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秒用力呼气容积/6秒用力呼气容积在社区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皛磊 张运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512-2513,共2页
目的探讨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6秒用力呼气容积(FEV6)的比值(FEV1/FEV6)能否替代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用于社区体检者检测气道阻塞。方法 2012年3—11月对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年龄在40~75岁的居民114例进行抽样调... 目的探讨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6秒用力呼气容积(FEV6)的比值(FEV1/FEV6)能否替代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用于社区体检者检测气道阻塞。方法 2012年3—11月对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年龄在40~75岁的居民114例进行抽样调查,应用美国Sensor Medics Vmax Encore 229肺功能仪分别检测FEV1、FEV6、FVC,计算FEV1/FVC、FEV1/FEV6。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FEV6与FVC,FEV1/FVC与FEV1/FEV6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4例受检者FEV6、FVC分别为(3.1±0.8)L、(3.0±0.8)L,FEV1/FVC、FEV6/FVC分别为(75.3±7.0)%和(76.1±6.6)%。FEV6与FVC呈正相关(r=0.999,P<0.0001),FEV1/FEV6与FEV1/FVC呈正相关(r=0.994,P<0.0001)。结论 FEV1/FEV6有可能替代FEV1/FVC用于社区筛选体检者有无气道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活量 1秒用力呼气容积 6秒用力呼气容积 道阻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仰卧位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最大通气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皛磊 张运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4-535,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仰卧位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最大通气量(MV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2月—2010年1月因下肢骨折住院的2 790例成年患者的仰卧位肺功能资料。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FEV1和MVV的相关性,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MV... 目的探讨成人仰卧位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最大通气量(MVV)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2月—2010年1月因下肢骨折住院的2 790例成年患者的仰卧位肺功能资料。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FEV1和MVV的相关性,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MVV与FEV1线性回归模型,并进一步分析MVV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差距。结果 MVV与FEV1呈正相关(r=0.781,P<0.01),MVV与FEV1直线回归方程为MVV=29.374×FEV1+4.92(t=4.468,P<0.01),根据此回归方程估测的MVV值与实测值之间呈正相关(r=0.781,P<0.01)。结论成人仰卧位FEV1可预测MVV,该回归方程可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康复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功能试验 仰卧位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最大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相气道内负压法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俊梅 陈爱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呼气相气道内负压法(NEP)检测呼气流速受限(EFL)在哮喘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及其与常规阻塞性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困难严重程度(MR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哮喘患儿64例,先给予MRC评分,然后分别进行常... 目的探讨呼气相气道内负压法(NEP)检测呼气流速受限(EFL)在哮喘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及其与常规阻塞性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困难严重程度(MR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哮喘患儿64例,先给予MRC评分,然后分别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及NEP法检测EFL。结果46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坐位和仰卧位均未出现EFL;18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中,8例坐位和仰卧位均有EFL,10例坐位时无EFL,仅仰卧位出现EFL。结论NEP法检测EFL指标可作为判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儿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道内负压法 流速受限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所示低衰减区比例及肺容积评估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庞帅 蔡晓婷 +3 位作者 程挺 张能冲 倪瑾华 程齐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4-1292,共9页
