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黄丽静 《北方药学》 2024年第6期176-178,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抽选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选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样本抽选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情况,分析导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存在用药不良反应患者当中,女性、年龄≥70岁、并发症数量>2种、用药种类>2种、肝肾功能异常占比均高于非用药不良反应患者,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同年龄、并发症多、用药种类多、肝肾功能异常以及性别(女性)等因素有关,临床医务人员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老年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曦 李晶红 +1 位作者 盛振 潘红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3期196-196,共1页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上报的26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264份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18大类129种药品,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器官...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上报的26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264份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18大类129种药品,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器官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引发ADR最多的药品是头孢菌素,老年人用药问题值得注意。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不良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流行期间预防用药不良反应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翟伟 张俊 +4 位作者 李群娜 裴振峨 闫炜 张京航 邓培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0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了解SARS流行期间与既往3年同期SARS预防用药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ADR)情况。方法对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4年收到的与胸腺肽、干扰素、利巴韦林和转移因子有关的ADR进行分析,并将SARS流行期间相应药物(包括中药)... 目的了解SARS流行期间与既往3年同期SARS预防用药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ADR)情况。方法对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4年收到的与胸腺肽、干扰素、利巴韦林和转移因子有关的ADR进行分析,并将SARS流行期间相应药物(包括中药)的ADR与既往3年同期进行比较。结果由于健康人群预防用药,SARS流行期间ADR报告数明显增多,ADR人群的年龄范围广,构成更趋年轻。SARS流行期间和既往同期预防用药的ADR均集中于用药后前3天。干扰素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综合征,胸腺肽为过敏反应,中药为消化系统反应,也出现了一些罕见ADR。所有病例预后良好。结论在疗效不确定的情况下是否提倡大人群使用预防用药值得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流行期间 预防用药 不良反应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用药不良反应 流感样综合征 消化系统反应 ADR报告 Drug 转移因子 利巴韦林 健康人群 主要表现 过敏反应 胸腺肽 干扰素 同期 北京市 用药 不确定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院9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情况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
4
作者 郑丹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4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我院9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ADR)的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10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在2013年、2014年... 目的 :探讨我院9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用药不良反应(ADR)的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10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在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ADR的类型、年龄分布及用药数量。结果 :在这些患者中,共有96例患者发生了ADR,每年皆是50-59岁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患者用药的数量越多,其ADR的发生率越高。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呼吸困难及心律失常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常见的ADR类型。结论 :50-59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ADR的发生率较高。患者用药的数量越多,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越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常见的ADR类型是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呼吸困难及心律失常。临床医生应对50-59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谨慎用药,减少联合用药的药物数量,并在用药后注意观察其肝功能、肾功能及心肺功能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用药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盛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方法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通过随机数字编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不... 目的评价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方法10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通过随机数字编号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研究组采用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腹泻、头痛)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80.32±2.33)分高于对照组的(73.31±3.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慢性胃溃疡 用药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顾骞 孙晓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8期236-237,共2页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感染的发病率为15%左右[1]。近年来,MP抗体检测技术不断的发展,临床确诊支原体肺炎病例数量不断增多。以前多数学者认为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但是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其...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感染的发病率为15%左右[1]。近年来,MP抗体检测技术不断的发展,临床确诊支原体肺炎病例数量不断增多。以前多数学者认为支原体肺炎多发生于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但是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其发病呈高龄化与低龄化两级分化的趋势[2]。作者回顾性分析60例支原体肺炎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个性化护理 感染患者 用药不良反应 支原体肺炎 预后 病例数量 常见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在减少中药用药不良反应方面的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夏妃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4期172-174,共3页
