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户籍样、田令和“均田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尚谦 范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94-102,共9页
北魏太和九年颁布的所谓"均田"令,是人口土地登记法。其后,修订成一种带有赋税品式色彩的户籍样式———"丘井之式"。北魏在以"六镇"为中心的西北边疆地区实行过垦田,颁布过垦田法,它也是这一地区"... 北魏太和九年颁布的所谓"均田"令,是人口土地登记法。其后,修订成一种带有赋税品式色彩的户籍样式———"丘井之式"。北魏在以"六镇"为中心的西北边疆地区实行过垦田,颁布过垦田法,它也是这一地区"府户"的户籍样,后来增添进了"丘井之式"。北齐继承了户籍样制度,把北魏两种户籍样混合为一,并把规定当作土地登记和管理法归入《田令》。隋、唐沿袭北齐之制。治史者不了解源自"品式"的户籍样制度,不了解北魏有两种户籍样,把"均田"误解为均分土地,制造了"均田制"这一错误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人口土地登记法 “均田制” 户籍样制度 “丘井之式” 垦田法 田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以来均田令的演变与修订
2
作者 张萍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122-125,共4页
本文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勾画了北魏以来均田令的演变过程与修订情况。
关键词 北魏 田令 田令 军镇制度 演变过程 修订情况 户籍编制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麓秦简中的“县官田令”初探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松长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岳麓秦简中有一组“县官田令”简,共21枚,经整理,可大致系联为六条令文,其中有四条比较完整。“县官田令”是第一次出现的秦令名,简文中出现的“县官田”“田徒”和“田者”等语词也具有其特定含义,通过分析解读,大致可以确定的是,这“... 岳麓秦简中有一组“县官田令”简,共21枚,经整理,可大致系联为六条令文,其中有四条比较完整。“县官田令”是第一次出现的秦令名,简文中出现的“县官田”“田徒”和“田者”等语词也具有其特定含义,通过分析解读,大致可以确定的是,这“县官田令”并不是一般田作管理的秦令,而是专门针对县官田的管理者所颁布的法令条文,它与秦汉简牍中所见的《田律》性质并不完全相同,故不宜简单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麓秦简 县官田令 田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代县官田管理--以岳麓秦简《县官田令》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苑苑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83,共6页
岳麓秦简《县官田令》是秦代针对县官田及管理者“田官”颁布的法令条文,一方面保证田徒的供应,并以考课督促“田官”勤于生产;另一方面对“田官”为自身业绩侵害其他部门、低级官吏和百姓权利的行为进行禁止,并对犯令者严惩,相关案件... 岳麓秦简《县官田令》是秦代针对县官田及管理者“田官”颁布的法令条文,一方面保证田徒的供应,并以考课督促“田官”勤于生产;另一方面对“田官”为自身业绩侵害其他部门、低级官吏和百姓权利的行为进行禁止,并对犯令者严惩,相关案件还要上报中央。这些禁令针对已发生的具体现象予以禁止,实质是对制度弊端的修补。在统一的新形势下,秦代国家仍沿用农战体制,对“田官”吏课殿者予以严惩,必然导致资源抢夺事件的发生,而对此类事件的禁令又增加了“田官”吏受罚的可能。秦代地方矛盾迅速激化及秦吏反秦情绪的原因,由此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代 官田 田官 《县官田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唐书·食货志》所载田令颁行年代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庆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73-77,共5页
《新唐书·食货志》(以下简称《新志》)所载田令,因无颁行年代,故为治史者所注目。 李剑农先生指出:“《新唐书》所记,殆就杜氏《通典》所记开元二十五年之令,而摘取之者,故不具令式之年月。” 王永兴先生则以《新志》所载田令与《... 《新唐书·食货志》(以下简称《新志》)所载田令,因无颁行年代,故为治史者所注目。 李剑农先生指出:“《新唐书》所记,殆就杜氏《通典》所记开元二十五年之令,而摘取之者,故不具令式之年月。” 王永兴先生则以《新志》所载田令与《文献通考》(以下简称《通考》)所载田令内容相似为由,认为“《通考》所载者为武德七年令,则《新·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唐书·食货志》 田令 《文献通考》 《新唐书》 李剑农 《通典》 年令 治史 杜氏 行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前期的土地产权制度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8,共8页
唐代的土地产权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唐初统治者通过建立以均田制为载体的土地产权结构,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土地产权管理体系,形成了土地产权交易的各种方式,从而对唐前期的社会生产产生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促进了唐... 唐代的土地产权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唐初统治者通过建立以均田制为载体的土地产权结构,建立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土地产权管理体系,形成了土地产权交易的各种方式,从而对唐前期的社会生产产生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促进了唐朝前期经济的发展,为唐统治者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财政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前期 田令 土地产权管理 土地产权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边郡屯田的管理系统及其有关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光华 《敦煌学辑刊》 1988年第Z1期1-9,共9页
