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邓兴栋 甘勇华 李橘云 《城市交通》 2012年第2期15-20,61,共7页
如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开发模式以获取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对其进行合理开发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首先指出广州市现有轨道交通枢纽用地规划及开发模式不佳,缺乏明确的开发导向。在明确轨道交通枢纽范围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居住、商业... 如何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开发模式以获取最大的效益已成为对其进行合理开发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首先指出广州市现有轨道交通枢纽用地规划及开发模式不佳,缺乏明确的开发导向。在明确轨道交通枢纽范围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居住、商业、办公三类用地在吸引客流、服务时间、土地增值方面的特性,提出广州市各类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的主导功能。同时,通过建立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投资平衡模型,给出广州市轨道交通枢纽用地开发强度建议。最后,从规划设计流程、建设模式、开发机制三方面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轨道交通 交通枢纽 用地开发模式 用地性质 开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开发强度对城市绿地渗蓄效能的影响机制测评 被引量:3
2
作者 石铁矛 王曦 +1 位作者 曹晓妍 初亚奇 《风景园林》 2021年第7期17-23,共7页
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建设如何影响城市绿地的渗蓄效能值得研究,可解决现有研究由于原型观测量不足造成的参数误差,实现城市雨洪韧性管理的科学预测和精准调控。以沈阳市三环内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将土壤容重作为因变量,选取不同自变量例如绿... 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建设如何影响城市绿地的渗蓄效能值得研究,可解决现有研究由于原型观测量不足造成的参数误差,实现城市雨洪韧性管理的科学预测和精准调控。以沈阳市三环内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将土壤容重作为因变量,选取不同自变量例如绿地类型、容积率、建设密度、建筑高度、用地开发年限、地形高程、绿化覆盖率、下垫面硬化比例等用地开发强度的相关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总结用地开发强度对城市绿地渗蓄效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相关工程做法等人工干预因素对城市绿地的渗蓄效能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拓展了交叉学科理论成果的创新性应用领域,提出有效提高城市绿地渗蓄效能的关键方法,为韧性城市的更新改造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开发强度 城市绿地 渗蓄效能 影响机制 综合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用地开发交通影响分析的模式与模型 被引量:18
3
作者 易汉文 托马斯.E.莫里纳兹 《城市交通》 2004年第1期56-62,共7页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城市用地开发交通影响分析的常用模式与模型,包括交通影响分析的一般程序、背景交通分析、出行发生、出行分布与交通分配以及服务水平敏感性分析等内容。这些模式和模型虽然是建立在北美国家城市交通特性和社...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城市用地开发交通影响分析的常用模式与模型,包括交通影响分析的一般程序、背景交通分析、出行发生、出行分布与交通分配以及服务水平敏感性分析等内容。这些模式和模型虽然是建立在北美国家城市交通特性和社会经济价值观念的基础之上,但仍不失其一般性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影响分析 用地开发 出行 道路交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统筹视角下临海工业用地开发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飞 陆伟 蔡军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9期86-87,共2页
陆海统筹发展有助于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实现海洋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规划的临海工业项目正处于建设初期,在此背景下,亟需探讨陆海统筹概念应用于临海工业开发中的工作框架。文章介绍辽南临海用地开发中存在的... 陆海统筹发展有助于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实现海洋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规划的临海工业项目正处于建设初期,在此背景下,亟需探讨陆海统筹概念应用于临海工业开发中的工作框架。文章介绍辽南临海用地开发中存在的过度建设、职住分离等问题。初步设想了在临海工业用地开发中落实陆海统筹战略的方式,提出从区域层面开展项目选址、完善海岸带规划指导具体建设、在规划及运营方面建立陆海产航多部门协作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统筹 临海工业 用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用地开发对交通的影响
5
作者 臧晓冬 汤远玲 闫刚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1年第2期33-34,共2页
城市用地开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正确分折和掌握土地开发与交通量生成之间的规律,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是致关重要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交通量生成预测模型和道路容量评价模型,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预测 交通量 城市用地开发 城市交通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消耗法的用地开发强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旭旻 刘平 《山西建筑》 2013年第34期30-32,共3页
以交通与用地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探讨了基于时空消耗法的用地开发强度计算,提出了区域最大平均开发强度乃至各地块最大开发强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时空消耗法 用地开发强度 公交优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安图县县域城镇建设用地开发策略研究
7
作者 吕静 朱建华 《安徽建筑》 2022年第3期24-26,共3页
