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用户分组、波束赋形与相移的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雷维嘉 于顺洪 +1 位作者 雷宏江 唐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8-866,共9页
该文研究智能反射表面(IRS)辅助的多天线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网络中用户分组、发送波束赋形、相移等的联合优化问题。系统中1个分组分配1个波束并在组内进行连续干扰消除检测。该文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发送波束赋形和IRS相移的用户分组配... 该文研究智能反射表面(IRS)辅助的多天线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网络中用户分组、发送波束赋形、相移等的联合优化问题。系统中1个分组分配1个波束并在组内进行连续干扰消除检测。该文提出一种不依赖于发送波束赋形和IRS相移的用户分组配对策略,将用户分组与其他优化分离,显著降低了优化问题求解的难度和计算复杂度。进一步,联合优化基站发送波束赋形、功率分配和IRS相移矩阵,最小化基站的总发送功率。原始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变量相互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利用松弛变量、连续凸逼近、半定松弛、交替迭代优化等方法将原问题转化为凸问题并求解。仿真结果显示,相较于1个用户1个波束的方案,所提方案在基站天线数较少时性能更优,而在天线数较多时也与该对比方案非常接近,但所提方案的优化计算复杂度更低。而对比采用不同分组算法、随机IRS相移方案、最大比发射方案,以及无IRS的方案,所提方案的性能始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表面 非正交多址接入 用户分组 波束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低轨卫星用户分组与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代添雄 徐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75-2584,共10页
与地面网络设施相比,卫星的机载资源十分有限,面对用户地理位置及流量需求分布的不均匀,传统的固定分组和固定资源分配方式缺乏灵活性,限制了系统容量。基于地理位置的用户分组,利用相控阵天线产生的具有灵活方向和波束宽度的动态波束... 与地面网络设施相比,卫星的机载资源十分有限,面对用户地理位置及流量需求分布的不均匀,传统的固定分组和固定资源分配方式缺乏灵活性,限制了系统容量。基于地理位置的用户分组,利用相控阵天线产生的具有灵活方向和波束宽度的动态波束和跳波的时间分片技术,可以实现对卫星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在低轨多波束卫星场景下,利用P中心问题模拟用户分组问题算法对卫星用户进行分组,实现用户平均信息速率的最大化。基于分组结果提出一套适用于用户分组方案的灵活资源分配算法,并在最后加入一个组间资源调配的过程,以避免空闲资源的浪费。经过实验数据模拟和性能评估,所提算法比传统的用户分组和资源分配算法更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吞吐量,降低用户平均排队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卫星 跳波束 用户分组 时隙分配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辅助的NOMA网络用户分组与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国权 林金朝 +2 位作者 徐勇军 黄正文 刘挺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28,共8页
为了提高传输的灵活性和应对应急通信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用户分组与功率分配联合优化算法。考虑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与用户分组约束,构建了NOMA多用户和速率最大化的资源分配问题。为了解决该非凸问... 为了提高传输的灵活性和应对应急通信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用户分组与功率分配联合优化算法。考虑基站最大发射功率约束与用户分组约束,构建了NOMA多用户和速率最大化的资源分配问题。为了解决该非凸问题,基于图论提出了最大割定理下的用户分组算法,实现了组内用户与无人机的相对距离最小。基于分组结果,利用辅助变量法,将原非凸功率分配子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和速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非正交多址接入 用户分组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分组的广告定位(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宫学庆 王立 何晓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8,共9页
在线广告在当今的电子商务时代中扮演者愈加重要的角色.在线广告依靠其灵活的内容推荐和个性化推荐,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广告定位的应用可以精确地将广告推送给对其感兴趣的用户.本文讨论研究领域和工业领域中... 在线广告在当今的电子商务时代中扮演者愈加重要的角色.在线广告依靠其灵活的内容推荐和个性化推荐,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广告定位的应用可以精确地将广告推送给对其感兴趣的用户.本文讨论研究领域和工业领域中所使用的广告定位技术,并阐述基于用户分组来进行广告推送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广告的点击率(C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定位 用户分组 行为定位 人口学信息定位 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用户分组及天线选择的大规模MIMO波束成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倩 华权 +1 位作者 周应超 申滨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1-68,共8页
