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嵌入的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滕磊 李苑 +1 位作者 李智星 胡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198-3203,共6页
针对目前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算法存在的网络嵌入效果不佳、负采样方法所生成负例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嵌入的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KGEUA)算法。在嵌入阶段,利用部分已知的种子锚用户对进行正例扩充,并提出Near_K负采样... 针对目前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算法存在的网络嵌入效果不佳、负采样方法所生成负例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嵌入的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KGEUA)算法。在嵌入阶段,利用部分已知的种子锚用户对进行正例扩充,并提出Near_K负采样方法生成负例,最后利用知识图嵌入方法将两个社交网络嵌入到统一的低维向量空间中。在对齐阶段,针对目前的用户相似度度量方法进行改进,将提出的结构相似度与传统的余弦相似度结合共同度量用户相似度,并提出基于自适应阈值的贪心匹配方法对齐用户,最后将新对齐的用户对加入到训练集中以持续优化向量空间。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Twitter-Foursquare数据集上的hits@30值达到了67.7%,比用户对齐现有最佳算法的结果高出3.3~34.8个百分点,显著提升用户对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对齐 社交网络 网络嵌入 负采样 相似度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用户结构和属性的无监督用户对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俞冬明 李苑 +1 位作者 李智星 王国胤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上都拥有账户是很常见的.如何在多个社交网络上找到同一个人的账户,对许多应用是很重要的问题,也被称为用户对齐问题.在用户对齐问题上,目前有两个主要的挑战:首先,收集手工对齐的...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交网络平台上都拥有账户是很常见的.如何在多个社交网络上找到同一个人的账户,对许多应用是很重要的问题,也被称为用户对齐问题.在用户对齐问题上,目前有两个主要的挑战:首先,收集手工对齐的用户对作为训练数据的代价非常大,但传统的有监督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其次,不同网络中的用户的结构和属性往往不太相同,进一步增加了用户对齐的难度.提出一种无监督用户对齐方法SPUAL(Soft Principle for User Alignment),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用户的属性与结构的软对齐一致性原则,通过无监督方法计算用户对是否服从此原则来推断用户对是否对齐.在几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性能比目前最先进的无监督方法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对齐 社交网络 无监督 对齐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用户身份对齐技术研究及应用综述
3
作者 王庚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0,共9页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增加,网络空间中各种虚拟账号越来越多,同一用户在不同应用甚至同一平台拥有多个账号。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导致用户的虚拟身份与真实社会身份之间的关联通常较弱,网络空间违法用户...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增加,网络空间中各种虚拟账号越来越多,同一用户在不同应用甚至同一平台拥有多个账号。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导致用户的虚拟身份与真实社会身份之间的关联通常较弱,网络空间违法用户存在发现难和取证难的问题。因此,在服务推荐和调查取证等需求的推动下,以网络空间用户虚拟身份聚合和虚实身份映射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用户身份对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此,对网络空间用户身份对齐技术进行了梳理,首先对该技术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介绍了该技术所用到的用户身份典型特征和涉及的相关技术;然后对可供研究的数据集与验证标准进行介绍;最后对所提技术面向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基于此讨论了用户身份对齐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安全 用户身份对齐 虚拟身份聚合 虚实身份映射 用户身份特征 社交网络 流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网络安全治理的用户身份识别技术与挑战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广胜 康昭 田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8-412,共15页
网络用户身份识别对维护网络安全、推动网络身份管理制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网络用户身份识别既是用户画像、行为预测、精准服务的研究基础,也是水军账号甄别、网络社会治理、涉网犯罪打击的技术支撑。分析了用户身份识别技术的进展,及... 网络用户身份识别对维护网络安全、推动网络身份管理制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网络用户身份识别既是用户画像、行为预测、精准服务的研究基础,也是水军账号甄别、网络社会治理、涉网犯罪打击的技术支撑。分析了用户身份识别技术的进展,及其在机器人水军识别、目标社区检测和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方面的应用。首先,从用户身份识别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出发,介绍了用户身份识别方法的分类;其次,对不同特征下的机器人水军识别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主要适用场景;然后,针对水军相关的目标社区检测任务,梳理了目标社区检测技术的发展;其次,对现有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进行了分类。最后,对用户身份识研究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论述,并对其未来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水军识别 目标社区检测 社交网络 用户身份识别 用户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动共创:情境差异下基于播客的跨平台知识交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严炜炜 黄馨 张敏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6-206,F0003,共12页
[研究目的]聚焦情境差异下基于播客的用户跨平台知识交流行为,对其行为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此过程所呈现的跨平台知识共创模式及效果,有助于完善网络平台知识共创机制,为平台及用户提供实践指导。[研究方法]以1 169档播客为研究对象... [研究目的]聚焦情境差异下基于播客的用户跨平台知识交流行为,对其行为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此过程所呈现的跨平台知识共创模式及效果,有助于完善网络平台知识共创机制,为平台及用户提供实践指导。[研究方法]以1 169档播客为研究对象,分别获取垂直类平台150 497条和综合类平台7 494条知识交流数据,并实现跨平台用户对齐,从跨平台用户特征、知识交流主题、情感倾向等方面开展跨平台知识交流前后的比较分析。[研究结论]垂直类播客平台与综合类平台基于跨平台用户实现联动,产生了行为复杂度和内容创新度不同的五类跨平台知识共创模式,提升了播客的知识价值和正向传播效应;跨平台知识共创效果与平台情境差异关联密切,亦存在用户类型差异的影响,其中高影响力生产者用户在跨平台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创新性、正向情感倾向性以及跨平台身份表征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平台知识交流 知识共创 跨平台用户对齐 平台情境差异 播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