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互补品序贯拍卖模型的建设用地指标定价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孟卫东 刘靖羽 +1 位作者 黄波 李宇雨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3,共5页
在引入用地指标与土地间相互依存特征前提下,本文改进了传统的互补品序贯拍卖模型,以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用地指标定价方法。研究表明,建设用地指标的成交价格受竞标人数和土地闲置费用的影响。竞标人指标报价随竞标人数递增而降低,但随... 在引入用地指标与土地间相互依存特征前提下,本文改进了传统的互补品序贯拍卖模型,以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用地指标定价方法。研究表明,建设用地指标的成交价格受竞标人数和土地闲置费用的影响。竞标人指标报价随竞标人数递增而降低,但随土地闲置费递增而递增。进一步分析表明,适当提高土地闲置费用及资质审核要求可最大程度显化指标核心价值,激发农民退出闲置宅基地的积极性,提高农村用地的使用效率。研究为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产,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给予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改进的互补品序贯拍卖 定价机制 土地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方法研究-基于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詹子歆 戴林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7-73,共7页
在存量发展、建设用地指标趋紧的背景下,面对中心城区和各乡镇强烈的发展诉求,区县政府决策者迫切需要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和技术框架指导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文章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耦合了发展潜力评价和用地效率评... 在存量发展、建设用地指标趋紧的背景下,面对中心城区和各乡镇强烈的发展诉求,区县政府决策者迫切需要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和技术框架指导建设用地指标分解。文章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耦合了发展潜力评价和用地效率评价两种情景,构建了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运用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对指标分解的初步结果进行博弈优化的技术方法。新增指标分解应遵循高质量发展、差异性公平、弹性可操作3条基本原则,在实操层面应兼顾自上而下的区县政府意向和自下而上的乡镇利益诉求。文章以我国T市W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证明基于耦合情景权重的指标分解方案可以在保障重点发展地区增长空间的同时促进三生空间均衡布局,有助于提高最终决策的客观公正性和综合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不对称Nash谈判模型 指标分解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区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格抵扣规则下建设用地指标序贯拍卖定价机制
3
作者 刘靖羽 孟卫东 +1 位作者 李宇雨 黄波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1-262,共12页
如何有效缓解城市用地高需求与农村用地低效率并存的矛盾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厘清建设用地指标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本文考虑价格抵扣的现实规则,改进了传统的互补品序贯拍卖模型,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用地指标定... 如何有效缓解城市用地高需求与农村用地低效率并存的矛盾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厘清建设用地指标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本文考虑价格抵扣的现实规则,改进了传统的互补品序贯拍卖模型,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用地指标定价机制。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对模型的解进行分析,发现价格抵扣额度与建设用地指标、建设用地的报价正相关,即增大价格抵扣额度可以提高农民复垦积极性,且抵扣额度越高,效果越好。此外,建设用地指标报价随竞标人数增多而降低,且建设用地指标报价随土地闲置费用的提高而提高,即土地闲置费用可有效地提高用地指标报价。基于此,本文针对结论得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改进序贯拍卖 价格抵扣 定价机制 土地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动车运用所用地指标探讨
4
作者 欧阳鹏 张正舟 +1 位作者 李豫 闻方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2,共5页
动车运用所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配套设施,是动车组整备、一二级检修、存放和临修等作业的重要场所。节约用地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动车运用所总平面布置应力求用地紧凑、布局经济合理。按单股道及单车用地两... 动车运用所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配套设施,是动车组整备、一二级检修、存放和临修等作业的重要场所。节约用地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动车运用所总平面布置应力求用地紧凑、布局经济合理。按单股道及单车用地两种方法探讨用地指标计算方法,结合既有动车运用所用地指标分析,在设施设置规模、设置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综合确定动车运用所宜按单股道用地方法进行用地指标计算,同时提出用地指标标准建议。创新对动车运用所用地指标进行探讨,研究确定按单股道用地方法进行用地指标计算并提出标准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对动车运用所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运用所 用地指标 总平面布置 节约用地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率—公平的区际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方式评价及改进——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鑫 姜海 +2 位作者 范宇 赵勇 韩肖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7,共8页
