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租种抛荒田收入9万元
1
《安徽农业》 2002年第3期9-9,共1页
关键词 种植方式 经济效益 抛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自走式旋耕、收割两用机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苏龙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4期57-58,共2页
履带自走式旋耕、收割两用机是针对南方山地、丘陵地区较小田(地)块抛荒日益严重,现有的旋耕机和收割机的功能单一等情况研制的。该机结构紧凑、轻巧灵活、工作可靠、一机多用。既可解决山地、丘陵地区水田的耕耘问题,又解决了稻麦的收... 履带自走式旋耕、收割两用机是针对南方山地、丘陵地区较小田(地)块抛荒日益严重,现有的旋耕机和收割机的功能单一等情况研制的。该机结构紧凑、轻巧灵活、工作可靠、一机多用。既可解决山地、丘陵地区水田的耕耘问题,又解决了稻麦的收割问题(能收割倒伏的稻麦)。减少了农民的购机成本,提高了机器利用率,节约了资源。广泛适用于稻麦产区的旋耕、收割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抛荒日益严重 现有的旋耕机和收割机的功能单一 研制出了履带自走式旋耕、收割两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宗羲
3
作者 陈国贵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79-84,共6页
论李宗羲陈国贵李宗羲(1817—1884年)字雨亭,四川夔州府开县人。道光23年(1843年),本省乡试举人,道光27年(1847年)进京参加会试,成进士,获殿试二甲第25名,道光27年——同治8年(1847—186... 论李宗羲陈国贵李宗羲(1817—1884年)字雨亭,四川夔州府开县人。道光23年(1843年),本省乡试举人,道光27年(1847年)进京参加会试,成进士,获殿试二甲第25名,道光27年——同治8年(1847—1869年4月),以朝考二等,签分安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侵略者 恢复生产 清政府 天津教案 袁廷蛟 农民负担 长江流域 黄河 抛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 一举三得
4
作者 李依群 汪晓军 《安徽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10-10,
无为县土桥镇民权村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积极下放政策,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既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又调优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群众收入,基本消灭了抛荒田,真是一举三得。民权村有耕地2027亩,其中冈坡地1900... 无为县土桥镇民权村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积极下放政策,创新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既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又调优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群众收入,基本消灭了抛荒田,真是一举三得。民权村有耕地2027亩,其中冈坡地1900多亩,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水利设施极为薄弱。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传达后,村委会认为这是调整山区结构、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极好机遇。为了把政府的愿望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他们将退耕还林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政策宣传、兑现都毫不“截留”。这些优惠政策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同和接受,该村6个大户很快就与村委会和农户签订了1550亩坡耕地退耕合同。为了搞好退耕还林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政策 耕地抛荒 村委会 抛荒 承包大户 无为县 农村经济结构 基本消灭 农业经济结构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