目的·探讨通过胸部CT计算得到的低衰减区比例(ratio of low attenuation areas,LAA%)及肺容积对评估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期完成胸部CT和... 目的·探讨通过胸部CT计算得到的低衰减区比例(ratio of low attenuation areas,LAA%)及肺容积对评估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同期完成胸部CT和肺通气功能检查的患者,用Myrian软件自动计算LAA%及肺容积,与舒张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纳入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建立回归方程。绘制ROC曲线,比较LAA%、肺容积及回归方程所得值在判断肺通气功能受损程度中的价值,根据约登指数和特异度选取界值,验证诊断效能。结果·纳入1150名受试者进入归纳组,LAA%与舒张后FEV1及FEV1%pred呈负相关,肺容积与舒张后FEV1呈正相关。舒张后FEV1的回归方程为:FEV1=-2.700+0.111×肺容积-0.216×ln(LAA%+0.1)-0.025×年龄+0.154×性别+0.034×身高。舒张后FEV1%pred的回归方程为:FEV1%pred=65.582+4.014×肺容积-7.508×ln(LAA%+0.1)-10.264×性别。在判断舒张后FEV1下降程度时,回归方程优于单独使用LAA%和肺容积;在判断舒张后FEV1%pred下降程度时,回归方程和LAA%优于肺容积。LAA%>1.61%用于判断舒张后FEV1%pred<35%的敏感度为75.6%,特异度为90.6%;舒张后FEV1的回归方程计算值<1.76用于判断舒张后FEV1<1 L的敏感度为58.9%,特异度为81.4%。结论·得到了基于胸部CT所示肺容积和LAA%的舒张后FEV1及FEV1%pred的回归方程,LAA%与肺容积可以粗略地估计肺通气功能的受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容积 低衰减区比例 肺功能 肺量计检查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V_(0.5)及FEV_(0.75)在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测定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桂梅 唐兰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62-1267,共6页
目的·评估0.5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5 second,FEV_(0.5))与FEV_(0.75)在肺通气功能检查中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以及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 目的·评估0.5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5 second,FEV_(0.5))与FEV_(0.75)在肺通气功能检查中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以及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期间被诊断为哮喘的学龄期患儿为对象。收集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的数据资料。比较患儿在肺通气功能检查中FEVt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差异。采用诊断试验四格表分析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FEV_(0.5)改善率和FEV_(0.75)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对哮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计纳入148例患儿。所有入组病例均完成了肺通气功能检查,其中51例同时完成了支气管舒张试验。肺通气功能检查的结果显示,21例患儿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0例患儿为小气道功能障碍,其余患儿为正常、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的结果显示,在51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哮喘患儿中,有22例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t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比较的结果显示,FEV_(0.75)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高于FEV_(1)、FEV_(0.5)的异常率(χ^(2)=10.18,P=0.000;χ^(2)=10.95,P=0.000)。EFV_(0.75)和FEV_(0.5)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的结果显示,FEV_(0.5)改善率的截止点选取16%时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约登指数最高;FEV_(0.75)改善率的截止点选取12%和14%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达到100%。结论·肺通气功能检查中FEV_(0.75)实测值/预测值可考虑作为FEV_(1)实测值/预测值的替代指标,对是否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行进一步评估。在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可考虑结合FEV_(0.75)与FEV_(0.5)改善率的最佳截止点对气道可逆性进行分析,以提高支气管舒张试验对哮喘诊断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哮喘 儿童 1 s用力呼气容积 0.75 s用力呼气容积 0.5 s用力呼气容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26
6
作者 方丽萍 赵明 +3 位作者 张鹏鹏 吴洁 戴伟 辛晓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难治性哮喘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及其加重哮喘严重程度的具体机制研究尚不充分。文中探讨了难治性哮喘患者血清的TNF-α表达水平及其对肺功能和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1日至2... 目的难治性哮喘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及其加重哮喘严重程度的具体机制研究尚不充分。文中探讨了难治性哮喘患者血清的TNF-α表达水平及其对肺功能和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期间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哮喘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针对难治性哮喘定义筛选难治性哮喘、普通哮喘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各10例。基础肺功能法检测计算每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免疫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计数法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浓度,相同指标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指标之间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难治性哮喘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9.64±2.07)pg/L、(0.39±0.08)×109]均显著高于普通哮喘组[(6.87±1.32)pg/L、(0.29±0.11)×109]和健康对照组[(5.47±1.01)pg/L、(0.26±0.07)×109](P<0.05);难治性哮喘组血清总IgE水平[(556.31±268.68)IU/mL]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8.32±89.05)IU/mL](P<0.05),但与普通哮喘组[(488.93±237.26)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哮喘组肺功能FEV1[(62.57±13.06)%]均显著低于普通哮喘组[(82.64±10.90)%]和健康对照组[(88.6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NF-α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86,P<0.05),与外周血EOS计数呈正相关(r=0.75,P<0.05),与血清IgE水平无相关性(r=-0.24,P>0.05)。