研究目的:从经济增长贡献和人口用地公平出发,构建区(县)建设用地指标配置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南京市进行例证分析,为改进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提供思路与建议。研究方法:C-D生产函数、协调度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2006—2014年... 研究目的:从经济增长贡献和人口用地公平出发,构建区(县)建设用地指标配置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南京市进行例证分析,为改进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提供思路与建议。研究方法:C-D生产函数、协调度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2006—2014年建设用地扩展对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低于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地区经济增长对土地总体依赖度持续降低;(2)不同区(县)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用地指标过度配置和配置不足现象并存,区际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率提升空间大;(3)从常住人口总量与建设用地总量来看,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公平性较高,但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变化率的关系显示建设用地指标地区间配置公平性需要提升。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与主体功能定位,兼顾经济效率与地区公平;(2)应引进价格竞争和绩效竞争,提升地区间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建设用地指标 区际配置 效率 公平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动态分配问题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陆张维 吴次芳 岳文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65,共7页
研究目的: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配置。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论: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动态分配的思路,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价,动态调... 研究目的: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配置。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论: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动态分配的思路,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价,动态调整建设用地指标,增强了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的合理性,有助于发挥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提高土地资源的区域配置效率,激励地方政府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区域土地利用总体福利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建设用地指标 动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法律构造 被引量:4
7
作者 吴胜利 蒲杰 张焱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143,共4页
建设用地指标作为土地规划的工具,其运用的过程是耕地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建设用地指标从对耕地的保护、供地的调控,愈来愈演化为治理的工具。建设用地指标具有可交易性,不能因其属于公法上的管理工... 建设用地指标作为土地规划的工具,其运用的过程是耕地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建设用地指标从对耕地的保护、供地的调控,愈来愈演化为治理的工具。建设用地指标具有可交易性,不能因其属于公法上的管理工具而否定其交易性。形塑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法律框架应从交易的主体、交易的场所、交易的效力、程序、收益分配、监管机制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等重点问题着手,以推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治理工具 指标交易 法律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权转移框架下我国建设用地指标行政配置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新仓 阎其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9-236,共8页
资源配置方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作为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杠杆,建设用地指标具有调整城乡各类用地布局优化功能。但现行建设用地指标实行行政配置法律制度,在配置实践中存在高昂的信息成本、寻租成本等制度成本问题,政府... 资源配置方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作为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杠杆,建设用地指标具有调整城乡各类用地布局优化功能。但现行建设用地指标实行行政配置法律制度,在配置实践中存在高昂的信息成本、寻租成本等制度成本问题,政府权力寻租现象严重,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率低下。在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建设用地指标行政配置制度存在行政权力不断消退,私权利日益彰显等特征。在土地开发权转移框架下,构建我国建设用地指标行政配置法律制度,要构建指标行政配置坚持的原则,同时建立指标行政配置程序制度、私法救济制度、指标交易价格宏观调控制度,实现土地供给侧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权转移 建设用地指标 行政配置 法律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开发权交易(TDR)推行用地指标交易的理论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4
9
作者 韩纪江 任柏强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0-94,共5页
通过文献比较和理论分析探讨土地开发权交易(TDR)对于中国用地指标交易的借鉴意义。美欧等发达国家往往遵循市场经济理念,现有文献都重视市场效率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取长补短,认为TDR是对土地分区规划的必要补充。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文献... 通过文献比较和理论分析探讨土地开发权交易(TDR)对于中国用地指标交易的借鉴意义。美欧等发达国家往往遵循市场经济理念,现有文献都重视市场效率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取长补短,认为TDR是对土地分区规划的必要补充。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多集中于对TDR的介绍和引进,并止步于现有法律框架的约束,将TDR与国内类似的土地权利、即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相联系的研究还是个空白。国内已经出现零星的类似于TDR的用地指标交易实践,有关用地指标的研究也逐步增多。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应借鉴TDR构建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的交易市场,以实现土地政策的多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开发权 TDR 建设用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建设用地指标的分解 被引量:3
10
作者 阙泽胜 张俊平 王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64-11665,11669,共3页