目的 :分析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在减少中药用药不良反应方面的效果。方法 :从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防城港市东兴市人民医院开具的中药处方中抽取3126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该医院未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在2... 目的 :分析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在减少中药用药不良反应方面的效果。方法 :从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防城港市东兴市人民医院开具的中药处方中抽取3126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该医院未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在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该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对比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前后该医院中药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析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后在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处方中中药剂型的种类和给药的途径,观察这些用药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结果 :与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前相比,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后该医院中药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 <0.05。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后,在22张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处方中,使用中药注射剂处方的占比高于使用其他剂型中药处方的占比,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处方的占比高于给药途径为外用及口服处方的占比,受累系统或器官为皮肤及附件处方的占比高于受累系统或器官为其他处方的占比,P <0.05。结论 :可导致中药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中药剂型主要为中药注射剂,给药途径主要为进行静脉滴注。中药用药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患者可出现静脉炎、瘙痒、皮疹、红肿及疼痛等临床表现。在临床工作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可显著降低中药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中药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服务 中药 用药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用药严重矛盾反应实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邵连益 李东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7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临床用药 用药严重矛盾反应 抗心绞痛药物 心绞痛 抗过敏药物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护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洁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第19期18-19,共2页
目的: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确保药疗有益患者身心健康。方法:以国内外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论:老年患者一般患有多种疾病,生理机能衰老退化,用药种类多,易影响药动学、药效学,因此用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采取相关措施... 目的: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确保药疗有益患者身心健康。方法:以国内外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论:老年患者一般患有多种疾病,生理机能衰老退化,用药种类多,易影响药动学、药效学,因此用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采取相关措施对用药不良反应进行监护,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药动学 药历 不良反应监护 用药不良反应 监护 用药安全 身心健康 多种疾病 生理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健门诊药学服务用于孕产妇中对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品差错率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叶慧君 《北方药学》 2023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的:研究保健门诊药学服务用于孕产妇中对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品差错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妇产科门诊接收的100例孕产妇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50例。对比组采取传统门诊药学服务,研究组采取保健... 目的:研究保健门诊药学服务用于孕产妇中对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品差错率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妇产科门诊接收的100例孕产妇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每组50例。对比组采取传统门诊药学服务,研究组采取保健门诊药学服务,观察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品差错率、遵医嘱率与药学服务前后安全用药知识评分。结果: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药品差错率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正确用药、密切监测、定期产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遵医嘱率高于对比组(P<0.05);药学服务前,两组孕产妇安全用药知识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学服务后,两组孕产妇安全用药知识评分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保健门诊药学服务用于孕产妇中能够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药品差错率,提升遵医嘱率和安全用药知识水平,保障孕妇与胎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门诊药学服务 孕产妇 用药不良反应 药品差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99例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的分析
11
作者 汤群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6期111-112,共2页
目的:分析99例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人民医院进行药物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的99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使用药品的剂型、给药的途径及... 目的:分析99例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人民医院进行药物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的99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使用药品的剂型、给药的途径及出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结果:在这些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P <0.05;其中发生轻度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所占的比例低于男性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其中发生重度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相比,年龄为45~64岁及年龄≥65岁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P <0.05。年龄为15~44岁及年龄≥65岁的患者中发生轻度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年龄为5~14岁的患者中发生重度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在出现轻度用药不良反应的93例患者中,使用药品的剂型为注射剂、粉剂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使用其他剂型的药品患者的占比,P <0.05;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给药、口服给药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经其他途径给药患者的占比,P <0.05。出现重度用药不良反应的6例患者使用药品的剂型为注射剂、粉剂、片剂,其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给药和口服给药。结论:中老年患者、女性患者、使用注射剂进行治疗、经静脉滴注给药的患者易出现用药不良反应。医院应加强对用药患者进行护理管理,以确保其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现疑似用药不良反应,医院如何举证?
12
作者 许朝霞 《中国医院院长》 2009年第1期64-65,共2页
案由 我是一家社区诊所的负责人。2005年3月的一天,一位患者因咳嗽来我们诊所就诊,诊所的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生素。注射药物仅3分钟后,患者感觉呼吸困难,我们立刻采取了相应的抢救措施,同时拔打120,120医生就近急送区医院,但是在... 案由 我是一家社区诊所的负责人。2005年3月的一天,一位患者因咳嗽来我们诊所就诊,诊所的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生素。注射药物仅3分钟后,患者感觉呼吸困难,我们立刻采取了相应的抢救措施,同时拔打120,120医生就近急送区医院,但是在去区医院的途中,患者即呼吸心跳停止,15天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不良反应 医院 疑似 举证 呼吸心跳停止 注射药物 社区诊所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究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12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 目的探究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12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率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复发率为8.33%,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2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8.3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盆腔炎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加快了患者恢复健康的进程,且不良反应少,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左氧氟沙星 妇科盆腔炎 疗效 用药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用药的安全使用
14
作者 冯蕴慧 《中国社区医师》 2009年第15期17-17,共1页
