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用户定义函数的财务接口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益兵 董成亮 郭顺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3期108-109,共2页
财务信息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资源 ,在企业经营决策以及战略性决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企业ERP软件与财务软件共存但缺乏数据共享的现象 ,在分析它们之间区别的基础上 ,采用用户定义函数 (UDF)的方法提供财务凭证接... 财务信息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资源 ,在企业经营决策以及战略性决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企业ERP软件与财务软件共存但缺乏数据共享的现象 ,在分析它们之间区别的基础上 ,采用用户定义函数 (UDF)的方法提供财务凭证接口 ,实现了两个软件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源计划 用户定义函数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语言编写ADAMS用户自定义函数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纪玉杰 杨强 +1 位作者 孙志礼 李良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应用C语言编制用户自定义函数或子程序的问题,是应用ADAMS进行二次开发的焦点。利用ADAMS提供的模板编写C语言函数,在VC++6.0环境下编译生成目标文件,利用动态连接库技术实现其与ADAMS/View的链接,生成ADAMS用户自定义函数,可以满足用... 应用C语言编制用户自定义函数或子程序的问题,是应用ADAMS进行二次开发的焦点。利用ADAMS提供的模板编写C语言函数,在VC++6.0环境下编译生成目标文件,利用动态连接库技术实现其与ADAMS/View的链接,生成ADAMS用户自定义函数,可以满足用户特殊要求。通过编制产生服从正态分布的伪随机数的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实例,详细介绍了上述技术的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MS C语言 用户定义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编译中用户自定义库函数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龙杰 谢晓方 +1 位作者 袁胜智 李洪周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第14期120-123,共4页
静态库函数分为系统库函数和用户自定义库函数,它的识别问题一直是反编译技术的难点,特别是对于用户自定义库函数,由于通用性低,信息获取困难,因而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分析用户自定义库函数在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和特征,提出一种用户自定... 静态库函数分为系统库函数和用户自定义库函数,它的识别问题一直是反编译技术的难点,特别是对于用户自定义库函数,由于通用性低,信息获取困难,因而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分析用户自定义库函数在存储器中的存储方式和特征,提出一种用户自定义库函数的识别方法,首次采用两级中间语言(低级中间语言和高级中间语言)的形式进行处理,对中间语言的生成、函数伪代码模块的提取、识别模板的建立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最后给出识别实例。实践证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定义函数 中间语言 逆编译 控制流分析 数据类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3用户定义类型的设计
4
作者 曹忠升 游君平 周英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58-59,121,共3页
在分析了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DM3进行扩展以支持用户定义类型的基本策略,并具体介绍了用户定义类型包括用户定义函数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SQL3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用户定义类型 用户定义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区间约束优化包含多个用户函数的查询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波 洪晓光 王海洋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393-1398,共6页
如何高效地处理说明性查询语言中嵌入的用户自定义函数 ,是查询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往的研究成果不能处理一条语句中的多个用户函数 ,并且难以实现 .提出了分 3个阶段进行优化的方案 ,能够对用户定义的多个函数进行处理 .首先 ,把用... 如何高效地处理说明性查询语言中嵌入的用户自定义函数 ,是查询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以往的研究成果不能处理一条语句中的多个用户函数 ,并且难以实现 .提出了分 3个阶段进行优化的方案 ,能够对用户定义的多个函数进行处理 .首先 ,把用户定义的函数以区间约束的形式等价地表述出来 ;然后 ,通过对区间约束进行分层筛选 ,去掉冗余 ;最后 ,选择最佳的执行策略 .该方案易于实现 ,效率较高 ,特别是在用户定义的函数本身隐含多个表的连接条件时 ,更能取得明显的优化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询优化 用户定义函数 区间约束 数据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瞬态流场分析的小排量潜油螺杆泵的结构优化设计
6
作者 祖海英 付灵芝 +2 位作者 叶卫东 刘永鹏 张维良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66,共9页