文章通过构建安图县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以此来提出安图县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与开发策略。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弥补了传统空间发展布局仅考虑经济发展而轻视生态保护的缺陷,可广泛应用于长白山周边区域城镇的生态保护、空间规... 文章通过构建安图县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以此来提出安图县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与开发策略。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弥补了传统空间发展布局仅考虑经济发展而轻视生态保护的缺陷,可广泛应用于长白山周边区域城镇的生态保护、空间规划管制以及防止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R模型 生态安全格局 长白山地区 建设用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线两厢用地开发与交通安全
8
作者 冯桂炎 《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2年第6期2-5,共4页
交通是土地使用的函数,高速公路连接线两厢用地开发,必将产生新增交通量。这些新增交通量以及它们在各个项目开发区形成的众多进出口交通、路边停车等,对连接线的交通安全构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本文探讨... 交通是土地使用的函数,高速公路连接线两厢用地开发,必将产生新增交通量。这些新增交通量以及它们在各个项目开发区形成的众多进出口交通、路边停车等,对连接线的交通安全构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这类交通对连接线交通安全影响的预测和分析,以及由此而需考虑的道路安全规划和设计,以期连接线具有良好的安全使用性能,同时两厢用地也能获得成功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线 用地开发 道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度模型的江苏省县域建设用地开发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史敏琦 陈逸 +1 位作者 陈志刚 王丹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5-383,389,共10页
为了探讨如何实现建设用地的科学开发,以江苏省103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采用加权求和、熵权TOPS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开发效益和开发潜力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 为了探讨如何实现建设用地的科学开发,以江苏省103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采用加权求和、熵权TOPSIS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开发效益和开发潜力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1)江苏省建设用地开发程度、开发效益和开发潜力的空间差异显著,苏南各县区建设用地开发综合指数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普遍较低;(2)103个县域单元的建设用地开发均处于协同演进状态,开发程度、效益和潜力三者耦合协调指数较高,并呈现由南到北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异规律;(3)两两维度间的协调性差异较大,建设用地开发效益和开发潜力之间的协调性最佳,开发程度和开发效益、开发程度和开发潜力之间的协调性稍弱,两两间的耦合协调空间分异特征与总体协调性分布相对一致。总之,江苏省建设用地开发情况由优到劣排序大致为苏南>苏中>苏北,应参考各地区建设用地开发现状和自身开发潜力评估结果,因地制宜对土地规划政策进行调整,从而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开发评价 耦合度模型 县域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地边境带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顾观海 吴彬 +5 位作者 张文主 陆汝成 申文金 梁高都 庞彩萍 黄继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105,共12页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陆地边境带作为内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十四五”期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的背景,探索边境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时空分异和驱动机制,为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半变异函数,Krig... 研究目的:基于中国陆地边境带作为内陆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十四五”期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区域的背景,探索边境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时空分异和驱动机制,为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半变异函数,Kriging插值法,普通最小二乘法,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陆地边境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开发强度重心由东向西,自南向北迁移。(2)边境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发展类型分布呈非均衡性,西北和北部边境地区整体上强度水平偏低,但增速较快;东北边境地区的强度水平偏低,增速缓和;西南边境的发展类型较为多样。(3)沿边地区的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空间异质性由经济、行政、交通、对外和自然条件等驱动力共同影响,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驱动力影响程度与作用方向存在差异,其中地缘经济、交通建设和优惠政策指数等对边疆城市土地开发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边境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整体水平不高且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性显著,沿边地区应统筹多要素协调发展,提升互联互通能力,推动外贸内需共存的经济结构转型,同时加强建设用地利用管控,以提高边境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水平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陆地边境带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 时空分异 驱动机理 空间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引导下的地铁站点周边用地开发状况研究——以杭州市地铁1号线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饶传坤 郑碧云 高雪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67,94,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影响沿线土地利用形式、用地结构乃至城市空间布局,这既来自于轨道交通自身的影响,也受作用于城市政府对站点周边用地的规划引导。