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用水统计的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敏 张玉顺 +3 位作者 邱新强 杨浩晨 王艳平 陶洁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8,共10页
为全面了解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用水统计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方法,通过河南省全口径用水量数据和典型企业水重复利用数据,测算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并对测算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2022年工业用... 为全面了解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用水统计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方法,通过河南省全口径用水量数据和典型企业水重复利用数据,测算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并对测算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2022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94.15%,各市在82.89%~96.76%,各行业在23.89%~98.04%;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整体水平较高,城市之间差异显著,纺织、食品和其他行业水平较低,火电行业对河南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影响程度最高;全省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节水潜力为7.97亿m^(3),工业节水潜力较为可观。采用的测算方法适用于区域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测算,测算成果符合河南省实际,可为河南省加强工业节水管理、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利用率 用水统计 测算方法 K-均值聚类 敏感性分析 节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分行业用水统计误差分析测算
2
作者 于媛慧 张海涛 +2 位作者 李滨江 周翠宁 刘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16,共4页
加强用水总量统计是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可为水资源规划、管理、节约与保护等日常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我国用水量统计还主要采用区域定额估算的方法,相对比较粗放,其精确性有待提高。本文论述了用水统计误差分析的理... 加强用水总量统计是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可为水资源规划、管理、节约与保护等日常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我国用水量统计还主要采用区域定额估算的方法,相对比较粗放,其精确性有待提高。本文论述了用水统计误差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定量分析用水量统计数据存在的误差范围,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农业、工业和生活等行业的用水特征,通过误差分析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农业用水误差分析采用实灌面积进行比率估计的方法,工业用水采用按行业分层的方法,生活用水采用常住人口进行比率估计的方法。经计算分析得出全省用水总量误差2.63%,计算精度满足统计要求。本研究对逐步提高用水统计工作的抽样效率、精度和科学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统计 水资源 统计 误差分析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国农业用水量统计调查工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绍强 沈莹莹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7-199,共3页
近年来,随着《用水总量统计方案》(试行)和《用水统计调查制度》的陆续印发,我国农业用水量统计调查工作日益规范,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统计调查对象的范围持续扩大,填报平台也不断完善。但由于《制度》尚处于初期试行阶... 近年来,随着《用水总量统计方案》(试行)和《用水统计调查制度》的陆续印发,我国农业用水量统计调查工作日益规范,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提高,统计调查对象的范围持续扩大,填报平台也不断完善。但由于《制度》尚处于初期试行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深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 水量统计 用水统计调查制度 主辅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统计方法的确定及工作开展情况 被引量:33
4
作者 沈莹莹 张绍强 吉晔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3-134,138,共3页
在我国,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灌溉用水情况十分复杂,统计工作难度较大。为了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工作,2014年水利部下发了《用水总量统计方案》(试行稿),方案中农业灌溉用水量的统计方法充分借鉴了水利普查中典型调查、由点及面、... 在我国,农业是用水大户,农业灌溉用水情况十分复杂,统计工作难度较大。为了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工作,2014年水利部下发了《用水总量统计方案》(试行稿),方案中农业灌溉用水量的统计方法充分借鉴了水利普查中典型调查、由点及面、综合推算的统计方法,要求以灌区为基本单元,采取用水大户逐一计量统计、一般用水户抽样调查、综合推算区域农业用水量的技术方法,比传统水资源公报中定额匡算的方法在准确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用水统计 灌区 样点推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用水总量统计的组织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显成 王卓甫 张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5,共4页
结合国家实施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用水总量统计工作的目的和经费支持进行分析,进而对用水总量统计组织方案进行分析,包括对用水总量统计组织现状及其发展的分析,以及不同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的用水总量统计组织方案的优劣对比,认为... 结合国家实施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用水总量统计工作的目的和经费支持进行分析,进而对用水总量统计组织方案进行分析,包括对用水总量统计组织现状及其发展的分析,以及不同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的用水总量统计组织方案的优劣对比,认为目前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用水总量统计工作更加合理。最后,对用水总量统计组织方案通过借助水资源费征缴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管理 用水总量统计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总量统计工作组织体系设计的再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梅 王卓甫 +2 位作者 张坤 丁继勇 张显成 《水利经济》 2015年第3期51-55,77,共5页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全面践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背景下,强化对水资源的总量控制,落实用水总量统计工作亟待解决。在分析与领会统计组织体系设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多地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用水管理与用水总量统计工作的现...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全面践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背景下,强化对水资源的总量控制,落实用水总量统计工作亟待解决。在分析与领会统计组织体系设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多地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用水管理与用水总量统计工作的现状,剖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指出可行的用水总量统计组织方案有水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和统计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两种;并依据目标导向机制,结合两方案的优缺点,提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总量统计组织体系应由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剖析水资源"费"改"税"的趋势,明晰用水总量统计工作与水资源税的关联性,据此阐述用水总量统计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并进一步设计依托于水资源税的用水总量统计组织体系以及各参与主体的任务与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总量统计 水资源管理 组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用水总量统计工作机制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卓甫 王梅 +1 位作者 张坤 丁继勇 《水利经济》 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