建设用地指标的合理分解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难点,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分解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资兴市建设用地需求分值最高的5个乡镇依次是鲤鱼江镇、皮石乡、三都镇、唐洞办事处、东江镇;基于主成分... 建设用地指标的合理分解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的难点,以湖南省资兴市为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分解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资兴市建设用地需求分值最高的5个乡镇依次是鲤鱼江镇、皮石乡、三都镇、唐洞办事处、东江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资兴市建设用地指标分解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可以给实际指标分解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建设用地指标分解 资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下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珺 汪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8-169,共12页
完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制度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与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制度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制度在规划、土地开发利... 完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制度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作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与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制度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联系。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制度在规划、土地开发利用及激励手段上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要以空间规划制度与土地开发许可制度的完善为依托,规范建设用地指标从取得、分配到落地的完整过程。此外,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要求正确处理国土空间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市场交易为激励亦是完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制度的重要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建设用地指标 配置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静态模式到动态分析:建设用地指标法律属性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莉 彭婷婷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4,179,共5页
对建设用地指标法律属性进行科学的定性,是构建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理论前提与基础。学界对于建设用地指标是资格还是财产,对指标的权利属于公权还是私权均存有较大分歧。由于观察方法的静态性和视角的单一性所限,既有学说均未能准确、... 对建设用地指标法律属性进行科学的定性,是构建建设用地指标制度的理论前提与基础。学界对于建设用地指标是资格还是财产,对指标的权利属于公权还是私权均存有较大分歧。由于观察方法的静态性和视角的单一性所限,既有学说均未能准确、全面地揭示其本质属性。以动态化、类型化方式对不同阶段的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研究,可发现其从产生到交易,法律属性依次表现为"资格性公权"、"财产化的公权",以及"财产性私权"。这一发现更加准确地阐明了建设用地指标的法律属性,对相关制度的构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法律属性 资格性公权 财产化的公权 财产性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用地指标耦合机制的现实生成与路向析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莉 王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29-36,共8页
指标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双轨并行在实践中不断演进,但其均衡性与互动性却始终未得到应有重视。引入社会系统理论,将指标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视为不同子系统,以“认知开放和运作闭合”为基本理念,追求各子系统的“自主性”,克服原有“不... 指标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双轨并行在实践中不断演进,但其均衡性与互动性却始终未得到应有重视。引入社会系统理论,将指标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视为不同子系统,以“认知开放和运作闭合”为基本理念,追求各子系统的“自主性”,克服原有“不自足性”。梳理当前指标实践现状,指标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分别存在认知开放性不足和缺乏必要内部闭合性两大痼疾。因而,指标耦合机制的矫正需要在指标计划机制领域,增强规划指导思想、具体制定及监督过程中环境信息的输入与沟通;在指标市场机制领域,则需要将政府权力严格限制在宏观调控范畴内,充分体现市场价值,促进市场秩序的独立运行,最终实现指标耦合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计划机制 市场机制 系统论 结构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用地指标选取 被引量:1
14
作者 望勇 陈宜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4-196,共3页
沙坑的存在不仅影响环境,更是沙尘暴的来源之一,合理地将部分沙坑地类纳入农用地指标,既可以保护区域环境,而且可以增加农用地面积。利用ArcGIS9.2空间分析功能,将昌平区国土分局提供的4套数据进行叠加,并结合实地踏勘和档案资料筛选出... 沙坑的存在不仅影响环境,更是沙尘暴的来源之一,合理地将部分沙坑地类纳入农用地指标,既可以保护区域环境,而且可以增加农用地面积。利用ArcGIS9.2空间分析功能,将昌平区国土分局提供的4套数据进行叠加,并结合实地踏勘和档案资料筛选出符合农用地指标的沙坑及面积。最后,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沙坑 用地指标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述评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慧敏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通过简要介绍《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指出其具有以服务人口为划分依据、指标的操作性强、指标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特点,也存在行政级别不容回避、适用范围有限、指标设置不合理、少儿图书馆服务标准欠... 通过简要介绍《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指出其具有以服务人口为划分依据、指标的操作性强、指标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特点,也存在行政级别不容回避、适用范围有限、指标设置不合理、少儿图书馆服务标准欠周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服务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地区绿色村庄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与规划引导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晨光 赵天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0,共5页