大规模MIMO系统中,当小区用户数与基站天线数较大时,各用户的信道条件不尽相同,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的基于联合用户分组及天线选择的迫零波束成形算法。将用户分成两组,选择信道条件较优的一组用户来接收信号,并为每一个... 大规模MIMO系统中,当小区用户数与基站天线数较大时,各用户的信道条件不尽相同,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的基于联合用户分组及天线选择的迫零波束成形算法。将用户分成两组,选择信道条件较优的一组用户来接收信号,并为每一个发送数据流选择最优的基站天线组合进行通信,以较小的性能损失,换取大规模MIMO射频电路的成本与功耗的大幅度降低。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系统性能与硬件复杂度的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用户分组 天线选择 迫零波束成形 硬件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模式下的MIS中的用户分组安全管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相林 陈铁英 匡亚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43,共3页
本文分析了MIS安全管理中功能调用在限管理和数据存职权限管理两大问题,并探讨了基于用户分组而全面解决这两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介绍了C/S模式下用户分组安全管理的实现。
关键词 客户/服务器 MIS 用户分组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分组和频率复用的STBC-OFDMA上行传输技术
7
作者 郭俊奇 尚勇 +1 位作者 任术波 项海格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2-892,共11页
针对WiMAX系统中各用户端采用空时分组编码(STBC)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上行链路,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分组(UG)和频率复用(FR)相结合的UGFR-STBC-OFDMA上行传输技术。首先,将基于波达方向(DOA)的小区内用户分组模型与小区间频率复用思想相... 针对WiMAX系统中各用户端采用空时分组编码(STBC)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上行链路,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分组(UG)和频率复用(FR)相结合的UGFR-STBC-OFDMA上行传输技术。首先,将基于波达方向(DOA)的小区内用户分组模型与小区间频率复用思想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可同时满足小区内分组约束条件和小区间频率复用规划的UGFR-STBC-OFDMA上行接入方案;其次,设计了基于Capon波束形成技术的智能天线接收方案以实现基站对分组信号的方向性接收和对多址接入干扰(MAI)的抑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相对于几种传统的上行传输技术,UGFR-STBC-OFDMA技术实现了理想平均频谱利用率、误比特率和计算复杂度的良好折中,同时在无须功率控制条件下依然能够部分抑制上行传输时相邻小区间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分组 频率复用 空时分组编码 正交频分多址 上行传输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的下行MIMO多用户分组策略
8
作者 姚冰心 胡爱群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1-567,共7页
在研究了多用户 MIMO 线性处理技术和多用户选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用户分组的思想。为了降低分组过程的复杂度,提出了基于最小奇异值和信道向量的内积的分组评价准则,并且给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快速分组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 在研究了多用户 MIMO 线性处理技术和多用户选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用户分组的思想。为了降低分组过程的复杂度,提出了基于最小奇异值和信道向量的内积的分组评价准则,并且给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快速分组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明显提升系统性能:随着系统中激活用户数量的增加,逐渐接近单用户点对点 MI-MO 通信系统的性能;在一个具有4个发射天线的基站的系统中,当发射信噪比达到15dB,分组数量达到10时,采用了快速分组策略后,块对角化和规格化反转方法的各态历经性信道容量分别提升4bits/Hz 和3bits/Hz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用户分组 低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尺度衰落系数的联合用户分组和导频分配策略
9
作者 周围 唐俊 +1 位作者 马茂琼 陈星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4-130,共7页
导频长度受限会导致相同的导频复用给不同的小区用户,由此引起导频污染问题。导频污染将使得信道状态信息估计不准,从而降低系统性能。针对小区内不同区域用户遭受导频污染程度不同的问题,分析图着色和部分导频交替复用(AFPR)2种导频分... 导频长度受限会导致相同的导频复用给不同的小区用户,由此引起导频污染问题。导频污染将使得信道状态信息估计不准,从而降低系统性能。针对小区内不同区域用户遭受导频污染程度不同的问题,分析图着色和部分导频交替复用(AFPR)2种导频分配方案,在这2种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折中,提出一种基于大尺度衰落系数的联合用户分组以及导频分配方案。对用户与本基站之间的大尺度衰落系数大小进行升序排序,将所有小区用户根据所受导频污染严重程度的不同,依次分类为安全边缘用户、危险边缘用户和中心用户,对于安全边缘用户和非安全边缘用户,分别采用加权图着色方案和AFPR方案进行导频分配。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原有AFPR方案,该方案的用户平均上行可达和速率提高约2.2%,其能够有效利用不同区域用户信道质量的差异性来完成导频分配,并通过具有较低复杂度的策略降低导频污染对用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频污染 部分导频交替复用 大尺度衰落系数 用户分组 安全边缘用户 非安全边缘用户 导频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多用户分组优化算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广富 邓天垠 +1 位作者 苏开荣 李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80-2087,共8页