针对小排量潜油螺杆泵因泄漏量大导致容积效率低的问题,以GLB-20型螺杆泵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 Fluent软件,基于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和动网格技术构建流体仿真模型,对小排量潜油螺杆泵的瞬态与稳态流场进行模拟;探究偏心距、定子导程、... 针对小排量潜油螺杆泵因泄漏量大导致容积效率低的问题,以GLB-20型螺杆泵为研究对象,借助Ansys Fluent软件,基于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和动网格技术构建流体仿真模型,对小排量潜油螺杆泵的瞬态与稳态流场进行模拟;探究偏心距、定子导程、间隙等结构参数对流场流速及泄漏量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优化结果,获得螺杆泵结构的最优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螺杆泵运行时呈现显著的谐波变化特性,流量在单个周期内出现2次脉动,与定转子导程比值一致;瞬态流场较稳态流场更贴合实际工况;间隙是影响泄漏量和流场流速的最关键因素,其中定子导程对流场流速的影响程度大于偏心距,而偏心距对泄漏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定子导程。采用Box-Behnken设计法(BBD)优化后的螺杆泵结构参数:偏心距1.8 mm、定子导程78 mm、间隙0.3 mm,泄漏量较优化前减少12.7%,容积效率显著提升且流动稳定性增强。该研究成果可为小排量潜油螺杆泵的开发与应用提供设计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排量潜油螺杆泵 瞬态流场 用户定义函数(UDF) BBD响应面法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双层壁叶片表面颗粒污染物的非稳态沉积特性
7
作者 胡朝棕 杨星 丰镇平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60,共12页
先进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所采用的双层壁构型中布置了大量的冷却结构,其相互干涉在叶片表面产生复杂的温度分布,导致颗粒污染物的沉积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采用非稳态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流热耦合条件下双层壁透平导叶中的颗粒物迁移... 先进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所采用的双层壁构型中布置了大量的冷却结构,其相互干涉在叶片表面产生复杂的温度分布,导致颗粒污染物的沉积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采用非稳态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流热耦合条件下双层壁透平导叶中的颗粒物迁移规律及沉积特性,并进一步对比了不同进口温度和不同粒径、黏度的颗粒在叶片表面的沉积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物难以迁移到叶片吸力面,且随着沉积时长的增长,压力面前缘以及尾缘逐渐成为沉积峰值区;提高透平进口温度将增大沉积量但沉积增长率却不断下降。大尺寸的颗粒物更容易撞击到叶片压力面产生沉积,粒径从1μm增加到20μm,压力面上的沉积效率增长了74.9%。颗粒的形变能力随黏度的增大而减弱,从而难以在叶片表面形成沉积,软化温度提高100℃,沉积效率将下降2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双层壁透平叶片 流热耦合 用户定义函数 非稳态模拟 颗粒物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管式液力惯容器动态特性研究
8
作者 刘华明 夏令辉 +1 位作者 许小伟 王石磊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7,共9页
为研究螺旋管式液力惯容器工作的动态特性,建立其数值模型,运用动网格及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仿真液力惯容器内部流场的动态变化过程,获得了不同时刻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状态,分析了液力惯容器内部流场的动态特性。通过台架试验,对液力... 为研究螺旋管式液力惯容器工作的动态特性,建立其数值模型,运用动网格及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仿真液力惯容器内部流场的动态变化过程,获得了不同时刻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状态,分析了液力惯容器内部流场的动态特性。通过台架试验,对液力惯容器施加匀速输入、方波输入和正弦输入三种激励条件,探究了激励形式和冲击速度对液力惯容器螺旋管压降、流速和摩阻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液压油在螺旋管接口处集中发散,液压缸内形成明显涡流,随着缓冲进行涡流变强,速度分布不均;方波激励下压降最大,匀速激励次之,正弦激励下压降最小;冲击速度与液力惯容器螺旋管压降成正比,与摩阻系数成反比。研究结论为液力惯容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惯容器 动态特性 用户定义函数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主蒸汽阀站中电磁先导阀的动态响应仿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闯 臧家林 +2 位作者 张福海 金志江 钱锦远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4-900,932,共8页