结论难治性哮喘TNF-α表达水平较普通哮喘升高,并且TNF-α表达水平与肺功能负相关、与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正相关,从而增加了难治性哮喘严重程度和治疗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哮喘 肿瘤坏死因子-A 每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嗜酸性粒细胞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诱导痰P物质与气道反应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叶飒 严建平 王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605-2607,共3页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诱导痰P物质(SP)和气道反应性的关系,探讨SP在CV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VA组35例,正常对照组35例,计数两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ELISA法检测两组诱导痰SP水平;测定两组FEV1,FEF50,比...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诱导痰P物质(SP)和气道反应性的关系,探讨SP在CV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VA组35例,正常对照组35例,计数两组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ELISA法检测两组诱导痰SP水平;测定两组FEV1,FEF50,比较治疗前后CVA组PD20FEV1。结果:CVA组诱导痰EOS百分比和S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在CV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SP水平与EOS百分比呈正相关(r=0.490,P<0.05)。治疗后CVA组FEF50%和PD20FEV1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SP水平与PD20FEV1呈负相关(r=-0.508,P<0.05)。结论:SP的升高可能参与CVA的发病过程,其与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能显著降低诱导痰SP水平和气道高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诱导痰 P物质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时组胺累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和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EFL、FEV_1及IC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秦慧 李燕芹 +4 位作者 赵旭霁 查琼芳 刘斌 邹静 陈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6-918,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患者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深吸气量(IC)和呼气流速受限(EFL)的变化。方法33名急性发作的COPD患者和哮喘13名患者通过定量气雾剂吸入400μg沙丁胺醇,并于吸药前和吸药后20mi...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患者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深吸气量(IC)和呼气流速受限(EFL)的变化。方法33名急性发作的COPD患者和哮喘13名患者通过定量气雾剂吸入400μg沙丁胺醇,并于吸药前和吸药后20min分别检测常规肺功能,并应用呼气负压(NEP)技术检测EFL。结果33例COPD患者吸药前坐卧位均存在EFL,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仅1例坐位时EFL消失,其余32例坐卧位均仍存在EFL;13例哮喘患者吸药前坐位和(或)卧位均存在EFL,吸药后10例坐卧位EFL均消失,3例坐位EFL消失而卧位存在。26名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显示了IC明显的增加(△IC>15%)。结论对于COPD患者,评价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时,IC较FEV1、EFL的变化更加敏感;而哮喘患者EFL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出患者对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负压技术 流速受限 1 s用力呼气容积 深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于国强 庞立健 +3 位作者 付东升 石绍顺 李明飞 李丁蕾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和肺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纤维化患者9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36%)高于对照组(70.21%)(P<0.05);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啰音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困难、咳嗽、啰音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GF-β1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VC、FEV1和DLco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单次呼吸法一氧化碳弥散(Dlco)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肺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IL-6、TGF-β1和TNF-α水平,及改善患者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活血方 肺纤维化 疗效 白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肿瘤坏死因子-α 用力肺活量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单次吸法一氧化碳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D_(20)-PEF和PD_(20)-FEV1作为气道反应性判定指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倪望 张宁 +4 位作者 熊盛道 刘谨 刘辉国 徐永健 张珍祥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7-228,234,共3页
为探讨以 PD2 0 - PEF替代 PD2 0 - FEV1作为气道反应性判定指标的可行性 ,对 6 4例有呼吸系统症状者和 6 2例无症状者进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 ,同步记录 PEF和 FEV1,计算 PD2 0 - PEF和 PD2 0 - FEV1。虽然 PD2 0 - PEF和 PD2 0 ... 为探讨以 PD2 0 - PEF替代 PD2 0 - FEV1作为气道反应性判定指标的可行性 ,对 6 4例有呼吸系统症状者和 6 2例无症状者进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 ,同步记录 PEF和 FEV1,计算 PD2 0 - PEF和 PD2 0 - FEV1。虽然 PD2 0 - PEF和 PD2 0 - FEV1之间有较强的直线相关关系 (P<0 .0 0 1) ,但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P<0 .0 0 5 ) ;若以 PD2 0 - FEV1作为金标准 ,在有症状组中以 PD2 0 - PEF作为气道反应性判定指标的敏感性 (72 .7% )、特异性 (73.8% )、阳性符合率(5 9.3% )、阴性符合率 (83.8% )均不甚高 ;在无症状组中敏感性 (6 6 .7% )和阳性符合率 (40 .0 % )仍低 ,而特异性(89.2 % )和阳性符合率 (96 .2 % )较高。认为 PD2 0 - PEF作为无症状群体的流行病学筛选指标以除外气道反应性正常者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但替代 PD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反应性 峰值流量 1s用力呼气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峰流速仪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应用中精确性的评估 被引量:6