用户分组算法作为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关键部分,对系统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具有重要影响。当用户数量和可用的资源增加时,用户分组的最佳调度将变得不可行,该文提出一种子带间多用户分组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用户信道增益差异和... 用户分组算法作为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关键部分,对系统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具有重要影响。当用户数量和可用的资源增加时,用户分组的最佳调度将变得不可行,该文提出一种子带间多用户分组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用户信道增益差异和子带复用用户数限制条件进行多用户初始分组处理,减小用户搜索空间,然后逐步完成初始分组用户间的优化组合,以几何平均用户吞吐量最大为用户分组准则,进一步提升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传统的用户分组算法相比,系统总吞吐量和几何平均用户吞吐量性能提升均超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 非正交多址接入 比例公平调度 用户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NOMA下行链路用户分组及功率分配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玉婷 宋荣方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4,共7页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作为5G的候选技术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文中研究OFDM-NOMA系统下行链路资源分配问题,以最大化系统容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改进的用户分组及功率分配方案。由于原问题是复杂的非凸优化问题,文中采用分步优化思想...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作为5G的候选技术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文中研究OFDM-NOMA系统下行链路资源分配问题,以最大化系统容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改进的用户分组及功率分配方案。由于原问题是复杂的非凸优化问题,文中采用分步优化思想,将优化问题分解成各个子载波上用户分组和功率分配两个子问题。用户分组方案设计时,考虑到穷举算法巨大的计算复杂度,采用一种基于贪婪算法的用户分组策略。功率分配方案设计中,综合运用线性注水功率分配算法与分数功率分配算法的优势,得到各个子载波功率及其对应叠加用户的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分组与功率分配算法的吞吐量性能可以很好地逼近迭代注水算法,并且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用户分组 功率分配 线性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部配置模型的网络用户分组及重要回复者识别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亚茹 唐锡晋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7-589,708,共14页
在以社交媒体为载体的舆论场中,用户的个人诉求和回复行为潜在地反映其兴趣偏好,根据这一关联为用户分组,从而推动群体新闻推荐系统的发展.识别用户的重要回复者以由消息传播机制干预正负面新闻的传播.以天涯论坛为例,定义顶级用户与普... 在以社交媒体为载体的舆论场中,用户的个人诉求和回复行为潜在地反映其兴趣偏好,根据这一关联为用户分组,从而推动群体新闻推荐系统的发展.识别用户的重要回复者以由消息传播机制干预正负面新闻的传播.以天涯论坛为例,定义顶级用户与普通用户,结合二部配置模型建模顶级用户、帖子和普通用户间基于发帖关系以及回复关系的二部图,获取了具有不同话题偏好的用户群,每组内的用户交互密切.得到的重要回复者回复偏重性明显,且易将相应顶级用户的负面情绪放大,因此识别重要回复者并适时施以制约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分组 重要回复者 二部配置模型 二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多址技术中利用对称矩阵的用户分组
13
作者 于中华 刘占军 +1 位作者 沈悦 陈前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现有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中,用户分组算法的实现首先对信道相似度门限值进行判断,选出候选成组用户;进而对候选成组用户的信道增益差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的成组用户。然而,上述分步求解算法中信道相似度门限值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导致... 现有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中,用户分组算法的实现首先对信道相似度门限值进行判断,选出候选成组用户;进而对候选成组用户的信道增益差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的成组用户。然而,上述分步求解算法中信道相似度门限值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导致候选成组用户的选取不准确,从而影响分组结果,限制系统性能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利用对称矩阵的用户分组算法,对用户信道相似度进行非线性变换,而后将用户信道相似度和增益差线性求和构建成新的信道信息矩阵,进一步利用该矩阵的对称性进行求解。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分组结果比设置门限的传统方法更优,在不同用户数目时系统容量均得到提升。在传统方法门限值为0.95时,所提算法系统容量在用户数为16时提升了13.4 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用户分组 对称矩阵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系统的用户分组和功率分配策略 被引量:7
