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类型和农业用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66
1
作者 刘文娜 吴文良 +2 位作者 王秀斌 王明新 毛文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6-411,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山东桓台县3种土壤类型(潮土、褐土和砂姜黑土)与农业用地方式(林地、菜地和粮田)对土壤表层(0—10 cm)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业用地方式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较大,3种利用方式的微生物量碳含...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山东桓台县3种土壤类型(潮土、褐土和砂姜黑土)与农业用地方式(林地、菜地和粮田)对土壤表层(0—10 cm)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业用地方式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较大,3种利用方式的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显著,依次为:粮田>菜地>林地;土壤类型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也不相同。任何一种土壤,菜地的N、P、K含量都高于粮田和林地;有机质含量粮田>菜地>林地;pH值林地>粮田>菜地。全N、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P与微生物量碳呈弱负相关,速效K、pH值和微生物量碳不相关。不同用地方式下土壤养分与微生物量碳的相关程度不同。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水平,施用化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微生物量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土壤养分 土壤类型 用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性住房用地方式比较及改革思路探索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萍 张绍基 +1 位作者 丁富军 李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共7页
研究目的:探讨新时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思路,满足日益发展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土地使用制度的新要求。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不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权属特征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完善土地使用制度以适应住... 研究目的:探讨新时期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思路,满足日益发展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土地使用制度的新要求。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不同保障性住房的土地权属特征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完善土地使用制度以适应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议,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保障房 用地方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露天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帅 白中科 张继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47,共6页
研究目的:探索山西省露天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的特征、机制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研究方法:文献分析、经济学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山西露天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的不足主要是试点范围的局限性,复垦—还地周期的笼统性以及补偿方... 研究目的:探索山西省露天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的特征、机制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研究方法:文献分析、经济学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山西露天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的不足主要是试点范围的局限性,复垦—还地周期的笼统性以及补偿方式的单一性;进一步促进改革的对策是将露天矿外排土场纳入试点范围、创新用地改革补偿制度、规范土地复垦工作等方面。研究结论(:1)传统方式下的采矿用地,土地资源配置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采矿用地方式改革势在必行;(2)从供地方式、审批制度、补偿方式和退出机制4个方面对露天采矿用地方式进行改革,可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政府、企业与农民三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复垦 露天采矿 用地方式 改革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乌当区不同用地方式下土壤肥力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家春 贺红早 +1 位作者 刘盈盈 张玉武 《耕作与栽培》 2013年第3期4-5,15,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阳乌当区4种用地方式(菜地、果园、林地和荒地)下土壤肥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用地方式下土壤都处于酸性,土壤pH值依次为果园(5.27)>菜地(4.76)>林地(4.70)>荒地(4.69);有...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阳乌当区4种用地方式(菜地、果园、林地和荒地)下土壤肥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用地方式下土壤都处于酸性,土壤pH值依次为果园(5.27)>菜地(4.76)>林地(4.70)>荒地(4.69);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有机质含量荒地的最高为56.09g/kg,最小的是林地47.99g/kg;全氮含量变化表现为荒地(0.76g/kg)>菜地(0.67g/kg)>果园(0.65g/kg)>林地(0.47g/kg);全磷含量大小顺序为果园(0.85g/kg)>菜地(0.81g/kg)>荒地(0.70g/kg)>林地(0.47g/kg);全钾含量依次为菜地(1.02g/kg)>荒地(0.50g/kg)>林地(0.40g/kg)>果园(0.30g/kg)。研究结果可为乌当区土壤改良和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方式 土壤肥力 乌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广东省节约集约用地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秀琴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12期77-81,共5页
基于调研事实,指出广东省近年来积极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并已在控制土地增量增长、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根据广东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一系列发展战略目标,提出实行节约集约用地的区域差... 基于调研事实,指出广东省近年来积极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并已在控制土地增量增长、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根据广东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和一系列发展战略目标,提出实行节约集约用地的区域差异化引导政策、进一步挖掘存量土地利用潜力、利用经济杠杆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机制、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监管等是广东省未来优化节约集约用地方式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集约用地 节约集约用地成效 节约集约用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筛选值和用地方式角度探讨我国污染场地风险筛选标准的潜在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蒋皓 吴启堂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90,共12页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的市场快速增长,但同时产生了单个项目平均价格大幅下降、项目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使得有效且准确的风险筛选和评估成为了贯穿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全过程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我国现行污染场地风...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与修复的市场快速增长,但同时产生了单个项目平均价格大幅下降、项目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使得有效且准确的风险筛选和评估成为了贯穿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全过程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我国现行污染场地风险筛选框架,分析“筛选值”和“用地方式”两大核心准则在框架中的关键地位。通过对文献报道、项目报告、地方标准的调研,本文分析了两大核心准则背后的问题,包括筛选值方面的筛选值保守性不明,复杂组分混合物的毒性参数不明,筛选值与检测结果之间缺乏统计学分析;用地方式方面的非居住型敏感用地处理不明,部分敏感用地方式归类模糊,“自上而下”评估方式需要调整等。通过分析现行污染场地风险筛选框架中的潜在问题,有助于制定更合理的污染场地风险筛选及管控框架,平衡保障人体健康安全与降低修复工程成本的两方面要求,为新污染物的筛选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场地 筛选值 用地方式 修复目标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多元的农村矿业用地方式 被引量:2
7
作者 康纪田 刘卫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党的政策创新提出了矿山企业可直接获取农村集体土地,对于如何获取和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继续从制度安排上进行探索。矿业用地生态性、变动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矿业用地方式的多元化选择:首选股份合作、次选租赁、慎选入股与出让、普... 党的政策创新提出了矿山企业可直接获取农村集体土地,对于如何获取和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继续从制度安排上进行探索。矿业用地生态性、变动性、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矿业用地方式的多元化选择:首选股份合作、次选租赁、慎选入股与出让、普选地役权与相邻权。这些方式均属集体土地权利让渡,承包经营者是让渡的基本主体;承包经营权分解为承包权与使用权,让渡的是物权性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权同价。提出农村矿业用地应通过土地利用的市场准入制施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制定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矿业开发规划衔接以确定矿业用地指标,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方式换取建设用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用地 集体土地 建设用地 城乡一体化 用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大通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杰琼 方凤满 +3 位作者 余健 江培龙 邓正伟 林跃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淮南大通煤矿复垦区表层(0—10cm)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耕地(油菜地、小麦地、蔬菜大棚)土壤有机碳、氮、磷等含量均高于林地,而土壤pH值则相反。土壤S...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淮南大通煤矿复垦区表层(0—10cm)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耕地(油菜地、小麦地、蔬菜大棚)土壤有机碳、氮、磷等含量均高于林地,而土壤pH值则相反。土壤SMBC含量依次为:蔬菜大棚>油菜地>小麦地>林地>对照样,蔬菜大棚显著高于其他农业用地方式。土壤SMBN则为:蔬菜大棚>小麦地>油菜地>林地,林地土壤微生物量氮显著低于其他农业用地方式。林地土壤微生物商最高,表明在有机质积累的同时林地更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显著相关,进一步证实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可以作为表征土壤肥力的敏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复垦区 土壤微生物量碳 土壤微生物量氮 农业用地方式 大通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