11
作者 胥杰 陈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对比电子峰流速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结果,评估此装置的精确性。方法:主诉喘息的患者200例,平均年龄(41.6±18.9)岁。经过指导后,分别使用肺功能仪和电子峰流速仪检测FEV1、PEF。... 目的:对比电子峰流速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结果,评估此装置的精确性。方法:主诉喘息的患者200例,平均年龄(41.6±18.9)岁。经过指导后,分别使用肺功能仪和电子峰流速仪检测FEV1、PEF。若FEV1/FEV1预计值<80%,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计算FEV1改善率。结果:电子峰流速仪与肺功能仪测定的FEV1、PEF值、FEV1改善率差异无显著性,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ROC曲线评估电子峰流速仪诊断支气管哮喘的精确性,以FEV1改善率≥12.18%作为诊断支气管哮喘标准时,敏感性100.0%,特异性90.0%,ROC曲线下面积0.906。结论: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电子峰流速仪适用于支气管哮喘的筛查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电子峰流速仪 肺功能仪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最大峰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民勤县小学生肺通气功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盛 王金玉 +7 位作者 李守禹 李普 王宇红 李守凯 苏利民 毛波 贾清 张展翔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6-657,659,共3页
目前关于长期生活在沙尘天气高发区儿童肺功能状况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民勤县是我国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沙尘天气高发区域之一[1]。本研究通过采用肺功能检查和国际标准问卷(ATS-DLD-78-C)调查民勤县小学生肺功能... 目前关于长期生活在沙尘天气高发区儿童肺功能状况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民勤县是我国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沙尘天气高发区域之一[1]。本研究通过采用肺功能检查和国际标准问卷(ATS-DLD-78-C)调查民勤县小学生肺功能,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促进该地区儿童肺功能健康发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通功能 随机整群抽样 沙尘天 功能状况 因素分析 家庭成员 被动吸烟 损伤发生率 用力呼气容积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吸气量测定在评价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再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4-865,共2页
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与运动受限,支气管扩张剂是临床主要用药,肺功能检查作为临床上广泛开展的一项检查手段,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其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已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有助于治疗效果... 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与运动受限,支气管扩张剂是临床主要用药,肺功能检查作为临床上广泛开展的一项检查手段,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其中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已作为COPD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有助于治疗效果的预测,但临床用于诊断分级的FEV1对疗效的评估存在局限性,原因是FEV1的表现与COPD患者呼吸困难、运动耐力变化的相关性可能并不显著。近年来,深吸气量(IC)与COPD患者预后的关系受到重视,有报道[1],IC是评估 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的独立预测值。本研究将探讨IC改变对稳定期COPD患者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治疗评价的作用,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支管扩张剂 COPD患者 治疗效果 深吸 稳定期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临床实践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线性模型并联合meta分析的肺通气功能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14
作者 任文龙 陈洁 +1 位作者 张丽 肖静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5-879,884,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种线性模型并联合meta分析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的应用,为更全面的预测关联基因研究思路提供借鉴。方法以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库中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 目的探讨基于多种线性模型并联合meta分析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的应用,为更全面的预测关联基因研究思路提供借鉴。方法以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库中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_(1))表型为例,分别采用多位点广义线性模型(BLINK)、单位点线性模型(PLINK2)和单位点混合线性模型(BOLT-LMM)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对两种单位点模型的汇总数据进行meta分析(METAL)。结果多位点线性模型(BLINK)和meta分析(METAL)在FVC表型中共发现了742个单独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较传统的单位点线性模型(PLINK2和BOLT-LMM)多鉴定出BICD1、WWOX和APOE 3个已报道基因,在FEV_(1)表型中共发现了846个单独的SNP标记,较传统的单位点线性模型多鉴定出IL4和APOE 2个已报道基因。