节约用地是绿色村庄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人均居住用地是其中一项关键指标。研究根据对严寒地区40个村庄的调查与统计数据,发现其用地指标普遍超出国家及地方标准,并呈现出不同条件下居住用地的等级与内涵特征。研究结合绿色村庄建设标准... 节约用地是绿色村庄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人均居住用地是其中一项关键指标。研究根据对严寒地区40个村庄的调查与统计数据,发现其用地指标普遍超出国家及地方标准,并呈现出不同条件下居住用地的等级与内涵特征。研究结合绿色村庄建设标准,确定具有地域特色的指标值,探索人均居住用地集约利用的可行性和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控制与引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村庄 严寒地区 节约用地 居住用地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中小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文含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3期26-30,共5页
基于一定的数据统计分析,从总量增长、单项人均用地面积、用地构成比例等方面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中小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指标的变化特征。面对经济快速增长、新型用地类型出现以及行业规范协调的矛盾,现行用地标准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城... 基于一定的数据统计分析,从总量增长、单项人均用地面积、用地构成比例等方面探讨快速城市化地区中小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指标的变化特征。面对经济快速增长、新型用地类型出现以及行业规范协调的矛盾,现行用地标准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实际为经济发展的空间体现,不同类型建设用地与人口增长的相关性具有差异性。处于工业化加速期的城市,其工业用地需求最为高涨,单纯由人口规模确定用地规模存在较大局限性。针对不同建设用地发展特性,其指标确定应当采取多元衡量标准,可以从基本用地指标、用地分级控制以及附加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用地构成 中小城市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流转的机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泠烨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148,共7页
以成渝两地"地票"制度为代表的现行"指标流转"机制将土地使用行政规制形成的财产利益转化为可以单独交易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可交易权利的市场化方式补偿了建设用地退出方,激励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实现,同时为人口城... 以成渝两地"地票"制度为代表的现行"指标流转"机制将土地使用行政规制形成的财产利益转化为可以单独交易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可交易权利的市场化方式补偿了建设用地退出方,激励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实现,同时为人口城镇化提供了资金支持。但该制度与征收范围缩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土地使用规制制度改革存在内在矛盾。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实质将农村建设用地面积平面转移到了城市,为了防止造成"摊大饼式"城市化模式,并通过增加可交易权利的需求从而提升交易价格,平面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应改革为立体的"建筑容积"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流转 建筑容积交易 土地使用规制 可交易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成都市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配置实践的思考
19
作者 郭旭东 姚树荣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19,共3页
研究目的:研究成都市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配置实践,并提出可能的风险和相关建议。研究方法: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产生背景,总结其对现有土地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体现了农村产权制度... 研究目的:研究成都市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配置实践,并提出可能的风险和相关建议。研究方法: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的产生背景,总结其对现有土地管理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体现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发挥了市场定价的机制作用,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并能够适当引入社会资金。研究结论:当前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配置宜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案,并注意在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前谋划指标交易的下一步走向,同时探索新的方式实现指标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建设用地指标 交易 市场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视角下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执行偏差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夏菁 田莉 +1 位作者 蒋卓君 周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30,共11页
研究目的:整体解释中国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与再分配的运作逻辑,提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指标分配与传导机制优化策略。研究方法:访谈调查法、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执行偏差是中央统辖权与地方治理权之间... 研究目的:整体解释中国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与再分配的运作逻辑,提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指标分配与传导机制优化策略。研究方法:访谈调查法、面板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执行偏差是中央统辖权与地方治理权之间张力的体现,指标再分配是中央统辖权对这一"失控"行为采取的"干预"行动。(2)中国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后的执行偏差行为受分配、执行和监督检查三个阶段权力配置与组织架设的综合影响。在分配阶段,自上而下的目标设定权表现为较大治理规模负荷背景下,采取刚性指标管控难以适应地方差异化与灵活性的指标使用需求;在执行阶段,逐级代理的"行政发包制"下,地方差异化土地出让方式及"竞次"行为对驱动地方突破规划目标有显著影响,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监督检查阶段,土地督察机构的独立性不足与督察内容亟待创新。研究结论:建设用地指标公平分配与有效实施关乎国家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从目标设定权、检查验收权和激励分配权等多维控制权全过程优化予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指标 执行偏差 传导机制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