹谨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124-128,共5页
以中华圆田螺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环境中不同浓度(0、40、80、160 mg/L)氟暴露条件下,氟在其体内的富集及对肝胰脏免疫相关酶,如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氟化钠连续暴露30、60 ... 以中华圆田螺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环境中不同浓度(0、40、80、160 mg/L)氟暴露条件下,氟在其体内的富集及对肝胰脏免疫相关酶,如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氟化钠连续暴露30、60 d后,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氟暴露组中华圆田螺不同组织中的氟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氟暴露剂量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表明氟在中华圆田螺不同组织中的浓度已经达到平衡;在整个染毒过程中,染毒组ACP和AK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氟暴露30 d,高浓度组ACP和AKP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氟暴露60 d,所有染毒组ACP和AKP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染毒组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呈先升后降再升趋势,且80 mg/L组和160 mg/L组CAT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圆田螺 生物富集 免疫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味田螺肉罐头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放华 葛飞 李国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0,共2页
以田螺肉为主要原料,试制了几种风味田螺肉罐头,并对影响田螺肉罐头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生产的田螺肉罐头具有浓郁的自然风味,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关键词 田螺 罐头 生产工艺 质量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螺肉的营养保健功能与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孔海 吴斌 王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6,共2页
对田螺肉的功能特性及各种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田螺加工制品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田螺 营养保健功能 软罐头 综合加工技术 利用研究 开发 加工方法 功能特性 制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圆田螺精子的超微形态结构与活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家锐 郭青松 +3 位作者 但小琴 罗福广 黄杰 王卫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8,共8页
为了探究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和中华圆田螺(C.cathay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差异以及活力,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光镜和电镜技术对两种圆田螺的精子活力和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圆... 为了探究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和中华圆田螺(C.cathay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差异以及活力,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光镜和电镜技术对两种圆田螺的精子活力和精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圆田螺成熟典型精子和非典型精子均由头部、中段和尾段组成,典型精子头部呈螺旋形,由螺旋形细胞核组成,中段呈螺旋形,由螺旋形线粒体组成,尾部光滑;非典型精子呈马蹄形,由少量细胞核组成,中段呈棒状由线粒体和囊泡组成,尾部分叉,由9~16根鞭毛组成,两种类型的精子均不存在顶体和中心粒结构,轴丝均从核基部延伸至尾部,是典型的"9+2"结构。两种圆田螺典型精子形态仅在体宽存在显著差异,非典型精子形态仅在体宽和头宽存在显著差异,其余性状没有显著差异。两种圆田螺的典型精子运动能力较弱,非典型精子运动能力强,中华圆田螺非典型精子的快速运动时间(FET)显著大于中国圆田螺;在快速运动时间上,中国圆田螺非典型精子的平均路径速度(VAP)、平均曲线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显著高于中华圆田螺。统计各类型精子的比例;典型精子、非典型小精子、非典型大精子比例,中国圆田螺为1∶1.39∶1.66,中华圆田螺为1∶1.39∶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中华圆田螺(C.cathayensis) 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 典型精子 非典型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圆田螺与铜锈环棱螺精子形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晓芬 谷晓明 +1 位作者 张小雪 付强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6,97,共3页
通过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中华圆田螺和铜锈环棱螺的精子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利用光镜下的目镜与台镜测微尺进行形态学上的数量统计。结果表明:中华圆田螺与铜锈环棱螺的典型精子之间差异显著;非典型精子间体长、尾长、体宽与全长均... 通过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中华圆田螺和铜锈环棱螺的精子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利用光镜下的目镜与台镜测微尺进行形态学上的数量统计。结果表明:中华圆田螺与铜锈环棱螺的典型精子之间差异显著;非典型精子间体长、尾长、体宽与全长均没有显著差异,仅体宽间有显著性差异。Giemsa直接染色与经甲醇固定再染色对于观察精子总体和非典型精子尾部结构比经过秋水仙素等处理的方法效果好,但是经过秋水仙素等处理则对精子头部的显示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圆田螺 铜锈环棱螺 精子形态 制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田螺+”综合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美蓉 彭辉辉 +3 位作者 廖育林 吴家梅 彭华 纪雄辉 《水产科技情报》 2018年第3期167-171,180,共6页
"水稻+田螺+"综合种养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水田的立体空间,结合田间浅水面、稻田系统的空间和生态环境,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以田螺为主的水产动物,以期实现"水稻+田螺+"综合种养的组合开发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qu... "水稻+田螺+"综合种养生态系统充分利用水田的立体空间,结合田间浅水面、稻田系统的空间和生态环境,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以田螺为主的水产动物,以期实现"水稻+田螺+"综合种养的组合开发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拓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有效提高农田物质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及产出效益。文章从"水稻+田螺+"综合种养模式的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学类型,技术要点,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及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总结,以期为今后推进"水稻+田螺+"综合种养规模化发展提供参考,为促进农民增产和增收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田螺 综合种养 模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螺形矿井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福美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4年第5期69-71,共3页
田螺形矿井地下水系统包含四个子系统 :第四系孔隙含水岩组、煤系基岩裂隙含水岩组、栖霞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和老窑水。通过对四个子系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 ,建立了相应的四个含水模型 ,作为判别矿井突水水源的依据 ,以指导... 田螺形矿井地下水系统包含四个子系统 :第四系孔隙含水岩组、煤系基岩裂隙含水岩组、栖霞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和老窑水。通过对四个子系统地下水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 ,建立了相应的四个含水模型 ,作为判别矿井突水水源的依据 ,以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螺形矿井 地下水系统 水化学特征 含水模型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寿螺与常见田螺的区别及食用注意事项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海英 《食品安全导刊》 2013年第12期74-75,共2页
福寿螺和常见的中国圆田螺及中华圆田螺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外形的主要区别有:福寿螺贝壳较大,近圆盘形,有5~6个螺层,体螺层占壳高的89%,螺旋部较小,脐孔大而深,壳口无黑色框边,卵生。中国圃... 福寿螺和常见的中国圆田螺及中华圆田螺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福寿螺与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外形的主要区别有:福寿螺贝壳较大,近圆盘形,有5~6个螺层,体螺层占壳高的89%,螺旋部较小,脐孔大而深,壳口无黑色框边,卵生。中国圃田螺比福寿螺稍小,呈长圆锥形。中华圆田螺比中国圆田螺稍小,呈卵圆形。中国圆田螺和中华圆田螺均有6~7个螺层,体螺层占壳高的68%,螺旋部较大,脐孔呈缝状,壳口有黑色框边,卵胎生。由于福寿螺-5田螺均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以及其他寄生虫,因此在食用福寿螺及田螺时一定要煮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中国圆田螺 中华圆田螺 广州管圆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套养高山薄壳田螺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锋 王兴平 吴继淼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0-31,共2页
高山薄壳田螺(又名似瓶圆田螺)(图见彩中插2)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水田中,多生活在底质松软、水质清新、有微流水的水域,喜夜间活动。与一般的中华圆田螺相比,高山薄壳田螺壳薄呈半透明,肉质细腻脆嫩,味道鲜美,市... 高山薄壳田螺(又名似瓶圆田螺)(图见彩中插2)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水田中,多生活在底质松软、水质清新、有微流水的水域,喜夜间活动。与一般的中华圆田螺相比,高山薄壳田螺壳薄呈半透明,肉质细腻脆嫩,味道鲜美,市场价格高。笔者在庆元县合湖乡连续进行了3年的稻田套养高山薄壳田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圆田螺 高山 薄壳 套养 稻田 技术 夜间活动 市场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