以杭州地铁1号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控规对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的整体引导和分类引导...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影响沿线土地利用形式、用地结构乃至城市空间布局,这既来自于轨道交通自身的影响,也受作用于城市政府对站点周边用地的规划引导。以杭州地铁1号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市控规对地铁站点周边用地的整体引导和分类引导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认为城市控规对站点周边用地布局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以建成区外围站点为主,站点周边用地快速开发,站点功能迅速提升,站点类型多有转换,但也存在用地布局不完善、圈层化结构不突出、地块开发受制约等不足。为此,今后应进一步明确站点类型,强化分类引导,加强圈层化开发和土地复合利用,促进站点周边用地开发及功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点 用地开发 规划引导 杭州地铁1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市未利用地开发的基金模式改革探析
12
作者 纪玉广 李乐 +2 位作者 田振国 张艳秀 张建英 《山东国土资源》 2017年第4期75-80,共6页
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占用耕地进行及时补充,有力保障规划期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兼顾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东营市"十二五"期间部分未利用地开发项目... 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落实耕地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占用耕地进行及时补充,有力保障规划期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兼顾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东营市"十二五"期间部分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可以看出,在政府统管模式下的未利用地开发容易引发评审、设计、实施、管护等多方面问题。由于缺乏申请主体与管理主体之间的合理区分,造成未利用地开发项目的相应环节难以客观公正地运行和落实。而且因缺乏合理的政府农业补贴机制及明确的产权构架,造成实际从业人员对未利用地开发的热情不高,缺乏发挥未利用地开发效益的长效机制。结合项目管理改革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采用基金化管理和开放式市场运行的未利用地开发模式则有助于实现部门职能整合,将项目建设与后期管护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未利用地开发项目的可持续管理与利用。基金模式的实现必须统筹考虑政府角色定位、职能转变、产权制度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改革创新审慎、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利用地开发 基金模式 职能整合 后期管护 东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居住用地开发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3
作者 元东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88-92,共5页
在过去60年的发展过程中,韩国的居住用地政策经历了自由放任型土地区划整理方式、政府主导的公营开发方式、公共与民间合作的都市开发方式等多种演变方式,有力地调节了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借鉴韩国的居住用地开... 在过去60年的发展过程中,韩国的居住用地政策经历了自由放任型土地区划整理方式、政府主导的公营开发方式、公共与民间合作的都市开发方式等多种演变方式,有力地调节了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借鉴韩国的居住用地开发政策,我国的土地开发政策应重视法制建设和法律内容的明确性、开发主体多元化、土地供应方式多元化3个方面内容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用地开发政策 公共利益及产权保护 开发利益分配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规划模型MOP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开发研究
14
作者 张利 魏薇 严绒莉 《山东交通科技》 2023年第3期150-153,共4页
以轨道交通车站影响范围为切入点,对直接影响范围内的用地开发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以各类用地容积率为决策变量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为突破口,寻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用地开发的优选方案。最后以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博文路为例做了分析... 以轨道交通车站影响范围为切入点,对直接影响范围内的用地开发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以各类用地容积率为决策变量的多目标规划模型为突破口,寻求轨道交通车站周边用地开发的优选方案。最后以西宁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博文路为例做了分析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用地开发 多目标规划模型 开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市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评价与重点区域划定的技术探究
15
作者 张洵 林柄全 +1 位作者 李王严 吴婧 《江苏建材》 2022年第4期40-42,共3页
未利用地科学开发利用已成为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旨在厘清丹东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潜力来源和利用方向。在丹东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潜力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将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集中连片的区域确定为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科学开发利用已成为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旨在厘清丹东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潜力来源和利用方向。