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种社会网络用户身份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胡开先
梁英
许洪波
毕晓迪
左遥
-
机构
中国科学院网络数据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30-2644,共1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800403)
国家"九七三"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14CB340406
+5 种基金
2013CB329602)
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金项目(2015AA0158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1232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17306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项目(2015BAK20B03)
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2014CGZH1103)~~
-
文摘
社会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网络用户身份不透明、不可见的特性带来一系列社会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社会网络身份特征识别方法,分别利用基于位置的社会网络和社交关系进行社会网络用户的身份特征识别,融合2种识别结果推测社会网络用户真实身份.提出了一种基于位置的社会网络用户身份识别方法,通过计算中文分词和二元组分词的基本匹配权重和完全匹配权重得到近似度权重,并用它衡量实体为用户所属实体的可能性;通过实体名称聚合算法,对近似度权重计算结果进行优化.根据好友之间倾向于拥有相似的身份特征和相同的兴趣爱好的观察,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交关系的多数投票的身份识别方法,对社交关系中的用户身份特征进行统计,推测当前用户的地址信息、实体信息和用户兴趣.基于微博数据,进行了样本数为1 000名用户和10 000名用户的2组实验,涵盖了超过250万条社交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虚实映射方法有很高的准确率和覆盖率,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着眼于推测个人用户细粒度的身份特征,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关键词
身份识别
用户身份特征
基于位置的社会网络
社交关系
去匿名化
-
Keywords
identity recognition
user identity features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LBSN)
social relationships
de-anonymizing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网络空间用户身份对齐技术研究及应用综述
- 2
-
-
作者
王庚润
-
机构
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0,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03384)
河南省科技重大专项(221100210700-2)。
-
文摘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增加,网络空间中各种虚拟账号越来越多,同一用户在不同应用甚至同一平台拥有多个账号。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导致用户的虚拟身份与真实社会身份之间的关联通常较弱,网络空间违法用户存在发现难和取证难的问题。因此,在服务推荐和调查取证等需求的推动下,以网络空间用户虚拟身份聚合和虚实身份映射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用户身份对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此,对网络空间用户身份对齐技术进行了梳理,首先对该技术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介绍了该技术所用到的用户身份典型特征和涉及的相关技术;然后对可供研究的数据集与验证标准进行介绍;最后对所提技术面向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基于此讨论了用户身份对齐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
-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用户身份对齐
虚拟身份聚合
虚实身份映射
用户身份特征
社交网络
流量数据
-
Keywords
Cyberspace security
User identity linkage
Virtual identity aggregation
Virtual and real identity mapping
User identity feature
Social network
Traffic data
-
分类号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