西汉西北边郡,地处边防前线。太守是主管一郡的全面工作的长官,协助太守管理军事的有郡都尉及其所属专司材官、骑士以出击敌人的屯兵系统;有部都尉及其所属专司侯望的烽燧系统。边郡屯田不属郡县,归中央大司农所领,是自成管理系统的。... 西汉西北边郡,地处边防前线。太守是主管一郡的全面工作的长官,协助太守管理军事的有郡都尉及其所属专司材官、骑士以出击敌人的屯兵系统;有部都尉及其所属专司侯望的烽燧系统。边郡屯田不属郡县,归中央大司农所领,是自成管理系统的。西汉屯田的管理系统,在学者们的论著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一致。兹将目前所见到的诸种说法予以引述,并确定一种可以接受的说法;然后再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试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尉 西汉屯田 大司农 居延汉简 田令 陈梦家 管理系统 自成 隶属关系 后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均田制的两重性及其发展与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云旗 《古今农业》 1994年第1期18-28,共11页
均田制是北朝隋唐时期重要的土地制度,这个制度本身的最大特点是始终包含着两重性,即公田和私田(国有性质和私有性质)两种不同性质的对立,官田与民田(官吏占田和农民占田)两种不同成分的对立。这种两重性不仅自创立时就潜伏在制度的本身... 均田制是北朝隋唐时期重要的土地制度,这个制度本身的最大特点是始终包含着两重性,即公田和私田(国有性质和私有性质)两种不同性质的对立,官田与民田(官吏占田和农民占田)两种不同成分的对立。这种两重性不仅自创立时就潜伏在制度的本身,而且经周、齐、隋、唐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又进一步暴露、变化、发展、加剧,私有土地终于超过公有土地的比例,官吏占田严重限制了百姓均田的数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业田 口分田 均田制 官僚地主 田令 私有土地 北魏 园宅地 北齐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物“均田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尚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9-66,共8页
不了解“品式”制度 ,治史者把北魏以“均田”名义制订的“户籍样”误解为国家向农民分配荒地的法令 ,提出了“均田制”的说法 ,严重曲解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本文剖析了“均田制”解说中一些根本性的错误。
关键词 品式 户籍样 丘井之式 均田制 垦田与垦田令 荒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不抑兼并”——北宋土地政策研究之二 被引量:9
10
作者 葛金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67-79,共13页
如果说,以大量下放系官田土为基本特征的北宋官田私田化政策,是晚唐以来不可逆转的土地私有化潮流在国家政策上的必然反映;那么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标志的不抑兼并政策,则是中唐以降地主阶级大土地所有制在当时土地关系的总体结构... 如果说,以大量下放系官田土为基本特征的北宋官田私田化政策,是晚唐以来不可逆转的土地私有化潮流在国家政策上的必然反映;那么以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标志的不抑兼并政策,则是中唐以降地主阶级大土地所有制在当时土地关系的总体结构中逐步确立自身优势地位的逻辑结果.摧制土地兼并,自魏晋以迄隋唐,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相沿成习的传统国策.尽管其表现形式、推行力度以及效果影响等等在不同时期各有差异,但就该政策的基本内涵而言,即在不同程度地限定私人地主的土地占有量(起码在法律条文上不准违限逾越);想方设法减缓土地集中的速率;甚至迁怒于土地所有权的正常流通,对土地买卖横加干涉,以求延滞大土地所有制的过度膨胀;试图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小农阶层这样一些根本点上,却如出一辙,首尾相衔,从而在五、六个世纪中表现出前后一贯的连续性.若再进一步就其实际效果作些历史考察,那么不难看出,摧制土地兼并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在实现该政策之预定目的这一点上,确曾发挥过不容忽视的某些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封建国家对于土地和劳力的控制能力,为耗费巨大的专制主义官僚机器提供其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赋役基础,消弱带有离心割据之潜在倾向的地方豪强势力,以及在役兵制下保证其军队的兵源等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抑兼并 北宋 土地政策 大土地所有制 田令 土地兼并 地主阶级 赋役不均 两税法 食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淮深之死再议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修身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33-38,共6页
张淮深(公元八三一—八九○年),系张议潮之侄。在咸通八年(公元八六七年),张议潮“归阙之日,河西军务,封章陈款,总委侄男淮深,令守藩垣”。自此以后,至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八九○年)二月二十二日,“殒毙于本郡,时年五十有九”,都始终处... 张淮深(公元八三一—八九○年),系张议潮之侄。在咸通八年(公元八六七年),张议潮“归阙之日,河西军务,封章陈款,总委侄男淮深,令守藩垣”。自此以后,至唐昭宗大顺元年(公元八九○年)二月二十二日,“殒毙于本郡,时年五十有九”,都始终处于任上。关于张淮深之死,张景球在墓志铭中,谓“哀哉运蹙,蹶必有时,言念君子,政不遇期,竖牛作孽,君王见欺。殒不以道,天胡鉴知……”。语言隐约,使人不得其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度使 张议潮 墓志铭 归义军 公元 御史大夫 斋文 李唐王朝 大顺 田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初中原地区均田制实行情况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翁俊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9-18,共10页