在丹东市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潜力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将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潜力较大、集中连片的区域确定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利用地开发 潜力评价 重点区域 丹东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中的供需关系转型与广州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康琪 李晋轩 +1 位作者 曾鹏 杜孟鸽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深入探讨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的供需逻辑与实现机制,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实践中的需求方是渴望持续升值的市场资本,而供给方则是同时受到“现状、规划、适用政策”制约的存量地块。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进一... 为深入探讨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的供需逻辑与实现机制,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实践中的需求方是渴望持续升值的市场资本,而供给方则是同时受到“现状、规划、适用政策”制约的存量地块。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进一步剖析受政策制度演进影响的供需关系曲线对存量用地再开发规模解释的内在规律,并基于供需关系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更新问题,针对存量转型的发展前景与空间生产特征提出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存量用地开发 政策制度 供需关系 空间生产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康 宋瑞 彭虓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4,共5页
以实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用地合理开发为目的,分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客运服务质量等方面快速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综合开发在规划、制度保障、技术以及利润等方面存在的问... 以实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用地合理开发为目的,分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效率、管理水平、客运服务质量等方面快速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综合开发在规划、制度保障、技术以及利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国家对于鼓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相关政策及指导意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及国内典型城市案例,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为导向,从规划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以及资金保障层面等角度提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的对策建议,为中国轨道交通用地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综合用地开发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规划时代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思考 被引量:103
18
作者 林坚 叶子君 杨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分析再开发的现实挑战,探讨再开发的重点与方向。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总体情况来看,存在内涵外延尚未统一、工作目标基本一致、改造类型因地制宜等特点;... 研究目的:总结中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征,分析再开发的现实挑战,探讨再开发的重点与方向。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从总体情况来看,存在内涵外延尚未统一、工作目标基本一致、改造类型因地制宜等特点;(2)从主要特征上看,试点城市工作开展的内在动因各异,规划模式多样,激励措施丰富;(3)从现实挑战上看,主要存在政策瓶颈未突破、规划统筹仍不足、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研究结论:从10个试点城市开展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情况来看,存量规划时代应当重点完善目标内涵、落实规划先行、推动实施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规划 城镇低效用地开发 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城区传统工业用地再开发
19
作者 孙弘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1-33,共3页
旧城区传统工业用地再开发孙弘城市旧城区随处可见各种类型、大小不一的传统工业企业,有占地几百平方米的街道小厂、手工作坊,也有占地几十、甚至上百公顷的国有大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建于解放初至80年代,用地形式为无偿划拨,很多... 旧城区传统工业用地再开发孙弘城市旧城区随处可见各种类型、大小不一的传统工业企业,有占地几百平方米的街道小厂、手工作坊,也有占地几十、甚至上百公顷的国有大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建于解放初至80年代,用地形式为无偿划拨,很多企业占据着市区黄金地段,但自身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地 开发 企业改造 土地使用权处置 旧城区 投资单位 土地资产流失 城区工业 用地开发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开发项目用地现状、问题和管理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凤荣 高志云 +1 位作者 张乃贵 陈宁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6-22,共7页
农林开发项目用地现状、问题和管理对策张凤荣高志云张乃贵陈宁近年来,继房地产开发热之后,农林开发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实践证明,投资农林开发,无论是进行规模经营,还是集约经营,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巨... 农林开发项目用地现状、问题和管理对策张凤荣高志云张乃贵陈宁近年来,继房地产开发热之后,农林开发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实践证明,投资农林开发,无论是进行规模经营,还是集约经营,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项目用地 土地使用权 土地管理部门 农林用地 用地现状 后备土地资源 开发用地 集体土地 国有土地资产 土地资产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