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优化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胡明星 王丽丽 虞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95,共6页
在分析现有公共设施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基于GIS构建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分析的方法体系,从公平性和可达性角度探讨现状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分区优化方法,并针对不同分区... 在分析现有公共设施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基于GIS构建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分析的方法体系,从公平性和可达性角度探讨现状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分区优化方法,并针对不同分区周边用地资源情况、现状基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和布点、限制条件等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优化建议与措施,以实现基层公共服务的公平和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设施用地 用地布局优化 南京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坡农用地和平原林地布局优化实施路径探索——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为例
2
作者 夏祥 《南方农机》 2025年第4期186-188,195,共4页
【目的】推进耕地“下山”林果“上山”,解决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在山上导致耕地管护难度大、补充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和个案研究法分析了补充耕地面临的后备资源日... 【目的】推进耕地“下山”林果“上山”,解决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分布在山上导致耕地管护难度大、补充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和个案研究法分析了补充耕地面临的后备资源日益匮乏、林耕矛盾日益凸显、补充耕地向山坡农用地转移等现实困境,进行了实施山坡农用地和平原林地置换政策的可行性分析,阐述了实施路径及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注重前期试点及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等对策建议。【结果】山坡农用地和平原林地置换工作符合相关文件精神,具备可操作性,具有试点示范效应。【结论】通过山坡农用地和平原林地置换,利于农业空间布局优化、耕地集中连片、耕地质量提升、耕地耕作层改善,有助于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用地要素保障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巩固粮食安全根基,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 乡村振兴 用地置换 优化用地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居住用地优化研究:以南京城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秦萧 李民健 甄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48-1558,共11页
从行为偏好视角来看,为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居民选择住房时通常优先考虑环境品质高或靠近高流动性城市公共中心的小区居住。这导致不同居住用地之上的居住活力产生差异,具有不同流动性强度的公共中心吸引居住活动集... 从行为偏好视角来看,为获得更好的居住条件、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居民选择住房时通常优先考虑环境品质高或靠近高流动性城市公共中心的小区居住。这导致不同居住用地之上的居住活力产生差异,具有不同流动性强度的公共中心吸引居住活动集聚的能力也产生差异,进而影响城市居住用地利用效果。研究跳出传统根据人口静态分布配置居住用地的思路,从活力和流动性两个维度解读居民实际居住需求,并利用多源大数据和聚类分析、耦合模型、引力模型探讨居住用地优化路径。研究发现:①从活力维度分析,认为居住活力与用地承载力耦合关系能够反映居民实际用地利用情况,活力偏高小区集中在老城及河西片区,外围片区活力整体偏低但也存在局部耦合现象;②从流动性维度分析,认为公共中心流动性对居民就近居住有较大影响,商业中心吸引效果趋同、能够提炼一般配比规模,而交通和文体中心吸引规律不明显。研究得到“以耦合度引导片区优化方向”和“以配比均值推算新增用地规模”两种居住用地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居住用地布局优化 居住活力 公共中心流动性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