唐代均田制实行情况问题,自五十年代起,已探讨了数十年。近年学者在深入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基础上认识到:“田令关于民户土地收授的规定,不是要按期收授所有民户的土地。户籍登记的民户土地普遍不足法定限额,故不论永业田还是口分... 唐代均田制实行情况问题,自五十年代起,已探讨了数十年。近年学者在深入研究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基础上认识到:“田令关于民户土地收授的规定,不是要按期收授所有民户的土地。户籍登记的民户土地普遍不足法定限额,故不论永业田还是口分田基本上是户内继承,很少还公的可能。地方官府每年实际收回的土地,主要是户绝田、逃死户田和少数无力耕种、不能承担赋税的民户的还公田。这些自动还公的土地,不仅有口分田,也有永业田。地方官府将这些土地改授请地民户时,又确定了本地的请授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户 中原地区 唐代均田制 唐初 敦煌 口分田 田令 永业田 河南道 户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晋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8-80,共3页
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西晋王朝是受到批判最凶的一个,许多史学著作都说它是一个腐败、反动的王朝。这种评价并不公允。西晋是短暂的,但它也如秦和隋一样,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是巨大的。西晋在太康元年(280)灭吴和统一全国以后,它所... 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西晋王朝是受到批判最凶的一个,许多史学著作都说它是一个腐败、反动的王朝。这种评价并不公允。西晋是短暂的,但它也如秦和隋一样,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是巨大的。西晋在太康元年(280)灭吴和统一全国以后,它所做的第一件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封建王朝 永业田 田令 均田制 史学 封建依附关系 地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西魏文书残卷研究
14
作者 张萍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71-74,共4页
本文概述了敦煌西魏文书残卷的研究情况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对文书作了进一步的剖析 ,在文书的名称、性质以及涉及的西魏赋税等方面 。
关键词 敦煌 西魏 文书残卷 计帐户籍 均田规格 田令 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建是怎样走上割据道路的?
15
作者 罗开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95-101,共7页
史载王建“目不知书”、(《十国春秋》卷三五),少年时期是个“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穷途潦倒,甚至“夜泊武阳古墓中”,被乡亲们称为“贼王八”(《新五代卑·前蜀世家》、《蜀梼杌》)。这样一个人,是怎样坐上了“大... 史载王建“目不知书”、(《十国春秋》卷三五),少年时期是个“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事”,穷途潦倒,甚至“夜泊武阳古墓中”,被乡亲们称为“贼王八”(《新五代卑·前蜀世家》、《蜀梼杌》)。这样一个人,是怎样坐上了“大蜀皇帝”的宝座,怎样创建了割据四川、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建 西川 田令 节度使 韦昭 晋晖 前蜀 成都 梼杌 五代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唐两位京兆诗人
16
作者 江弘基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1-74,共4页
唐代诗人后先继起,有如群星闪耀,呈现出品莹璀灿的景象,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光彩。在这些诗人中,有不少是京兆人,如王昌龄、杜牧、韦应物、韦庄、韩偓等硖频恼抛魏颓罔河?也都是京兆人。《全唐诗》中有张孜《雪诗》一首,秦韬玉诗三十六... 唐代诗人后先继起,有如群星闪耀,呈现出品莹璀灿的景象,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光彩。在这些诗人中,有不少是京兆人,如王昌龄、杜牧、韦应物、韦庄、韩偓等硖频恼抛魏颓罔河?也都是京兆人。《全唐诗》中有张孜《雪诗》一首,秦韬玉诗三十六首。清沈德潜的《唐诗别裁》无张孜诗,秦韬玉只选《贫女》、《春雪》二首。清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也只选秦韬玉《贫女》一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的《唐诗选》,则张孜、秦韬玉各选一首,即《雪诗》和《贫女》。晚唐时期,藩镇之祸,愈演愈烈。各节度使之间互相攻伐,战争连年,民不聊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节度使 田令 长安 藩镇 战争 农民起义军 封建等级制度 李唐王朝 中国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铎守潼关辨
17
作者 戈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09-,119,共2页
在唐末农民战争的第二阶段,黄巢离广州北上进军长安途中,《北梦琐言》曾二次语及被黄巢打败的唐军都统、宰相王铎于江陵战败后即退保潼关,以图顽抗。《北梦琐言》卷三载;“(王铎)洎荆州失守,复把潼关。黄巢差人传语云:‘令公儒生,非是... 在唐末农民战争的第二阶段,黄巢离广州北上进军长安途中,《北梦琐言》曾二次语及被黄巢打败的唐军都统、宰相王铎于江陵战败后即退保潼关,以图顽抗。《北梦琐言》卷三载;“(王铎)洎荆州失守,复把潼关。黄巢差人传语云:‘令公儒生,非是我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铎 黄巢起义 唐末农民战争 二阶段 资治通鉴 潼关 江陵 新唐书 田令 旧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