14
作者 金勇 罗明 董明扬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792,共5页
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的最优用户分组和功率分配方案的高复杂度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用户分组和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对用户进行分组,由信道增益值确定每个子信道的第一个用户,再由贪婪匹配方法分配剩余用户;然后,对用户的功率进... 针对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的最优用户分组和功率分配方案的高复杂度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用户分组和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对用户进行分组,由信道增益值确定每个子信道的第一个用户,再由贪婪匹配方法分配剩余用户;然后,对用户的功率进行分配,将该功率分配问题分成子信道间和子信道内两部分,对于子信道间采用线性注水算法分配功率,对于子信道内则采用所提的迭代功率分配算法分配功率;最后,构造拉格朗日函数以实现在最大发射功率以及保证每个用户最低数据速率的约束下系统吞吐量的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在多用户的情况下,与线性注水的分数阶功率分配(LWF-FTPA)算法和等分数阶功率分配(EQ-FTPA)算法相比,系统吞吐量分别提高了8%和20%,所提策略优于传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用户分组 功率分配 线性注水 拉格朗日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中联合用户分组和联盟博弈的动态导频分配方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智慧 王飞跃 黄子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86-1693,共8页
大量研究表明,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小区边缘用户比中心用户更易遭受导频污染的影响。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联合用户分组和联盟博弈(JUG-AG)的动态导频分配方案来减轻系统导频污染。根据用户信号强度将所有用户分为A,B两组,把接收基站信号强... 大量研究表明,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小区边缘用户比中心用户更易遭受导频污染的影响。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联合用户分组和联盟博弈(JUG-AG)的动态导频分配方案来减轻系统导频污染。根据用户信号强度将所有用户分为A,B两组,把接收基站信号强度弱的小区边缘用户记为A组,剩余用户则为B组。A组用户使用相互正交的导频,B组用户则借助联盟博弈来重复使用剩余的正交导频。在B组用户的联盟博弈中,用户被分成若干个互不相交的用户子联盟,属于不同子联盟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相互正交导频序列,而属于同一子联盟中的用户使用相同的导频序列。与已有的导频分配方案相比,该文提出的JUG-AG方案更灵活,可以用于所有用户随机分布的场景。而且,该算法通过循环搜索可以获得整体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JUG-AG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上行链路中用户信号检测的平均均方根误差(RMSE),而且可以提高用户的平均服务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导频污染 均方根误差 服务速率 联合用户分组和联盟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空平台通信的模拟波束赋形与用户分组联合优化
16
作者 陆阳 张东磊 童建飞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7,共6页
在高空平台多波束多用户通信场景下,为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和多用户通信的公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最小(Max-Min)准则的模拟波束赋形与用户分组联合优化算法。在初始阶段对地面多用户随机分组,基于Max-Min准则求解当前分组下各波束的模... 在高空平台多波束多用户通信场景下,为提高系统传输速率和多用户通信的公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最小(Max-Min)准则的模拟波束赋形与用户分组联合优化算法。在初始阶段对地面多用户随机分组,基于Max-Min准则求解当前分组下各波束的模拟权值向量,进而基于最大信噪比准则对用户重新分组,并通过算法迭代最终获得最优的用户分组和波束权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传统模拟波束赋形与用户分组的结合算法具有更好的信噪比性能,提高了高空平台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且保证了多用户通信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平台 最大-最小准则 模拟波束赋形 用户分组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多样化业务需求的多波束卫星系统动态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柴蓉 刘磊 +1 位作者 梁承超 陈前斌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8-2448,共11页
