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家山汉墓竹简用字习惯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朋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7-325,共9页
文章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词与字的对应关系、字与词的双向对应关系三个方面考察了张家山汉墓竹简文字资料的用字习惯,指出其用字总体上比较规范,且同传世文献的用字习惯有较强的一致性,体现了张家山汉简用字业已比较成熟和稳定;同时也... 文章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词与字的对应关系、字与词的双向对应关系三个方面考察了张家山汉墓竹简文字资料的用字习惯,指出其用字总体上比较规范,且同传世文献的用字习惯有较强的一致性,体现了张家山汉简用字业已比较成熟和稳定;同时也指出其用字也有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假借字使用较多、假借字与本字混用、不同词之间形体互用等,体现了张家山汉简用字仍有不成熟、不稳定的一面。张家山汉简用字所表现的习惯,跟同时代其他文献总体上也是一致的,说明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可能是西汉初期共同语的用字习惯,而不是某一地域或某一方言的用字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山汉简 用字习惯 字与词的对应关系 词与字的对应关系 字与词的双向对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汉简帛文献用字习惯考察二则 被引量:6
2
作者 刘艳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3-669,共7页
基于秦汉简帛文献语料库,以"貣"与"贷","赀"与"訾"两组字为例,全面考察它们在秦汉简帛材料中的使用情况和文献类型分布,并进一步探讨其形成原因,以期把握秦汉简帛文献用字习惯。
关键词 秦汉简帛 用字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韩魏铭文考释 被引量:5
3
作者 吴良宝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68,共6页
新公布的邢丘令鼎盖从铭文格式与"邢"字写法来看可定为魏器,具体王世待定。新公布的韩器"成皋令鼎"铭文,从用字的角度来看"咎奴"不应释读为"高奴",而可能是"廧咎奴"的简称。珍秦斋... 新公布的邢丘令鼎盖从铭文格式与"邢"字写法来看可定为魏器,具体王世待定。新公布的韩器"成皋令鼎"铭文,从用字的角度来看"咎奴"不应释读为"高奴",而可能是"廧咎奴"的简称。珍秦斋收藏的十七年相邦戈铭文中的""应释读为"卯",戈铭可以补充史书缺载的魏昭王时期相邦的任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金文 地理考证 用字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联绵词的基本声式——以“差池”词族的考释为中心
4
作者 李豪 高中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8-558,共11页
“基本声式”即同族联绵词前后音节中声母除去细微差别而保留的主干部分,可用以描写联绵词声母的搭配形式。基本声式相同、语义上有关联的同族联绵词,为同声式同族联绵词。以“差池”词族为例,通过考察其基本声式与义核,讨论古书中用例... “基本声式”即同族联绵词前后音节中声母除去细微差别而保留的主干部分,可用以描写联绵词声母的搭配形式。基本声式相同、语义上有关联的同族联绵词,为同声式同族联绵词。以“差池”词族为例,通过考察其基本声式与义核,讨论古书中用例,可知它跟“参差”声式、语义有别;“徙弛”“徙迤”“沙池”“迁延”“逡巡(循)”“莎随”等也应属于“差池”词族,结合战国楚简中“■”等字至西汉以后的用字差异,其中的“徙弛”“徙迤”“沙池”等其实是“差/■池”的异写。综合运用“基本声式”理论及出土文献视野下的用字习惯视角,更便于系联同声式同族联绵词并确定其中的亲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声式 差池 联绵词族 用字习惯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