针对核电主蒸汽阀站中关键部件之一——大气释放阀前置隔离阀在实际工况中常出现响应超时的问题,采用数值仿真软件Fluent中的动网格以及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对控制其启闭过程的电磁先导阀动态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电磁先导... 针对核电主蒸汽阀站中关键部件之一——大气释放阀前置隔离阀在实际工况中常出现响应超时的问题,采用数值仿真软件Fluent中的动网格以及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对控制其启闭过程的电磁先导阀动态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电磁先导阀中先导结构的动态响应过程以及阀杆的受力情况;然后,研究了电磁先导阀中主阀的动态响应过程以及主阀泄压时阀内的压力和速度分布情况;最后,综合两个动态过程,分析了电磁先导阀整阀的运动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先导阀的运动时间为8.5 ms,其中先导结构的运动时间占比较小,85%的时间集中在电磁先导阀主阀动作过程。该研究结果可对前置隔离阀响应时间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隔离阀 主蒸汽阀站 动网格 用户定义函数 动态响应 电磁先导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UDF方法的变桨距垂直轴风力机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立勋 刘小红 +2 位作者 张松 梁迎彬 杨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124,共5页
为了提高垂直轴风力机的性能,针对变桨距垂直轴风力机,利用叶素理论求得叶片在不同方位桨距角的变化规律,使叶片在各个不同位置升力系数达到最大;通过滑移网格、动网格、滑移网格动网格组合等动区域方法的研究,实现了变桨距垂直轴风力... 为了提高垂直轴风力机的性能,针对变桨距垂直轴风力机,利用叶素理论求得叶片在不同方位桨距角的变化规律,使叶片在各个不同位置升力系数达到最大;通过滑移网格、动网格、滑移网格动网格组合等动区域方法的研究,实现了变桨距垂直轴风力机主动控制数值模拟方法的多元化;最终获得不同叶片各自产生的总力矩和风能利用率。用垂直轴风力机的试验和模拟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采用变桨控制规律的垂直轴风力机,提高了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率,尤其是在低尖速比情况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风力机的起动性能,尖速比为1.5、2.0、2.5时,相对定桨距风力机功率都增大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桨距 垂直轴风力机 风能利用率 用户定义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QL环境中基类扩充的实现
11
作者 李红燕 李战怀 唐世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6-260,共5页
介绍了在 ANGEL系统的 SQL (ANGEL Structured Query L anguage,ASQL )环境中 ,实现基类扩充的两种方式 ,重点介绍用户定义函数机制 ,包括 UDF内外存表示形式的设计、用户函数体目标代码的生成与管理手段 ,以及动态链接手段的实现等 .利... 介绍了在 ANGEL系统的 SQL (ANGEL Structured Query L anguage,ASQL )环境中 ,实现基类扩充的两种方式 ,重点介绍用户定义函数机制 ,包括 UDF内外存表示形式的设计、用户函数体目标代码的生成与管理手段 ,以及动态链接手段的实现等 .利用 U D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BMS 对象标识 用户定义函数 动态链接 ASQ环境 基类扩充 数据模型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式止回阀动态特性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国来 伍国果 +2 位作者 刘小雄 曹文斌 许敏影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49,55,共5页
基于Fluent软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利用动网格及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对轴流式止回阀的阀瓣运动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通过动网格较好地解决了因阀瓣运动而导致的计算区域瞬时变化的问题.利用CFD软件Fluent,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标准k... 基于Fluent软件提供的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利用动网格及用户自定义函数技术对轴流式止回阀的阀瓣运动过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通过动网格较好地解决了因阀瓣运动而导致的计算区域瞬时变化的问题.利用CFD软件Fluent,采用非结构化网格,标准k-ε湍流模型,模拟了阀瓣关闭的动态过程中,止回阀内压力场和速度场的瞬态变化过程,计算出动态特性曲线,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动网格技术能较好地模拟止回阀内部压力和速度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趋于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不同公称直径和外力下止回阀内的压力场和速度场的瞬态变化,计算出对应的动态特性曲线,并总结了止回阀的公称直径和外力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对工程设计与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回阀 动网格 用户定义函数 动态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高比为4的矩形断面涡激振动响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志文 周帅 陈政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3-156,202,共5页
