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特征标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三因素用户认证协议 被引量:9
1
作者 房卫东 张武雄 +2 位作者 杨旸 张传雷 陈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2-713,共12页
为满足高安全级别场景(如军事、国家安全、银行等)的应用需求,进一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用户认证协议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三因素用户认证协议.针对Althobaiti协议无法防御节点妥协攻击、模拟攻击、中间人攻击和内部特权... 为满足高安全级别场景(如军事、国家安全、银行等)的应用需求,进一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用户认证协议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三因素用户认证协议.针对Althobaiti协议无法防御节点妥协攻击、模拟攻击、中间人攻击和内部特权攻击的安全缺陷,增加智能卡和密码作为协议基本安全因素,并利用生物特征标识信息生成函数与回复函数处理的生物特征标识作为附加安全因素;在密钥管理中,为每个节点配置了与网关节点共享唯一密钥,保证认证过程的独立性与安全性;实现用户自主选择与网关节点的共享密钥,提高公共信道通信的安全性;在网关节点不参与的情况下,设计密码和生物特征标识更新机制,保证二者的新鲜性.通过Dolev-Yao拓展威胁模型的分析与AVISPA的OFMC分析终端的仿真,结果证明该认证协议克服了Althobaiti协议安全缺陷,且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小于公钥加密.权衡安全性与计算成本,该协议适用于资源受限且安全需求高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息安全 三因素 用户认证协议 生物特征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层无线传感网的匿名双因素用户认证协议 被引量:4
2
作者 房卫东 张武雄 +2 位作者 潘涛 高智伟 倪业鹏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8-177,共10页
用户认证协议可以确保无线传感网访问用户的合法性与传感器节点感知信息的接入安全。现有用户认证协议(Fan协议)存在各种安全缺陷,易遭受多种网络安全攻击,尤其是节点妥协攻击、口令猜测攻击、内部特权攻击等,也不支持用户的匿名性,无... 用户认证协议可以确保无线传感网访问用户的合法性与传感器节点感知信息的接入安全。现有用户认证协议(Fan协议)存在各种安全缺陷,易遭受多种网络安全攻击,尤其是节点妥协攻击、口令猜测攻击、内部特权攻击等,也不支持用户的匿名性,无法保障用户的隐私。针对这些安全挑战,提出了一种分层无线传感网的匿名双因素用户认证协议,该协议在注册阶段以哈希隐藏方式传输口令,提高了口令传输的安全性;增大网关节点秘密参数与用户的相关性,实现了秘密参数的唯一性;在认证阶段,增大会话密钥与系统时间和用户的关联性,实现会话密钥的唯一性和动态性;引入口令更新机制,用户可以在不联系簇头节点的情况下,自由更新口令,保障了口令的新鲜性。逻辑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与Fan协议相比,本协议在仅增加少量计算开销的基础上,不仅可以防御节点妥协攻击、口令猜测攻击和内部特权攻击,而且实现了用户匿名性;与Nam、He-Kumar、Mir等协议相比,本协议采用了哈希函数、级联操作和异或操作等轻量级安全操作,减少了传感器节点计算开销,优化了传感器节点向网关节点的注册流程,综合性能优于上面提到的3种用户认证协议。因此,本协议不但适用于资源受限的传感器节点,而且显著提高了无线传感网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 用户认证协议 双因素 匿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as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户认证协议UAPL
3
作者 万智萍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2-455,476,共5页
针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采用用户认证的方式获取节点数据时,容易出现密码被破译,以及容易遭受多种网络攻击等安全性问题,在改进Das协议的双因素身份验证的基础上,引入了用户与网关、网关与传感器节点之间的互相验证机制以及用户密码变... 针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采用用户认证的方式获取节点数据时,容易出现密码被破译,以及容易遭受多种网络攻击等安全性问题,在改进Das协议的双因素身份验证的基础上,引入了用户与网关、网关与传感器节点之间的互相验证机制以及用户密码变更机制,提出了UAPL协议。UAPL协议具有防止网关节点旁路攻击、伪装攻击等网络攻击的安全验证机制,提供的密码变更防护能防止由于密码泄露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UAPL协议与其他改进Das协议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认证协议 Das协议 互相验证机制 密码变更机制 网络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