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其高吞吐量和高资源利用率而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主要考虑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的信道或功率分配问题,但较少考虑用户分组和动态资源分配策略的联合优化设计,导致系统性能受限.此外,现有研究往往假设固定的波束... 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其高吞吐量和高资源利用率而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主要考虑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的信道或功率分配问题,但较少考虑用户分组和动态资源分配策略的联合优化设计,导致系统性能受限.此外,现有研究往往假设固定的波束覆盖半径,忽略了波束覆盖半径可变性对波束覆盖性能提升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用户分组和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两阶段资源管理方案.针对动态和多样化的用户服务需求,首先设计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迭代用户分组算法以实现分组之间的负载均衡,然后将子信道和功率分配问题建模为系统平均效用函数最大化问题.为解决该问题,将每个波束视为一个智能体,采用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Q网络(Deep Q Network,DQN)的算法来确定子信道和功率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K-均值用户分组方案相比,本文所提出的基于Voronoi图的迭代用户分组算法对应的用户组负载差异值可降低49.2%,体现了本文所提算法在实现用户组间负载均衡方面的优势.此外,本文所提两阶段资源管理方案与现有文献中所提算法相比,系统所提供容量与用户需求差值可降低83.43%,体现了本文所提算法在实现系统资源高效利用及用户服务需求保障方面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卫星 用户分组 子信道分配 功率分配 多智能体DQN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迫整检测的全分集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设计准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国权 周湘云 +3 位作者 林金朝 徐勇军 庞宇 王家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9-146,共8页
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系统存在译码复杂度高的问题。为了降低系统译码复杂度并保证较好的系统性能,将低复杂度的迫整检测算法用于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中,并基于等效噪声功率最小化原则获取了迫整检测的差错概率上界。为了解决迫整检测的多... 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系统存在译码复杂度高的问题。为了降低系统译码复杂度并保证较好的系统性能,将低复杂度的迫整检测算法用于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中,并基于等效噪声功率最小化原则获取了迫整检测的差错概率上界。为了解决迫整检测的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设计问题,提出了基于迫整检测的全分集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设计准则,证明只要每个用户的空时分组编码方案均满足非零奇异值特性,则多用户空时分组编码可获得满分集增益,且其编码增益与最小奇异值有关。仿真结果表明,满足设计准则的空时分组编码方案能够获得满分集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系统 迫整检测 用户空时分组编码 设计准则 全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多用户检测联盟模型与联盟形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翠莲 杨震 李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47-2452,共6页
以共享频谱的无线系统为背景,基于联盟博弈模型研究盲分组多用户检测性能与联盟结构的关系及最佳联盟形成算法.首先从系统指标角度提出了一种多用户检测可转移支付统计博弈模型;然后从用户偏好角度提出了一种不可转移支付模型;最后根据... 以共享频谱的无线系统为背景,基于联盟博弈模型研究盲分组多用户检测性能与联盟结构的关系及最佳联盟形成算法.首先从系统指标角度提出了一种多用户检测可转移支付统计博弈模型;然后从用户偏好角度提出了一种不可转移支付模型;最后根据上述两种模型的研究结果,给出了最大化用户平均吞吐量的多用户检测联盟形成算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博弈 分组盲多用户检测 联盟形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ac的多用户MIMO传输方案的优化设计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冀保峰 宋康 +1 位作者 黄永明 杨绿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106,共11页
在IEEE 802.11ac Draft 2.0标准草案的基础上,针对其新引入的多用户MIMO传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几点改进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完成了相应的性能分析。最后对IEEE 802.11ac的多用户MIMO传输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 在IEEE 802.11ac Draft 2.0标准草案的基础上,针对其新引入的多用户MIMO传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几点改进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完成了相应的性能分析。最后对IEEE 802.11ac的多用户MIMO传输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传输方案在误比特率(BER)和吞吐量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性能增益,且与针对性能的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802 11ac 无线局域网 传输机会 用户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