采用二维雷诺平均(RANS)SST k-ω湍流模型求解不可压缩粘性流体N-S方程,并将Newmark-β法代码嵌入Fluent UDF(用户自定义函数)中以求解结构振动响应,结合动网格技术对宽高比为4的矩形断面涡激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宽... 采用二维雷诺平均(RANS)SST k-ω湍流模型求解不可压缩粘性流体N-S方程,并将Newmark-β法代码嵌入Fluent UDF(用户自定义函数)中以求解结构振动响应,结合动网格技术对宽高比为4的矩形断面涡激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宽高比为4的矩形断面涡激振动"锁定"区间以及涡激振动响应振幅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文献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具有分离、再附现象的钝体断面涡激振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断面 涡激振动 数值模拟 动网格 用户定义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流场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毅 成伟 +2 位作者 张建辉 夏齐霄 胡笑奇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299,共5页
无阀压电泵需要外接用于产生单向流动流管,阻碍了压电泵的微小型化,针对这一缺点提出了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该压电泵将用于产生单向流动的部件——非对称坡面集成于泵腔的底部。对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进行了计算机建模,基于... 无阀压电泵需要外接用于产生单向流动流管,阻碍了压电泵的微小型化,针对这一缺点提出了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该压电泵将用于产生单向流动的部件——非对称坡面集成于泵腔的底部。对非对称坡面腔底无阀压电泵进行了计算机建模,基于商用Fluent12软件运用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s,简称UDF)对压电振子运动形式进行了模拟;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对瞬态N-S方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泵腔内流场;得出了从20°到70°不同坡面角度下的平均流量,在坡面角为20°时,可以得到最大平均流量为0.864 ml/min,并通过流量测量试验测得该泵的最大流量达到了8.6 ml/min。从仿真和试验的角度验证了该泵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坡面 压电泵 用户定义函数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旋转自洁式空气预滤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谭业发 董贵杨 +2 位作者 谭浩广 谭华 王小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14,共6页
为了实现空气预滤器瞬态内流场的数值模拟,为新型高效空气预滤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运用FARO-LDI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对旋转自洁式空气预滤器进行逆向建模,建立了其全流道三维几何模型;利用ANSYS ICEM CFD对内... 为了实现空气预滤器瞬态内流场的数值模拟,为新型高效空气预滤器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运用FARO-LDI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对旋转自洁式空气预滤器进行逆向建模,建立了其全流道三维几何模型;利用ANSYS ICEM CFD对内流道模型进行混合网格划分;采用Fluent中用户自定义函数和多流动区域耦合算法中的滑移网格模型实现了旋转器叶轮的被动旋转。湍流模型选为RNG k-ε模型,压力速度耦合算法采用SIMPLE算法,压力离散格式采用PRESTO格式,动量方程的扩散项和压力项采用中心差分格式,对流项采用一阶迎风格式。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空气预滤器内部流场和模拟旋转器叶轮的被动旋转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空气预滤器 逆向工程 计算流体力学 用户定义函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复杂流场气固两相流DPM仿真优化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涛 李红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8,共10页
针对Fluent中气固两相流离散相模型(DPM)仿真,为提高通用模型对管道节流复杂流场问题仿真时的准确性,在结合气相流场分析与固相颗粒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DPM优化的4项措施,即从气相速度入口模型、颗粒曳力模型、颗粒壁面碰撞模型、颗... 针对Fluent中气固两相流离散相模型(DPM)仿真,为提高通用模型对管道节流复杂流场问题仿真时的准确性,在结合气相流场分析与固相颗粒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DPM优化的4项措施,即从气相速度入口模型、颗粒曳力模型、颗粒壁面碰撞模型、颗粒所受各个力的合理取舍4个方面进行优化.通用模型的优化通过调用Fluent相关宏并编制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程序实现.实验已验证优化DPM的准确性明显优于通用DPM,具体体现在:两相流型转换时气相速度区间的模拟,颗粒沉降气相临界速度的模拟方面,这2项指标优化后比优化前分别提高55%和50%;在实验管道局部阻力损失与节流孔板前颗粒速度分布的模拟仿真方面,优化DPM显然具有更准确的优势.通过实流实验与仿真模拟的对比,证明优化是有效的.从研究过程可以得出,模型优化的方法对于其他类似的复杂流场工况具有通用性和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气固两相流 离散相模型 用户定义函数 标准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盘腔瞬态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美华 刘振侠 +1 位作者 胡剑平 张婷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6-1062,共7页