鼻局部用药不良反应 鼻刺痛、烧灼感等局部刺激症状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左卡巴斯汀(立复汀)喷鼻剂,少数患者有鼻烧灼感等局部刺激症状以及头痛等现象。本品通过肾脏排泄,肾损伤患者慎用,过敏者禁用。有刺激现象的还有羟甲唑啉、色... 鼻局部用药不良反应 鼻刺痛、烧灼感等局部刺激症状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左卡巴斯汀(立复汀)喷鼻剂,少数患者有鼻烧灼感等局部刺激症状以及头痛等现象。本品通过肾脏排泄,肾损伤患者慎用,过敏者禁用。有刺激现象的还有羟甲唑啉、色甘酸钠等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用药 安全使用 用药不良反应 刺激症状 过敏性鼻炎 羟甲唑啉 色甘酸钠 烧灼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2例喜炎平注射液儿童不良反应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雪琳 吴世福 +2 位作者 霍艳飞 王瑞芹 闫美兴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49-53,共5页
目的:调研分析932例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童用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其特点,为促进儿童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15-2017年932例喜炎平注射液引起的儿童不良反应... 目的:调研分析932例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童用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其特点,为促进儿童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15-2017年932例喜炎平注射液引起的儿童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32例ADR报告中男568例(60.94%),女364例(39.06%),ADR发生的不同性别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发生率最高,年龄0~1岁364例(39.06%),>1~3岁250例(26.82%);ADR发生时间在30 min之内461例(49.46%);给药途径采用静脉滴注896例(96.14%);932例ADR共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共计1320例次,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937例次,70.98%);严重ADR 77例(8.26%),联合用药224例(24.03%)。结论:临床应加强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掌握其适应证,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儿童用药不良反应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例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16
作者 凡全女 陆丽 王苏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3期91-92,共2页
目的:分析60例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60例患者均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用药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20 mi... 目的:分析60例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60例患者均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用药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20 min^2 d,这60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1.6%)最高。用药3 d后,这60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在这60例患者中,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总剂量高于150 mg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1.66%)最高。在这60例患者中,年龄在3个月~1岁之间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最高,年龄在2~18岁之间及60岁以上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次之。在这60例患者中,发生面部及眼部不良反应患者的占比(13.33%)最高,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占比(5%)次之。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患者用药后20 min^2 d之间。患者使用该药的剂量越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越高。幼儿及老年人是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喜炎平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易累及患者的面部及眼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用药不良反应 年龄段 剂量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9例使用中药制剂导致不良反应的报告
17
作者 杨光丽 宋碧辉 万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6期127-128,共2页
目的:分析159例患者因使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某医院使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1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所... 目的:分析159例患者因使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期间在某医院使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1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所用药品的剂型、种类、给药途径、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症状。结果:在这些患者中,年龄≥60岁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的占比,P<0.05;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的占比,P<0.05;使用药品的剂型为注射剂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使用药品的剂型为胶囊剂、膏剂、丸剂、贴剂、合剂患者的占比,P<0.05;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给药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口服给药患者的占比,P<0.05;使用注射用血塞通进行治疗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使用舒血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参麦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进行治疗患者的占比,P<0.05;皮肤及附件受累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受累患者的占比,P<0.05。皮肤及附件受累的90例患者其临床症状是皮疹、荨麻疹、瘙痒、红肿、静脉炎。结论:在使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的患者中,老年人、女性、使用中药注射剂、给药的方式为静脉滴注的患者较易出现不良反应。皮肤及附件不良反应是使用中药制剂进行治疗的患者较易发生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用药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分析
18
作者 赵金牛 崔连明 孙长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泼尼松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7 d后,观察组患者的胸闷、呼吸困难、咳痰、嗜睡评分分别为(0.85±0.21)、(0.90±0.24)、(0.81±0.20)、(0.88±0.26)分,低于对照组的(1.27±0.28)、(1.34±0.35)、(1.23±0.25)、(1.20±0.31)分,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0%大于对照组的80.00%,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生后,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泼尼松片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保障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临床症状评分 泼尼松片 治疗效果 用药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护理九法述要 被引量:2
19
作者 包凤 李庆洁 《国医论坛》 2003年第3期3-4,共2页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中医护理学 用药反应 饮食调护 病情观察 肛门灌肠栓剂 咽腔护理 阴部护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书雯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6期163-165,共3页
目的 :探讨使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成人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60例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将既往被确诊为癫痫的120例患者作为Ⅰ组... 目的 :探讨使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成人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60例患者分为Ⅰ组和Ⅱ组,将既往被确诊为癫痫的120例患者作为Ⅰ组,将新近被确诊为癫痫的40例患者作为Ⅱ组。为Ⅰ组患者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LEV进行治疗,为Ⅱ组患者单独使用LEV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Ⅰ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略低于Ⅱ组患者,但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Ⅰ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低于Ⅱ组患者,但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独使用LEV或与其他药联用LEV治疗癫痫均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因此可将LEV作为临床上对成人癫痫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左乙拉西坦 用药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