结论基于多种线性模型并联合meta分析能有效地识别出更多有意义的关联位点,可以提高预测关联基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模型 META分析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用力肺活量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肌厚度比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致膈肌麻痹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敏 薛硕 +1 位作者 孔明健 张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目的 评价膈肌厚度比(DTI)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导致膈肌麻痹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中段、桡骨骨折内固定或取内固定术的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20... 目的 评价膈肌厚度比(DTI)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导致膈肌麻痹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肱骨中段、桡骨骨折内固定或取内固定术的患者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20 ml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以用力呼吸时膈肌移动度(DE)作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麻痹组(n=11,DE≥25%)和非麻痹组(n=40,DE<25%)。记录阻滞前、阻滞后15 min阻滞侧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SpO_(2),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恢复时间,并记录芬太尼用量,给药24 h内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头痛、霍纳综合征、低血压、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TI、FVC下降幅度对诊断臂丛神经阻滞所致急性膈肌麻痹的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CI)、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两组阻滞前DE、DTI、FVC、FEV_(1)、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麻痹组比较,阻滞后15 min麻痹组DE、DTI明显减小(P<0.05),DE下降幅度、FVC下降幅度明显增大(P<0.05),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芬太尼用量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滞后DTI诊断急性膈肌麻痹的AUC为0.973(95%CI 0.927~1.000),界值1.2,敏感性100%,特异性95%。阻滞后FVC下降幅度诊断急性膈肌麻痹的AUC为0.697(95%CI 0.534~0.860),界值10%,敏感性100%,特异性38%。结论 与用力肺活量比较,膈肌厚度比对诊断臂丛神经阻滞所致急性膈肌麻痹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不需要进行术前基线值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厚度比 膈肌移动度 用力肺活量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膈肌麻痹 臂丛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V1%预计值与BODE指数在COPD临床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46
16
作者 陈贝贝 谢俊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比较BODE指数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89例COPD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肺功能指标,呼... 目的比较BODE指数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89例COPD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程度(MMRC)和运动耐力进行测定。分析FEV1%预计值和BODE指数分别与吸烟指数、6min步行实验及COPD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次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农村和城市COPD患者FEV1%预计值和BODE指数分别与6min步行实验和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的关系。结果吸烟指数与FEV1%预计值和BODE指数均无相关性(P>0.05)。FEV1%预计值与6min步行实验呈正相关(r=0.593 3,P<0.01);FEV1%预计值与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呈负相关(r=-0.325 2,P<0.01)。BODE指数与6min步行实验呈明显的负相关(r=-0.777 5,P<0.01);BODE指数与COPD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呈正相关(r=0.514 2,P<0.01)。在COPD分级中度的患者中,FEV1%预计值在城市和农村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BODE指数在城市和农村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COPD分级重度的患者中亦得出相同的结果。结论 FEV1%预计值和BODE指数均能够评价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但以BODE指数的判断更为全面及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BODE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肺功能减退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艳文 邬海燕 +3 位作者 胡立红 林丽 于秀文 陆晓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089-209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连续性纳入COPD患者80例为COPD组及健康者对照组72例。分别对两组对象检测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变化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及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连续性纳入COPD患者80例为COPD组及健康者对照组72例。分别对两组对象检测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随诊1年后复测以上指标,并统计COPD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COPD组FEV1、FVC、FEV1/FVC及TT3、FT3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TT4、FT4、TSH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PD组患者FEV1、FVC、FEV1/FVC、TT3、FT3较1年前均有下降(P<0.05),TT4、FT4、TSH指标较1年前无显著变化(均P>0.05),对照组患者以上各指标较1年前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COPD组患者TT3、FT3下降值与FEV1、FVC、FEV1/FVC下降值及COPD急性加重次数均呈明显正相关(均P<0.01)。