为保证发动机在飞行包线内正常运转,需研究旋转盘腔的瞬态响应特性。采用1-D模型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旋转盘腔进口压力突升的情况进行非稳态数值计算,所得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提出1-D模型方法的一些缺点,并证明了CFD... 为保证发动机在飞行包线内正常运转,需研究旋转盘腔的瞬态响应特性。采用1-D模型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旋转盘腔进口压力突升的情况进行非稳态数值计算,所得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提出1-D模型方法的一些缺点,并证明了CFD计算的正确性。然后用CFD方法并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编程研究了进口压力渐增、正弦变化以及盘腔尺寸对旋转盘腔流动瞬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D模型的计算结果不能显示出CFD模型计算结果的一个高阶震荡;进口压力以不同方式变化,瞬态响应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进口压力突增和进口压力渐增响应的特征时间比进口压力正弦变化的特征时间分别增加56.0%和106.4%盘腔宽径比由0.2变化到0.39时,腔内均压变高,出口质量流量变低,特征响应时间缩短至40%当宽径比由0.2变化到0.58时,特征响应时间缩短至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瞬态响应 1-D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 用户定义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平台的LPG储罐热响应源项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邢志祥 赵垒 +1 位作者 欧红香 郝永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编制储罐外部受热时内部介质热响应的传热传质程序,利用FLUENT软件对储罐内部介质的热响应规律进行模拟。依据内部介质在受热和冷却条件下相变的控制方程,通过考虑内部介质气化热随温度的变化以及饱和温度与区域单元压力之间的关系,... 为编制储罐外部受热时内部介质热响应的传热传质程序,利用FLUENT软件对储罐内部介质的热响应规律进行模拟。依据内部介质在受热和冷却条件下相变的控制方程,通过考虑内部介质气化热随温度的变化以及饱和温度与区域单元压力之间的关系,编写内部介质在受热和冷却条件下质量和能量源项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程序;将该程序导入FLUENT软件并在部分参数简化的条件下,分别对喷射火和池火条件下的丙烷储罐热响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参数值与相同条件下试验参数值(内部介质温度、壁面温度,储罐内部压力)之间的相对偏差在15%以下;模拟参数值随时间的变化与试验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LPG) 储罐 用户定义函数(UFD) 热响应 源项 设计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丘里管内气固两相流离散相仿真模型优化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红文 张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7,共6页
文章针对Fluent中气固两相流离散相模型(DPM)仿真,以文丘里管内流场为例,在结合气相流场分析与固相颗粒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DPM模型优化的4项措施,即从颗粒所受各个力的合理取舍、气相速度入口模型、颗粒曳力模型及颗粒碰壁关系4个方... 文章针对Fluent中气固两相流离散相模型(DPM)仿真,以文丘里管内流场为例,在结合气相流场分析与固相颗粒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DPM模型优化的4项措施,即从颗粒所受各个力的合理取舍、气相速度入口模型、颗粒曳力模型及颗粒碰壁关系4个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通用模型对管道节流复杂流场问题仿真时的准确性。通用模型的优化通过调用Fluent相关宏并编制UDF程序实现。对文丘里管的工况进行仿真模拟,并与国家标准中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优化DPM模型的准确性明显优于通用DPM模型。模型优化的方法对于其他类似的复杂流场工况具有通用性,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气固两相流 离散相模型 用户定义函数 文丘里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MILD燃烧的数值模型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梅振锋 张健鹏 米建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5245-5253,5406,共10页
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对煤粉MILD燃烧的数值模型进行了优化,包括挥发分的多组分比拟、脱挥发分极限的温度依赖优化和煤粉颗粒燃烧过程的算法优化。通过与IFRF的煤粉MILD燃烧经典实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优化所产生的效果。研究发现,挥... 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对煤粉MILD燃烧的数值模型进行了优化,包括挥发分的多组分比拟、脱挥发分极限的温度依赖优化和煤粉颗粒燃烧过程的算法优化。通过与IFRF的煤粉MILD燃烧经典实验的对比,验证了模型优化所产生的效果。研究发现,挥发分的多组分比拟能更准确地预测炉内O2浓度分布;脱挥发分极限的温度依赖优化,一方面能够使挥发分在低温区间开始脱附,改善模拟中着火延迟过长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使煤粉颗粒在高温区间脱附出更多的挥发分,使得温度分布的预测更为准确;煤粉颗粒燃烧过程的算法优化能够刻画挥发分脱附过程和焦炭反应过程在温度区间(780~1200K)上的重叠现象,能更准确地预测炉内CO分布,与真实的煤粉MILD燃烧过程更为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 MILD燃烧 数值模拟 挥发分 用户定义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