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调研,了解用水总量统计工作机制的现状,剖析当前存在的不足,分别从业务流程机制、复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3个角度出发,进行完善,具体表现为:1重构业务流程,即在对已有用水总量统计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 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调研,了解用水总量统计工作机制的现状,剖析当前存在的不足,分别从业务流程机制、复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3个角度出发,进行完善,具体表现为:1重构业务流程,即在对已有用水总量统计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增加监督和评估/复核等环节;2构建成果复核机制,即根据用水总量统计的源头数据不同,构建针对水资源监测部门和取/用水户的成果复核机制;3设计激励机制,即基于委托代理和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分别设计针对用水户和水资源监测部门的激励机制,并初步构建了水资源监测部门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总量统计 水资源管理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农业灌溉用水量核算方法研究
8
作者 杨晓清 《河北农机》 2022年第15期88-90,共3页
农业灌溉用水量统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用水总量统计工作至关重要。农业用水量大,农业灌溉用水情况十分复杂,统计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开展农业用水典型观测站网及配套遥感调查体系建设,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农作物精细分类和种植面积,配合农... 农业灌溉用水量统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对用水总量统计工作至关重要。农业用水量大,农业灌溉用水情况十分复杂,统计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开展农业用水典型观测站网及配套遥感调查体系建设,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农作物精细分类和种植面积,配合农作物实测亩均灌溉用水量,核算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量,为用水总量统计提供重要的辅助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业灌溉用水 用水统计 用水量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水跨界损失分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延珺 张海涛 +1 位作者 杜军凯 黄晓荣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117,共11页
加强用水统计管理、提高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或区域长距离输水工程众多,输水损失在各个行政单元如何分摊一直是用水总量统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用水统计又是其... 加强用水统计管理、提高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跨流域或区域长距离输水工程众多,输水损失在各个行政单元如何分摊一直是用水总量统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用水统计又是其中主要和关键的内容。针对我国南方灌区现状渠系复杂、农业用水供用耗排监测设施不足以支撑区域用水统计问题,为了规范用水统计口径、提高灌区用水统计精度,探索大型长距离输水工程中跨界损失分摊问题,以成都市郫都区和德阳市中江县为例,立足水循环过程,建立三个尺度的水量平衡方程,从用水端反推行政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量并借助较高的非农用水监测精度推求区域用水量。根据不同行政区域到引水渠首的距离长短合理分配跨界损失系数,进而计算分析跨界损失分摊水量。结果表明,若考虑长距离跨界输水损失分摊,2019年郫都区总用水量与红线接近,而中江县因距离引水渠首较远,跨界损失较大,总用水量会超过红线;为实现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的平衡,都江堰灌区在考虑长距离输水损失分摊时应考虑各县(市、区)的实际差异,对各地区红线进行动态管理。研究成果可为全国有关跨流域或区域长距离调水工程计算跨界输水损失分摊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统计 跨界损失 农业用水 水资源供用平衡 都江堰灌区 水资源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assessment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in Second Songhua River basin,China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力燕 于宏兵 王启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040-1051,共12页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such as cluster analysis(CA),discriminant analysis(D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and factor analysis(FA),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and interpret the surface water quality dat...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such as cluster analysis(CA),discriminant analysis(D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and factor analysis(FA),were applied to evaluate and interpret the surface water quality data sets of the Second Songhua River(SSHR) basin in China,obtained during two years(2012-2013) of monitoring of 10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t 15 different sit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sampling sites.Three significant groups,highly polluted(HP),moderately polluted(MP) and less polluted(LP),of sampling sites were obtained through Hierarchical agglomerative CA on the basis of similarity of water quality characteristics.DA identified p H,F,DO,NH3-N,COD and VPh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contributing to spati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However,DA did not give a considerable data reduction(40% reduction).PCA/FA resulted in three,three and four latent factors explaining 70%,62% and 71% of the total variance in water quality data sets of HP,MP and LP regions,respectively.FA revealed that the SSHR water chemistry was strongly affect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point sources:industrial effluents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non-point sources:domestic sewage,livestock operations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natural processes(seasonal effect,and natural inputs).PCA/FA in the whole basin showed the best results for data reduction because it used only two parameters(about 80% reduction)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to explain 72% of the data variation.Thus,this work illustrated the utility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for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tasets and,in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identification of pollution sources/factors and understanding spatial variations in water quality for effective stream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 Songhua River basin water qualit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cluster analysi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