结论COPD患者甲状腺功能有明显变化,T3水平下降与患者肺功能下降及急性加重次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甲状腺激素 1s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 急性加重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农村儿童肺功能正常值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戴银芳 孟宁 +5 位作者 王宇清 陆燕红 杨晓蕴 于兴梅 张新星 郝创利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获得农村及城市5~14岁健康儿童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探讨其与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 076名农村户籍5~14岁儿童,参照中国儿童正常身高、体质量范围等,选取605名健康儿童,男309名、女296名;同期以同样方法筛选... 目的获得农村及城市5~14岁健康儿童的肺通气功能指标,探讨其与性别、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 076名农村户籍5~14岁儿童,参照中国儿童正常身高、体质量范围等,选取605名健康儿童,男309名、女296名;同期以同样方法筛选城区户籍5~14岁儿童,选取540名健康儿童,男267名、女273名。采用肺功能仪测定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峰流速(PEF)指标,经多元线性回归,检测FEV1、PEF与儿童年龄、身高及体质量相关性。并比较同性别、同年龄组城区与农村儿童的肺功能正常值。结果 605名农村儿童与540名城区儿童肺功能检测均合格。随儿童年龄增加,FEV1、PEF均逐渐增加,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10岁、14~15岁组FEV1均为男童大于女童;7~8岁、13~14岁、14~15岁组PEF均为男童大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身高对所有儿童FEV1的影响最为显著(β=0.532,P<0.001)。男孩中FEV1、PEF均与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女孩中FEV 1、PEF均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以身高影响较为显著。将各年龄段儿童农村与城区之间肺功能正常值进行比较发现仅6~7岁、8~9岁组城区男童FEV1大于农村;6~7岁、9~10岁组城区女童FEV1大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V1、PEF分别与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年龄相关,其中身高影响最为显著,年龄影响最小。苏州城区与农村的肺功能正常值比较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秒用力呼气容积 最高峰流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关巍 冯喜英 +1 位作者 许金花 王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864-2866,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在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本研究应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PIGF在轻、中、重度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的水平,分析PIGF与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在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本研究应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PIGF在轻、中、重度COPD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的水平,分析PIGF与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动脉收缩压(PASP)、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相关性。结果:COPD各组PI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OPD中度组PIGF水平较轻度组升高(P<0.01);COPD重度组PIGF水平较COPD轻度组和中度组升高(P<0.01);COPD组患者血清PIGF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879,-0.664,均P<0.01),与PASP呈正相关(r=0.85,P<0.01)。结论:PIGF可能在COPD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胎盘生长因子 肺动脉收缩压 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 分比 动脉血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外周血Rho激酶及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测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邓晓杰 朱洪志 吴尚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研究对象外周血Rho激酶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规律,探讨Rho激酶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患者中的变化和相关性。方法:选取中、重度哮喘患者16例,健康对照组14例,通过年龄、性别配对,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 目的:比较不同研究对象外周血Rho激酶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规律,探讨Rho激酶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患者中的变化和相关性。方法:选取中、重度哮喘患者16例,健康对照组14例,通过年龄、性别配对,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Rho激酶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所有研究对象经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结果:哮喘组外周血Rho激酶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Rho激酶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无相关关系(r=-0.491,P>0.05);两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肺功能FEV1%呈轻度正相关关系(r=0.380,P=0.038);两组外周血Rho激酶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无相关关系(r=-0.438,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Rho激酶水平升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可能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RHO激酶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